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拜火传说-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尉屠耆看上去要比安归王子老成一些,向傅介子依制行礼,说了一堆对大汉朝恭敬的话,傅介子听着虽然觉得舒服,但却有些看不起此人,相反的,他有些担心,这么一个人当了太子,将来对大汉朝固然是件好事,可是此人显得有些文弱,没有安归王子强势,只怕这个太子之位迟早要易主。



傅介子提出要楼兰国细查汉使遭伏案和使团失踪案,请楼兰国给出一个理由,让自己回去有个交待,国王忙不迭地应下,令安归王子去取通关文碟,意思是想早点儿送走这个瘟神。



傅介子本人虽然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是他是代表大汉朝来的,楼兰一向在匈奴和大汉的两边挣扎,谁来问罪它都吃罪不起,所以他只盼着这个汉使不要找麻烦,在楼兰国内找点儿乐子之后就此离开。



安归王子却道:“父王忘啦,这两天父王一直都在太阳神庙祈福,还没有来得及加盖官文,大汉使者在楼兰遭遇伏击,还请在楼兰休整两天,参加了我楼兰国拜教大典之后再行不迟。”



国王怔了一下,也令传译道:“大汉使者,后天是我楼兰国封拜火教为国教之时,如此盛典,还请大汉来的使者作个见证。”傅介子听说楼兰也立拜火教为国教,心里面虽然不快,但这等事情遇上了就不能回绝,想到自己的军士都受了重伤,没有一段时间修整是走不了的,而且霍仪等人失踪,不找到也没法子离开这楼兰城,只好应下。



傅介子再一次看了看那个大胡子的长老,此人竟像返老还童一般,虽然一句话没有说,可是举止中却还有些童贞,并不像在长安城中见到的那个长老一样一板一眼。



这里是太阳神庙,也就是拜火教的教坛,如同道家的道观庙宇一样,国王竟在这种地方召见他国使者,可见国王把拜火教放在何等重要的地方,傅介子心里面有些奇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西域国家相信拜火教?



第一卷 楼兰古国 第十节,王后与敦煌



朝见楼兰国王的事情办完了。傅介子显然觉得太容易了些,在楼兰国里,他这个国信使想见国王比在大汉见个大臣要容易得多,只是这容易背后有着太多的危险因素。



比如说,安归王子充满了敌意的眼神。



这例行公事办完之后,傅介子辞了国王回驿站,尉屠耆应王后之命送傅介子回去。傅介子本来想说不用了,但很快便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也就不多说,和尉屠耆一起回去。



回到城西的驿站已经是黄昏时分了,尉屠耆带来了一百多楼兰卫士随行,为首的是一个都尉将军,名叫车护,是个虎背熊腰的大汉,对尉屠耆却十分恭敬。傅介子有些怀疑他们是想困住自己一行,尉屠耆却说是为了保仗汉使的安全。傅介子虽然有疑惑,但也不能怎么样。



傅介子回到驿站中去看遂成的病情,可是遂成因为先前中了邪祟,而后又耗尽了心神,此时病情愈加严重,不知还能活上几天,傅介子虽然医术上有一定的道行,但对于这等气血耗尽的病也束手无策,就像一个将军,手下面的兵都逃得差不多了,要他再来打仗,会多少兵法都没有用的。



正在他陷入苦恼之时,尉屠耆又来了,同来的还有一个老胡人,看样子是个御医什么的。傅介子让老胡人看病,自己和尉屠耆先出去说话。傅介子知道这楼兰城中定然有着他还不知道的事情,而这些事情,这个太子多少是知道些的。



尉屠耆奉国王之命带来了一些珍珠宝石之类的东西,另有三名汉族女子和一名波斯女子,是用来服侍傅介子的,傅介子对这些东西都不喜欢,但因为是国与国之间的邦交,此时并不是显清廉的时候,于是都收下以便后面好说话。



尉屠耆显然隐瞒了什么东西,从言行举止上看出来的不说,光是外面的楼兰卫队就有问题。首先,尉屠耆若真是想保护自己一行,那么调用的兵员自然是最好的,可是楼兰境内最好的兵员却是秃鹰卫队,而这些人显然不是。其次,尉屠耆奉命来保护汉使却不是国王之命,而是王后临行前的命令,这些都不合情理。



谈得一阵,傅介子终于从言语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安归王子!



那不是只好鸟。



这时那个老御医出来,却一个劲儿地摇头,叹息一阵,说不出个什么事来。他说的楼兰语,傅介子听不懂,但从表情之上便看得出来。傅介子听得遂成的喘息之声,忙赶进去看他情况怎么样了,遂成虚弱到了极点,话有些说不清楚了,在问霍仪的下落。



傅介子的心里面很乱,只是道:“先生,我会找到他的。”遂成仍是不放心,吃力地说了再三,一口气上不来又昏了过去。傅介子让几个军中老成持重的军士和乌达一起照顾遂成,自己和尉屠耆一道去看望营中的伤员。



营中伤重的和遂成一样昏迷不醒,受伤轻的也还时不时地浑身发抖,手脚不利索,这一回遇上的对手太奇怪了。这百十人是傅介子精心挑选的精英之师,论武艺,没有任何一支民间武装是他们的对手,就算是遇上了匈奴兵也不会轻易败落,可是偏偏他们遇上的是邪祟。



傅介子心里面开始急了。霍仪、乌达和苏巧儿三人消失不见,遂成半死不活,军士大多重伤,楼兰城中暗藏杀机,让他一个人如何是好?



尉屠耆见到汉人军士的情形,眼中闪过几丝异样的目光,像是在隐藏着什么。傅介子早就觉得他有什么没说的,只是有所顾忌而没有开口,此时自己贸然问起,他定然会矢口否认,于是也就不多说,只是暗中留意着这个太子的一举一动。



出了营房,外面有一个楼兰卫士在等尉屠耆,上前说了两句话,尉屠耆转而道:“大汉使者,母后在宫中备下了酒宴,想请使者前去一叙。”傅介子心头又有些疑惑,若是在大汉朝,断然不会有王后请使者吃酒之说,但在这楼兰城中却是极平常的事,在楼兰城中,百姓见了国王可以热情地围过去说话,王宫也是一般的平民都可以进去的,只是有卫士守着,进去要办一些简易的手续。



傅介子隐隐感到有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要发生了,当下答应,让尉屠耆带路。路上,傅介子想先套套尉屠耆的底,道:“太子的汉语讲的很好。”尉屠耆哦了一声,道:“是母后教的,母后也是汉人。”傅介子打蛇随棍上,道:“不知祖籍在何处?”尉屠耆随口道:“在敦煌,因为变故来到我楼兰国。”傅介子又道:“太子的汉语讲的比安归王子要流利得多。”尉屠耆道:“我常常陪在母后身边,所以说汉话的机会多些。”傅介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来到王宫,傅介子这回才真正见识到楼兰的王廷,古印欧风格,内部装饰比起中原建筑要简单得多,给人的感觉有些空旷和生硬,不像中原之地显得富贵逼人。周围的有零星的楼兰卫队都守在了外面,傅介子跟着尉屠耆进了圆顶的大堂,不料这里却只有几个宫女,并没有看见王后。



尉屠耆带着傅介子再走一阵,让车护在外面守着,任何人也不能进来。之后带着傅介子进了圆顶富丽大厅的后面一处较小偏厅,王后一人静坐在那里,身后只有两个宫女守着,等傅介子进来之后,那两个宫女也被支开了。



傅介子知道今天到这里来不只是吃酒这么简单。



傅介子先向王后行礼示意一下,王后给傅介子的第一感觉是那种极为慈祥之人,举止雍容华贵,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



“星夜请国信使大人前来,小妇人打扰了。”王后示意让傅介子坐下,道:“只因小妇人也是汉人,久离故国,所以想请国信使大人来说说话。”



傅介子突然间想到了霍光大将军临行前下的任务了。



以骏马监的身份去大宛国求汗血宝马,而真正的目的地却在临近的大月氏,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另外,则是顺道探一探西域各国的态度。



这楼兰国是西域的第一户。



所谓吃酒只是个托词,王后身前是一个三尺大小的小圆桌,用丝绸铺垫着,上面放了点儿楼兰国的点心,再就是一只半透明的玉颈瓶里面装着大半壶红葡萄酒,再放了三只质感柔和的玉杯。



看样子,这顿吃酒只准备了三个位子,一个是王后,一个是尉屠耆,另一个便是傅介子,没有国王,也没有安归王子,这意味着什么?傅介子将这一切看在心里,感觉到这楼兰国并不像自己想的就如同一个县郡,这里面也有着极微妙的关系。



尉屠耆道:“使者大人,母后是汉人,我也算是半个汉人,使者有什么困难母后和我都会尽力相助。”王后颔首道:“楼兰与大汉从来都是友好国家,小妇人也不希望两国世代友好。”傅介子从话中听出了什么,道:“娘娘如此相助,两国自然会世代友好。”说完顿了一下,道:“那么,安归王子呢?国王陛下怎么看?”



尉屠耆脸色有些变,王后却依旧是心平气和,道:“安归是小妇人的儿子,心自然也是向着大汉的。国王他早年在匈奴为质多年,同样是恨透了匈奴人,所以只要我汉朝有诚意,国王陛下也会倾向大汉朝的。”



傅介子见说这些邦国之交气氛太闷,而且多说多问都会充满危险,当下话锋一转,说起了敦煌情形,问起王后如何会从敦煌到楼兰来。在他猜来,王后嫁入楼兰,是一次国与国之间的友好行动,说这些会增加合作的可能性。



提到敦煌,王后的脸色相反的是有些痛苦,但仍是仪态从容地讲了自己的故事。



王后的父亲姓耿,本来是敦煌的城主。那个时候丝绸之路尚没有打开,敦煌的主要防务都是针对匈奴和楼兰国等西域国,耿城主是会一些降妖伏魔本事的大人物,镇守敦煌一直相安无事,可是那几年的时间里,总是有大量的匈奴兵越过敦煌去抢劫大汉内地的百姓,而对敦煌却是什么也不抢。耿城主什么也查不出来,不知道匈奴兵是如何偷越过去的,最后无奈,可好请求楼兰相助,两方面拦截匈奴兵,为了表示诚意,耿城主将自己的大女儿嫁到了楼兰国,也就成了今日的王后。



傅介子听她似乎是说到了什么重点,好像和自己的事情有了极大的干系,道:“如今的敦煌城主,名叫耿龙,难道……”王后颔首道:“那是小妇人的二弟。”傅介子大为惊讶,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轻多了,这个王后无论如何都是站在自己大汉朝一边的。



敦煌城主耿龙,人称敦煌神龙,是一位令匈奴人侧目的汉朝大将军,镇守敦煌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匈奴兵进犯的。



王后继续讲她的故事。



老城主将女儿嫁到楼兰国只是为了请楼兰出兵拦截匈奴兵,可是却因为此事而送了性命。因为敦煌城兵多将广,要剿灭匈奴兵实在不是一件什么难事,老城主这么做便有了私通外敌之嫌,给敦煌一户极有声望的潘姓世仇留下了口实,告上朝廷后,耿城主被抄家,王后两个兄弟耿龙、耿虎也被充军,王后自己因为嫁到了国外,为了两国邦交便没有处理。



几年之后,在王后的多方通融之下,耿龙、耿虎两兄弟被用钱买了回来,耿龙查出了当时的原委,竟是汉人内奸以商队的形势带分批带匈奴兵过境,因为查出了原因,耿城主被恢复了官位,但此时老城主已经死了,考虑到和楼兰国亲家的关系,朝廷派耿龙为敦煌的城主,将楼兰拉拢到汉朝这边来。



傅介子见王后有很多地方都隐去了,并没有讲清楚,但考虑到此事有忌讳之处,所以便不多问,但可以听得出,王后是来帮他的。



王后讲到这里便不多说了,只是道:“大汉使者,近日的楼兰城不太平,一切都请小心。”傅介子知她说的是匈奴人,只是这种话不能明说。



“多谢王后提醒,请问,王后可认识一个叫耿融的敦煌人?”王后摇头笑道:“敦煌城中耿姓之人极多,这个么,小妇人便不知道了。”傅介子又想到了那个神秘的耿融,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



傅介子辞别了王后,准备回驿站,尉屠耆坚持要送他回去。傅介子心头又是一惊,自己怎么说也只是个使者,而他再不济也是个楼兰太子,而且两人也没有深交,若按规矩,他见自己一面,说上几句客套话,再安全将他送出境去也就是了,实在没有必要对自己这般殷勤。



可是他现在这么做,原因只会有一个,就是安全。傅介子虽然只是个使者,但却绝对不能死在楼兰境内,尉屠耆要保证他的安全,但既然护到了这个份上,这就说明有极大的危险正在暗处,自己不知,而这个王子却已经知道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