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莲雪重作者:文休-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怒攻心,若不是近在咫尺的王义眼明手快地扶住,嘉瑞就要径直栽下去了。

    当扶住嘉瑞的手,王义才感觉到掩在袖中的臂膀瘦得只剩筋骨,抬眼看到嘉瑞惨白的面色,王义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皇帝也已病重到这副模样。嘉瑞又怎会对慧敏的病情全不知晓,只是到后来京城危局,自己也身染沉疴,当延尉司的人来禀报,说皇太后一气之下杖责了老医正,如今连平安脉都不让太医院诊了。嘉瑞也不是没有怀疑过,只是当时实在是有心无力,却不知事情在不知不觉中竟到了这步田地。

    尽管嘉瑞站起来时眼冒金星,骨头每一寸都压榨得极痛,但是还是随着王义,第一时间的赶到了宸禧宫,跪在了慧敏的榻前。缠绵恨与病,慧敏已经瘦得不成人形,精心保养的秀发枯如霜草,神容枯槁,一副将死的灰白之色。此时此刻,慧敏已在弥留之际,神魂即离,却因为嘉瑞的到来榨出生命中最后的一丝清明。

    来到慧敏床头嘉瑞却不知道要做什么,甚至连要说什么都忘了,看着一生骄傲,叱咤宫廷的慧敏皇太后也免不了生老病死命运,嘉瑞心底生出悲凉之意。慧敏一手扶持嘉瑞登极,寓大望教导其成人后却又心狠手辣夺走其所有权势的人,虽然她逼过童家,害过青莲,如今病重,嘉瑞怎么也恨不起来了。

    因为爱嘉瑞放下了旧恨,而也同样是因为爱,嘉瑞知道慧敏是绝不会原谅颜澜和青莲,因此嘉瑞并不怪慧敏,只想尽人子之道,过来陪陪自己的养母。太医正在赶来宸禧宫的路上,嘉瑞不相信,眼前这个强势的女人会就这样死去,嘉瑞注视着慧敏苍白的脸,阖目心中默默祈祷着。

    突然感到胸口一紧,嘉瑞睁开眼看见慧敏那如枯枝般的手正抓着自己胸襟,力气之狠,仿佛那尖利的指套就要刺入重衫戳到了嘉瑞的胸膛上,慧敏拼死的力气也因此抬起了身子。慧敏哑着嗓子,久病的声音粗粝犹如夜鬼暗沉的咆哮:“嘉瑞,杀,杀了那个童青莲。他的身上流着和颜澜一样的妖血,杀了他,平息众神之怒,这是如今解救胤国于危难的唯一之法!”

    186、丧钟(捉虫) 。。。

    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但是在慧敏人生的最后时刻,却还是想着要取青莲的性命。然而或许这并不仅仅是出于私恨;毕竟慧敏绝不会因为恨而赌上胤国的兴亡;梓烨的天下。外面的世界怎样慧敏心中清如明镜,王耻停止散播妖孽的流言有一半是因为慧敏的授意。因为慧敏知道;如今胤都已经陷入了绝境,百姓们失去的不再只有家;还有命,再这样下去,国之不稳,大厦将倾。      杀死青莲;以神子之血祭天;慧敏并不是信口雌黄,月国颜氏自古以来为庇佑于神灵,既然颜澜是纯月神子可以开云息雨,那么青莲所继承的必然也不凡,那夜血月炽夜,慧敏可看得清清楚楚。虽然明知道这或许的确是一个办法,但是嘉瑞又怎会答应?青莲如今是嘉瑞心尖上的肉,若是要他杀死青莲,犹如将嘉瑞自己剜心害命。      见嘉瑞沉默不语,慧敏越发的着急,她不是不知道嘉瑞对青莲动了情,只是没有想到在国之将亡的紧急关头,嘉瑞居然仍旧不忘那禁忌之恋,宛如当年不顾一切的梓烨。慧敏一手牢牢地抓紧嘉瑞胸前的衣衫,猛地抬起另外一只手,狠狠地搧了嘉瑞一掌,坚硬的指套将嘉瑞的脸上划出一道血痕。慧敏不甘心地吼叫:“嘉瑞,你是万民之主啊,二十年前,胤都十万于众百姓因为颜澜那妖孽而无辜丧命,难道现在,你要让当年的灾难重蹈覆辙吗?”      嘉瑞侧过脸,避开慧敏如毒蛇般的目光,只是不再沉默:“母后,当年下令屠城的不是颜澜,而是父王,当时颜澜已经私逃出宫,难道不是么?”事到如今,哪怕是为了青莲,嘉瑞也不愿意在做那些掩耳盗铃般的自欺欺人之事,也或许正是祁家杀伐太重,上天才会加罪于百姓身上,自己怎能再不幡然悔悟?      “母后,朕已经决定放青莲回月国去,不日即要离京,而且朕已经和月国左相颜铭签了互惠的国书,以后胤国扶助月国灾后重建。当年父王犯下的过错,希望能有朕来赎尽,不要再沿祸为后!”嘉瑞说得很坚定,不逃避地迎上慧敏的不可置信的眼光。      “你!你……”慧敏气急,一时不知道讲什么好,她没有想到现今的嘉瑞和当年的梓烨帝一个模样,不爱江山,不爱美人,爱上的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为祸天下的男人。慧敏不甘心,手紧紧地揪住嘉瑞胸前的衣襟,指甲简直是要隔着衣衫戳入血肉,把嘉瑞的心掏出来看看,自己苦心孤诣教导了这么多年的孩子,那颗爱上仇人之子的心是不是黑色的!      慧敏通红的眼中似乎就要滴出血来,但是嘉瑞却丝毫不变色,坚忍而镇定。渐渐地慧敏看着嘉瑞的眼神有些迷离,嘉瑞如今执着的目光完全和当年梓烨帝一般,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狂热,坚定不移的感情,仿佛外物都是不入眼的微尘,自己连沾染在颜澜身上的污尘也不如,何其可哀啊。      “噗——”嘉瑞只觉得眼前一片血雾,迷蒙着脸上感到一片温湿,然后只听到“砰”的一声,胸口的重量突然消失。嘉瑞抹了一把脸,发现竟是满手腥腻的鲜血,然后看到倒回床上的慧敏,大张着血口,一动不动,死不瞑目。      嘉瑞震惊当场,仿佛那双浑浊的眼睛比生时更可怕,嘉瑞看着慧敏嘴角的鲜血蜿蜒而下,然后突然向后退了一步,不敢置信眼前所见的一切,难道自己一时言语,竟然气死了当朝太后?嘉瑞呆立在床前,手足无措。      “皇上,皇上,陈太医来了,奴婢带陈太医过来了!”嚷嚷声夹杂着凌乱的脚步声传来,等到王义带着太医闯进慧敏的寝室,看到的就是皇上满脸鲜血像是失了魂魄一样的呆立一旁,面目狰狞可怖。      “皇,皇上……”王义也被这样的场景吓到了,但是下一刻,他就撇开嘉瑞冲到了慧敏身边,握住垂在外面骨瘦嶙峋的手,虽然还温热着,但却再也摸不到任何脉搏跳动。王义抬头看到慧敏失了焦距的眼,顿时泪流满面,只是还不死心,蹭得起身拉着陈太医到床边给慧敏诊脉。      陈太医方才远远看着就猜出了大概,所以当为慧敏诊脉的时候很镇定,陈太医将慧敏垂落的手放置胸前,轻轻地覆手阖上了慧敏至死未明的目。陈太医绕过守在床边泪流不止的王义跪在了嘉瑞的面前,哀声道:“皇上,请节哀,慧敏皇太后,崩了。”      嘉瑞似是不相信地又向后退了一步,慧敏死在了这个时候?被自己气死了?就在这时,只听得“咚”的一声响,惊了嘉瑞混沌的思绪,还在不明所以的时候,只听见陈太医在一旁说:“王义殉主了,皇上,请节哀……”      王义一头撞在床柱上,血溅满襟,倒在了慧敏的身边。王义十五岁就跟了慧敏,心早就给了这个骄傲高贵的女人,如今她去了,王义二话没说就撞死在慧敏身边,只希望自己去的不要太迟,黄泉路还追的上慧敏的魂魄,永世追随,不离不弃。      如今这个场面让屋中所有人的惊呆了,跪在不远处那些准备哀嚎的小太监们见到自己的头儿一下子殉主死了,所有的泪全部都被吓得憋了回去,只怕一会儿皇上一声令下,自己全都要下地府伺候皇太后去了。      嘉瑞抽动了一下嘴角,只觉得那粘在自己脸上已经干涸的血迹扯得生疼,过了好久才传出破碎喑哑的声响:“传旨司礼监,敲钟,传丧。王义是忠仆,化了灰到时随大行皇太后一同葬了吧,也算是成全了他相随之心……”      话还没有说完,嘉瑞只觉得眼前黑暗覆顶而来,似乎有什么东西要破胸而出,嘉瑞死死的咬住唇,不想让自己的哀伤化作哭泣的眼泪让人见到皇帝的软弱,却不知自己木然地向后倒去,黏腻的血液溢出嘴角,顺着脸上已干涸的血痕扭曲着流下。      嘉瑞十六年,腊月朔日,是夜,黯沉无光,宸禧宫,皇太后崩,享年五十又一,谥慧敏德贤庄懿皇太后。忠仆殉主,帝曰同葬,而后,帝哀恸欲绝,暴疾。是以,丧钟千里,天下缟素,哀鸿遍野。

    187、重见 。。。

    慧敏皇太后的辞世无疑是在如今危机重重的局势上雪上加霜;本来京城因为疫病的肆虐,药材紧缺,再加上官府下令封闭城门;百姓朝不保夕;人心惶惶。并且如今胤都已然入冬季,尽管官府已经竭尽所能去补给日常所需;但是在冰寒的冬日百姓们无家可归的生活无疑是分外艰难的。      贫病交加,人人自危;本来京城的局势就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地步,而慧敏皇太后的死讯的就是这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照例,太后崩逝,国丧天下;民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婚配嫁娶,国之法度,举国同丧,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对经历重重劫难的胤都百姓来说,这就像是导火索,迅速点燃了所有的怨怒。      连上天都开始惩罚自己的君主了,如今死的是皇太后,那下一个死的不就是皇帝了吗,果然妖孽横行,得罪神灵,不再庇佑家国,那如草芥的百姓们可怎么办?嘉瑞之前躬身祭天,十日雨中跪行,那勤政爱民的形象已然深刻的印在了百姓的心中,所以如今疫病横行,京城的百姓宁可相信是妖孽祸乱天下,也愿不相信是君主嘉瑞昏庸受人蛊惑了。      由于之前几乎到民变的流言所造成的民间积怨实在是太深,如今京城所有的百姓都认为之前的洪灾和如今的疫病都是妖孽在作祟。尽管之前的流言所造成的风波已经逐渐平息下去,但是在如此疫病流行情景下京中妖孽的流言又再次疯传,即使这次没有王廉再恶意散播,京城的对妖孽的恨意也达到了空前高涨的地步。      当年倾城之乱是京城百姓永远的痛,死了太多太多无辜的人,以至于如今百姓们对月国妖孽深恶痛绝。因此国丧后的第一日,流言疯起,第二日达到顶峰,第三日便已有冲动的百姓去冲撞驿馆的月国使者,与巡防营侍卫发生冲突,事后京城全城戒严,守卫们枕戈待旦,以防发生民变。      事情不单单只是这样,既然妖孽祸国,那么除了月国驿馆受累以外,真正的妖孽才是罪魁祸首。由于之前关于青莲是妖孽的谣言太过盛行,这次必然是首当其冲,不过幸好童府靠近皇城,巡防营的守卫遵照童景瑜的吩咐加强童府外的守卫。      即便是这样,青莲闭在府中,每日总能听到府外喧闹,由于童景瑜一再关照巡防营的守卫不能与百姓起冲突。所以赶不走那些前来闹事的百姓,青莲就将那些骂声听得清清楚楚,不堪入耳,青莲背靠在门上,默默地忍受度日。      遵照童屹的吩咐,童府毕竟是大宅,为了不被乱民冲撞,所以如今是封了府门的。食水衣药全都备在府中,虽然不能和盛时相比,但是比起城中的那些灾民,童府中的日子倒还不算艰难。在青莲的悉心照料下,童屹的病情有所好转,渐渐的也能下地活动几步,人虽是清减了很多,但是青莲看着父亲又恢复了往日的精神,心里面也是由衷的高兴。      童屹生病的这些时日虽然人时昏时沉,但是青莲以人子身份为他做的一切童屹都记在心中,所以等人清醒了一些后,童屹也不再对青莲疾言厉色,试着以父亲的身份去关爱青莲。可是尽管青莲表面上表现出那种恭顺的欣喜,但是童屹却觉得青莲并不开心,人也一天天消瘦下去。      而且童屹发现,自己病时青莲衣不解带整日在身边守候,现在病好了,青莲每日除了晨昏定省之外,反而总是一个人悄悄地躲了去。童屹又岂会不明白青莲的心事,只是事到如今还有挽回的余地么,所以童屹也就由着青莲去了,反正封了府门青莲出不去也不会出事,况且童屹自有心病,现在又怎好再对青莲苛责些什么呢。      童府的日子就这样在出奇的平静中一天天过去,青莲每日不是去向童屹问安,就是一个人躲在清韵阁中抄经,或者就是溜到侧门去听一墙之隔外面的声音。虽然听到的只有怒骂,但是青莲也总能听到些消息,比如慧敏皇太后崩逝,胤国正遭天谴,又有多少人死于疫病,如此等等。这些消息在府中是没有人会告诉青莲的,而童景瑜至今再没有回过童府,青莲更无人可问。所以青莲靠自己去弄明白,时至今日,青莲再不想做从前那个被保护在童府不谙世事的公子。      今日,青莲服侍过童屹汤药后以不妨碍父亲休息为名又悄悄的退了出来,和平常一样青莲溜到了侧门。这些天来青莲每次来到这里总能听到嘈杂的人声,但是今日却格外的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