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迢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水迢迢- 第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庄王语出至诚:“少君,眼下已到了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宇文景伦大军长驱直入,若是让他攻下了河西府,京城危矣。” 

  裴琰默默无言,庄王无奈,只得续道:“高成战败,宁剑瑜在娄山和小镜河撑得辛苦,无暇西顾。王朗又阵亡,董学士怮哭数日。眼下社稷危艰,还望少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谢煜在这里,替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先行谢过少君!”说完长身一揖。 

  裴琰忙上前将他扶住,连声道:“王爷切莫如此,真是折杀裴琰。” 

  庄王目中透着热切之意:“少君可是答应了?” 

  裴琰仍有些犹豫,庄王轻声道:“少君可是有何顾虑?” 

  “倒不是。”裴琰摇了摇头:“主要是我这伤,未曾痊愈―――” 

  庄王呵呵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盒,道:“父皇也知少君伤了元气,让我带来了宫中的‘九元丹’。” 

  裴琰面上露出感动之色,语带哽咽,磕下头去:“臣谢主隆恩。” 

  庄王将他扶起,亲热地拍着他的右手,叹道:“少君,你是国之柱石,朝中可是一时都离不得你,父皇都说,让我多多向你请教才是。” 

  裴琰忙称不敢,道:“日后裴琰还得多多仰仗王爷。” 

  湖水倒映着青山红花,平静无澜,倒影中的杜鹃花绚得耀目。平月湖畔,二人相视一笑,笑意盎然的眸子中俱各微闪着光芒。 

  喝过崔亮开的药,又连敷数日外用草药,江慈肩伤大有好转,但却有些无精打采,常呆坐在房中,闭门不出。 

  魏五婶与她相处一段时日,对她性情有了一定了解,虽是被迫前来服侍于她,也有些心疼于她。这日夜间,见卫昭飘然入园,两人一人在室内枯坐,一人于窗外默立,终忍不住轻步行到卫昭身侧,低声道:“公子,姑娘这几日有些不对劲。” 

  卫昭并不言语,魏五婶叹了口气:“公子,您还是进去劝解一下吧,姑娘肯定有心事。” 

  夜风吹起卫昭耳侧垂下的长发,拂过他的面颊。他忽想起那日晨间,自己负着她,赶往落凤滩,她的长发,也是这样拂过自己的面颊。淡淡的惆怅在心头蔓延,终提起脚步,缓步走入内室。 

  她正面窗而坐,绯色长裙在椅中如一朵桃花般散开,乌发披散,越发衬得肌肤雪白。卫昭凝望着她的侧影,再望向她身侧床上散散而放的狐裘,目光一紧,轻咳出声。 

  江慈转头看了卫昭一眼,又转过头去,低声道:“他快到京城了吧?” 

  卫昭望向窗外的黑沉,淡淡道:“算算日子,明日就要到了。” 

  七四、相逢不识 

  江慈笑了笑,卫昭听她笑声中有着说不出的嘲讽与伤怜之意,再看了看那狐裘,心中渐渐明白,终不可抑制地笑出声来。 

  江慈瞪了他一眼:“你笑什么?” 

  “那你又笑什么?” 

  江慈神情有些疏落,嘴角的笑容似在嘲笑自己:“我笑过去,你要挟我,我去骗他,他又反过来骗我,最终是他将我们都骗过了。说到底,还是他的演技高明一些。” 

  卫昭大笑,他将狐裘拿在手中,轻柔地抚着那灰白狐毛,悠然道:“少君向来演技高明,真假难辨。但他巴巴地让人送了这狐裘来,可惜烧了两个洞,你还怎么穿呢?” 

  江慈听他这话,想起草庐那屈辱的一夜,剪水双眸便蒙上了一层雾色,雪白的面庞上也涌上些潮红。卫昭看得清楚,笑意渐敛,坐于床边,静静地看着她的侧面。 

  江慈再坐一阵,平静道:“三爷,你就不怀疑,是我告诉他的吗?” 

  卫昭一笑:“这个我倒不怀疑。” 

  “为什么?” 

  卫昭手指轻捻着狐裘,却不回答,过得一阵,竟将手枕在脑后,合目而憩,貌甚闲适。 

  江慈这些日子十分困惑,终忍不住坐到床边,右手推了推卫昭:“三爷。” 

  “嗯。” 

  “你说,裴琰到底是什么时候知道你就是真正的星月教主的?” 

  卫昭微睁双眼看了她一下,又合上,语调淡淡:“我怎么知道。” 

  江慈沉吟道:“他送这狐裘来,就是表明他已经知道我在你的手上,也就是指你才是真正的星月教主。” 

  “不错,他这是点醒我,要我对他坦诚相见,真心合作。亏了这件狐裘,我才知道,他早就让宁剑瑜帮了我一把。” 

  江慈微微侧头:“我就想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他明天进京,你去问他,不就得了。” 

  江慈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卫昭看了看她的脸色,低声道:“又不想回去了?” 

  江慈抬头,见他眸中似有火焰闪动,灼得心中一惊,只得避开他的眼神:“又由不得我想,我正想见见他,问清楚一些事情再走。” 

  “走?”卫昭斜着头凝视她许久,淡淡道:“你认为,他会放你走吗?” 

  江慈一笑:“只要你把我还给他,我的使命和作用便告完成,他再也找不到囚禁我的任何借口。” 

  卫昭冷笑道:“你是天真还是傻,他堂堂一个相爷,要将你这小丫头关上一辈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要什么借口。” 

  江慈平静地望着他,卫昭竟有些不敢与她对望,慢慢合上双眸,却听到江慈低低道:“三爷,你说真心话,若是我再也无可利用的地方,你还会不会关着我?” 

  卫昭默然,竟无法开口。 

  他默默坐起,再看了一眼江慈,起身向屋外走去,走到门口,又停住,迟疑一瞬,道:“他明日进京,会先去宫中见皇上,估计三五日后便要离京,明天晚上,我安排你去见他。” 

  江慈沉默不言,卫昭犹豫了一下,声音低不可闻:“他相府中多人伺候,又有崔解元,你的伤会好得快些,你,还是回他身边去吧。” 

  他再看了她一眼,唇角微动,却未再说话,倏然转身,快步而去。 

  这日晴空万里,春风送爽。 

  裴琰着紫纱蟒袍,看上去有点病后初愈稍显清瘦的样子,由乾清门而入。恰逢众臣散朝出宫,他微笑着与众臣一一见礼,却不多话,静王与他擦肩而过,微微点了下头。 

  延晖殿的东阁望出去是满池的铜钱草,绿意盎然,又种了辟虫的薰草,清风徐过,阁内一片清香,令人神清气爽。 

  裴琰躬身而入,伏地颂圣,皇帝刚换下朝袍,过来拍了拍他的左肩:“快起来,让朕瞧瞧。” 

  裴琰站起,微低着头,似是有些激动,半晌方哽咽道:“让皇上担忧,是微臣的罪过。” 

  皇帝拉着他的手走到窗前,细细地看了看,叹道:“真是清瘦了许多。” 

  裴琰眼中水光微闪,竟一时不能对答。皇帝转身,背手望向窗外的浓浓绿意,缓缓道:“朕实是不忍心再将你派上战场,你父亲仅你这一点血脉,若是―――” 

  裴琰躬身在侧,待皇帝情绪稍稍平稳,方道:“微臣无用之躯,得圣颜器重,却不能报圣恩于万一,实是无颜以对。” 

  皇帝见他声音带泣,微笑地拉住他右手,往御案前走去。口中道:“既宣你来,便是有重任要交给你,再莫说什么有用无用的话。” 

  裴琰清清喉咙,点头应是。 

  内侍拉开帷布,露出挂在墙上的地形图,裴琰立于皇帝身后半步处,将图细细看了一番,道:“有些凶险。” 

  “嗯,幸得田策拼死力守黛眉岭,现在娄山已紧急抽调了三万人马过去支援,但不知能顶多久。” 

  裴琰想了想道:“田策这个人,臣还是清楚的。是长风骑中出了名的悍不畏死之人,而且有个特点,对手愈强,他愈有一股子韧性,而且办事不鲁莽。” 

  皇帝点了点头:“一个宁剑瑜,一个田策,都是你带出来的,不错。” 

  “谢皇上夸奖。” 

  皇帝道:“王朗中计身亡,出乎朕的意料,宇文景伦应在朝中派了探子,知道咱们粮草出了问题,朕已命刑部暗查。” 

  “皇上英明。臣一路上也想过,此次若要与桓国和薄贼两线作战,虚虚实实最为重要。” 

  皇帝将手一合,面上闪过欣慰之色:“少君与朕想的,不谋而合。” 

  他有些兴奋:“快讲讲,如何虚虚实实?” 

  裴琰有些犹豫,皇帝向陶内侍道:“延晖殿百步以内,不得留人。” 

  等一切脚步声远去,裴琰还是有些迟疑,皇帝道:“现在就咱们君臣两个人,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朕都恕你无罪。” 

  “是。”裴琰恭声道:“皇上,臣怀疑,桓军早与薄贼和岳藩有勾结。” 

  皇帝早就这事想了多日,冷声道:“三方一起发难,自是早已勾结好了的。” 

  “他们三方互通声气,打了我们个措手不及,而且三方都各有各的消息来源,如果配合行事,咱们面对的便是一张逐渐收紧的网,不将这张网给破了,只怕会被他们困死在这张网内。” 

  “如何破?” 

  裴琰道:“还在这虚虚实实四字。” 

  皇帝逐渐明他用意,点头道:“南边岳藩,还有南诏山挡着,小庆德王又娶了谈铉的女儿,暂成不了大气候,薄贼和桓军,得想办法让他们打起来。” 

  “是,微臣算了一下,咱们北线和东北线的人马,包括京畿的这几个营,统共不过二十二万。薄贼十万人马,又新征了一部分兵员,桓军十五万,兵力上咱们处于劣势,如果还让两方联手行事,一味坚守,不是长久之计。” 

  皇帝眉头轻皱:“继续说。” 

  “其实桓军和薄贼都有他们的弱点。桓军吃亏在战线拉得过长,而且他们是游牧民族出身,性情凶残好杀,烧杀抢掠。而薄贼虽号称十万大军,据陇州起事,但他军中将士,仍有一部分不是陇州本地人士。” 

  皇帝微微而笑:“那你打算在这上面怎么做文章?” 

  “皇上。”裴琰跪地磕首:“臣冒死奏请皇上,臣若上战场,届时经内阁递上来的军情,请皇上不要相信,也不要对臣起疑。” 

  皇帝轻“哦”一声,裴琰磕头道:“所以臣恳请皇上,派一名信得过的人入臣军中为监军,但此人递上来的折子,万不可经内阁及大臣内侍之手。” 

  皇帝点了点头:“朕明白你的意思。” 

  “战场瞬息万变,臣要同时与桓军和薄贼开战,并无十分的胜算,或需诈败,或需设伏,或需以粮为饵,或需以民为牺牲,而且各个计谋之间需环环相扣。臣恳请皇上准臣便宜行事,统一调度。” 

  皇帝站起身来,长久凝望着地形图,声音沉肃:“好,朕就将前线的十八万人马统统交给你,再调云骑营给你。粮草由董学士亲自负责,朕再派一名监军入你军中,你的军情,表面上做一套由内阁递上,真实情况,均由此监军秘密送达朕的手中。” 

  裴琰伏地叩道:“皇上圣明,臣当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皇帝俯身将他拉起,轻拍着他的手,良久方道:“少君,朕知道,你一定不会让朕失望。”他顿了顿道:“你叔父前几日回了京,朕已下旨,复了他的震北侯,入内阁参政,你母亲,朕会另有恩旨。裴氏一门自开朝以来便是满门忠烈,朕会命人建祠立传,以为世人旌表。” 

  裴琰忙行礼谢恩,皇帝道:“你既心中有数,估计要筹备几日?” 

  “臣得和董学士商议一下运粮的事情,还得将云骑营作一些安排,需得四五日。” 

  “嗯,朕已让钦天监择过日子,这个月初八,你带上云骑营,离京吧。” 

  裴琰再下跪叩道:“臣遵旨。” 

  裴琰打马回了相府,直奔西园。他推门而入,崔亮正在图上作着标记,也不抬头,笑道:“相爷快来看。” 

  裴琰走到长案前,细细看着地形图,良久方望向崔亮,二人相视一笑,裴琰道:“辛苦子明了。” 

  “相爷客气。” 

  裴琰再看向地形图,笑道:“不愧是鱼大师的杰作,比皇上那幅要详尽多了。” 

  崔亮叹道:“时间不够,我只来得及绘出潇水河以北的,潇水河以南的还得花上几个月时间才行。” 

  “现在重点是对抗桓军和薄云山,够用了,以后再慢慢绘便是。” 

  崔亮有些迟疑,取过一边数本抄录的军情折子,裴琰接过细看,道:“这些你都传给我看过了,有什么不对吗?” 

  崔亮斟酌了一会,方缓缓道:“相爷,桓军之中,必有熟悉我华朝地形,且善于工器之人。” 

  “嗯,看军情我也想到了,这个人定是宇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