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自行车的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丢自行车的人-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忘记时间还是会对空间造成微弱影响的。比如现在,夜市开张了,小贩们纷纷搬出炉子、粉条、木杆、土豆,打算举办一场美食节或是重显每晚热闹非凡的小吃一条街,可能李晓被他们的热情感染,疑惑自己糟糕透顶的出行现在竟然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以至于他觉得终于进入了一个不会让他太过沮丧的领域。无奈的是他终究是在等待夜市开张吗?他是他的初衷吗?此事是他漫游到目前的奖励吗?他无须将眼前的问题澄清一下吗?告诉别人自己要找份工作,自己大学毕业,不管是否对放弃学生身份激烈的加入现实生活的角逐最好了准备。是的,从小他是唱着“时刻准备着”的少先队歌成长的,机会来了,完成少年的铮铮誓言,这里有英雄主义的成分在吗?那是他向来担忧的,苦苦筹划的重要事情吗?比如再次寻访画展,入场券远未过期,不如继续发挥余热,再逛一遍,找找“可口可乐”。李晓看到那些抽象画、广告牌所代表任何一个组织岂不都是一家用人单位吗?可能只是他现在才理解,那本就是些大小公司,他们的招聘广告并没有写得多出格,也不会那样。只是李晓根本认不清,也看不懂。现在竟然突然明白,“你学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反复的学习得到效果,也就在那一瞬通透的明白了,看懂了。这是一种很神奇的体验,过去还是完全模凌两可得各种信息一下统统心神领会,知道个中缘由、玄机之后,大有跃跃欲试的激愤。这不能不说是毕业生进入社会以来的不小进步,应届生时常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吃到闭门羹,可是经验渐渐积累当有一天突然发觉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找到门道,学以致用时,具备一点“专业精神”时,失业的阴霾就要被彻底甩掉了啊。这是一个形而上的推导不知是否符合了“做工作,办事情”时必须尊重的客观规律。既然是这样,还一定是“可口可乐”吗?选择的机会太多,几乎要让李晓放弃可以被轻松pass掉的“可口可乐”了。然而它近在眼前,招聘阵容异常强大,人气也不冷。或者这本就是一个选择?不是一个选择?仅仅是恰巧碰到,李晓常常觉得无数的偶然事实上只是必然的表面现象。去“可口可乐”。不多不少的人亢奋或低落的挤在门前,并没有队列,所以李晓不知如何进入,站在旁边傻傻观望。企图人走得差不多时,好泰然的全面引荐自己,然而一部分人比他还好笑,一言不发堆在那里,不离开,也不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意图,仿佛只是说:我有权站在这,站在任何一处。这时李晓才发现有人推开他们,径直进去,那些被推开的毫不介意继续回到自己的位置,堵着。李晓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他走上前去,不客气的挤开那些人,准备投自己的简历,可这里原来没有人,只是一块掉了色的寒酸广告牌,也不是可口可乐,仅仅在旁边扔了一个可口可乐罐,惯性支配下滚来滚去。“原来这就是标示啊?”李晓不得不对可口可乐的又一次完美创意报以广告学“专业人士”盛赞的——大制作,无可置疑的大制作。也许这只是印象的诡异作用,李晓当初见到的可能就是那个他不经意瞥到的被人喝完仍在地下的小罐子,只是时间流动,他的记忆慢慢变成了他想象中的“广告牌:企业”。他被自己骗了,毫无理性与专业精神可言的记忆,难以可靠的感官加上粘稠的时间慢慢涂抹,让他来到此地。李晓看看那些一直围观在这里的人,是蜡像吗?所以显得那么逼真。是这幅广告牌的守护人?安装工?还是广告牌上哪个不知道在推销何种商品的企业的造势人员?李晓有点尴尬,所以不知该自嘲一下再找别家还在这等等看。现实与理想又一次不战不和的僵持在那。“我不会变成蜡像吗?继续这样等下去堵住别人,被别人推开,宣称自己只是一个蜡像,所以推的时候请轻些。巴望着看看会不会有人来,这种上杆子的精神不是向来为自己不齿吗?不是犯贱一样的祈祷,我只是看看,或许不会有人来,但会有事情发生。”所以李晓念念有词:

  “我以天父之名向仁慈的时间之主祈求,我向您呼吁,以被造者无法言说的虔诚与卑微向您呼吁,呼吁您下一场雨。。。。。。对不起,我说错了。。。。。。放弃言不由衷的救世责任吧!我只是想将您的琐事叠成小舟,漂流于世尘之海,好激起难以荡漾的浪涛,飞鸟或许能随浪头的清风振翅璇曳,我们人只能等待,有时您过于豪奢,链条一般甩下逐鹿之鞭,那可不是此时的祈祷者所能驾驭的。他希望描述您宫廷中的一件小事,好复制在今天,使他划过眼前,不至事情无法收拾,断裂今朝与明时的桥梁。”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