“这么一来,最可疑的果然还是窗户了?”中村警官满脸困惑地望向窗户。
“警官,我不是说过室外的泥泞上有脚印吗?也就是说,确实有个人在雨停后,从玄关出来,走到纳户的窗下,然后进入仓库,回到玄关,所以鞋柜里才有一双沾满泥泞的男用橡胶雨鞋。”
“这么说来……”中村警官语气郁闷地喃喃,“难不成凶手化成烟雾,从格子窗的木条中间钻出去?”
“是啊!”兰子给了一个暧昧的回应。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吸血鬼德古拉》。这部电影很恐怖,内容描述吸血鬼能变身为蝙蝠,出没在很狭小或很高的地方。”
“如果犯下这起命案的凶手与二十四年前杀死井原一郎的凶手是同一个人,那么这次的密室也没什么好惊讶的。当时凶手能在雪地杀人而不留下任何足迹,对他来说,这次从上锁的房间逃脱,或许只是家常便饭。”
听到兰子满不在乎的语气,中村警官不禁露出不悦的表情。他干咳了几声,调整一下情绪。
“昨天的雨从几点下到几点?”
“大概从下午四点半左右开始下……黎人,雨是几点停的?”兰子看向我。
“我不确定,应该是半夜吧!”我想了一下才回答。
中村警官命令一名年轻警员打电话去气象局询问,才得知昨晚的雨下到凌晨两点才完全停止。
“这么说,窗外的足迹是在雨停之后才留下的,泷川则是在雨势正大时前往仓库——因为地上没有他的足迹——并在进入纳户后立刻遇害。”中村警官双手交抱胸前,不断思索。
“而且他的手表停住的时刻刚好就在这段时间内。”我指出这一点。
“但是,假设凶手在十点多杀了人,为什么又要在半夜雨停之后到仓库与纳户外面徘徊?”兰子拨了拨浏海,提问。
“对啊,真是奇怪……”中村警官低声喃喃。
我也不懂为什么,这真的相当奇怪,还是说,那道足迹与凶手根本无关?
“对了,凶器,就是那把日本刀,应该可以穿过窗户吧?”中村警官看向窗户说。
我向监识人员借来卷尺,测量日本刀刀锷的直径,与窗子木条之间的距离。
“不行。刀锷的直径比木条间距多约五公厘,穿不过去。”
“不行吗?我本来还猜想凶手会不会是站在窗外,隔着格子窗刺杀身在房里的泷川……”中村警官看来非常失望。
“是啊——真遗憾。”
“这么说,那个窗户与足迹就是兰子你以前说过的什么麦什么芬(2)的吗?”
“啊!请等一下。”兰子张大眼睛,走近窗户,“中村警官,请仔细看一下这两扇窗户,窗棂下方是不是有些凹陷——就是靠内侧的木条边角,上面都有些磨损的痕迹。”说话的同时,她也用手指出该部分。
每扇窗户都嵌有七根厚约。三公分的直木条,其中有几根的边角似乎被某种坚硬的东西压过,留下弧状凹痕,而且是两扇窗户都有。
“这痕迹看起来还很新……”中村警官说。
我试着回想出现在《犹大之窗》、《太多个魔术师》(3)以及《恶魔前来吹笛》(4)等推理小说中的密室杀人情节,试图从中寻找符合这种状况的诡计。
然而,我竟找不到任何类似的诡计。
“在密室杀人这种不可能的犯罪中,只要找出凶手将现场制造成密室的理由,事件通常就能迅速水落石出。有时候,这反而能成为比杀人动机更重要的线索。”兰子对中村警官说。
“凶手做这些精妙布置的理由?”
“凶手会刻意制造这种不可思议的状况,一定有绝对必要的理由,对凶手来说,这比单纯的杀人所冒的风险还要高。”
“你说得没错,看来我们有必要针对这一点好好思考。”中村警官点点头,用力闭上眼睛,没一会儿又睁开眼,再次缓缓环视室内,“不论事态有多清楚,我仍想先决定搜査方向。不过,我也不是畏缩,只是,若这起事件与二十四年前那起奇异的杀人事件有关,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才好,也完全无法思考——兰子,你有什么好点子吗?”
“首先,我们再整理一次这起事件的经过,然后将这份资料与村上先生目前正在听取的口供比对,这么一来,或许就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原来如此。”
“那么,我们就找个地方进行,顺便喝杯茶吧!”
兰子的口吻听起来非常悠哉。
◇ 2 ◇
由于饭厅被当作听取供词的场所,我们便移动到客厅。兰子请小川滨送热红茶来,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她便要我将记录在笔记本上的事件经过念给他们听。
我将笔记本上的速记稍做整理,念出来。
一月十九日
下午两点半左右:大权寺瑛华与两名女巫在纳户开始祈祷。
下午四点半左右:开始下起小雨。
下午六点左右:众人聚集在中厅(絃子、琴子、笛子、麻田、成濑、兰子、黎人)。泷川后来露脸。
下午六点半左右:祈祷结束。
晚上七点左右:净灵会开始。泷川义明在某处吹奏长笛。
晚上七点五分左右:泷川开车出门——此为小川清二的证词。
晚上八点左右:净灵会中断。黎人锁上拉门。
晚上九点左右:在饭厅吃宵夜。
晚上九点二十分左右:泷川回来。
晚上九点四十分左右:泷川吃宵夜。
晚上十点十分左右:泷川被杀——根据手表显示的时间。
一月二十日
凌晨两点:左右雨停。
凌晨两点之后:某人走到纳户与仓库的外面。
“就是这样。”我抬起头说。
“像这样条列成项,不自然的部分就能一目了然。”兰子直言道,“最奇怪的地方在于,泷川故意在净灵会开始时外出。按常理来看,他应该也要参加净灵会才对,毕竟大权寺是他带来的。所以我们必须先调査这一点。”
“该怎么做?”中村警官无力地问。
“我们去荒川神社找橘醍醐。直接向他确认,泷川是不是真的找过他。”
“不能用电话问吗?”
“不会很麻烦的。”兰子苦笑,“坐警车过去很快就到。等我们回来时,村上先生录完口供了。”
我们听从兰子的意见,从玄关出来,往小川夫妇住处的方向移动。停车场周围的树木枝叶上,还有许多雨滴。
停车场里,除了中村警官的车与警车之外,还有成濑正树的红色保时捷。
我们坐上警车,驶离停车场,正穿越大门时,兰子突然大喊停车。
司机吓了一跳,赶紧踩下煞车。
“那是什么?”
顺着兰子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小路旁的旧停车场里停了泷川的车。
我们下车检査泷川的车子,那是一辆全新褐色NISSAN Cedtic。兰子将脸贴近驾驶座的窗户,我也跟在她后方看向车里。座椅罩上白色蕾丝椅套,驾驶座上还有一个厚厚的坐垫。
“车门呢?”中村警官兴致勃勃地问。
“没上锁。”兰子打开车门,钥匙还插在钥匙孔里,她眯起眼,低声说,“为什么不开去里面的停车场?难道他打算立刻回车上?”
当然,这是无法立即解答的问题。
泷川的车里没什么东西,后车厢有两袋类似水泥袋的东西,其中一袋是空的,袋上标示“氯化石灰”(5)。
“这是毒物吗?”我担心地问中村警官,之前提到的毒杀事件浮现在我脑海。
“我不是很清楚,但我听说有人制作豆腐时,似乎也会用氯化石灰代替盐卤。”
兰子将空袋子倒过来,残留在袋中的透明白色粉末纷纷掉落。
“虽然不知道泷川打算拿这个来做什么,但还是交给监识人员比较好。”中村警官似乎觉得很麻烦。
“可能是用来制造降灵现象的道具。”兰子阖上后车厢,提出一个可能性。
我们再度回到中村警官的警车上。
◇ 3 ◇
荒川神社周围种植许多高耸的树木,树下堆积不少上个礼拜降下的雪,草木已然枯萎,建筑也呈污浊的灰色。
住持橘醍醐就住在处理神社事物的社务所后方,那里有一间外廊很宽阔的平房。
橘醍醐满脸通红地来到玄关,看样子似乎正在喝酒。
对于我们的来访,醍醐露骨地表现出不悦,他拉好敞开的和服衣襟的同时,眼镜后方的眼睛斜睨中村警官。
“不好意思,我现在很忙,可以请你们明天再来吗?”他用沙轻的声音说。
“很抱歉,我们不会轻易空手而回。”中村警官以坚定的口吻回答,接着简单扼要地说明雅宫家发生的事。
“原来如此。”醍醐痩得凹陷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好吧,进来!这里太冷了,我到里面的房间好好谈。”
我们不情愿地进入屋内,透过走廊半开的纸门,能看见房里摆有暖炉桌与火炉。
“我有客人,请你们委屈一下,因为其他房间都没有火炉。”
六张榻榻米大的客厅里,有一位穿和服、盘起头发的中年妇女。她看起来大约四十岁上下,是一名身形丰满的艳丽女子。她一看见我们,就立刻别过头,拼命整理散落的发丝,白皙的脚从和服下摆的缝隙间露出。
醍醐在这名女子身边一屁股坐下。暖炉桌上有吃到一半的生鱼片与数只散乱的酒瓶。
“她是在下面的村子里经营小餐馆的老板,今天正好来我家谈事情。”醍醐以下巴指了指那女子,“各位别介意,到暖炉桌旁坐下吧!请告诉我事情的详细经过。”
我们依言在他面前坐下。
“先告诉你们,我可不是凶手。我从今天一早就一直与这女人待在家里。”醍醐伸手拿起香烟。
“事件是昨晚发生的。”中村警官回道。
“昨晚也一样。”
“我知道了。橘先生,我想请教的只有一件事。只要你回答我,我们立刻告辞——昨天晚上七点左右,泷川义明先生有来贵府拜访吗?”
“不,他没来。”醍醐偏过脸,立刻回答,反应快得有点异常,“是谁这么说的?”
“是泷川先生。他亲口对雅宫家的人说的,黎人当时也在场。”
一听到这番话,醍醐便低下头,肩膀开始不住抖动。他拿起桌上的酒瓶,将酒倒进酒杯,轻啜一口之后,便纵声大笑。
不只我们,连醍醐身边的女人也惊讶地看向他。
“有什么不对吗?”中村警官不悦地问。
“哈哈哈哈哈!这真是太好笑了!”醍醐抬起头,摘下眼镜,用手背擦拭眼角笑出的泪,“这真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好笑的事,泷川那家伙说要来找我?”
“是的。”
“哈哈哈哈哈!警官先生,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我与那家伙从很久以前就互相看不顺眼,就算说我们两人之间有不共戴天之仇也不为过。哈!真是荒谬,泷川那家伙根本不可能来找我!”
“为什么?”中村警官耐着性子问,“请问你与他为什么交恶?”
“听好,警官先生。那家伙也是将原本该属于我的财产分食掉的人之一!雅宫家的财产?那可是我橘家的财产!哈哈哈哈哈!真是太好笑、太好笑了!我再重申一次,这十年来,我们两人根本没见过半次面,哈哈——”醍醐眼眶泛泪,拼命狂笑。
“你确定?”
“没错。”
如果橘醍醐所言属实,那就表示泷川为了某个原因对我们撒了谎。
“橘先生。”兰子从一旁打岔道。
“嗯?”醍醐的目光透过镜片转向兰子,“什么事?二阶堂家的小姐。”
“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你。”
“说吧。”
“我听说冬子姐不是橘大仁先生的女儿,而是别人的小孩,这是真的吗?”
“你听谁说的?”醍醐恢复冰冷的表情,目光紧盯在兰子脸上。
“只是曾听过这种谣言。”兰子若无其事地回答,完全不为所动。
“你的问题真是愚蠢到了极点。”醍醐瞪了兰子一眼,恨恨地说,“冬子当然是我哥的小孩!是我流着橘家血脉的侄女!如果你想藉莫须有的谣言将冬子从我身边夺走,告诉你,那是没用的!你听好!不论如何,我都会将那孩子带回橘家!”
**********
◆作者注释◆
(1)在构成密室杀人的经典诡计中,就属艾德格·华莱士(Edgar Wallace)与范达因的点子最广为人知。
(3)此处应该是指电影大师希区考克所说的“MacGuffin”。“MacGuffin”是比喻与故事起源相关,实际上却不存在的东西。但中村警官将它与意指误导侦察方向的“红鲱鱼(Red Herring)”搞错了。
(4)《太多个魔术师》,Too Many Magicians,一九六六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