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多锦绣-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与吕莞儿的婚事,只是承启在棋盘上将要落下的一枚棋子,当婚事已成定局的时候,快些成婚可以令双方都放下一桩心事。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各路人马怀着各种不同的心情看着承启在奉天殿一身华服,在文武百官前四拜文宗后受盏祭酒,领旨亲迎吕氏入宫。浩浩荡荡的仪仗队随着承启装饰一新的四轮马车出了东宫,在吕宗贤宅子前下了车,便有傧相连忙上前,引着承启进了吕府,立在大门东侧等莞儿出阁。吕府也早早便来了宫中的礼官,将莞儿收拾一新,又命两个平素亲近的丫鬟在她身边陪着,穿着宫中送出的朝服静静的候在莞儿的闺房中。
  吕宗贤和吕夫人也按品级换上了朝服,便是家中的女眷,如有恩赐封赏的也一并都按品级穿戴起来。承启未来前的这段时间里,众人心中又是紧张又是期待。吕夫人与吕宗贤心疼爱女,顾不得礼仪制度,一同来到莞儿房间看她。见到父母前来,莞儿索性摘了盖头,一双水汪汪的大眼一会儿看看吕夫人,一会儿看看吕宗贤,只是说不出话来。
  吕夫人强笑道:“好孩子,今天是你出阁的大喜日子,怎么倒这副模样起来?前几日宫里人教你的规矩,可都记熟了?”她见莞儿心中留恋,怕她在行礼的时候哭起来不吉利,便有意用其它的话分她的心思。
  莞儿点点头,脸上却仍是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吕宗贤咳嗽了一声,道:“以后便不比在家了,说话、做事前多想想,若是有事便着亲近的丫鬟送个口信出来,你娘也会去宫里看你,只是不要想家。”
  吕夫人啐道:“老东西!怎么净说这些没用的?能有什么事?便是清河郡主不也早就说过了?那孩子一向最宽和仁厚,莞儿又是他自己挑的,能有什么事?”
  吕宗贤叹道:“宫里的事,你不懂。”
  “我不懂,你就懂了?什么宫里宫外的?再怎么样也是女人的事!”吕夫人伸手拉过莞儿,“乖,别听你爹胡说八道,他就是当官当久了,什么事都往那些上面想,娘就不信一个人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像他想的那样,会有那么深的城府!”
  吕宗贤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夫人,只得好男不和女斗,自己先退一步:“我不过白嘱咐一句,你就说这么一堆……”
  吕夫人瞪他一眼:“要说,等莞儿出了阁,随便你怎么说!今日是我女儿大喜的日子,乱说话……小心我撕你的嘴!”
  她和吕宗贤光顾着吵嘴,倒把吕府嫁女那略显伤感的气氛冲淡了不少。莞儿忍不住噗嗤一笑:“娘,你和我爹这么吵吵嚷嚷几十年,也不怕我这个做女儿的笑话你。”
  吕夫人也忍不住笑了:“他呀,三天不骂上房揭瓦。乖孩子,你到了宫里可别跟娘似的,俩人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才是好夫妻。”
  正说着,忽然看到一众小太监跑了进来,手里不住的撒着些什么,又有几个太监抱着几卷毯子模样的东西进来,指挥着小太监们铺在地上。吕宗贤和吕夫人便知这是承启要到了,忙将盖头给莞儿盖好,三人和众家仆侍女凝神肃穆,等着迎亲的傧相一众到来。
  又过了一柱香的功夫,只听得远处隐隐有乐声传来,又过了半柱香,才看到打着旗子,举着伞盖的侍从依次走进来,吕夫人与吕宗贤忙抖抖朝服,依照礼数出了莞儿闺阁,面西而站。少顷,承启的身影已出现在了门前。
  便有穿着朝服的傧相身穿朝服,立于门东,高声问道:“敢请殿下何事至此?”承启笑答曰:“太子承启,奉制亲迎。”傧相施了一礼,转身朝吕宗贤走来。
  到了吕宗贤面前,傧相又施一礼,却不说话,只引着承启向吕夫人走来。承启已经知道这是莞儿母亲,便依照礼数向吕夫人拜了两拜。承启站起身后,早有宫女、嬷嬷等一众仆从伴着莞儿走出闺阁,搀着她站在吕夫人身旁。
  承启微笑打量着莞儿,几年前那一面之缘下,他早已忘了莞儿相貌,现下自己的这位妃子虽说蒙着盖头,身形却极窈窕,不似一般大家闺秀常见的丰满,料想是个活泼爱动的。此时大礼未行,承启也顾不上多想,又听得傧相和吕夫人依照礼数各自嘱咐了莞儿几句话,便有一顶凤轿抬到莞儿面前。莞儿在丫寰搀扶下上了轿,承启又拜过吕宗贤,才在傧相赞礼中出了门,登上自己的马车,仪仗队又吹吹打打,一众人马回东宫去了。
  莞儿只觉得这一路上的时间过得飞快,她的心里填满了父母方才吵嘴时的甜蜜、闺阁游戏时的无拘无束。她不禁悄悄攥紧了帕子,我和他……也能举案齐眉么?他……真的会像母亲、清河讲的待我好么?……正想着心事,忽然发觉外面乐声已经住了,轿子也被放在了地上。莞儿知道,这是要下轿了,接下来,自己便会在来伺候的嬷嬷的伺候下进入太子殿下的寝宫……想及此,她脸上忍不住飞起了两朵红云。
  轿帘被掀开了,莞儿以为是来迎她的宫女嬷嬷,未及多想,本能的便伸手扶了上去,待到下了轿,一抬头却正对上承启一双笑意盈盈的眼睛。
  她吃了一惊,再也想不到本应该在寝宫候着的太子殿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慌得便想将手从承启掌中抽回来,又忽然想起下轿时光顾着想心事,连头上的喜帕都忘了戴,一时间又羞又窘,垂着头再不敢多看承启一眼。
  承启摒退宫人,搀着莞儿的手温声道:“这是怎么了?既然今日成了夫妻,日后你我便要朝夕相伴,难道你我二人独处的时候你也要一直这样看着地面?”
  莞儿红着脸抬起头,却仍旧不敢去看承启的脸,只口里嗫嚅道:“殿下……怎么过来了?”
  “自然是想早些见见我的爱妃。”承启柔声道,他不是初涉男女情事的毛头小子,这些令莞儿脸红心跳的情话从他口中说出更显得情意绵绵。
  莞儿垂着头,任承启拉着自己往前走。她偷眼望着那只与自己五指交扣的手,忽然就觉得,即便前途未卜,但只要跟着这个人,随便去哪里都无所谓。
  当红色的纱幔终于放下,大红色的厚重将这内里的春色与外面的世界挡了个严严实实,莞儿知道,她成为一个女人的时刻将要到来了。她不由双眼紧闭,因为紧张,长长的睫毛不停颤抖着,等待着来自那个人的恩宠与怜惜。
  出阁前,吕夫人也曾教导过她闺阁之事,虽然也听得脸红心跳,但一颗心却从未跳得如此之快。红色纱幔内的空气仿佛凝结了,稍微一点动静便会令她嚇得如受惊的小鹿般不由自主的蜷缩起来,承启碰触到的肌肤也会不受控制似的变得紧绷。她什么也不敢想,脑海中一片空白……这是每一名少女的必经之路,为人妻,承受丈夫的雨露恩泽,然后为人母,为他传宗接代教导子女,莞儿在心中默默的说服着自己,直到那撕裂般的痛楚将她彻底吞没。
  承启心中却满是不耐,他是被人侍候惯的,那些初入宫的昭训与孺人,虽也是未经人事的身子,但也用不到他如此卖力。莞儿的青涩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完全没有那个心思去费心讨好一名属于自己的妃子,合欢礼,合欢礼,大礼结束后一切便尘埃落定已成定局。承启一边动作,一边看着双目紧闭脸泛潮红的莞儿。这个娇娇怯怯不通世故的丫头便是他未来的皇后,是她!她将为他产下继承这万里江山的子嗣……想及此,承启压根不管莞儿初涉云雨的身子根本受不住太大的风浪,狠狠的将他所有对子嗣的期望送入到她的体内。
  倘若莞儿能在不久后传出有孕的消息……与大红纱幔中的春意盎然不同,承启心中是近乎冷漠的清醒,这个消息将会是所有人的定心丸,包括文宗。
  建宁十六年四月初十,太子承启纳尚书右仆射吕宗贤幺女吕莞儿为妃,加封邺郡君;加赠尚书右仆射吕宗贤 
 22、22。有凤来仪 。。。 
 
 
  为审琼太傅,改封吕氏之母韩氏为昭灵夫人。至此,太子大婚之事尘埃落定,天下万民同贺。
  汴河南边的宅院内。
  王淳再也想不到,承启赐给他的宅子竟然就是二人同吃同住那几日一同停留过的院子。
  凤尾竹依然还是那一丛,砖红色的小路也似乎依然带着泥土的清新,梧桐树已经悄悄长出了嫩叶,为小院笼上一片翠绿,但来的人却再不会是那个人了。
  来的人是王淳与阿九。
  阿九这些日子一直在诸率府司的休息间中凑合着住,虽说也没人当面说什么,但王淳还是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承启赐的那所宅子他本想回绝,却又实在没有银钱再去租一户房子安置阿九,不得已只好到有司领了地契,帮着阿九搬了家。
  与二人一同来的还有千钧,这些日子,千钧在诸率府好吃好睡,已经养出了小肚子,原本干枯的毛皮也变得油光水滑。王淳并不是一个苛刻的主人,带着阿九搬家的时候一扭头看到千钧正趴在角落里眼巴巴的望着二人,心里一软,便也将它一同带了过来。
  只是故地重游,人、心全变了。
  王淳叹了口气,天幕上依旧是漫天的星斗,桃花此时怕是早谢了,他在院中站了一会,却见到阿九披了件衣服正站在门口看着他。
  “夜深了,露重。大哥也忙了一天,进屋歇歇吧。”阿九已经不再唤他王大人,却也不肯直接喊他名字,只肯执拗的喊他大哥,王淳沟通无效也只好认了。
  “今天是几号来着?”王淳抬头看看天空,东天二十八星宿,他只认得出那个勺子一样的北斗七星,再不然就是牛郎与织女,什么苍龙、尾宿……他认不出,也不想认。
  阿九想了一想,答道:“四月初十。”
  “哦……”王淳沉默了一下,“你先进去吧,我好久没练武功了,怕是都生了,今天有空,正好练一路刀法。”
  阿九站在门边,看着王淳长身而起,从腰间抽出一柄长刀,珍而重之的看了看,随后瞬间出招,便见空中霎时刀影纷飞,一片银光已将他整个人笼罩在月色之中。
  大约一柱香的功夫,王淳刀法使尽,将长刀重又插回腰间,只听得门旁传来清清淡淡的掌声。阿九正靠在那里,千钧趴在他的脚下,两个见王淳回头,便一起望向他。
  阿九笑道:“大哥真是好功夫!”


23、23。窈窕淑女 。。。 
 
 
  九日当归宁。
  莞儿出嫁后,吕府上上下下便开始准备邺郡君归宁省亲的事情,吕夫人更是要事事过问,一应相关物品都要亲自过目,生怕准备的不精细惹了宫里人笑话,让莞儿心里不好受。吕宗贤在旁边看得直叹气,连连摇头:“莞儿卯时才会出宫,到家怎么也要卯时三刻了,吃了巳时饭,午时之前便一定得回去,一总也呆不了三个时辰,哪里用的到这许多东西?”
  吕夫人却不管这个,在她心里,宫里自然是千好万好的,但必然比不上自己家里更周到。她一面惦记着莞儿在宫中不知使唤人趁手不趁手,又怕女儿脾气弱受了别人欺负,还隐隐有些担心她撒娇使性子,会得罪了太子殿下。
  当莞儿容光焕发的在承启的陪伴下下了轿,听得家人的回报,吕夫人心中一块大石头才算落了地。
  按当时规矩,女子出嫁后归宁,夫婿是可陪可不陪的。承启日日勤于政务,吕夫人早有耳闻,眼见得太子殿下百忙之中抛下政务陪着爱女一同回来,莞儿脸上红扑扑的挂着笑,显见得二人一路上有说有笑,看来自己眼光没有错,成就了一对好姻缘。
  承启陪同莞儿回来的事虽不能说是太意外,却也让吕宗贤觉得大有面子,不过面子归面子,依例,他这个右仆射见到太子与邺郡君是要行跪拜礼的。吕宗贤与吕夫人刚要率众人跪下,便见到一名尚宫匆匆走来,口中道:“传太子殿下口谕,今日私访,礼数当从家礼,其余诸礼皆免!”
  莞儿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上来,对着吕宗贤、吕夫人盈盈下拜,慌得吕宗贤忙将她搀扶起来,口中连称不敢。倒是承启在一边笑了:“你这样拜来拜去的,这归宁的时间可都要花在礼数上了,等会回宫可别又哭着和我说想家。”
  莞儿白了他一眼,噗嗤一笑,道:“我又何时哭了?你净胡说。”
  “昨夜是谁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那抹眼泪的?”承启不肯放过她,一直拿她打趣。
  “反正不是我。”莞儿笑着拉过吕夫人,“你和我爹说话吧,我要回后面多陪陪我娘。”
  承启笑着应了。俩人的打情骂俏看在吕宗贤眼里,令他心中十分欣慰,谁说太子城府深心机重了?显见得是个多情多义的少年人!看来在这种男女之事上到底是夫人有见识,看二人情状正是浓情蜜意蜜里调油似的,女儿想来必不会受什么委屈……
  待莞儿与夫人的身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