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内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招聘内幕-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浪费了。不过出来吃个饭嘛,就不要谈论工作了,大伙儿轻松一下不行吗?真是假正经!”
  我马上举起酒杯应和道:“说得好,我们是来喝酒吃饭的,来,干一杯!”
  放下酒杯,我说:“我给大家讲个笑话吧:从前有个农民,非常想要一个儿子,可不知道是自己不争气还是命运不济,第一胎是个女儿,农民痛定思痛,给女儿取了个名字叫‘招弟’,意思就是说招个弟弟过来。没想到千呼万唤之后,第二个小孩子还是女儿,农民就给二女儿取了个名字叫‘再招’,意思就是一定要坚持不懈。紧接着,第三个孩子还是女儿,农民不信这个邪,取名为‘又招’,决心招不到不罢休。没想到第四个依旧是女儿,农民一狠心,取名为‘绝招’,你说绝招都使出来了,还能招不到吗?但是,让农民伤心欲绝的是,第五个还是女儿,这一下孩子的爹心灰意冷了,给五小姐取了名字叫‘不招’。”
  吴晓声和谢洁听了,“扑哧”一声,差点儿把嘴里的饮料都喷了出来。吴晓声笑道:“哈哈,都什么人嘛,重男轻女,活该!”顿了一下再次问道,“第五个之后呢?”
  我一本正经地说:“没有之后了,最后由于农民严重超生,又交不起罚款,被抓去坐大牢了。”还没说完自己先笑了。
  我们的试用期就在这爽朗的笑声中结束了,但是我知道,挑战才刚刚开始。作为一个招聘人员,这只是意味着我可以从事这份职业了,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做好,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我去学习、去探索。
  

18。招聘不过是“望、闻、问、切”(1)
试用期结束之后,由于接触招聘的时间已不算短了,相关资料也看了不少,我才敢说真正地理解了招聘的含义以及招聘所包含的一些细节。
  招聘,说穿了就是看人。我们所接触的大部分求职者都是职场初级人士,这个群体在成长背景、工作经验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而且大部分的求职者都不知道怎么去量化自己在过去工作中所获得的成果,所以很难从资料的角度判断这个人到底是不是与我们所要求的条件相符。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去阅读求职者本身就成了大部分招聘人员的必修课。当然,高端求职机构,比如猎头,对求职者的资料就非常重视了,因为高端求职人员的职业风格基本上已经定型,那些数据性的资料最能说明一个人的过去。
  虽然人与人之间有很多不同点,不能够以偏概全,但是人的某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比如,热情的人往往对人比较亲切友好,富于幽默感,肯帮助别人,容易相处;冷漠的人较为孤独、古板,不愿求人,比较难相处。这样,只要确定了某人身上“热情”或“冷漠”的一个核心特征,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另外,就人的性格构成而言,各种性格特征在每个人身上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例如,具有勇敢正直性格特征的人,往往还表现出处世待人上的襟怀坦荡、敢作敢为,外表端庄大方、恳切自然;而一个具有自私自利、欺软怕硬性格特征的人,则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虚伪阴险、心口不一,或阿谀奉承,或骄横跋扈。而人的这些特征会在其举止表情上反映出来。这样,招聘人员就可以从这些行为举止上大概判断出一个人的性格或是人品如何了。
  说到如何看人,我觉得我们老祖宗发明的传统中医理论,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传统中医理论讲究“望、闻、问、切”这四个字,盖因为但凡是病,多半会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只要望其形体、闻其声味、问其状况、切其脉搏,就能诊断个*不离十。所以你看那些老中医,一旦有病人来的时候,先是仔细地盯着你浑身上下瞧一遍,再问你一些具体的状况,接着会让你坐下,同时要求你将手伸到他面前,很优雅地两指一搭你的脉搏,然后闭上眼睛,既像在享受什么美味,又像在回味什么美好的往事,更像在思考什么重大事情。等他把眼睛睁开的时候,结果也就出来了。
  这一套传统的绝活,比起西医冰冷的听诊器,既温情得多,也人性得多。
  在我看来,“望、闻、问、切”这四个字不但是整个传统中医的精髓,也是各行各业值得仿效的良方,对面试招聘而言尤其如此。
  面试招聘中所有的技巧性东西,包括看人,都离不开“望、闻、问、切”这四个字。
  “望”——就是看。
  有研究表明,第一印象会影响人们对他人80%的判断,所以通过“望”字做文章,毫无疑问能够勾勒出一个招聘的大概框架。
  从走路的姿态方面看:如果求职者是雷厉风行之人,他的步伐必定快捷矫健;如果对方是不紧不慢之人,他的步伐必定迟缓平和;如果对方是稳重之人,则其步伐肯定扎实沉稳;如果对方是轻浮之人,其步伐肯定漂浮杂乱。
  从衣着上看:如果对方西装革履,做事可能一板一眼,处世则可能中规中矩;如果对方牛仔裤休闲衫,做事可能灵活机动,处世则可能*不羁。

18。招聘不过是“望、闻、问、切”(2)
从眼神看:若对方眼神平静,说明性格内敛;若对方眼神炽烈甚至带有挑衅意味,说明自信且渴望接受挑战;若对方眼神闪烁不定,表明极度不自信。
  从面部表情上看:如果对方从容自若,说明生性沉着,能够临危不乱;若对方表情矫揉造作,说明底气不足,或者是阿谀迎奉之徒。
  从笑容来看:如果对方笑容自然、低调,说明成熟大方;若对方笑容局促,说明内心紧张;若对方笑容呆板,可能不善交流。
  从手指动作来看:若对方双手指尖相对相搭成“A”状,说明内心充满自信;若对方双手手指互相交叉,表明内心比较平静;若对方双手经常交换相握,表*里比较紧张。
  从腿部动作来:若对方两腿并排微张,说明内心平静;若对方双腿交叉并经常变换姿势,表明内心感到局促不安;若是对方跷二郎腿,则可能代表性格轻浮。
  …………
  但凡种种肢体语言,都可以反映出人的内心世界。招聘人员往往能够通过一个“望”字,达到未交谈而先行了解对方的目的。
  “闻”——就是听。
  听人说话,若对方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说明其聪明自信;若是对方回答问题时声若蚊蝇且结结巴巴,则说明要么心里紧张,要么隐瞒了什么真实情况。
  听人笑声,性情耿直者往往笑声无遮无掩、急促而响亮;若对方干笑或者媚笑,则说明在迎合;若对方笑声轻而缓,则可能性情平和,也可能大奸似忠。
  其实“闻”还有一个意思是真正用鼻子去闻,也就是从气味方面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
  如果对方身上没有异味,说明比较爱清洁;如果男人身上有淡淡的香水味,说明品位不错;若是女人有淡淡的香水味,说明很注意社交礼仪、举止得体;但若是香水味太浓,则容易给人妖艳的负面印象;如果对方身上有异味,至少说明在个人清洁方面做得还不到位,可以推断其做事情也有可能比较邋遢。
  “问”——就是提问。
  不管是“望”也好,“闻”也好,都只是从外部来评价一个人。如果招聘人员没有深厚的阅历,再加上现在的人都喜欢在各个地方凸现自己的个性,那些个性比较张扬但确实有真材实料的人才很容易被刻板严谨的招聘人员错杀,所以我们还必须结合其他方面来综合评价一个人,这样才能做到准确、公正,而提问就是一个相互了解的最好方式。
  准确地讲,“问”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面试官的提问;另一方面是求职者的提问。
  面试官的提问包括:从个人介绍到工作经历,从生活点滴到发展方向,从个人爱好到专业知识,等等。素质不敢令人恭维的面试官还可能会问询求职者的祖宗三代、身高三围等隐私问题。通常而言,面试官的问题会涵盖各个方面,因为面试官要通过尽可能多的问题来了解求职者的各方面情况,还要从这些问题中了解对方的性格特征。
  面试官的提问一般比较有规律,会依照两条主线来进行:一条是求职者的个人简历,一条是与当前工作岗位相关的专业性问题。在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有时会围绕着这两条主线交叉进行提问。
  摸透了这个规律,有些有经验的求职者就会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将自己的个人简历整理得比较全面,并且针对招聘人员可能会问到的与个人信息有关的问题,提前用书面的形式做好准备并背诵下来;而对于那些有关岗位的专业性问题,有准备的求职者也会尽可能全面地去考虑可能被问的内容,提前做好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安排。这样面试的时候就可以有条不紊,给招聘人员留下一个好印象。

18。招聘不过是“望、闻、问、切”(3)
所以说,面试官——也就是招聘人员——提问这一层,基本上都是按部就班做的,有技巧的求职人员可以而且应该顺利回答面试官的提问。
  对于求职者的提问,很多人可能会忽略。在面试结束的时候,招聘人员一般都会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应聘者不予重视的话,极有可能顺口就回答“没问题”,这很容易让招聘人员觉得求职者没有主见,从而影响其之前所做的努力。
  一般在这个时候,求职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问:
  1。 这个职位为什么要进行公开招聘?
  2。 这个岗位目前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3。 面试官能否概括介绍一下公司的长远目标和战略计划?
  4。 面试官认为应聘这个职位的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5。 关于我的资格与能力问题,面试官还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吗?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求职者不要指望能够得到招聘人员满意的回答,但如果你问了,那么从我们这些招聘人员的角度讲,就会认为你的态度比较认真,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全。这样,求职者就能够在招聘人员做决定的最后时段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从我所听到的之前应聘3W公司的求职者的许多案例中可以看出,很多求职者往往会忽略这一点,所以他们常常会错失很多几乎已经得到的机会,这一点非常令人遗憾。
  “切”——就是后续考察。
  任何面试,不管招聘人员的阅历有多深,也不管面试过程中双方谈得多具体,都不可避免地会有鱼目混珠的求职人员侥幸地通过面试,并获得本来他很可能得不到的待遇。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所有的求职者在招聘人员面前表现出来的都是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包括真实的和假装的,而把自己的缺点尽可能地掩饰起来。如此一来,就不能保证招聘人员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完全正确的,极有可能存在一时的疏漏。
  “切”就是通过工作中的后续考察,跟踪新入职人员的表现,纠正面试时发生的错误,同时使人员任命尽可能合理化。这就是“切”的作用。
  任何招聘人员,如果能够吃透“望、闻、问、切”这四个字的精髓,那就基本上是无往而不胜了。这倒不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实际上,任何招聘教程都脱不开这四个字,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可谓凝练之至,集招聘中的各类要点于一体了。
  任何求职人员,如果能够了解其中要点,并作好相应的对策,在不考虑个人素质的前提下,基本上也能做到无往而不胜。其实各行各业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彼此都能借鉴使用,能够深切明白这一点,你会发现求职和招聘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我爷爷是个江湖医生,除了有一手过硬的拳脚功夫外,还有一手过硬的医术,这两项技术是他们这种人的立身之本。因为常在江湖上找饭吃,也就经常会遇到江湖纠纷,如果没有过硬的身手,那是没办法混的;而过硬的医术不仅是糊口的保证,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自己医治自己,毕竟江湖人士整天在刀口上摸爬滚打,受点伤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虽然我没学到我爷爷的一手功夫的两成,医术更是一窍不通,但是他行医的那套“望、闻、问、切”的四字真经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以前根本没想到,有一天还可以把这套理论应用在别的领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9。令人魂牵梦萦的初次招聘(1)
作为HR招聘小组的一个新进人员,我的工作除了学习就是打杂,端茶、倒水、整理资料,招聘组的杂役基本上我都能干。在吴晓声成功地内调去CS,而我慢慢地和整个小组的人混熟了之后,那些复印、整理文件的事情,基本上就由我从安然手上接过来了。于阳和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