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天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君临天龙-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重蹈悲剧的人生!

    梁师成一早备下滋补元气的汤药,赵佶在一边守着,看着乔峰服下汤药后打坐调息,呼吸渐渐趋于平稳。赵佶才放下心来,在仆人搀扶下沐浴停当后回房小憩。

    赵佶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下来。得知乔峰也已经调息完毕,赵佶便起身过去。

    这时候明月刚刚挂上城头,夜色清凉,只是围墙外街面上喧闹声依旧。千年之前的东京汴梁是个不夜城,入夜后繁华不减,反而比白天更热闹了几分。赵佶穿越千年而来,对这千年之前文明奇迹的繁华感触更加深了几分,益发觉得自己肩上责任重大,绝不容许这份繁华在几十年后毁于异族铁蹄之下。

    乔峰换了一身黑色的劲装武士袍,气质益发英挺。他正坐在庭前木阁下自饮自酌,见赵佶走过来便起身相迎。

    赵佶从远处走来,见乔峰已经恢复精神奕奕的模样,又见到阁中桌上杯盏,便笑道:“对月独酌太无聊了些,乔兄可有雅兴与我一起夜游东京?”

    听到这话后,乔峰也笑道:“我对汴梁城繁华夜市也心仪已久,便与赵公子同去。”

    赵佶示意梁师成在前方带路,接过仆人递上来的连帽大氅披在身上,便与乔峰一同往别院外行去。他不无好奇道:“听乔兄意思,莫非以往不曾来过汴梁城?”

    乔峰一边走着一边说道:“我出身嵩山脚下农户下,幼时家境贫寒,也难出游。后来加入丐帮后,一边学武练功,一边在四方奔走。倒是有几次路过汴梁城,只是过城而不入。这次若不是帮中兄弟遇上麻烦,我也难有机会进城。”

    “丐帮的事务很繁忙么?”赵佶不免好奇问道,他对这个时代江湖帮派的日常运作实在了解不多。

    乔峰笑着摆手道:“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情,只是巡查帮中弟子经营的一些产业,处理跟地方上豪强发生的纠纷,还有就是走访各地招收一些贫苦无依的新帮众。”

    “丐帮也有产业?”

    脱口问出这话后,赵佶便觉得有些不妥,还没来得及再解释一下,乔峰已经笑着说道:“丐帮之名,寻常人望文生义,便以为帮中都是一些乞丐,这说法其实也算不上错,只是有失偏颇。”

    “我丐帮始于唐末,那时天下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行乞谋生者十之七八。丐帮先代前辈便从那时聚起一群人来,人多了谋生容易些,也能对抗那些暴虐无道的官军胥吏。人一多起来,单靠乞讨也难养活,帮中一些有识之士便经营起一些产业,来贴补帮中用度,便不需要完全依靠旁人施舍、不劳而获的过活。后来也有一些帮中弟子自己发奋,挣下一份家业。”

    乔峰顿了一顿,又说道:“现在丐帮弟子主要营生一是给一些富贵家看家护院,又或帮忙运送商货赚取一份酬劳,一是过往帮中弟子经营出家业后再馈赠回帮中一些财货。之所以始终以丐帮为名,一来是不忘立帮之初的祖训,二来帮中招收弟子主要就是那些品性纯良但却生活艰难的乞丐。”

    赵佶一边听着一边微微颔首,对丐帮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也有了一个更清晰的了解。他看重丐帮,一来固然是因为丐帮人数众多加上乔峰的缘故,二来则是因为在众多江湖帮派中,丐帮绝对是卓尔不群的一个存在。

    别的江湖帮派创建的目的,或是为了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好勇斗狠,或是为了在地方上欺行霸市、争名逐利,真正于国于民有利,本质好的少之又少。而丐帮却是立足于整个社会的最底层,成员们也都是流离失所的乞丐,立帮的主旨是为了生存,本质上与朝廷法度没有冲突。如果要比较的话,性质上跟后世的工会差不多。

    乔峰又叹息道:“虽然帮中事务只是一些繁琐小事,但我得先师汪帮主看重,将丐帮重任交给我,自然也要竭尽所能,将我丐帮发扬光大。”

    听到这话,赵佶笑道:“我倒是希望丐帮越来越弱才好,天下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足,流离失所、沿街行乞的乞丐越来越少,这才是真正的大治之世啊。”

    乔峰闻言后不禁一滞,而后才说道:“赵公子说的正是,却是乔某拘泥于一帮一派。这世间百姓过得越好,破家行乞也越少。这般看来,我们丐帮的确是越来越弱才好。不过只要丐帮存在一日,我须得用心打理,才不负先师所托,不负丐帮上下的信任。”

    赵佶则又笑道:“乔兄你敢于任事,不惧重任,实在令人钦佩。只是要天下大治,乞丐绝迹,却也难得很。我大宋虽施仁政,但再好的政令,也难面面俱到、人人受惠,世间总有一些悲苦不平事。便如旱涝天灾,便是人力难避免的灾祸。朝廷虽然设着广惠仓,逢灾害也有赈济政令,却难免还有疏漏。这时节,正需要丐帮这样的义士招揽收容难民乞丐,一者让他们有生机过活下去,一者施以仁义教化,不让难民聚众为祸。这般说来,丐帮虽处江湖之末,但却实在有功于社稷,正合了范仲淹范相公所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补足了朝廷政令的疏漏,实在善莫大焉!”

    听到赵佶这番嘉许,乔峰心情不免激动。大凡人心中有什么抱负,要做什么事,会获得什么回报还在其次,最需要的还是别人的认同。赵佶这番话恰恰点出了丐帮立帮之本,令乔峰大生知己之感。

    赵佶旋即又笑道:“所以说,乔兄你与我之间的交情,大可不必拘泥于这世间俗见。你带领着丐帮处于江湖为天下拾遗补漏,虽然没有功名在身,但委实可以称得上江湖上的政事堂相公,白身中的一品。我虽然出身天家,但不过一个富贵闲王,享乐则可,与这天下却半分无加。我腆颜与你结交,实在是我高攀太多!”

    ————————————————————

    最近一周内每天暂时一更,等到正式签约有了推荐后就双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关于情节方面有好的建议也可以书评区留言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008 英雄无类
    赵佶的别院位于城南蔡河附近,往南看是一连片的道观,往东去的大街则直通太学、国子监。此刻已经过了酉时,街面上华灯初上,来来往往有许多结束了一天课业的国子监生。

    当今大宋文道大昌,但凡读书人总能谋到一个好前程,只要有恒心毅力坚持下去,哪怕屡试不第,朝廷也会嘉许酌情录用。而这些国子监生,或是官宦子弟,或是家境豪阔,或是文采斐然,都是读书人中的俊彦,相对于普通读书人前程更加远大,因此一个个都是志得意满的模样。成群结伴游荡在大街上,或是针砭时弊,或是诗词应和,高谈阔论之际,很是有一番书生气度。

    乔峰跟赵佶并肩而行,偶尔侧耳倾听一下这些书生们谈论的内容,不过估计大半是听不懂的,只是笑道:“咱们大宋文事昌盛,汴梁城更是天下读书人汇聚所在,大街上随便一些年轻人的谈话都高深莫测,真是令人钦佩。”

    赵佶笑了笑,并不答话。作为穿越而来的后世之人,赵佶对这些读书人没有多少高山仰止的敬仰之情,甚至隐隐还有一些恶感。相对而言,他更乐意去看那些贩夫走卒如何精明的生活,而不是在街上听这些年轻书生们乱放嘴炮。

    别院往北去过了惠民桥是一片瓦子,也即是商业街,有酒楼、**、以及各种杂货铺子,街面上还有一些流动的商贩,叫卖着一些时鲜果品、各类油炸吃食、各色首饰配饰,热闹无比。这里也是风月勾栏最兴盛的地方,有茶楼里讲说书演义的说书人,有挽着袖子当街沽酒的妇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们在欢门下挥着手帕招揽客人。种种热闹的景象,竟像极了赵佶在后世所见那些古装电视剧里的画面,甚至犹有过之。

    这时候理学还未大昌,男女之防也没有达到后世那种吃人的境地。像赵佶这种风度翩翩的贵公子,乔峰这种气度不凡的好汉子,那都是窑姐儿们最中意的恩客。在这闹市中穿行而过,很是引人瞩目,当下便有一些作风豪迈的半掩门儿迈着小碎步冲上来揽客,梁师成急得面红耳赤前后奔走挡驾,却架不住妇人们太热情。到他们走出这一条街的时候,赵佶那白色锦袍上已经印上了许多胭脂唇印,而一脸窘迫的乔峰怀里也塞了好几条绣着姑娘闺名的锦帕。

    赵佶固然没有招架这些热情的经验,可是看到乔峰也是面皮涨红、手足无措的模样,浑没了丁点武林高手的气度,心情不免舒畅了许多,笑着对乔峰说道:“人生在世,为欢几何?乔兄你活得太拘谨了,在这浮华闹市,暂且放下心防,就算春风一度,结下一段露水姻缘,那也只是风雅,未必就会伤了侠义之心的根本。”

    乔峰益发窘迫,却摆手正色道:“这些妇人们,若非穷苦人家的出身,哪个又肯卖笑娱人。我虽然帮不得她们这么多人,却须得谨守住自己的信条,不会一时放纵欢愉糟践别人。”

    听到这话,赵佶心中益发感慨。在他生活的后世,物欲横流的世界,人心里残存的底线少之又少,彼此之间的信任都无了,更不要说互相尊重。像乔峰这样坚持自我的人,实在称之为圣人也不为过。这样的人虽然可贵,但却也可悲,很难没有苦难长命百岁。就好像赵佶记得一个笑话,小时候孩子想做坏事,脑海里会有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打架,长大后就不打了,因为好人被打死了。

    这虽然是一个调侃,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能够始终如一坚持善我本心的人,古今中外,实在太少了。

    除了揽客**带来的些许困扰,乔峰对汴梁繁华夜市的印象实在好极了。只有真正漫步其间,才能感受到这繁华所带给人的希望和向往,发自肺腑涌动出那种自豪和认同感。

    从御街上转道向北过了州桥往西去,就是开封府,只是这时节已经没有了包黑子在那里坐镇。再往西则是报慈寺街,从这里沿汴河一线都是胡商聚集的货栈,街上人来人往都充满了异域风情,有波斯人、回鹘人、吐蕃人、西夏人,还有许多辽人。这些人或是穿戴着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或是直接换上了宋人的衣冠,操着一口流利的大宋官话,如果不看他们的形象而只是听声音,甚至分辨不出他们究竟是宋人还是异族人。

    走到这附近,赵佶忽然来了兴致,他见乔峰脸上也流露出浓浓的惊诧之色,便让梁师成带路在这附近游荡。听着这些番邦人用汉人的语调谈话,别有一番趣味。赵佶虽然继承了前任的记忆,但大多是吟诗作画、又或风花雪月,对这些汴梁城的胡人却知之甚少,便问梁师成:“东京城里有多少胡人?他们都是来这里做生意的么?”

    梁师成回道:“胡人确是蛮多的,约莫得有几万人吧。这其中很多都是行商,但也有不少胡人宠慕咱们大宋富足,便祖祖辈辈都留下来,在这里扎根繁衍生息。就像给王府供应香料的那个胡商阿达哈,据说祖上从太祖年间就来到汴梁城,到如今已经三四代了,子孙早成了土生土长的大宋人。”

    行得太久有些累了,众人寻了一所胡人开设的酒家坐下来,不旋踵便有体态轻盈高挑的胡姬捧上上好的葡萄酒,用冰块镇着,凉凉爽爽,又沁人心脾。赵佶一边请乔峰喝着葡萄酒,一边听梁师成讲着这些胡人的事情,心中不免生出一股自豪感。比起后世许多人哭喊着求一张绿卡,现在的汉民自然有值得自豪的地方,他们缔造了世界上最领先的文明和繁荣社会,吸引着无数异国番邦的人前来。两下一比,真是愧对先人。

    梁师成又讲起一件趣事:“年前辽国使团来汴梁的时候,走失了许多部属,此事报上开封府一通追查,到最后才明白那些走失的人是想留在汴梁城不回去了。这种事情年年都有,咱们大宋富足安康,这些久居苦寒之地的番邦人见识到花花世界的繁华,心里向往得很,哪一个都不肯就这么离开。”

    “几年前还有一件事,大理国向朝廷进贡几头大象,随同而来的还有养护这些大象的属员。本来一直相安无事,谁知道有一年大理国使团再来,却发现这当中一个养象的差役居然是他们边关一个大将冒名顶替来的。据说这个将军在大理国那也是三品的大员,却宁肯留在汴梁城里养象,却也不愿再南归做官。”

    听到这几桩轶事,众人都笑起来。赵佶一边笑着一边说道:“想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