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牛熊的投资智慧:超越人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牛熊的投资智慧:超越人性-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率和银行利率的相对比较,正是两者的反转奠定了牛熊的转折。
  2009年的走势又一次验证了大霄先生的观点,顶底皆判。
  对风雨飘摇的市场,笔者在当时也曾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如果按照当时年利率水平的话,银行存款相当于30倍市盈率的投资,市盈率是股票的3倍以上;考虑到未来继续降息,存款的市盈率可能达到50倍以上! 股票已经变得相对便宜。产业投资者比财务投资者更能清楚公司的真实价值,在低迷气氛中,他们的集体行动更能说明问题。凭借这个判断,笔者当时也鼓励身边的朋友挑选种子播种,迎接春天。
  果然,截至2009年7月末,股市从1664的低点上升至3412点,经历了不小的牛市。
  

来自熊市的思考
“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是基金经理常挂在嘴边的华尔街名言。但是真正当潮水猛然退去的时候,大家才发现穿着泳衣同样无济于事。
  人们往往喜欢从历史中寻找依据。本币升值时代,日本股市的崩溃是升值到位所致,台湾地区股市崩盘是调控不当。似乎2008年中国股市环境好得多,但依然没有逃过惨烈调整的厄运。
  俗谚云,每次牛市,都是对普通家庭财富的血腥清洗。信然!痛定思痛,当熊市已然来临的时候,“鸵鸟政策”未必是上选,适度的操作也许能减少已有的损失,遂将熊市来的一些心得供朋友们一起思考和分享。
  在A股的历史上,牛短熊长的现象较为明显,必然有其原因。每次牛熊转换的客观原因都有不同,但是人性从来未变。东方人骨子里赌性偏重,而大多股民后知后觉,往往重仓压在牛市后端,形成层层压力沉重的套牢盘。细心的朋友可以做个调查,身边没有被套牢的股友有几人?持仓在手是为求解套良机还是真正愿长线持有?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每次反弹都是昙花一现,因为有人陆续离场。再思考一个问题:惨痛割肉出来的人,再度进场搏杀的可能性又有几大?在牛市后期,社会平均风险偏好大增,而在熊市中则明显偏保守。而2008年牛转熊,还有大小非减持的压力。
  2008年初,大霄先生指出中国股市存在着内忧外患,将接受市场化、国际化的考验,这轮调整必将是深刻和渐进的。经济减缓和通胀压力共存,从紧的货币政策抑制着资产价格的上升。巨大的解禁股压力也一直萦绕在A股投资者心头。
  借伟人的话来说,2008年这一轮调整无疑是一场持久战。2007年是傻瓜都能发财,2008年聪明人也要头破血流。
  在熊市中,不少人会遇到同样的情况,如果已经被套牢的话,该怎么办?2008年末,场内不少投资者已被“腰斩”了:股票跌了50%,涨回原来就是100%,这是道简单却又复杂的算术题。对于深度套牢的投资者而言,困惑往往不是来自下跌,因为反正不打算卖;反而在股市反弹的时候迷茫,到底要不要割肉出局?
  其实很多投资者一直混淆着机会成本和历史成本的概念。怎么说?比如持有一只股票A,买入价是100元,那么历史成本就是100元。如果股票跌到了50元,很多人不愿意卖了,希望股票涨回到100元的时候解套出局。为此惯用的理由和口吻是:反正跌这么多了,就放着吧。实际上他是以历史成本在核算自己的投资。然而,股票A能否涨回到100元,依然还是未知数。
  对于真正的投资者而言,应该关注的是资产的机会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如果用历史成本的思维来理解,把前叙的股票换成从200元跌到50元的股票,可预期的回报率是不是更高?不能因为股票A跌了50%就不肯卖,怕卖在地板上。股票A下跌了50%,并不是我们持有它的理由,而应该深入分析未来这只股票是否真的有空间?四川长虹,最高价是在1998年创下的,如果在当时买入,即使持有到去年最疯狂的时候也不能解套,但如果在跌去一半的时候换成万科A,则早已解套甚至翻番有余。有些股票如曾经的蓝田股份、亿安科技,更是早已万劫不复了。
  所以说,对于套牢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拘泥于历史成本,那么可能在机会成本上付出更惨痛的代价。所以,套牢了就对股市不管不看的态度是不对的,指数可以回到6124点,但是很多个股恐怕永远都创不下新高了。被套牢的投资者,必须审视和比较手中的持仓品种,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市场的变化。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熊市中所有投资者都不应该脱离股市。答案非常简单,亏损虽然普遍,但真正亏损的只是那些在股市3000点以下时完全与股市脱离接触的那群人。那些与市场始终保持接触的投资者只是少赚了而已。很多人认为自己可以远离股市,却往往在最疯狂的时候杀入场内。
  对于套牢的朋友,不妨用机会成本的角度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持有的是现金,是否愿意买入等额的股票来抄底?如果是,那不妨在每次暴跌的时候,勇敢地慢慢增加仓位,当市场出现反弹之后,把浮动仓位抛售兑现利润以减少损失。
  熊市中管理层也一直在努力,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是多元博弈的结果,不会单纯以政府的意志为转移。2007年大牛市,4000点的时候管理层开始提示风险,但是到了6000点股市才见顶;所以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此前管理层和权威媒体不断以各种途径维稳,但是市场没有大的起色?股市暴涨暴跌背后还有人性使然:疯狂的时候不顾风险,恐慌的时候信心全无。
  从历史数据看,股市市净率15倍到2倍是极限水平,而预期现金分红率为一年定期存款的15倍到2倍之间才非常有吸引力。虽然2008年年中,市场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但相对高位而言已经回归到了合理水平。
  大霄先生在2008年末指出A股逐渐出现了较大的安全边际。到1664点时为止,A股市场已经从一个前所未有的泡沫状态回到了合理水平。社保基金悄然进入,大股东也出现增持的局面。
  对于熊市中抄底的技术,笔者认为投资者不必去刻意捕捉“最佳击球点”,因为这往往是徒劳之举。价值投资者们会感谢熊市带来的低估买入机会。熊市末期最关键的不是种子什么时候开花结果,而是播下的是什么种子和以什么样的形式去播。对于看好的公司,不妨在熊市末期尝试性建仓,当然建仓的速度要控制,因为在真正的底部出现之前,我们是无法判断的,但是部分介入有利于我们把握先机。巴菲特老先生抄底也是蚂蚁搬家式的建仓,我们何不学习下呢?
  “看着这棵树,我不能让树为我开花,也不能让它提前结果。”
  “但有些事情我们可以控制,我还可以控制在何处播种,我可以控制播种什么”。
  还记得《功夫熊猫》中龟仙和师傅之间这段颇有禅意的对话么?股市中也是同样的哲理。
  

洼地寻金
大霄先生在1664点A股见底后一直大力唱多,关心他的朋友可以发现,见诸于媒体的观点中,B股、H股和封闭式基金是他推荐的对象。但是在大霄先生的著述中,对于这些板块的具体投资技巧涉及较少,笔者在这里来做一个补充。由于投资渠道的问题,主要针对B股和封闭式基金。
  笔者和大霄先生一样,对封闭式基金和B股有偏爱,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的遵循:同样一家公司,B股的价格是A股的一半,如果长期看好的话,到底该怎么选?如果秉承价值投资,其答案不言自明。
  但是很多投资人不喜欢B股,因为其流动性不佳,并不是短线的炒作工具。原因同回顾B股的历史有关:B股是中国股市历史原因形成的小群落,最初只是吸引外资的一个窗口,所以只对境外投资者开放,其中沪市B股以美元交易,深市B股以港币交易。2001年,B股向境内投资者开放,一度井喷,结果外资高位套现,让不少内地股民“套牢”,从此B股被打入冷宫。2007年上半年的时候,一度传闻B股要和A股合并,因为当时折价非常高,B股再度井喷,但是随后传闻没有兑现,B股随A股再次暴跌,又套牢了一大批人。所以很多股民谈?B股而色变。加上国企现在可以发行H股,而外资也可以通过QFII买入中资股,所以B股的流动性越来越差,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但这正是因为这样,不少公司的A股和B股之间存在了较大的价差,有些差价甚至到了50%甚至70%,从而带来了难得的投资机会。
  和1664点以来得这轮大抄底,笔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B股上面,并不断向身边的朋友推荐,但很多人嫌麻烦,觉得还要再开户,还要换港币、美元。但结果证明,这点辛苦和麻烦是值得的。
  我们现在看看丽珠B的例子,当时丽珠集团已经在2008年中提出了在16港元以下回购B股的计划,但是因为外汇手续还没有到位,公司一直无法启动回购计划,在金融危机冲击下,B股股价也跌倒了55港元以下。熟悉行业规律的朋友知道,医药行业对经济周期不敏感,国内医药行业基本上都能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而丽珠集团当时每股的净资产在6元左右。当时笔者立刻被吸引了,这不是巴菲特提出的“安全+成长”的理想投资标的么?
  实际上,当时A股的投资环境正是最恶劣的时候,甚至有人预测A股要跌回到1000点,但是当初的丽珠B,绝对到了可以“主动买套”的投资节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丽珠B的股价最高涨幅近200%,大大超逾了指数也跑赢了不少基金经理。目前,不少券商研究员对丽珠A股的股价预测已经在30元甚至35元以上,对于股价刚过15港元、市盈率10倍左右的丽珠B,依然值得长期持有。
  自丽珠B之后,笔者对B股的研究和投资力度逐步加大。笔者选择的条件是,公司A股被机构看好重仓持有,赢利增长速度在20%以上,而B股折价较大,市盈率低于20倍的公司。随后,笔者先后挖掘了高折价的南玻B和长安B;从张裕B和张裕A的比价,又找到了低估的古井贡B,从国药控股30倍市盈率的IPO定价,挖掘了一致B。
  虽然流动性不佳,但是这些B股随后都有了不错的表现,甚至不输于A股。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政策规定,上市公司派发红利,B股股东甚至不用缴纳10%的红利税!像粤电力B、杭汽轮B、粤照明B等偏爱分红的公司,长期持有B股拿分红也是不错的选择。
  笔者要提醒的是,对B股投资,必须要分清楚相对低估和绝对低估的区别。A股在1664点之时,不少优质的B股已经跌破净资产,市盈率达到个位数,这属于绝对低估,此时买入并长期持有是好的选择;但是不少人在A股6000点之时,看到价格相对低估的B股而买入,结果随A股一路套牢。换言之,投资B股,其和A股的折价率只是一个相对指标,关键还是要看B股本身成长性和估值之间落差产生的投资机会。
  再来说一说封闭式基金,因为工作的关系,笔者对于基金投资也略有了解,和大霄先生一样,笔者对于封闭式基金也是颇为看好。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除了对大势的研判外,最重要就是关注折价率和分红,这两者搭配给封基带来了巨大的威力。
  封基的投资,在行情启动期主要看折价率。例如,基金景宏在2008年6月27日净值为150元,收盘价为106元,按照70%的仓位粗略计算,大概1份景宏含05元的现金部位及1元的股票部位,这意味着用106元现金,可以换来05元的现金和1元的股票。换句话说,就是用0 56元的现金换来了1元净值的股票。而景宏是2014年到期,到期要转开或者清算。如果6年期间,景宏的净值不变,而且不计算债券和基金部位的收益,那也有40%以上的回报率;如果股市继续大跌,只要跌幅在40%以内,依然可以实现保本。
  而在行情的中后期,封基投资主要是看分红因素,按照基金契约规定,封基当年已实现赢利的90%要用以分红,而封基分红后,折价率将变大。所以,像在2007年的大牛市,封基的分红就会非常可观。由于基金分红部分免税,部分企业为了避税,也会在年底增持封闭式基金,从而带动交易价格的上扬。例如,上一轮牛市大盘在2007年11月份见顶,但是由于巨额分红因素的存在,封基整体在2008年1月份才见顶。
  从长期投资来看,封基的折价率会逐步缩小,所以也优于一般的开放式基金。综合来看,大盘从2005年的1000点到2008年六月底的2700点,涨幅约为170%;但上证基金指数同期从700点到3500点,涨幅有400%,差距是惊人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