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跟孩子过不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跟孩子过不去-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跟孩子过不去前言       
  常听许多的父母埋怨,如今的孩子怎么怎么不好管,怎么不懂事。甚至还有父母和孩子在某些问题上达不 成共识;而怒目相对。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触:每当孩子让我们着急的时候,我们总是叹着气想:孩子小的时候多乖 ,长大了怎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脾气越来越大,和父母说的话越来越少,许多的东西都锁起来…… 
  其实,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很正常的。可 是许多做父母在面对这些变化时,还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没有做到主动地和他们接触和沟通,也就不能 正确地对待孩子的种种变化。 
  《别跟孩子过不去》是一本关于青春期孩子教育的指导性图书。它从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从生活到 学习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结合了大量实例,希望能给广大家长带来启示与参考。 
  我们知道,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想快快长大,希 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和认可,不想让别人再把自己当成孩子看待。但他们毕竟还不是真正的大人,所以会有一些 冲动、会有一些迷茫、在某些问题上很极端、叛逆,甚至还会发生越轨行为。 
  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家长能够正确地去引导孩子,在学习态度 和方法上给孩子一定的帮助。如果一味地谴责和批评,只在乎孩子的成绩,不在乎孩子的心情,那么往往会适 得其反。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对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 
  勿庸致疑,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希望与寄托。所以,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迷茫时,我们就应积 极地进行点拨;当他们受到挫折时,我们就应给予贴心的安慰和鼓励。即使,他们不小心走了弯路时,我们也 要尽力把他拉回来。因为,抱怨、放弃和无休止地责备、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这本书力图给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而不是空乏的言论,由于能力有限,不尽如人意的地 方,也希望读者能够给予批评指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真诚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 成长。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些许帮助! 
  第一辑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的心理 
  叛逆就是反抗,叛逆就是奋争。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他们对万事万物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 己的主见。所以,他们总觉得,长期以来,父母与师长对他们灌输的思想与理念,竟然有许多地方是“不对” 的。于是,他们就滋生了叛逆的心理,希望能得到家人与外界的认可。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它不过是孩子渴望独立的信号,是一种希望得到认可的方式。         
“叛逆”是渴望独立的信号       
  “唉,这孩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了?”“现在的孩子没法管了!……”这是许多父母经常发出的感叹 之言。是的,孩子的任性和叛逆是现在许多家长十分头疼的事情。许多家长总是很诧异,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 候吃饱喝足了什么事也没有,孩子越大,满足得越多,孩子要求也越多。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稍微不满足孩子 的要求,他们就跟父母对着干,无论怎样教育,都毫无成效。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当孩子从懵懂无知的孩提时代进入青春期后,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独立意识的增强。孩子的叛逆心理 也并非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也不是孩子越大就越不听话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孩子 的叛逆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渴望独立的信号。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不再对父母的话语“惟言是听”,而是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 做出相应的判断。这时候,如果我们做父母的不懂得及时沟通,及时了解,仍然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依照自 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把他们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就很容易使孩子听不进去,也很容易使孩子滋生逆反 心理。从而使矛盾不断升级,变成和父母对着干了。 
  前不久,一位在北大中文系当教授的朋友和我聊起了他家的孩子。朋友的孩子今年刚满17岁,正在一所重 点中学读高三。为了使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有一个锦绣的前程;朋友为孩子找来了三位辅导老师,分别对孩 子的“语数外”进行课外辅导。谁知,孩子根本不听话。每当辅导老师登门授课时,他家的孩子对辅导老师爱 理不理的,有时甚至连招呼都不打,就跑到外面上网去了。弄得登门的辅导老师来过几次后,就再也不愿意来 了。眼看高考即将临近了,朋友便来找我和他家的孩子谈心。下面就是我和他家孩子的对话: 
  “你能理解父母为你请辅导老师的用心吗?” 
  “这还用说吗?当然理解,只是不想说出来而已!” 
  “那你为什么对辅导老师,这么冷淡呢?” 
  “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干嘛还要把我当作小孩子一样呢!” 
  …… 
  面对这位孩子的回答,我无言以对。 
  是的,朋友的孩子已经十七岁了,虽然不是特别的成熟,可他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人了,如果做家 长的还把他当成一个需要随时呵护的人,那么,孩子肯定受不了。 
  由朋友家的孩子,再想起我家的女儿。我们这一代人,由于历史和家庭条件的限制,很多愿望都不能完成 ,因此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身上,我全心全力地想把她打造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才女,应该说, 我是在把她纳入自己所设计好的轨道。 
  因此,我为她请了手风琴教师、美术教师,我爱人亲自担任围棋教师。每天要画一幅画,要练习二至三个 小时的手风琴,一个星期和丈夫下三盘棋,这样的安排在我看来合情合理,可是女儿的行为却让我寒心,她马 马虎虎地拉些简单的曲子,一幅画简简单单,潦草了事。 
  当我提出质疑和批评的时候,她却总会以“老师说要先练习这些简单的打好基础”之类的话来反驳我,女 儿不像男孩子那样和我吵架,可是她的那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却让我不知所措。女儿不再听我的安排 了,我渐渐地感到再也找不回当年的那个乖乖女了,我的女儿已经长大了,她现在有主见,有思想了。已经不 再是一只温顺的小猫,她开始接触世界,而她此时所接受的教育足可以让她能够初步规划出自己的目标,形成 自己的个性,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因此,当我们的以成人化的理念和要 求与她的想法以及目标相逆时,便会产生碰撞。         
别希望孩子百依百顺       
  孩子听话,百依百顺,对于做父母的来说,自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可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 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他们急于在万事万物中寻找独立的方式,所以常常会表现出一副和父母格格不入的姿态。 父母说好的,他偏要说差,父母说差的,他偏要说好。 
  于是,“对抗”就这样发生了!孩子与家长各执一辞,完全不去考虑对方的想法,只想改变别人,不愿改 变自己。久而久之,父母便觉得,这孩子太不听话了,简直没法交流。作为孩子呢?他们也想不通:“我的父 母,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呢?” 
  在家庭生活中,作为父母,你也许不知道,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并不成熟 的阶段,渴望得到成人的尊重,但他们对成人尤其是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总觉得父母“跟自己过不去”,也 因此形成强烈的的逆反心理,心灵的大门朝着同龄人开放,却对成人紧闭。这时候的孩子特别需要心灵关怀, 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知心朋友。 
  如果在这个时候,做父母的不理解孩子所处的生理周期,一味要求孩子言听计从,百依百顺,便会产生强 大的逆差。一方面,觉得辛辛苦苦苦地把孩子养到这么大,原指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计划茁壮成长,谁知,孩 子一大,所有的计划都只能付诸东流。另一方面,自己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很大,面对孩子常常心急气躁。这 时的自己同样需要关怀,需要理解和谅解,需要知心朋友。 
  所以,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两个“特殊”时期的两代人,有着共同的要求:理解、尊重和沟通!如果双方 都改变一下自己,情况就不一样了。做父母的,别希望孩子百依百顺,做孩子的,也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许多父母经常抱怨说,我家的孩子,你要他读书,他就要上网;你要他干点家务活,他就要去外面打球; 你如果多说了他几句,他就说,你这人怎么这样烦啊! 
  许多孩子则经常和他们的同龄人说,我妈太烦了,我想放松一下心情,在网上浏览一下新闻,我妈看见了 ,非说我不好好学习,总是强行将我的电脑关了;我想去外面和朋友打打球,可我妈非得要让我把家里收拾好 了才能走。 
  你看,同样的二件事,站在二个不同的角度,反应出来的心态却迥然各异。如果只听一家之言,他们所说 的,都有他们的道理。但是,当你仔细地综合了双方的话语后,我们便会发现,这里面缺乏的就是沟通与理解 。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进步,不少家长提高了对孩子的期望值,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工作之余拿 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教育事业,这都是很可喜的现象,是一种进步。但是教育思想的滞后又使得家长们面 对孩子们的反叛与不屑感到束手无策或力不从心,而且越是那些执着地力图改变孩子的家长挫折感、失败感越 强。因为在这些家长的潜意识中,自己总是对的,孩子总是错的;自己处处都是在为孩子着想,孩子却完全不 懂父母的心。有的妈妈就很明确地说:“我不断地唠叨着他还不听呢,如果不说,这孩子不定成什么样呢!” 而孩子却一点都不领情。 
  我有一个外甥,今年刚考上高中,前几天给我打电话,我嘱咐他:“上高中了,长大了,不要再让妈妈操 心了,学习一定要自觉……”我话音未落,他抢着插了一句:“其实我妈她全是瞎操心,我根本不想听。”在 孩子看来家长是在做无用功。刚开学上高一的思想品德课,说到成长的烦恼,没料到每个班都有多于三分之二 的同学表示现在就有烦恼,而烦恼的内容基本上都集中在“家长唠叨”和“上中学不让看电视和玩电脑了”两 个方面。可怕的是这才刚上高一,刚满15岁的孩子,就已经在拒绝家长的教育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青春 期的到来,孩子烦,家长怒,弄不好就两败俱伤。 
  所以,与其跟孩子过不去,还不如好好地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千万不要试图着用自己的理念,用自己 的想法去改变对方。尽管孩子们有许多超前的行为让大人们看不惯、想不通、接受不了,但它们毕竟是一种带 有鲜明时代色彩的潮流,堵不住、压不服,惟有疏导才是上上之策。         
每个孩子都会有叛逆心理的存在       
  对于青春期的叛逆,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经历过,只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已经无法真正地理解一个孩子的 感受了。一篇描写少年让我深受感动,其实,叛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每个人都回有叛逆的倾向。对于 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也不过是暂时的,而且只有经过了这暂时的痛苦,才会慢慢成熟,真正地理解父母的用 心。 
  曾经读过一篇题为《少年》的文章,讲的是一个刚满十七岁的孩子虽还是稚气满脸,但壮硕的身体已俨然 是个大人。母亲只及他肩头的高度,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 
  可是长大的少年,却让父母越来越操心。逃学、恋爱、打架、沉迷网络游戏……父母越是禁止,他就越有 兴趣去做,并且做得变本加厉。 
  叛逆,已经成为他和父母沟通的方式。终于有一天,父亲和少年倾心交谈,询问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少年说:我已经长大,不再是你们操控的棋子,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父亲叹了口气:你打算怎么寻找呢? 
  “一个行囊,一个指南针。我需要离开你们的遮蔽,去寻找自己的坐标……” 
  “那你去吧,孩子。我和你妈妈在这里等你的好消息。”父亲给了少年50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