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牛熊的投资智慧:超越人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牛熊的投资智慧:超越人性-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说,《窃听风云》在内地上映以来,很多平时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也去一睹风云,而这其中有不少股民、基金、券商甚至证券监管部门,不少金融机构甚至包场让员工观映,当作了“内幕交易”的负面教材。
  影片的最高潮是,被庄家炒作的风华国际从2角钱涨到最高275元时,几乎每个人都疯狂了,单日赚得10倍的财富,那是足可以改变很多人一生的神话。其实,港股市场没有涨跌幅限制,加上还有牛熊证、涡轮等衍生品,股价单日暴涨暴跌,人生大悲大喜其实是寻常事。2007年末,港股直通车本计划开通,不少内地客潜伏入港炒涡轮,期间有中石油上市前夕末日涡轮7日暴涨70倍的壮举;当然,也有随后不少没有买单被迫归零的惨剧。
  记得在《对冲基金风云录》书中有一节提到德国历史上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故事。有趣的是,俾斯麦也是一个股民。那个时候,欧洲已经有了证券交易,但是还没有“内幕交易”之说,有宰相但是没有“证监会”。作为政策制定者的俾斯麦炒股有着绝对的优势,例如德国政府即将宣布的一些政策将有利于俄国的铁路股,俾斯麦的投资顾问就帮他把投资组合中70%投到俄国的铁路股,甚至可以先买入一些公司的股票,然后俾斯麦利用手中的“政策权力”,想方设法让这些股票来升值。俾斯麦先生的炒股经是不是让我们这些还在为“政策市”烦恼的小股民望洋兴叹?
  如果你有这样的权力,你希望在股市上的年平均回报是多少?50%还是更多?俾斯麦的要求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他的投资组合在25年的时间里,年平均回报率是10%,而同一时期的年均通胀率不到1%,对此俾斯麦已经非常满意。更让人难以想像的是,尽管如此,俾斯麦还是经常把在股市的利润抽走,用于购买土地和森林。他的理由是,投资纸质证券是赚快钱的好办法,但林场却比任何东西都更能保值。
  在现今的社会,恐怕再没有投资者能像俾斯麦一样拥有对股市那样的操纵力,但是比他大胆的人却大有人在。有把全副身家投入股市的;有借钱炒股的;有相信网络上从未谋面的“带头大哥”而追逐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股票的……
  年均10%的收益已经让俾斯麦非常满足,而我们身边很多朋友一买股票就恨不得天天涨停板。股市上的财富,来得快去得也快,“铁血宰相”一百多年前的经验,让我们体会得如此深刻。
  相比起前两年内地客喜欢在港玩权证,今时今日开始关注腾讯和比亚迪这类成长股的故事。QQ是很多人每天接触的通讯工具,很多人在上面花钱,却不晓得去赚钱。而身边一位朋友不久前,在120港元的位置抛售了手中持有的腾讯控股,持有50个月,获取了15倍的回报,年复合收益率刚好100%(不算汇率损失)。
  这同内幕交易没有任何关系,他的投资回报完全得益于企业的增长。4年间,虽然经历了2007年的全球资产泡沫和2008年百年不遇的金融及经济危机,但腾讯给它的投资人创造了十几倍的利润增长。而投资人无需去考虑通胀、危机、宏观经济等令人头痛的问题,更不用为内幕交易而担惊受怕甚至付出更大代价。
  大霄先生经常告诫投资者要冷静、有耐力。山外青山楼外楼,股市这个社会里,没有永远的赢家。即使那些坐庄的人,也不知道哪天会不会突然翻船。快钱虽然赚得痛快,但正如《窃听风云》般,得善终者寡。寻找穿越周期高成长的优质公司,获取人生财务自由的乐趣,才是正道。
   txt小说上传分享

割肉与止损
曾听说过一个金佛的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山上有个寺庙,一个老方丈带着几个小和尚。后来,山下来了一个金匠。金匠花1000文买了一块金锭,用了半年的时间,打造成一尊非常漂亮的金佛,开价5000文出售。小和尚们告诉方丈,说佛堂刚好少一尊金佛,但现在寺里的香火钱只有1000文。方丈说,我有办法,500文就能买到,小和尚们都不相信。
  第一天,第一个小和尚下山了,问金匠4000文卖不卖,金匠断然拒绝了;第二天,第二个小和尚又下山了,问金匠3000文卖不卖,金匠更不乐意了;第三天,第三个小和尚下山了,问金匠2000文卖不卖,金匠有点后悔当时没有以4000文卖出去;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小和尚的开价已经到了200文,金匠都已经麻木了;第七天,老方丈下山了,开价500文,金匠想都没有想,马上拿过钱,把金佛塞到老方丈手上。又过了很久,金匠到了另外一个地方谋生,看到有个金铺在卖金佛,做工还没有当初自己做的那尊好,开价2000文,有不少人问津。
  在急剧变化的市场中,缺乏逻辑的过度恐惧和最大悲哀,正是像金匠一样的个人投资者。在6000点乐观看多,在1664点悲观看空,是最真实的写照。每天担心市场每一个细节的波动,而不是关注自己所持有资产的真实价值,被大涨引诱得欢欣鼓舞,或者被阴线折磨得提心吊胆。
  经过股市的几番轮回,很多人才会明白严谨的投资纪律和平和的投资心态比选择好股票的贡献度更高,否则即使拿着金佛,也只能卖个木头价格。很多股民朋友都喜欢看大盘,每天晚上判断大盘是涨或是跌,盘中一看到大盘杀跌,就迫不及待地卖出手上的股票;看到万科、招行在拉指数,又把刚卖掉的股票拣回来。就像金匠一样,和尚出什么价,是和尚的事,为何要影响自己的判断?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说过:股票投资的基本原则非常简单并且永恒不变,如果你持有一家赢利不断增长的公司的股票,那么你的股票投资回报将会十分丰厚;在股市里耐心等待更长的时间会让你的投资回报加倍;想知道在任何一个交易日股票走势的人们都会问:收盘是多少点?其实更应该关心的是上涨股票数目与下跌股票数目之比是多少?这种上涨/下跌比率更加真实地描绘了当天股市的真实情况。
  对于自己所真正了解的公司,就不会受市场情绪困扰盲目割肉,把金佛贱卖出去了。这是不要盲目割肉的道理。但是作为投资者,应该明白,如果学会了止损,就觉不会到最后盲目割肉了。
  笔者非常担心的是,身边很多新入市的股民朋友喜欢“止盈”却不会“止损”。彼得·林奇也提出过股市上一个现象,许多人总是留下满手的“烂股票”,而丢掉所有“好股票”,对于错误的决策不愿意认错。但是,在股市里长久的生存下去,止损是第一要义。1万元的本金,亏损10%止损,赢利11%就可以扳回;亏损30%,要赢利45%扳回,如果亏损50%,就要翻番才能回本了。
  “5·30”第一天,有不少老股民敢于在集合竞价直接挂跌停板出货,就是经验告诉它们,面临可能更大的亏损,必须拿出壮士断臂的勇气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要盲目割肉,学会勇敢止损,看起来是两个矛盾的建议,却是股市上的辩证智慧。记得“5·30”事件过后,大霄先生接受媒体采访时,告诫投资者对A股市场应该怀有敬畏之心,永远不要想驾驭市场,尊重市场,承认现实。止损和割肉的辩证,也只有在市场实践中才能真正深切的领会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股神与大师
“造神”是国人的传统,股市也不例外,正所谓“股市代有神仙出,各领*三五年”。可惜,股神很多,大师太少。
  人们崇拜大师,却更喜欢追捧股神,因为大师只给方法,股神给的都是结论。A股历史不长,但每个阶段都有“股神”出世。杨百万、赵笑云、林园、“带头大哥”、叶荣添……这些都曾光芒耀眼的明星,有些还活跃在舞台上,有些已黯然失色,有的被迫远引甚至锒铛入狱。
  “股神”们之所以成为“股神”,必然在某些时段的预测颇为精准,能给股民快速带来财富的增值,精准得甚至让人觉得神秘。“午夜的太阳下,隐藏着寻金人的怪异之事”——《对冲基金风云录》曾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因投资失败而落魄的经纪人,一次意外遇到了一位卖《华尔街日报》的老人,神奇的是,这份报纸记载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市场所发生的结果,虽然老人并不是经常出现,但足以让这位经纪人成为万众追捧的“神”,直到有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讣闻……
  这是一个黑色的幽默,其实以讽刺的笔法,告诉了我们,靠频频短期预测而显赫的“股神”并不能长久,追随的这样的“股神”恐怕也不过是一条不归路。笔者也亲历过股市江湖大佬失手的故事。“武叔”(化名)纵横江湖十数年,阅股无数,做过券商老总、管过社保,管公募基金的时候,业绩出类拔萃;后来自立门派,业绩同样斐然。中国国航上市2元白菜价烂于市的时候,武叔携巨资倾囊买入,后获利十数倍,并在“5·30”前高呼“夏季无行情”,让江湖众人叹为观止。然而2008年却成了其滑铁卢,彼时正值春天,武叔现身羊城,放言4100点乃年内大底,6月前将直破新高,并放言“武某纵横江湖13年,几时看错过?”,当然结果证明,武叔看错了,而且败得很惨。
  所以说,迷信“股神”并非投资者正途,“股神”只是投资人渴望快速获利的拐杖和幻影。大霄先生从2005年至今,对股市大势的判断几乎可谓无出其右,媒体更是冠以“100%的准确率”的桂冠。但熟悉大霄先生的朋友了解,他很少对短期走势和个股做判断,然而对大势的把握,心中自有沟壑,在狂热中泼一瓢清泉,在寒冬中添一把旺柴。
  大霄先生也“追星”,他不追股神,但追大师。巴菲特、李嘉诚的动向,他都反复玩味,并用于对后市的判断。大师们往往因为高瞻远瞩而孤独,出手之际总得不到理解,巴菲特每次抄底被套,总少不了被冷嘲热讽,然而将时间拉长,人们才会不断惊叹大师的智慧。
  2008年,巴菲特斥资18亿港元入股内地在港上市公司比亚迪股份,此次投资也是巴菲特在美国次贷危机转为信贷危机之后,进行的第二笔重大投资。在一次接受电台节目访问的时候,巴菲特如此评述中国资本市场,“那里确实蕴藏着很大的机遇,在环境适合的时候,你会看到我们在那里大规模投资”。 香港投资界,有“香港巴菲特”之称的李嘉诚也一直建言谨慎,但是当时,东亚银行遭遇挤兑股价大跌后,李嘉诚也果断出手了。耐人寻味的是,当两位殿堂级的人物出手的时候,国内的投资大腕们却对A股前景依然甚为担忧。“救市政策不会从根本上恢复信心”、“经济最差的阶段还没有到来”……
  巴菲特总是在最恐慌的时候抄底,因为 “我从不为可能出现的突发性危机而担心,我也只是希望能够以足够便宜的价格购买好公司的股票,所以我从不对那些不打算去理解的事情担忧”。大霄先生也是如此,在2008年底,不少国内优质公司跌破净资产之时,大股东纷纷回购,他开始大呼买入,同样修得了正果。
  大霄先生也是孤独的,6124点的颠峰,他惊天一呼,却奈何曲高和寡,甚至为得不到同事、亲人、师友的理解而一时惆怅。但是,大师们对真理的坚持是不变的,不屑于做墙头草,更不屑于为了短时之利益而出卖真理。不少人以“门徒”、“神童”、“东方巴菲特”等名号,借大师之名往自己脸上贴金,但是却频频指点股市江湖,为博虚名而行“股神”之实,奈何交出的成绩单却往往是一塌糊涂。还有人,误读“价值投资”,死捂所谓的价值股,却最终误人误己。
  大霄先生性谦虚,不喜自夸和包装,连出书都是笔者和朋友多次督促。但他是经过实战和学习,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于草根中悟得大师真谛的行者,也是从业者中,距离大师最近的人之一,孜孜以求的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价值投资之路”。相比较市盈率,大霄先生更喜欢市净率等指标;关注政策导向、关注大股东动向;从一些市场现象中判断大势未来方向,这都是大霄先生结合大师智慧和内地股市特点而形成的智慧结晶。
  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之旧事,至今历时数十载依然为人称道。耐心细读近几年来大霄先生之智慧结晶,同样可以汲取大师智慧,为自己在投资道路上寻得更多的真谛。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股民“三戒”(1)
2008年有人用“三反”总结前几年的操作策略:2006年要反动,2007年要反恐,2008年要反贪,非常形象。笔者根据自己和身边人的例子,想用“三戒”来帮助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