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财富密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石财富密码-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是这笔不大的第一桶金,和深圳这块已被捂热的土地所蕴藏的各种可能,给了王石所等待的那种创业冲动。
  3。 天堂就在自己心中
  很快,王石进入了一个循环圈,他的业务也不断拓展开来。
  王石买了一辆丰田小卡车,一人身兼组长、推销员、货场搬运、司机等多个职位,忙得不可开交。不久,王石的饲料贸易组人员也增加到了7人。
  然而,后来的王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道:最艰难的时候是到深圳的第一年。
  尽管他所招聘的人员都很吃苦肯干,但文化素质都很低。有心的王石便决定给这些农村孩子开设文化课。规定每星期三个晚上上课,每次一个小时,数学和语文轮流上。给这些员工上完课后,王石又开始了自己一个人的财务课自学。 txt小说上传分享

“空手道”与第一桶金(4)
能让王石在紧张忙碌中得以轻松的,就是每天睡觉前听半个小时音乐磁带,这一习惯就得益于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刘元生了。
  智慧的人都视艰苦为人生财富。王石也没例外。
  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王石在外经委的一位同事来深圳办事,顺便看他。时逢午餐,在对方表示已吃过后,王石就顺手撕开了一袋方便面,就着一杯温开水嚼咽了起来。只用了三分钟就解决了自己的午饭。
  见此,好心的同事问:“你就这样对付,是不是艰苦了点?胃受得了吗?”王石后来回忆说,当时自己一点不觉得苦,反而喜欢那种富有激情的特区节奏。只是,如今的王石真的是很难再吃下方便面了。倒不是不能再吃苦,而是人们所说的“吃伤了”。
  王石还有这样的一段回忆:“仗着年轻,150斤的玉米包,肩头一扛,来回十几趟。一次中间休息,一位民工不解地问:‘一个城里人,随便做什么不成,不用和我们一起扛麻袋啊。’我淡淡一笑,没吱声,心里想: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王石将自己当时的适应性归功于他5年的部队生活。他说,当兵时年轻,并不解其中滋味。等到了深圳创业,才感觉到部队磨炼出的吃苦精神、坚忍不拔的耐性,对于创业者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不过,也有理由认为,骨子里的成功渴望和深圳大环境的火热,才是王石苦中有甜的根本原因。就像每个有志者一样,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他都能坚守自己心中的那份信念,相信美好的天堂就在那里。
  回报总是会给那些愿意付出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石的饲料贸易组业务开展得很是顺利,而流向特发公司财务部饲料组专项账户上的资金也越滚越多。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传统体制下的习惯性伤害了。
  有一次,特发总办的一位李姓主任把王石叫进了办公室,从抽屉里掏出一沓撕开的信封。聪明的王石猜出了*。他明白,国人某些狭隘的传统思想即使在开改前沿的深圳,也不是能够一日肃清的。有关“王石自成体系,借用特发名义,却背着特发贸易部赚大钱”的举报信息,他似乎也有所耳闻。
  只是,王石也没有想到,李主任却告诉他:“你干得很好,总办清楚。这些信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告诉你了。”而在王石走时,这位干部还送给了王石一句话:“去闯吧,不要有后顾之忧。”其时的王石在内心产生了难得的温暖。
  这期间,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
  王石的饲料组不断地将玉米卖给饲料厂的同时,也开始拓展成品鸡、猪饲料的销售业务。只是公司的客户分散在珠三角和湖南、江西、广西等华南地区,交通让王石犯起了愁,也成了销售的瓶颈。出于成本考虑,王石明白通过铁路运输较划算,但特区内的饲料产品并没有纳入铁道部门的货运计划。这就意味着王石要想利用铁路运送成品饲料,只有申请计划外指标,但难度可不低。
  王石对创业的渴求精神又一次带给了他幸运。
  深圳笋岗北站货运主任姓姚,为了同他建立起联系,一向精明的王石也安排自己的员工买了两条“555”牌香烟送给那位姚主任。第一次未果,第二次王石自己出面了。
  “骑自行车到了铁路宿舍。敲门进了屋,将两条烟放到了桌子上,动作却不大自然。为了获得商业上的某种好处给对方送礼,我还是第一遭。”王石后来回忆说。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空手道”与第一桶金(5)
干练的货运主任却笑吟吟地直问王石:“要车皮的吧?”
  王石只能硬着头皮回答:“能给批两个计划外车皮吗?”
  “姚主任将两条烟递到我手上:‘呐,烟你拿回去,明天你或小伙计直接去货运办公室找我。别说两个车皮,就是10个也批给你。’我愣住了。”这是王石对当时场景的回忆。
  随后,那位姚主任又对王石说:“我早注意到你了,你不知道吧?在货场,常看到一个城市模样的年轻人同民工一起卸玉米,不像是犯错误的惩罚,也不像包工头。我觉得这位年轻人想干一番事业,很想帮忙。但我能帮什么呢?我搞货运的,能提供帮助的就是计划外车皮。没想到你还找上门来了。”
  对此,王石后来在自己的传记里有如下记述:
  通过这件事,我悟出一个道理:在商业社会里,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是买不来尊重和荣誉的。而货运主任对我所诉求的正是后者。货运主任的精神需求很简单:欣赏这位城市年轻人的做事态度和吃苦精神,愿意无偿伸出援助之手,从支持行为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感。既然是在做令人敬佩的事业,为什么还要通过物质的诉求,直白地讲,用行贿手法来获取计划外车皮呢?
  人的需求是两个层面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前者可以用金钱和物质来满足,后者则不然。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两种,一种是*裸的物质关系,另一种是尊重和荣誉。既然人有两面性,何不用自己的行为引发他人精神层面的共鸣呢?想想送烟的动机,不禁让我汗颜!
  想通了,也清楚了经营企业的底线:绝不行贿!
  4。 黑夜后必然是天明
  1983年,也就在王石做饲料生意第一年的8月,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给了王石措手不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破产边缘的困兽犹斗”。
  起因缘自香港媒体的一篇新闻报道:鸡饲料中发现致癌物质。这个报道立即在一向注重养生的港人中间发酵。几乎一夜之间,香港人不再吃鸡肉,改吃肉鸽。
  这种结果的影响令王石心生触动。珠三角出口香港的肉鸡在瞬间失去了市场,而饲养主当然也不再购买饲料养鸡,饲料厂也暂时停产。更令王石不能忘记的一幕出现在正大康地:“刚孵化出来的种鸡苗成千上万只地推送进焚化炉烧掉!”
  真是今昔两重天。随即,王石饲料组一度畅销的玉米也成了滞销货。
  更令王石坐立不安的,是铁路在途的近千吨玉米还在陆续抵达笋岗北站。“车站的仓库塞满了玉米包;站台也码满了玉米堆;装玉米的车皮仍在抵达,没地方卸货就临时甩在铁路边上……通知到货的车皮数量在不可遏制地增加着。”
  这其中,一些发货单位也将原来计划内发往香港的玉米,因香港方面不开信用证而临时改发给了王石。于是,呈现在王石面前的景象是,整个笋岗北站到处都是堆放的玉米,还有二十几辆待卸的玉米车皮。
  屋漏偏逢连夜雨。没几日,台风肆虐深圳。堆放在仓库里的玉米受潮,闷热发酵,情势愈发危机。
  不得已,拆包,晾晒,外出推销。王石根据珠江三角洲的人对鸡还照吃不误的情形,将销售玉米的目标调整为内销,对准珠江三角洲的养鸡场。
  不利的形势并未到此为止,更大的被动似乎还在等待着王石。深圳市政府交通指挥部给特发的饲料贸易组下发了通知:“鉴于货主的积压货已妨碍全特区人民的粮食、煤炭的正常卸载,如不能三日内清理货站的玉米,将视货主藐视管理部门,对其货物没收并重罚”。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空手道”与第一桶金(6)
经过交涉,无果。王石也似乎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但王石毕竟是王石,野性让他敢于绝境之处出险招。王石召集起周围的渔塘老板们,搞起了玉米拍卖。只是喊出的起价可谓是“大出血”了。即便如此,渔老板们还是将他的2万/吨的起价,拍低至万/吨。
  “那似乎是鲜血的颜色……”王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透着心痛。
  总算是按着相关要求处理完了占地的玉米,但对于创业不久的王石来说,却是一个残酷的结果:不仅把白手起家赚的40万搭了进去,他还有负资产70万元。破产随时都有可能。
  王石似乎天生就明白黑夜和天明的辩证关系。他又做出了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再次北上收购玉米!
  从广州搭上飞大连的航班,王石找到了大连粮油进出口公司,全收了对方万吨的库存玉米,只不过要求“到达目的地深圳蛇口100天再付款”。
  谈起这样的决定,王石回忆说,他不相信香港人从此之后不再吃鸡。只要吃鸡就得养鸡,就得消耗大量的玉米,而到时候也许就只有王石手中才有现货了。因为当时的情况是谁都不敢再要玉米,市场价也到了最低。
  不过,王石也曾坦言:如果玉米运到深圳,香港人还没有唤起吃鸡的热情,就会造成更大量的玉米积压;如果玉米到了深圳100天后香港人仍然固执地“以鸽代鸡”,那他只有彻底认输了。
  最能反映出王石当时心境的,莫过于这样的一句话了:“香港人啊,你们吃鸡啊吃鸡啊……”此话出现在王石的传记里。
  命运还是要光顾那些胆大而智慧的人。
  就在王石的货船到达深圳的前两天,香港报纸刊登了一条消息:之前的报道有误,饲料中不存在致癌物质。
  王石再次绝处缝生了!玉米瞬间变成了金豆子。王石不禁“双手叉腰仰望天空,天空是那么的蓝,云朵是那么的白……”
  事后结算,王石不仅补回了赔掉的钱,还赚了300多万元。
  至此,特发贸易部也适时地升格为贸易公司,饲料组与其他的业务组一样,“也跟着水涨船高升格为饲料科了”。
  只是天生喜欢新鲜刺激的王石,已经逐渐地将兴趣转向了别处。这期间,深圳做玉米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码头上堆放的玉米到处都是。而精明的王石更多地只是拉着正大康地的买手在珠三角采购现货,中间倒一下手。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赚得少一些,但是没有风险。至于上级领导曾质疑他,正大康地怎么能让他做而不自己来做。王石多少有些得意,因为正大康地“相信王石嘛。”且王石自己更认为这种做法符合“走正道、靠大树、傍财神”的九字经。
  王石的解释让上级也眉开眼笑了。
  后来王石也公开表示,那段时间他已在考虑“激流勇退”了。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认为饲料行业在中国能够成为一个有前途的行业,见好就收吧。我的兴趣转移到科学仪器,开始协助西甫做电脑、复印机进口业务。”
  

躁动的历程(1)
王石曾坦言,到深圳最开始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环境,因而赚钱是他最原始的动力。特别是一想起自己在外经委时,外商那种和国人完全不同的生活品质,更是深深地触动着他。只是,随着生意业务的不断进行,他才越来越体会到,创造财富的过程其实更令他感到愉悦和爽快。
  于是,越来越衷爱这一过程的王石,又主动跳上了新一段躁动的历程。
  1。 一仆不奉二主
  深圳特发公司的业务几乎无所不包,和王石同一天在此上岗的张西甫的电子业务开展得也有声有色。王石好动的心思也被吸引了过来。
  到深圳一年后的1984年5月,王石开始参与“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的筹建,展销进口办公设备、视频器材。
  说起那时的情景,王石在自己的回忆记录中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情:
  任中心经理的是“*”前的姓陈大学生。她外贸业务能力强,性格倔强。一次,在展厅的装修风格上她同王石争执起来。两人互不相让,争着争着,她从经理椅站起来,将一串钥匙往桌子上一放,“经理我不当了!”推门走了。
  尽管王石后来表示是因为对工作的看法不太一致发生争执,不过笔者认为,这也反映出了王石性格中那份不轻易服输的特点。
  于是,机会又一次留给了有心的王石。他被要求顶替姓陈的经理位置。然而,让王石想不到的是,他的省外经委编制此时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障碍,要么回到省里上班,要么与外经委解除行政关系。
  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