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阙龙-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  灵教仁教
青水已固,绿波逐流,年岁轮回时,浩月临潭。

  白发取生,红尘远卓,风波淡定处,豪气揽剑。

  千年奔走,万丈雄心起,搏一世威名。

  一人独守,千种风情收,取万世永安。

  一  灵教仁教

  天地分,万物而始出。又经过数千、数万年的演变、斗争,最具聪明才智的人类逐渐成为大地的主人。大地也逐渐有了制度,进入了文明的社会。

  在茫茫大地之上,以北方寒苦至极,非常人可御,此地甚无人迹,故世人称之为北极。以南方汪洋甚广,或行船万里而未见可居、可耕之地,故世人称之为南洋;以西方多为险岭高山之上,云雾常行于身旁,疑是仙境,故世人称之为西天;以东方地势平坦,地形较低,可居、可耕之地甚多,故世人称之为东土。

  在东土之上,因为有易于生存的自然条件,所以这里聚集着大量的人类和更加大量的其他动物。在付出了许多的辛勤与汗水之后,这里的人类也有了安康、幸福的生活。但这种美好的生活也很快地引起了其他生灵的羡慕和妒嫉。其中一些非常有灵性的生灵,在吸取了天地、山川、日月等的灵气后,再加上上苍的造化,就能变化成人形,而且也能产生人类的某些思想。但其中最危险的是他们有着强烈的把人类赶下统治阶层的企图和超出一般人类的强*力,他们时而成群结对,时而独来独往地对人类进行攻击和伤害。后来这种散兵游勇变成了有组织的相互合作的团体,而他们则自称自己的组织为灵教。尊奉九首飞龙为灵主,九转翔凤为圣母。而人类则称之为妖,与魔,鬼,怪并称为四恶,这四恶对人类的安全生活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危胁。但魔、怪在人间出现的时候不是很多,且法力不大。鬼则有自己的活动空间………九幽冥界。若是偶尔跑到人间几个,也会被冥帝及时抓回去,而妖则完全不同,他们可以不受结束地与人类生活在一个空间。而且他们又有惊人的法力和制人类于死地的想法,实为人类第一大敌。

  不过人类终究是万物之灵首。在危机出现后,当一时的恐慌过后,其中一些造化颇深、悟性极高的人类翘楚,也能从日升月落、海啸山枯中参悟出一些修真得道、甚至成仙的办法,修炼出一些可以镇摄或消灭妖、魔、鬼、怪的真法。这些人中,有的被人们称之为道长;有的被称之为侠士;有的被称之为大师;更有的被人们奉为神仙。人们则统一称他们为仁教。

  他们无论老少,无论修行高低,无论男女,都有一颗卫道除妖、保卫人类平安的决心和信心;他们中有的能够终善一生,化羽成仙。但更多的是一出师门则血染战场。

  在与生俱来的信念和信仰的鼓舞下,他们劈荆斩棘、前赴后继。

  他们可歌可泣,为人民的安康幸福置生死安危于度外,演义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凄美画卷。

  在人与妖的无数次的战斗、战争中,曾经有过三次具有历史性和决定意义的大战,前两次因为历史久远,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只是一些零星的传说。经过这两次大战,妖界灵教中,大多数法力高深、修行长久的巨妖不是被除数诛,就是受到重创。人类也比以前安全了。而人类中的修真悟道之人也在暂时的安逸中逐生他意。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如何提升自己的声望、光大自己的门户的事情上。抓了几个小妖、赶走若干鬼怪就感到沾沾自喜而四处宣扬。门派分争也悄无声息的进行着,而苦心修道早已是第二问题。

  妖界虽经历两次惨败,不过其骨干力量多半是受了重创。远遁密林荒凉之地后,又潜心修法,数千年后,法力又胜从前。再威望人物的召集下,再次聚集,以西霞华阴山为聚点,由西向东杀来。

  在来势汹汹的强敌面前,仁教各派修真人士也暂时秉弃门派间的种种不合与门派之争。他们在绿竹谷进行了战前商意:认为虽暂时不能确认此次妖界明目张胆大举东进的目的。但作为保卫人类不受妖魔鬼怪侵扰的中坚力量,斩妖除魔是其天职,平时杀敌难觅,现在敌人就在眼前,而又残杀我同类,那有坐视不管之理。于是决定,召集各派、各门的所有力量,在妖界灵教马上就要经过的龙守山下,与之决战。

  人类与妖、仁教与灵教的第三次决战就在龙守山下、洪流河旁壮烈地展开了。

  战旗催人老,战鼓让人狂。本是青草展绿时,却引来万千铁骑坠花间。

二  龙山首战
二  龙山首战

  风为谁而动,惨烈的场面已让一切失去了意义。

  心为谁而跳,那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豪迈已是荡然无存。

  来世我为何方?那秀美河山恐怕也只剩今生一眼。

  悲观的不止是冲在前面拼杀的各门派弟子,就连平日里不露喜怒之色的各派长老、尊者现在也是面色沉重,有的也因灵教的凶残强大而有了畏敌之色。

  朝阳从那山边闪过,接着红日东升。原来还准备在破晓之前将妖界灵教打败甚至消灭的计划不但没有实现,而且仁教从午夜子时开始的战斗中也是没有得到一丝的便宜,是尽处下风。

  可以说把进攻时间选在午夜不无道理。这样可以出其不意,打灵教一个措手不及。但最主要的还是各位长门考虑周全,考虑到此战关系重大,而仁教这千年来根本没遇止什么强敌,如此大规模在与妖界作战,仁教中人都是第一次。而先前得到的情报又说,此次妖界东进声势甚为浩大。其间有的已修化成人,但大多数是界于人兽之间,或身高几丈;或利爪遍布全身;或面目狰狞、满口利齿。就是修真多年的方外高人见了也会心生畏惧,更何况仁教中又多是未经任何阅历的年青弟子。但人数不如天数。

  而今,天光初亮,身临其中,犹如身陷鬼界。仁教阵中现在已出了现强弩之末的态势,已有溃败之像。

  晨光中,站在仁教最后的几位各派长门,虽脸色与往日无别,但心中已知此战凶多吉少。此时站在几人中间的绿竹谷长门绿竹翁终于动了一下身子,向自己的左右看了看,刚才还有十几位各门的长老,现在都因战势吃紧,主动参战去了。现在只剩下在各门派中辈份极高的尊者和他们几个长门人了。他刚要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来。

  这位身穿墨绿色正*长衫的老者,就是绿竹谷的第七代长门绿竹翁…韩山,也是此次仁教各派推选出来的临时盟主。虽名为盟主,但明眼人一看都能看清楚,他为盟主,实则是仁教中另两大巨派——三清观与云霄观互为拆台,而取的折中办法。若是无今日之战事,两家是决无联手可能的。所以韩山这个盟主当的很无实权。

  但眼看形式大为不妙,韩山还是把刚才想说的话说了出来,下达了他的命令:“各位尊者,各位长门眼前一战已尽遣我仁教之精英,可以说也关系到我人类之命运。各位都是各派尊仙之辈,来此原本观敌之意。但未想敌来势甚凶,几位不动金身,我教恐难取胜。况且我修真除魔之人,除魔斩妖本是天职,生死天定,几位先行。我韩山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我也是七尺男儿。也是重誓之人,我今日所在的半尺土坡就是我韩山的阵地,若有半点转侧之心,天诛地来!”

  “盟主放心,生死天定,就是天要灭我仁教,我们也会拼尽最后一滴热血。”说完,十几人便冲进了战团。而站在韩山两边的三清观与云霄观的长门却没有参加战斗的意思。盟主韩山刚才说的话好像与他俩无关,依就半睁二目,面无表情地注视着战局对己方的越来越是不利。韩山也只是在自己的心里苦笑了一下。

  天光大亮,早已习惯到洪流河饮水的走兽飞鸟,已被惊走的无影无踪;而龙守山方圆百里的普通老百姓,在午夜被惊醒后,很难想象将要发生的一切,都疯了似的逃命去了。

  青青的草地上有死去的生命,有呻吟的声音,有战斗的你我。洪流河已经成为千里赤江。

  龙守山下,马上也要变成仁教几代人共同的墓地,有风吹过,带着浓浓的血腥之味,飘向远方,飘上高山。

  战斗依就继续,死亡始终就未离开。仁教十几位绝顶高手的加入,只是暂时地控制了一下溃败的局势,仁教还是没有还手的余地。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三   灵教圣者
三   灵教圣者

  龙守山旁,灵教的后方。

  在一个临时搭建起的凉亭里面,有两个面罩红纱的年青女子坐在竹凳上品茗、下棋。而旁边是两个中年男子负手而立。

  两个女子看不清容貌,从妆束、身形上来看,二十多岁的样子。一个从上到下是一身红;一个是一身绿。两人也不说话,只是专注地下棋。好像近在咫尺的惊天喊杀与她们无关一样。

  两个中年男子中,一个是一身白花淡灰色长袍,虽面貌为中年,但却生得满头的白发,脸色也甚是难看,像是久病之人,脸色苍白无比。只是两道竖剑寒眉黑的看起来与此人很不协调。此时正闭目凝听前面的喊杀之声。满腹的心思。另一个人是一身青色的装束,在左边额头有一道很深、很长的伤疤,眼眉也是因为这道伤疤的缘故,少了很大一截。此时右手提着一青色轮盘,站在亭口,双目圆睁,注视前向。

  不远处尽是飞尘走石,但此亭周围确幽静无比,仿佛神界般清静。

  一阵少女的欢笑之声由远而来,片刻间,一身穿黄衫,腰系粉带,宛若天仙的绝美佳人出现在亭外。先是对青衣壮汉做了一个鬼脸。接着在青衣壮汉闪身,准备给她让路时,又狸猫似的从壮汉的另一侧飘然而过。然后又是一阵欢快的笑声。青衣壮汉根本没有理会她,继续关注着前方的战况。道是那绿衣女子虽然正专心下棋,不过刚才发生的一切还是看在眼里的。此时正提一子,边沉思边说道:“雀儿,不得无理。玄武大人在我教中何等身份,你天性顽皮,但也应该有个限度。你还不向玄武大人陪礼道歉!”

  被称为雀儿的少女刚要施礼道歉,玄武大人却抢先向里面说道:“行了,也不用道歉了,相识都几千年了,你也不是不知道我是最讨厌人类中的那些礼教的,凡夫俗子就是没有用的东西太多。”说完,就是一脸不屑的样子。

  这时那雀儿更加欢笑地说道:“好,说得好,我就是喜欢玄武叔叔这样,没有架子,能和我们这些后辈打成一片。”

  绿衣女子也是很无奈地摇了摇头,“玄武大人那是大人有大量,不想和你们这些后辈一般见识。”接着语气稍微加重地继续说道:“但是,现在在场的可都是长辈啊,基本的礼数还是应该有的吧。”

  雀儿当真是冰雪聪明,旋即一整衣衫,毕恭毕敬地走到棋盘旁边,对始终一言不发的红衣女子深施重礼:“圣母娘娘在上,南宫云雀给您请安了。”

  红衣女子,也就是南宫云雀口中的圣母娘娘,这才把视线从棋盘上移开,仔细地打量着身前这位灵教的后起之秀:“起来吧。”然后微微点头称赞道:“好!好!一是姐姐的眼光、传艺好,二是这雀儿的资质好。好啊,好啊,看见你,我就知道我们灵教后继有人了。”

  南宫云雀有些脸红地说道:“圣母娘娘过奖了,南宫云雀何才何能,怎能得此后望。在前面带队征伐的午飞、池丑才是我们的楷模,我教的翘楚。云雀只不过能让您和师傅开心罢了。”

  圣母娘娘微微道:“让我们开心?…,能让我们开心就是好徒弟。”绿衣女子也是含笑看着。

  这时圣母娘娘马上又想起了什么。“玄武大人刚才说的不错,那世上的凡夫俗子没用的东西太多,我们是不学也罢。不过当年我圣主真圣也是羡慕、向往人之生活。在回生洞参悟千年,才感悟出我灵教修法成人的《章生*》。数千年来,灵教众生遵循此法,从无到有,从弱演强,修炼到一定界数都能演化成人。既已成之,本当学之。再说人类的东西也不全是糟粕,文化礼教就是对我教有很大益处的。虽然有些过余繁琐无用。但其中一些基本礼数也是本教走向光大、走向团结,不可缺少的。”然后依就目含笑意地注视着面前的黄衣少女。

  南宫云雀连忙说道:“多谢圣母教诲。此席圣诲,云雀定当铭刻心中。”

  可圣母听她说却轻轻地摇了一下头。“你不但要记住,而且……”接着,看了一下旁边此刻仍然不睁双目的白发男子。然后又苦思棋局去了。

  何等聪伶!

  站在中央的南宫云雀,身形一转,来到绿衣女子面前,又深施一礼:“师傅在上,云雀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