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第一太子-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然也不会和那么多人的关系那么好,这也是他的一大长处。赵旭也是过来和老爹一块给王景敬酒。

    整个军营气氛是相当的热烈,众人是喝的不亦乐乎。第二天在向训等众将的目送下,王景、赵匡胤和赵旭他们起程回京了。

    在距离汴京城的西北十里的地方,到处都是人,禁卫军紧紧的阻挡想要挤向前的群众。

    在道路的中间最前面的是一个身穿黄色华服的中年人,他在望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对他就是大周天子柴荣,今天他知道西征军的代表回来,他特意出迎十里,以示恩宠。

    朝中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被要求前来迎接,这不柴荣一边在等,一边派人到前方去查看。

    很快去前方查看消息的人,回来了,翻身下马:

    “启奏皇上,王大人,赵大人他们在前方不足五里的地方,快要来到这里了。”

    柴荣听到这里,立刻大笑:

    “快,奏起礼乐,欢迎朕的功臣,欢迎我周国的功臣。”说完周围渐渐的想起了欢快的礼乐。

    赵旭他们还奇怪怎么有礼乐呢,这时候一传令兵来到,报告说陛下就在前面,带领众大臣在迎接他们。

    王景他们一听,顿时觉得,身体都轻飘飘的,皇帝出迎十里这是臣子的荣耀,古今也没有几个将军有如此荣誉。

    他们能不高兴吗?赵匡胤对着身后的禁军士兵大喊:

    “弟兄们听说了吗?陛下正在前面等着我们呢,大家加快行军的步伐,去拜见陛下。”

    赵匡胤说完,禁军的士兵又是一阵骚动,禁军是天子的禁军,但是也不能收到这样的待遇。

    个个都是欢呼雀跃,说出去,那是光宗耀祖的,祖宗八辈脸上都有光。

    说到这里大家都是自觉的加快了步伐,但是队形却比平常还要整齐。

    赵旭看着这些人的反应,他还真低估了古代人们对皇帝的崇拜呀,摇摇头他也是加快了速度。

    **千的人一路雄赳赳的就赶向汴京的方向,哪里是他们的家,哪里有他们的陛下。

    很快他们就看到了柴荣的身影,王景他们都是狠抽了一下马,胯下的战马,又是一阵狂飙。

    一眨眼的功夫就来到了柴荣的身前,他们三人和其他几名将校都是翻身下马,跪在柴荣的面前: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后面的士兵也是跪倒一片,山呼万岁,一时间声势逼人,柴荣快步走到王景赵匡胤三人面前:

    “将军辛苦了,快快平身。”柴荣意气风发的说道。转过身有对着士兵们喊道:

    “朕的勇士们请起,你们是朕的骄傲,朕以你们为荣,快快平身。”

    后面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呼喊声。

    朕这次特意赶回来,带领所有的大臣来迎接你们。说完后面的大臣齐呼:

    “恭喜王将军,恭喜都虞侯得胜归来。”

    “多谢各位大人。”王景赵旭他们也会死拱手还礼。

    柴荣让王景赵匡胤三人上马,柴荣要给三人亲自牵马。

    他们三人哪里敢,连忙推辞,但是柴荣却说:“

    大将西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

    解战袍是不可能了额,朕就与将军牵一次马吧!执拗不过的三人只好让王景代替他们三个人享受这一尊荣。

    王景这不止是代表他们三个,更是代表真个这次出征秦凤四州的所有将领和士兵。

    快走到城门口的时候,柴荣的御撵正停在那里,大家都要以为柴荣要上御撵回去,谁知道他居然邀请王景赵匡胤赵旭三人同坐回去。

    “王将军劳苦功高,统领西军,赵都虞侯攻城略地,赵旭深入险境都是朕的福将,随朕一块回宫,朕将设宴为你们接风。”

    说着又阻止三人下跪,下令犒赏归来的禁军和随行来的士兵,他这一吩咐,两边的百姓来一个个的将那些小伙子向家里拉。

    自发的招待这里归来的功臣,有的还一个劲的问,成没有成家,有未婚妻吗?没有的话他的闺女还待字闺中。

    ……

    一时间出现了军民和谐的局面。

    在宫中,皇帝柴荣还有宰相等一些高级的官员,都在高兴的宴饮,个个都是喝的红光满面。

    赵匡胤父子他们喝的更多,时不时的有人来给他们敬酒,赵旭还可以以年级小推辞。

    但是赵匡胤却是没有办法拒绝,在柴荣问了一些西征的事宜之后大家有事大杯大杯的喝了起来。

    席间还有人饮酒赋诗,就连柴荣诗兴也是大发,赵旭现在有些明白了,后世的宋朝的士大夫为什么这么热衷于饮酒,时不时的还来首词。

    感情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流行这个,上行下效,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等到赵旭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夜深了,赵匡胤也是喝的不省人事了。

    赵旭和祖父母,母亲打了声招呼也去休息了。

    第二天父子两人早就起来了,因为还有去早朝,等他们到的时候好多大臣都是在等着上朝,

    见到他们来,都是拱手道贺,谁不知道这早朝就是给他们封赏的,看他们的功劳升官肯定的了。

    随着值班的太监一声上朝,大家都纷纷的进入了大殿,文武分列两边。

    柴荣领着张德均欢快的进来了,他能不高兴吗,秦凤四州都被他给收复了,他能不高兴么。

    见到柴荣的到来,大家都是跪到在地柴荣看着三跪九叩的大臣们,意气风发。

 ;。。。 ; ;
第四十一章 议取淮南
    “众卿平身”说着柴荣坐在了龙椅上。

    大臣们口中喊着:“谢皇上。”才站起来。

    每次都是又跪又站的,赵旭就烦这套礼仪了。

    柴荣看到大臣都列班站定之后,就吩咐:

    “张德钧,你来宣旨吧。”

    柴荣没有一句废话就立刻进入正题,张德均缓缓的展开一匹黄绢,那就是圣旨。

    赵旭这时候就然再想,就在点圣旨在我那时候可是古董呀。什么时候了他还想这东西。

    张德均缓缓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五代以来,武人霍乱,战火连绵,中原遭劫,秦凤成阶,四州被占,实乃是我中原正统之奇耻大辱。

    朕继承大统,继承先代的遗愿,决意收复失地,恢复我中原王朝之故地。

    顾有我天朝大军挺进西垂,全赖将士们浴血奋战,皇天庇佑,祖宗的庇护,始有大胜。

    使得脱离我中原多年的故地重回天朝之手,着实是功在千秋。朕决定对有功之人进行封赏。

    今有将军王景向训等人,浴血奋战,更有禁军赵匡胤父子领军西征,战功赫赫,朕何吝赐爵拜官”

    “特加封王景为景镇秦州兼西面缘边都部署,兼任太子太保。都监向训加封太保,昝居润提升为秦州刺史其余凤翔军各有封赏。”

    王景立刻跪在地上带凤翔军的诸将写柴荣的皇恩,发誓一定要一死报皇上。

    柴荣勉励了一番王景,示意张德均继续宣读,张德均清清嗓子继续念道:

    “原禁军赵氏父子,领军西北,功勋卓著,特提升赵匡胤为殿前司都指挥使,授正三品下的怀化将军。

    副都虞侯赵旭擢升为殿前司都虞侯,授正四品的壮武将军,其子恩荫营指挥使。”

    原来赵匡胤是都虞侯和副指挥使,从三品下的归德将军,现在实职是升了一级,散官也是升了一级。

    赵旭原来是副都虞侯,从四品下的宣威将军,现在也是提升了一级,变成了都虞侯,正四品下的壮武将军。

    但是更搞笑的还是恩荫一子,赵旭才多大,还没有成亲,这都有恩荫了。

    恩荫是给后代的,为了表彰某些官员的功绩,特意留给她后代的恩典,以示恩宠。

    赵旭还纳闷呢,我才多大就可以恩荫一子了,我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现在他有点明白了,为什么后世宋朝会出现冗官冗员的现象了,立大功的臣子谁都可以有机会有恩荫的名额。

    官员不多才怪呢?朝堂上的官员,心中都是大骇:

    “这父子两个真是牛叉上天了,父子两个都是很年轻,但是已经身居高位了呀,尤其是赵旭,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居然是都虞侯了,这是多少人梦想的职位。”

    “不可否认皇帝是有意的栽培他,但是本身他也是战功赫赫,这次听说收复四州,他自己孤身收复的秦州,其他的三州,他也是起了重大的作用。”

    这些官员们都是开始在心里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是不是以后要和他们交好呢?

    所以说大家虽然诧异他的年龄,但是更多的是羡慕他的战功。

    在大家的羡慕中赵氏父子跪谢朝廷的恩典,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柴荣授赵玭为郢州刺史,算是对他举城投降和劝降的奖励。

    这个赵玭从此以后历当汝、密、泽三州刺史。后周被替代以后,又入周,被任命为宗正卿。

    乾德初年为秦州刺史,未几改为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性狂躁,不能容人。但是忠心不二。

    自乾德五年(九百六十七年)以来,多次弹劾宰相赵普私下的违背朝廷禁令,私自购买秦,陇的木材建房,受到太祖赵匡胤的嘉奖。

    后被前任宰相王溥劾,宋太祖黜其为汝州牙校,,但是仍然在以后予以启用,这是多大的恩典。

    后来在赵旭当政的时候,他更是身居要职,一身嫉恶如仇,赵旭让他掌管讼狱,他为官清廉这为人敬仰,这些都是后话。

    就连在凤州拼死抵抗,后来被俘投降的王环,也被授予右骁卫将军之职,后来还训练了水军。

    而赵崇溥宁死不降,活活的饿死,为后蜀尽了最后的忠心。

    柴荣鉴于赵崇溥的忠义,下令厚葬,追封为太尉。消息传到后蜀孟昶也是追封赵崇溥为太师,其子恩补为国子司业。

    柴荣在封赏完有功的臣子之后,接见了,后蜀来求和的使臣,经过一番的磋商,柴荣同意后蜀的求和。

    但是后蜀必须同意秦、凤、成、阶四州为大周的领土,两国划定边界,不得骚扰。

    我出兵就是为了这些地方,你不给我我还要继续的攻打,什么时候你给我了,我就罢兵。

    同时后蜀承担此次大周出兵的军费,白银二十万两,黄金两万两,粮草十万石。

    这纯属是想看看后蜀的态度,如果这都给了,说明你们后蜀真的是怕了。

    孟昶也不傻,这么多的东西,你张张口就要奏,你要我就给吗于是他让使者,继续和周朝廷谈判。

    柴荣本来就想趁机敲诈你一笔,况且是你要求和,你还跟我讨价还价。

    柴荣在赵旭的提醒下,柴荣命令前线的部队进逼后蜀的境地,王昭远的部队和大周一触即溃。

    吓得孟昶立刻接受柴荣的建议,迅速将柴荣所需要的送抵大周,向周称臣。

    大周的军队才撤出蜀国境内,但是没有完全的撤离,一直在监视着蜀国的动静,这种情况一直到大宋攻灭后蜀。

    此时在赵家的后院,赵弘殷一家子人在一起吃饭闲聊,说是闲聊,他们却是闲聊国家大事。

    赵弘殷显得苍老了,许多,年轻时候征战沙场,身上的伤不少,年老之时,就要受苦了。

    不过他还是很满意的,儿子,孙子如今都是身居高位,他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皇帝和他们家的关系也是非比寻常,起码他们赵家以后几十年绝对是大周的名家。

    每当想到这里,他就笑得跟盛开的菊花似的。这时候他赵匡胤在讨论朝廷下一步的行动,赵旭在旁边一直他听,没有说话。

    “我觉得下一步,我大周应该攻去淮南。”听了他爷爷和老爹谈论了半天,赵旭突然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没错说话的正是赵旭,还没有等他们反应过来,赵旭又缓缓的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