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团结抗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再上庐山与国民党谈判。周恩来等向蒋介石送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迅速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基本要求,重申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应该说是作出了更大的让步,明确地承认蒋介石为抗日领袖。这些让步从表面上看是消极的,但是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通过让步换取了国民党对中共合法地位的承认,换取了统一战线的形成。通过这些让步,中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正如七月十五日宣言讲的那样:“本党这种光明磊落与委曲求全的态度,获得了同胞的赞许。”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下,蒋介石7 月17 日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了准备抗战的决心,但还没有完全放弃对日媾和的企图。蒋介石在演讲中说: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以后,中共在回答国民党方面不服从调动,擅自跨越战区的指责时,总是以蒋的这句话作为反击。
日军不断扩大侵略,把战火从华北烧到华东。8 月13 日,中国军队在上海奋起抗战。国民党当局在其统治受到致命威胁时,急欲调动红军开赴前线,因而在国共谈判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愿望。8 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8 月25 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9 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一二O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全军共4.5 万多人。接着,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万人。红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1937年9 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辖23 个县,人口约150 万,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次催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9 月22 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 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进步党派、抗日团体和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热烈欢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并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功绩:
第一,表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破产,说明共产党“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的主张合乎历史的潮流,深得人心。
第二、有利地动员了全国亿万军民投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勇斗争。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有重大意义。
第三、为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全民族同仇敌忾,奋起抗战  教材129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淞沪、忻口、徐州及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灭日军1 万多。
正面战场广大爱国官兵面对优势武器装备日军的大举进攻;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英勇顽强地与侵略者战斗;流血牺牲者可谓千千万万。八一三,淞沪抗战。李宗仁事后评价:淞沪会战,历时三月,是我国抗战八年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一役。我军参战的约50 余师,战斗兵员总数在70 万左右。淞沪战场离苏嘉路第一道国防线尚有百余华里,战场上人数既多,又无险可守,敌海陆空三军的火力可以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令炮兵白日无法发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则以千计,牺牲之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在抗日战争中;为保卫国家、民族;在正面战场英勇作战而捐躯的军人不知其数;其中高级将领也有一大批;如赵登禹、佟麟阁、张自忠、郝梦麟、刘家麒等等。这些官兵;都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肯定了他们的抗日业绩;颂扬了他们的爱国精神;中华各民族人民永远怀念他们。汉口有赵登禹路、佟麟阁、张自忠路、郝梦麟路、刘家麒路。
由于日军疯狂的进攻及作战能力的强大,在1937 年7 月至1938 年10 月的15 个月的时间里,占领了中国人口稠密地区的大片领土,日军在中国土地上大肆烧杀淫掠,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
日军进占南京城后,即以灭绝人性的烧杀淫掠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震惊世界的南京惨案。日军进城后,就在全城范围内放火,首都南京各华丽建筑,名胜古迹,直至居民住宅均难以幸免,南京城31%的建筑被日军放火焚烧,致使美丽的首都南京四处烟火,满目残垣断壁。日军进城后,不问是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还是逃难的居民,均成为其杀戮的对象,6 个星期内,被日军惨杀的中国平民和失去战斗力的军人达 30 万人以上,且手段极端残忍,包括集体屠杀、活理、挖心、剖腹、当射击或刺刀靶子、游戏取乐等。日军进城后,疯狂蹂躏、残害中国女性。仅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制决书》记载,“在占领后的一个月中,在南京市内发生了两万左右的强奸事件”,“全城中无论是幼年的少女或老年的妇人,多数都被奸污了。” 其中,许多被害女性又被断肢、破腹、割乳等方法致死。日军进城后,还放手进行抢劫。其间,不管是商店商品,还是居民财物,不问是货币,还是布匹、衣服、金银手饰、文物等,见着就抢,其数量无法统计。南京惨案是日本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经过淞沪战役、南京会战的惨败中,国民党对战争的规律也有所认识,比较牢固地树立起持久抗战的思想,以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指挥大体是正确的。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灭日军1万多,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抗战初期,导致国民党正面战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教材130
1、由于敌强我弱的总形势。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下子就深入俄国国土近千公里,俘虏红军几十万人,苏联惨得很。按说,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动员群众了,怎么还是那样惨呢?主要是敌强我弱,以及突然袭击。
2、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3、单纯的阵地防御作战。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指导方针发生了一些变化,即由抗战初期的全面进攻作战、速战速决灭亡中国,改变为实施有限目标的局部性进攻作战,加强对中国的封锁和中国后方的轰炸,以维持其长期围攻态势。同时,运用政治和军事的手段,确保占据区的治安。鉴于战局的变化和日军侵华指导方针的变化,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仍以主要兵力抵抗日军局部性进攻作战,并相机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这期间,政府军进行了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上高会战、中条山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其中中条山会战中国军队阵亡4。2 万人,被俘3。5 万人,是抗战正面战场中损失最大的一次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共毙伤日军5 万余人,俘日军139 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
1944 年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一败涂地,八个月丢失146 座城市、20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民党在军事上的溃败和统治区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激起各阶层人士的强烈不满。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迅速高涨。
由此可见,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相当频繁,在日军多次局部性进攻作战中,中国军队多努力进行了抵抗,并在相机发动的有限度攻势与反击中,先后取得了一些战役的胜利,从而基本上保持和稳定了原有战线,使得日军在这一阶段没能
取得很大进展。这一阶段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在战略上掩护和保卫了西南大后方和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为西南大后方和华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条件,也为敌后战场的成长创造了条件。这一阶段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作战,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延续,其间,中国军队广大官兵浴血奋战,出现了像张自忠等那样为国捐躯的将领及士兵,表现了可贵的献身精神。
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评价:
1、国民党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了抗战;以巨大的牺牲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这是正面战场的主流;应当予以肯定。
2、在血与火中,国民党逐步认识到战争的一些客观规律,确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保存了相当数量的有生力量。
3、在战争初期,正面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客观上对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战场起到了战略配合的作用,从此两个战场互相策应、互相促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沿海沿江工业的内迁,为西南大后方的奠定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4、相持阶段,正面战场担负着较大规模的正规战任务;抗击敌人的较大规模进攻。正面作战线虽然后撤了几千公里;失地100 多万平方公里;但这是制订“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时所估计到了的;达到了分散敌人之兵力、消耗与迟滞敌人、掩护大后方等战略目的。
4、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博得了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5、在八年的浴血奋战中;正面战场部队伤亡320 多万人。广大爱国官兵同仇敌忾;尽忠报国;他们的血洒在捍卫民族生存的神圣而崇高的正义之战中。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崇敬和怀念。
同时应该指出,抗战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也存在许多局限和失着。使许多战役战斗;有的本不应失败的却失败了;有的本应获得更大胜利却未能获得;而且部队伤亡过大;以致消耗敌人远比自身的消耗为少。
1、抗战意志衰退;从军事委员会主要决策者到战区各高级将领;都是以保存实力、坐待胜利为指导思想;失去了抗战初期的积极性。如1941 年10 月;日军为策应第二次长沙会战;在强渡黄河进攻郑州时;于霸王城附近的邙山头留驻2 个步兵大队;构筑了作为以后再次南侵时的桥头堡阵地。第一战区数十万之众;对此背水为阵、孤立突出并与其后方联络极为困难的少量日军;竟然坐视不问;任其长期存在;使日军随时可以由此南侵;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
2、蒋介石“曲线救国”的策略,导致国民党军先后有78 万人投敌;其中将级军官67 名; 如孙殿英、孙良诚、庞炳勋等。降将如毛、降兵如潮。
3、军队贪污腐化;汤恩伯部每个单位均有空缺;汤本人及其军队将领都与日伪方面有密切的“贸易”关系;从中牟取暴利;大发国难之财。这样的军队不可能全心致力于抗战;一战区在会战检讨中即说;该部“一经与敌接触;亦即南撤”。
4、军队的纪律败坏;当地人民恨之入骨。河南人民说:“水旱蝗汤,汤灾最猖。” 汤恩伯军队所到之处;保、甲、乡长逃避一空;这样的军队得不到民众的支援。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路线与持久战的方针
1、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
从抗战一开始,国共两党就出现了不同的抗战路线。双方都要打败日本侵略者,这一点是一致的,那末为什么又会出现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呢?
最根本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尖锐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这场斗争的实质是由谁来领导抗战以及抗战胜利后,由谁来掌握中国。
从中共方面来分析。中共认为:
第一,国民党固然开始抗战,但指望靠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来取得抗战胜利是不可能的,中间包含着极大的危险性。
第二,战争是长期的极端残酷的,国民党很难抗战到底。汪精卫成了汉奸,蒋介石也有许多媾和行动。
第三、蒋介石心术不正,借刀杀人。因此,抗战的胜利最终要靠共产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