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水迢迢- 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明帝再无子,静王被贬为海诚侯后也抑郁而亡,遗下二子一女。经董太后和内阁商议,只得迎了静王秦妃所生幼子谢衍即帝位,是为当今安帝。 

  安帝初登基时,年仅七岁,奉明帝董皇后为孝仁皇太后,奉生母秦氏为懿仁皇太后。其时内阁首辅董大学士已年迈,安帝又年幼,两宫太后只得命忠孝王、内阁首辅裴琰为顾命首辅,全权处理一应军国大事。 

  裴琰殚精竭虑,辅佐幼帝,四年来兢兢业业,并临危不乱,平定了数次谋逆风波。 

  延载二年,肃海王姜遥、庆威侯姜远谋逆,发动宫变。裴琰率部血守皇宫,保护了安帝和两宫太后,将姜氏兄弟格杀于乾清门前,除静淑公主及其所生子女免于一死,姜氏被诛九族。 

  延载三年,何太妃在安帝的参汤中下毒,同时,宣远侯何振文偷偷潜入皇宫,意图行刺安帝。忠孝王裴琰以身挡刃,救下幼帝一命,击毙何振文,何太妃畏罪服毒。事后追查,何氏兄妹是受玉间王及其生母谈妃指使。两宫皇太后大怒,下旨裭夺玉间王封号,玉间王被押递京城,囚于皇陵,数月后以一带白绫,自杀身亡。 

  经历这数次宫变谋逆,华朝宫廷风雨飘摇。所幸有国之柱石、社稷重臣忠孝王裴琰一手擎天,力挽狂澜,才使国运稳定。北面又有镇北侯宁剑瑜力守边关,令一直虎视眈眈的桓威帝始终不敢发兵南下。 

  为褒奖忠孝王裴琰龚,延载四年二月,安帝下旨,为裴琰加相国、总百揆,允其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兼备九锡之命。 

  裴琰惶恐,坚辞不受,并欲挂印而去。安帝哭倒于弘泰殿,痛呼“相父”,百官也随之痛哭,裴琰无奈,只得拜领君命。 

  自此,忠孝王裴琰声望达到顶点,总揽朝政。华朝百姓,不知安帝者大有人在,但不知忠孝王裴琰者,寥寥无几。 

  听说忠孝王命儿子前来为二十年前的死难将士和百姓致祭,河西府百姓倾城而出。有那等上了年纪之人,回想起当年桓军屠城血战,唏嘘不已。 

  辰时初,野狼谷便挤满了前来致祭的人。随着百岁老者的嗟呀声,祭鼓敲响,哀乐幽幽,东面,一群少年素衣孝带,策骑而来。 

  当先一名少年,约十七八岁,头戴玉冠,身形秀拔,面容俊雅,神情带着几分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严肃和庄重。他身后跟着数位十六七岁的少年,俱是英姿勃发,一时看花了河西府百姓的双眼。 

  见百岁老者上前,玉冠少年忙下马亲扶,道:“劳动乡亲,实乃裴洵之过!” 

  河西府百姓,倒有许多人曾见过这小王爷裴洵。河西、寒州、晶州三地自二十年前被赐给忠孝王为封地,裴琰曾多次巡视封地,小王爷裴洵也经常随行。 

  此时,未见过裴洵的,均在心中暗赞了句:不愧是忠孝王府的小王爷,风采比当年一剑擎天的剑鼎侯裴琰也差不了多少。 

  裴洵依礼致祭,礼罢,又代父王颁下王令:免河西三年税粮,继续寻找当年河西战役死难者遗孤,妥善安置。 

  众人拜送裴洵离去,裴洵却未回城,带着身后一群少年打马向南。 

  驰过数十里路,过镇波桥,再往西走出约半里路,有一处坟墓。 

  众少年面容肃穆,神情哀痛,齐齐下马参拜。裴洵看着墓碑,轻叹一声,在坟前跪下叩首,又接过侍从递上的水酒,缓缓洒下。 

  “安伯伯,父王今年不能前来河西。这杯酒,是您最爱的长风山庄的酒,洵儿给您磕头了。” 

  他身后少年也一一上前洒酒磕头,一虎头虎脑的少年说得极大声:“安伯伯,我是陈贲。来之前,父亲说了,要我多给您磕几个头,说您会保佑我将来娶一个象童家婶婶那样的大美人。” 

  宁思明忍不住笑出声来,又觉场合不对,咽了回去。见裴洵也是忍着笑,便伸手打了下陈贲的头顶:“臭小子,你才多大,就惦记着美人。” 

  陈贲怒道:“小宁子,跟你说多少遍了,不要打我的头。我老子打我从来只打屁股,可不打头的。” 

  童修忙过来劝和:“好了好了,别闹了,赶紧都给安伯伯磕头。回河西都还有任务。” 

  少年们依次在坟前叩首,又拥着裴洵上马,驰向河西渠。 

  到得镇波桥,裴洵想起曾听父王说过的往事,便再次下马。 

  他慢步踏上镇波桥,看着一带银波,看着河西渠南北的千亩良田,轻拍着桥边石栏杆,叹道:“白云苍狗,人世悠悠。二十年前,这里曾是修罗战场,今日却是沃土良田。” 

  宁思明也叹道:“是啊,当年父侯在这里一枪当关,王爷在这里反败为胜,驱逐桓贼。可惜我等小辈,无缘得见当年父辈们的风采!” 

  陈贲、许和、童修等人都听父叔们说过当年之战,皆默立一旁,遥想当年战况,神往不已。 

  陈贲“唉”了一声,满面遗憾之色,道:“为什么桓贼都不再打过来呢?他们若是再来,我一定―――”说着,他擎出身后双刀,银刃翻舞,宁思明等人只得皱着眉头避开去。 

  陈贲越舞越来劲,许和也来了兴致。他二人是从小打到大的,又都是学的刀法,而陈安和许隽二人在教儿子武艺时,也憋了那么一股子气,要在儿子身上胜过对方。十六年来,两小子倒也各有胜负。 

  眼见许和与陈贲战在了一起,越打越激烈,宁思明眉头微皱,接过侍从手中长枪,大喝一声,腾身而起,右手长枪如银龙怒捣,挟着他八分真气直搠入二人刀影之中。 

  “呛啷”声响,三人齐齐后退几步。陈贲低头见右手刀刃崩了一块,怒指宁思明:“小宁子,你又帮许和!” 

  许和也怒道:“谁帮谁了?明明是你技不如人!” 

  陈贲哪里服气,正待再操刀攻上,童修一把拉住他,道:“快看!” 

  众人齐齐转头,见裴洵身形挺直,负手立于桥栏前,而他的目光,正凝在前方某处。 

  众人都拥过来,只见前方数丈处,一名白衣人正躺在河西渠边的草地上,一顶竹帽遮住了他的面容。 

  这人仰面向天,双手枕于脑后,右脚则闲闲架在左膝上,有节奏地轻轻抖着,意态洒脱而疏逸。 

  他的头顶,撑开一把大伞,伞柄深入土中,伞帽正好遮住已有些毒辣的日头。他修隽的身形笼在伞影下,看上去有些缥缈朦胧。 

  陈贲正要说话,宁思明“嘘”了声。陈贲细看,这才见那白衣人身边有个小小竹架,一支青竹钓杆就架在这竹架上,另一头的鱼丝线则已投入渠中。 

  众人从未见过这种钓鱼法子,便都止住话语,要看这白衣人如何能躺在地上,便钓上鱼来。 

  水面浮标沉了数下,陈贲见那白衣人还在懒懒抖脚,正要高呼,宁思明一把将他的嘴掩住。 

  过了一会,浮标终于再度沉入水中。白衣人却象知道似的,抬起右脚,在小竹架上用力踩下,钓杆急速而起,“哗”声过后,一尾大鱼带起一线水花飞向伞下。白衣人仍然躺在草地上,探手抓住鱼儿,再吹了声极响亮的口哨。 

  “喵―――”几只黑色的大野猫从原野上飞奔而来,白衣人的声音有着说不出的慵懒和得意:“小子们,接住了!” 

  他将手中的大鱼向后方抛出,野猫们如闪电般纵向大鱼,不多时,大鱼便被这几只野猫瓜分干净。 

  野猫们吃罢,尚不甘心,都围在白衣人身边。白衣人将钓线仍旧投入水中,伸手抚了抚一只野猫的头顶:“现在没有,都去玩一玩,等会再来吧。” 

  他再吹声口哨,野猫们象是能听懂似的,又齐齐消失在原野上。 

  陈贲啧啧称奇,叫了声:“喂,小子―――” 

  裴洵举起右手,陈贲的话便咽了回去。白衣人却毫无反应,仍旧睡在伞下,过得一会,又依样“踩”上一尾鱼,仍旧呼来野猫将鱼分而食之。 

  裴洵饶有兴趣地看着,唇边渐渐露出一丝笑容。想起每年秋阳融融之时,父王都要去京城附近的红枫山钓鱼,不管钓上多少,都会将鱼又放回水中,只是若钓得多些,他会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与自己说话也没有平时那般威严。 

  可惜父王从来只用从西园挖出来的蚯蚓作为鱼饵,不许下人投下香食,每次钓得都不是太多。 

  若是能将这稀奇钓具送给父王,是否能令他开心一笑,是否能令他温和地对自己说上几句话呢? 

  裴洵右手压了压,令众少年在桥上等他,便悠悠然举步,走下镇波桥,走向那白衣人。 

  他故意将脚步放重,白衣人却似浑然不觉,仍旧躺在地上,并未取下头上竹帽。 

  裴洵微微一笑,在白衣人身边蹲下,细看那小竹架,不由轻赞了声:“真是巧夺天工!” 

  竹架上有个小小滑轮,钓线的一端便穿于这滑轮上,想来只要鱼儿上钩,钓线下滑,这端便会牵动滑轮,滑轮上的扇页转动,白衣人自会有所感觉,可以踩下竹架上的机关,提起钓杆,即便躺在地上、闭目不看,也可以钓上鱼来。 

  裴洵看了又看,对这钓架喜爱不已,向白衣人抱拳,和声道:“这位兄台―――” 

  不等他说完,白衣人却转了个身,背对着他,还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裴洵仍旧微笑:“兄台这钓具巧夺天工,不知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兄台开个价吧,不管多高价钱,在下都愿将它买下来。” 

  白衣人鼾声更大。裴洵笑了笑,在他身边草地上坐下,叹道:“可惜这河西渠中鱼儿不够肥美,兄台若是不嫌弃,在下倒知道一处钓鱼的好地方。” 

  白衣人还是没有答话。裴洵转过头,见他罩在脸上的竹帽有些微倾斜,露出半边脸来,但那肌肤看上去僵硬青冷,显然戴了人皮面具。 

  裴洵微微一愣,白衣人似是有所感觉,将竹帽向下拉了些,遮住面容,又将右手在空中挥了挥:“怎么这么多蚊子,真是扫人兴致!” 

  裴洵轻撩衣摆,在白衣人身边坐下,又学着他的样子躺在草地上,双手枕于脑后,目光落在头顶的伞架上,见这伞架用的竟是难得一见的精铁,心中微惊。 

  他的话语仍波澜不惊,还有着几分亲和之意:“兄台真是会享受之人,在下佩服。” 

  白衣人伸了个懒腰,淡淡道:“若没有这只臭蚊子,我会更享受一些。” 

  裴洵自幼众星捧月般长大,除了对父王深存畏惧,不把其他任何人放在眼中,何曾被人这般含沙射影骂过,他又是少年心性,便有了一丝火气。 

  他更觉这白衣人与众不同,只怕大有来历,便动了试探的念头。瞥见浮标正沉入水中,他左脚如流星般踏出,抢在白衣人前面踩下机关。 

  白衣人慢了一步,还未及反应,裴洵已探手将飞来的鱼儿抓住,得意笑道:“多谢兄台!” 

  白衣人轻哼一声,取下竹帽,长身而起。他收好大伞,夹在腋下,又冷冷地瞥了裴洵一眼。 

  裴洵还躺在地上,白衣人冷冷的一眼瞥来,他心头一跳,忽觉这双眼眸竟比头顶的丽日还要耀目几分。 

  他正心神有些恍惚,白衣人已弯腰拾好钓杆和竹架,转身便行。裴洵急忙跃起,拦在了白衣人面前,右手搭在了他的左臂上:“且慢!” 

  “让开!” 

  裴洵笑了笑,松手抱拳:“兄台误会了,在下真的只是想购得兄台这鱼具,不知兄台―――” 

  “不卖。”白衣人话语冰冷。 

  裴洵眼睛微微眯起:“在下若是一定要买呢?” 

  白衣人轻笑一声,话语中傲气隐露:“就看你小子有没有这个本事!” 

  裴洵也是傲然一笑:“有没有这个本事,你小子试过才知道!” 

  白衣人抬步便行,裴洵右手于瞬间封住他前进方位。白衣人无奈,只得向后纵跃,取出腋下大伞,劲风呼呼,攻向裴洵。 

  裴洵不慌不忙,于伞影间从容进退。过得数招,他便知这白衣人武功远不如自己,闪躲间,在白衣人肩头捏了一把,调侃道:“兄台这招可用老了。” 

  白衣人忽然一笑:“小子嘴这么甜,一定很招姑娘们喜欢。” 

  “过奖过奖。”裴洵架住他攻来的一招,欠身而笑。 

  白衣人将手一扬,大伞在空中旋了个圈,裴洵伸手抓住伞柄。白衣人却忽从伞尖中抽出一根铁条似的东西,指间用力,铁条如同见风长一般,猛然弹出一长截来。 

  裴洵微惊,只道这是厉害的暗器,本能下仰身躲闪。白衣人却大笑一声:“小子,大爷我不陪你玩了!” 

  说话间,白衣人将手中铁条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