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决定成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细节决定成败-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传方式, 别的厂家根本没重视这一点。”     然而,这个城市里原来很多喝这个牌子牛奶的人,后来却坚决不喝了,原因正是送奶车 惹的祸。原来,这些送奶车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忽略了维护清洗,车身粘满了污泥,甚 至有些车厢已经明显破损,但照样每天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人们每天受到这种不良的视觉 刺激,喝这种奶还能有味美的感觉吗?     创造这种推广方式的厂家没想到:“成也送奶车,败也送奶车。”对送奶车卫生这一细 节问题的忽视,导致了创意极佳的推广方式的失败。     同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之中。很多企业在营销出现问题的时 候,一遍遍思考营销战略、推广策略哪儿出了毛病,但忽视了对执行细节的认真审核和严 格监督。     如果从一个营销活动的执行而言,细节的意义更远大于创意,尤其是当一个方案在全国 多个区域同时展开时,如果执行不力,细节失控,最终很可能面目全非。而每一个细节上 的疏忽,都可能对整体的成功形成“一票否决权”。这一点与学校的考试完全不一样。     我在北京大学为学生做报告时曾说过这个问题。在学校的考试中,100 分的题如果你错 了一分,那么可以得到 99 分,其计算公式是:100…1=99 分;但在实践中,你所做的事情如 果错了一分,那么你可能只得到零分,其计算公式是:100…1=0 分。比如,当你填一张票据 时,10 个或者 20 个栏目,如果你填错了其中的一项,那么这张发票就作废了。对于这种行 为来说,你只能得零分。在实际操作中,应该说这种事例虽然经常发生,但还是比较仁慈 的,因为这损失的仅仅是一张票据,如果要是涉及到生命安全的事项呢?     2003 年 1 月16 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升空80 秒后发生爆炸,飞机上的七名宇 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一片震惊。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官员罗恩·迪特莫尔被 迫辞职。此前,他在美国宇航局工作了 26 年,并已担任4年的航天飞机计划主管。     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泡沫。     “哥伦比亚”号表面覆盖着2 万余块隔热瓦,能抵御 3000摄氏度的高温,以免航天飞机 返回大气层时外壳被高温所融化。1 月 16 日“哥伦比亚”号升空 80 秒后,一块从燃料箱上 脱落的碎片击中了飞机左翼前部的隔热系统。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机记录了这一过程。                                                                       68  
……… Page 70………

                           第 5章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                                   ID2002    应该说,航天飞机的整体性能等很多技术标准都是一流的,但就因为一小块脱落的泡沫 就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七条宝贵的生命。在这里,一个小 小的细节上的错误,使这一结果别说是得零分,甚至得了负分也不过分。细节的重要性, 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这种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执行的过程中。     在执行环节,不仅要细致到位,而且也要注重执行过程中的创新与突破。这种执行环节 的创新虽然与整体方案的创新相比比较细微,但细微之处更能显现效果。     如某城市,在“感冒旺季”的时候,各品牌感冒药都在各个终端药店派驻了促销员。但 A 品牌的感冒药在执行层面要领先其他品牌一步。当该品牌着装整齐、佩戴统一校徽、具备 丰富产品知识的300名医科女大学生,出现在各个终端药店进行促销的时候,立刻把别 的品牌的促销员比了下去,而且她们的素质与知识以及经过强化培训的促销技巧,在与消 费者的沟通中更显优势。由于终端促销的优势,加之其他促销手段与广告策略的得力,当 年 A 品牌的销量位居当地各感冒药品牌第一位。                  “我强调细节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经营出色,            就必须使每一项最基本的工作都尽善尽美。”                                 ——克洛克(麦当劳创始人)  5。过去,人是第一位的; 将来,制度是第一位的(管理)     在企业的管理中,对细节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但对细节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 就是制定出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我认为,标准和规范,就是对细节的量化,是重视细节、 完善细节的最高表现。一个没有规则、没有标准的企业肯定是管理不到位的。正是基于这 一认识,我所在的公司在召开经销商大会的时候,光规范文件就出台了 32 份,几乎涉及到 了会议程序、会议内容、如何接待客人、怎样对待家属、怎样发放礼品、怎样送客回去等 每一个细节,同时派专人负责各项工作的落实。细节完美是整体完美的前提,由于各项细 节做的非常到位,使会议开得非常成功,极大地提升了我公司的形象,极大地鼓舞了经销 商对我公司的信心。     说到管理中的细节,我觉得中国企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在日本,河豚被奉为“国 粹”,与浮世绘一样深受日本人的推崇。河豚肉质细腻,味道极佳,但这种鱼味道虽美, 却毒性极强,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在中国,羡美味而“拼死吃河豚”的人, 每年中毒、死亡者都达上千人。但同样是吃可豚,在日本却鲜有因此而中毒、死亡的事情 发生。问题出在哪呢?     在日本,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严格的,一名上岗的河豚厨师至少要接受两年的严格培训, 考试合格以后才能领取执照,开张营业。在实际操作中,每条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经过 30 道工序,一个熟练厨师也要花20 分钟才能完成。但在中国,加工河豚就跟做其它海鲜一样, 加工过程随随便便,烹饪过程也没有经过太多的工序,其后果可想而知。        69  
……… Page 71………

                                第 5 章 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                            ID2002    加工河豚为什么需要30道工序而不是29道?我想这30道工序绝不是凭白无故地杜撰出 来的,一定是经过精细的科学实验测试出来的(既便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就是从营销的意 义上讲,这种宣传也会增加可信度),人家没有因吃河豚而中毒就是明证。可能经过 20 道 工序的处理也不一定会死人,但粗糙的工序只能带来粗糙的感觉。从这一点来说,凡是精 细的管理,一定是标准化的管理,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化的管理。     麦当劳规定:牛肉饼烤出20 分钟,没有卖掉就要丢掉,这就是量化细节。按照一般的粗 放式的管理,别说 20 分钟,恐怕过了 2 个小时也不肯扔掉。这就是麦当劳之成为麦当劳的 原因。烤牛肉饼烤出20 分钟内就要消费,这就是标准。你想想,要达到这样一条看来是很 简单的标准,背后需要做多少细致的工作!比如,客人多而要的又多时,现烤来不及,要 让客人等——这是最让顾客头疼的事;而客人少,而烤的多时,又只好扔掉——这会大大 增加经营成本。所以,既要不让客人等,又不多烤而扔掉,一定要对顾客需求经过详细的 纪录,找到一个客人数量与烤肉数量的一个合理的比例,这样才能保证两者不误。这单单 是烤肉一样,其他食品以及服务还有相应的标准要去执行,可以想见这其中的细节是多么 复杂了。     现在,适应加入 WTO 的需要,我们的企业也常常讲SOP——标准作业规范,但我感觉 大多数过于粗糙,缺乏细节的量化。     在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中,我们可以从ISO管理系统中看中德企业细节上的差距。     严谨、严格、认真是产品、质量认证的信条,中国和德国企业在 ISO 管理过程中,企业 行为有着明显的不同。     如在企业的ISO管理中,有一个要求是:企业与客户的合同必须经过评审。审核时, 审核员发现客户已经在合同上签名,而没有本公司销售经理的签名。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 合同必须要有销售经理签名,所以这是一个不合格项。如果这是一家中资企业,审核员发 现问题后,会在“纠正措施”上填写:没有签名的地方补上签名。接下来的过程是销售经 理补上签名,再由审核员去验证。这件事情就算完了。     但这种事情发生在德国企业,处理方法就完全不同:发现没有签名,不是简单地让责任 人补上签名,而是去查找没有签名的原因是什么,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程序文件 上写的是要求销售经理签名,而销售经理经常出差,但合同又不能不签。说明程序文件不 具备可操作性,应该修改程序文件为:当销售经理不在时,要授权给代理人。然后填写纠 正措施:更改编号为多少的程序文件。     同样一件事情,由于思维和处理的方式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完全不同:前者的责任人是 销售经理,后者的责任人是程序文件编写者;前者只是就事论事地作整改,后者却在修改 完程序文件之后,还要检查另外还有没有类似情况的程序文件;如果没有,这个事件才算 结束。德国企业就是凭着这种审慎严谨、一丝不苟的做事风格和擅长逻辑分析的特长,成 就了戴姆勒、西门子、大众等世界级企业巨头,以及一大批对产品精益求精、有超强竞争 力的中小企业,同时也打造了“德国制造”这个几乎成为产品品质保证代名词的品牌。                                                                       70  
……… Page 72………

                           第 5章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                                   ID2002    这一案例表现了中国企业就事论事与德国企业追本溯源的不同,其实说到底,就是对事 情认真的态度和对细节追究的精神不同。     我们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认真、严谨、精细的民族,在法律体系中以及在企业管理中 重视程序的精神,就说明了这一点。     与德相反,美国则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民族,但我们可能不会想到美国竟有规定会议怎么 进行的规则。     说到开会,我们中国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开会“大国”,有些年可以说是天天开,甚 至是一天到晚开。大会小会,什么样的会都开过。有一种说法是“旧社会税多,新社会会 多”。美国人是会少,不仅少,而且短;工作中的碰头会之类的,常常是站着开。     美国人崇尚自由,但美国人对待开会却是严肃认真的,美国人是会少规矩多。说到开会 的规矩,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得上美国人的规矩大了。他们有一本厚厚的开会规则——《罗 伯特议事规则》(Robert  sRulesofOrder)。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部由亨利·马 丁·罗伯特撰写的《议事规则袖珍手册》(PocketManualofRulesofOrder)于 1876年出版, 几经修改后于1990 年出了第九版。     罗伯特议事规则的内容非常详细,包罗万象,有专门讲主持会议的主席的规则,有针对 会议秘书的规则,当然大量是有关普通与会者的规则,有针对不同意见的提出和表达的规 则,有关辩论的规则,还有非常重要的、不同情况下的表决规则。     有一些细节规则后面的逻辑原则是十分有意思的。比如,有关动议、附议、反对和表决 的一些规则是为了避免争执。原则上,现在在美国的国会、法院和大大小小的会议上,在 规范的制约下,是不允许争执的。如果一个人对某动议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呢?他首先必 须想到的是,按照规则是不是还有他的发言时间以及是什么时候。其次,当他表达自己的 不同意见时,要向会议主持者说话,而不能向意见不同的对手说话。在不同意见的对手之 间的你来我往的对话,是规则所禁止的。     在国会辩论的时候就是这样。说是辩论,不同意见的议员在规定的时间里,名义上是在 向主持的议长或委员会主席说话,而不能向自己的对手“叫板”。自己发言的时候拖堂延 时,或者强行要求发言,或者在别人发言的时候插嘴打断,都是不允许的。     在美国的法庭上也是这样,当事双方的律师是不能直接对话的,因为一对话必吵无疑, 法庭就会变成吵架的场所。规则规定,律师只能和法官对话,向陪审团呈示证据;而陪审 团按照规则自始至终是“哑巴”。不同观点和不同利益之间的针锋相对,就是这样在规则 的约束下,间接地实现的。     像议事规则这样的技术细节,对于美国这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