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启高一- 第2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是西门吹雪和叶孤城,在紫禁之巅的生死之战,简直是超乎读者想象之外的大场面,武侠小说史上。除了此前张谭写出的惊天动地的华山论剑,再无能跟决战紫禁之巅相媲美的场面了。
  陆小凤系列7+3部,被张谭融为一部。取精华去糟粕,再加上自己的小说心得。真正意义上是张谭将武侠熔融一炉的集大成之作。
  小说一出,天下折服。
  超过九百万套的销量。前无古人,估计后也无来者。
  影视改编权,更是被几家影视公司,挤破头争抢。最终天娱传媒以破纪录的五十五万一集,买去了电视剧改编权。声波影业同样破纪录的一千八百万,抢去了电影改编权。
  最夸张的是游戏改编权,一家新成立的手游公司,以一千三百万加15%的公司股份,抢去了手游版权。金山公司则以两千万把网络游戏、单机游戏改编权抢去了,页游版权更是被六家游戏公司平分了,一家两百万。
  话剧版权、漫画版权,以及其它一些零零总总的版权,加起来还有将近一千万。
  也就是说,光是改编的版权,就收获了一个亿。
  再加上出版的版税,两个亿是稳赚的。
  这个数字有点夸张了,主要还是和这两年开始热抄的ip战略有关系,像《陆小凤传奇》这种注定要大热的ip,再高价格都不出奇。
  那些游戏公司,之所以给这么高的价钱,说穿了,就是想要等电影、电视剧播出后,聚集更多的热度。
  张谭的小说,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已经不是单独一部小说版权的含义范畴了。
  也就是他的其它小说卖得早,不然也是天价。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前几本小说把谭式武侠抄到如今的人气与热度,《陆小凤传奇》想卖天价也不太可能。
  谭式武侠助力《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再反哺谭式武侠。
  热度只会越来越高,最终让谭式武侠登上神坛,譬如现在,北亰大学召开的谭式武侠学术研讨会,就与谭式武侠现如今的热度不无关系。
  连李启儒这样的教授,都拿张谭的小说当教材使用,可见一斑。
  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的张谭,心里找到了“透透气”的借口,于是在推辞几次后,“难为情”的答应下来:“感谢北大的邀请,感谢各位专家、教授、学者的抬爱,我答应列席研讨会旁听,并为北大的学生做演讲。但我学识有限,说的不好的地方,还望海涵。”
  张谭的学历,也就是北电导演系本科,他说学识有限,是真的有限。
  不过听在别人耳中,那就是中国人的高尚美德——谦虚了。
  谦虚的张谭,即将在元旦,前往北大做演讲,消息一出,北亰高校学生,几乎都预定好行程,准备在当天挤进北大。(未完待续。)


第375章 如此肉麻

  农妇山泉·谭式武侠学术研讨会暨谭张北亰大学之行。
  说好的去列席旁听,顺便演个讲,结果又被弄成了一场作秀。北大这边也是low了点,竟然找来了几家赞助商,给活动冠了名。
  最关键的是,没有给张谭出场费。
  虽然给了张谭也不会要,这点小钱他看不上,拿了还说不定惹骚上身,说他为了钱啥啥啥的。但是拿不拿是一回事,给不给又是一回事,感觉北大这是借着他的名气来搂钱一波,所以让张谭十分不爽。
  不过很无奈,人一出名,难免会被一些人搭顺风车,借着你的名气来搂取利益。
  张谭相信北大这种牛逼的学府,不屑于为了点小钱出卖自己的名节,但是架不住有些人打着北大的幌子,谋取利益给自己。
  “冠名就冠名吧,炒作么,你不给别人得利的机会,谁会愿意一大早起来办什么谭式武侠研讨会。”张谭转瞬就把这点不愉快,抛诸脑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说白了张谭自己也就是一介俗人,能够理解。
  下榻的宾馆是北大的招待所,包括张谭在内,还有二十几位在学术领域有名气的专家、学者与教授。
  一大清早,一群文化界的名人,就客客气气的互相打招呼,然后在宾馆里吃一顿简单的早饭。
  “谭导久仰大名啊。”
  “刘教授早啊。”
  “李主任,月前一别,别来无恙?”
  “劳烦张教授挂心。一切都好,倒是一个月不见。李主任又有新作问世,可喜可贺啊。”
  其实这群人中。大多都是昨晚就到了宾馆,只不过没谁出门去打招呼,因为私底下没什么交际。
  场面是场面,私底下是私底下。
  气氛还算和谐的吃完了早饭,时间刚到八点钟,主办方的几辆中巴车,也刚好到了宾们门口,还有几台摄像机跟随着。
  有个经理模样的人,过来邀请大家上车。
  张谭便和李启儒、韩云波等人打了声招呼。坐进了其中一辆中巴车里。这辆中巴车,可以说是主办方给他安排的专车,除了一起陪同的两位主办方人员,剩下就是他的保镖和助理了。
  如今张谭出门参加一些活动,都是助理、保镖开道,这一次他带了两个保镖和三个助理。
  两个保镖都是退伍的特种兵,家属被安排在了庐影上班。越是有钱越怕死,张谭一共招了四个退伍特种兵做保镖,两人一组。轮班倒。不过不是场面活动,他倒是不需要保镖,只是安排一位,来当司机而已。
  到了北大国学院的研究楼。折腾一番,会议随即在研究楼的会议室里举行。
  记者们则坐在会议室后排的椅子上。
  场面十分正规,有高端会议的那么点感觉。
  “现今社会上兴起一个单词。叫做ip,ip就是知识产权的英文缩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一般来说。我们口中的这个ip是指从文字到影视的版权。而我们今天就是要讨论,时下中国最热门的一个ip——谭式武侠。”
  北大中文系主任陈跃红,主持了这场谭式武侠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的主题有点散,归纳起来大方面就是三点,一点是谭式武侠的创作方式,二点是谭式武侠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三点就是谭式武侠缘何拥有观众缘。
  谭式武侠从2001年诞生起,到如今2011年末,整整十个年头了,从国内到国际,从小说到电影,从未成年到中老年,从杂志连载到学术讨论。
  绝对是一场持续时间超长的现象级事件。
  研究谭式武侠的学者,也是从一开始的轻视,到现如今不得不当成学术来谈论,期间许多学者专家,写了相当多的研究文章。
  譬如北大教授严家炎,四年前《开坛》华山论剑的时候,他只是被邀请过来,相当于节目组花钱请他吹捧谭式武侠。结果此后细,竟然成为了谭式武侠的狂热粉丝,哪怕已经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依然对谭式武侠赞不绝口。
  写过多篇论述谭式武侠的文章,甚至还在今年集结出版了《谭式武侠论稿》一书。
  另一位北大教授,北大醉侠孔庆东,也出版了《孔庆东品读谭张侠语》一书。
  人大的李启儒、西南大学的韩云波则经常在《武侠故事》、《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发表诸多评鉴谭式武侠的文章,基本上参加这场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都发表了有关谭式武侠的著作。
  诸如《超越雅俗——谭张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点评谭张》、《谭氏武侠小说对文化传承的创意》、《我看谭式武侠》、《再看谭式武侠》、《三看谭式武侠》、《四看谭式武侠》、《五看谭式武侠》、《谭式武侠的女子》、《谭式武侠的男子》。
  甚至从事报纸评论的学者闫大伟,还写了一篇被许多人批评为毫无节操、寡廉鲜耻的拍马屁文章——《生而知之:谭式武侠缘起何处》。
  看标题似乎没什么,但是文章中,把谭式武侠小说的成功,归纳为张谭乃是生而知之的天才,故此才能创作如此辉煌巨著。认为把张谭放在过去,那绝对是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乃至于曹雪芹一般的人物。
  这篇文章张谭看过。
  所以这一次研讨会,张谭一听到闫大伟的名字,就赶紧退避三舍。
  你妹的,花花轿子人人抬是不错,但是哥们也没得罪你,不至于吹这么过火吧!这就跟汪半壁的经纪人发文,说汪半壁撑起了华语乐坛半壁江山一般……让人无可奈何啊,惹不起只能躲了。
  ……
  研讨会上,气氛很嗨。
  专家教授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各个层面,畅谈了谭式武侠的创作优点、为何受欢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有何意义、对中国人道德精神如何彰显,以及为什么能够火爆十年,不仅没有如其它武侠一般衰颓,反而愈演愈烈,越来越火。
  不得不说,这群专家们,那是真有水平,听在张谭的耳中,总有豁然开朗的恍悟:“哦,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啊,有道理有道理,不明觉厉啊,不愧是教授!”
  吐沫横飞。
  最后。
  张谭这个当事人,当然不会被漏掉,也上阵阐述了一下自己的写作心得:“听了大家的讨论,我是非常羞愧的,我今年才二十五岁,说起来只是一个刚刚开启人生阅历的年轻人。”
  顿了顿,继续说:“对于我的小说能够有现在的成绩,我自己也很茫然,其实写小说并没有什么学问,也当不起大家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或许就是我看得书多了,想到什么写什么吧,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么。”
  谦虚,这时候只能谦虚。
  “……最后,我万分感激诸位学问大家,对我的表扬、鼓励和鞭策,希望我的小说能够带给大家愉悦的阅读享受,那么它就还是有用、有意义的,谢谢。”
  哗啦啦啦,在与会众人的掌声中,谭式武侠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未完待续。)


第376章 满堂喝彩

  听这群专家、教授、学者吹了一上午,张谭感觉自己现在是面红耳赤,激动的心情一波连着一波。
  心态要炸,太膨胀了。
  中午吃过便饭赶紧眯了一会,调整心态,因为下午还得做一场演讲呢,不能真得意忘形了。
  下午两点钟,专家学者们已经走了,由中文系主任陈跃红陪同张谭,一起游览北大风景,走路一个小时后,去了广播台,接受北亰大学广播台的采访。
  主持人是个美女大学生,戴着耳麦问:“谭导是第一次来北大吗?”
  张谭也戴着耳麦,这种对着话筒说话的方式,他有点不太习惯:“对,我是第一次来北大。”
  “对我们北大有什么感受呢?”
  “感受啊,就是北大很漂亮,给我一种很浓郁的文化氛围,好像你能够触摸到知识一样。”张谭恭维了北大两句。
  不过这也确实是他的心里话,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尤其是像北大、清华这样的高校,总会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暗示,这是中国最好的大学,这里诞生了诸多名人与牛人。尽管当初张谭拒绝过北大的招生。
  “谭导今天来参加谭式武侠研讨会,下午还要给我们做演讲,是在百年纪念堂,时间是四点整。”主持人介绍了一下,随即又问,“我们现在好像已经可以说,都是看着您的小说长大的。”
  “这样说感觉我很老了,我写小说、你们看小说,大家一起在成长。”
  “哈哈。我想很多人今年都很高兴,四年之前您说要封笔。很多人十分伤感,但是今年您又出版了《陆小凤传奇》。让人意想不到。因为我们都知道,从作家转行导演后,您做得非常成功,没想到还会回来。”
  “可以说是羁绊吧,我很喜欢写小说,这是我从小的兴趣。但是不得不承认武侠小说已经日薄西山,而我自己也会压力很大,前面几部小说太成功了,往后每一次下笔。都是艰难与纠结的选择,已经找不到当初的那份快乐了。”
  “但是《陆小凤传奇》仍然很受欢迎啊,决战紫禁之巅,已经让书迷们重新找到了武侠的魅力。”
  “这是我四年才找到的灵感,而且怎么说呢,当你喜欢用画面去展示你的想法的时候,你很难再回来做文字工作。我没做导演的时候,觉得说,我可以拍累了就写小说。写累了再去拍电影,做了导演之后,感觉到了动手写字的困难。所以,写《陆小凤传奇》真的是一种羁绊。如果不是因为说,有计划休息一段时间,真的很难再把笔杆捡起来。”
  “原来是这样啊。”
  “对。”张谭难道会说。自己已经把武侠小说抄完了么,当然不会。
  又简单聊了几句。广播台放行了张谭。
  毕竟他马上要去做演讲,总不能在这里就把要说的都说完了。还得留点货,在演讲上与北大的学生交流呢。
  ……
  张谭的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