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价格或价格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利。
  可见,价格还是自由竞争形成的好,好意的计划价格或价格管制人为地破坏了市场机制,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还会给人们带来很大麻烦(排长队买东西浪费宝贵的时间),说得更严重点,是在剥夺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利。
  从理论到实践,就是在变与不变之间
  我们习惯于简单的因果推论,是因为常忽略了“变中有变”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人们想当然地断言,系安全带就安全,吃低脂冰淇淋就能减肥,价格便宜对消费者有好处。但是,由于一个变化往往会引发另一个变化,后面的变化也可能反作用于前面的变化,并最终抵消了原来努力想得到的结果。

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4)
开始的变化把我们往上推,后来的变化把我们往下拉,最后使我们陷于“骑虎难下”(要上上不去、要下下不来)的难堪境地。到底是升了还是降了?这取决于我们往上走和往下掉的相对幅度。如果上升的趋势大于下降的趋势,我们的位置则要比起始点高些;如果下降的趋势大于上升的趋势,我们就会处于比起始点更低的位置;如果上下力量相当,我们忙乎了半天,其实还在原地踏步。究竟是什么结局,最终取决于一个变量与其他变量变化的相对幅度。
  需要明确的是,在讨论经济学话题时,用“这最终取决于”说话要特别小心,应该用经验事实来审慎推导结论。光有“理论”是不足以说明实际问题的,仅知道关键变量的变化方向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综合把握相关变量在每个方向上的变化情况,才能恰当地运用相当简化了的“理论”解说现实中复杂的“问题”。
  在安全带例子中,我们就需要知道每起车祸中司机的平均死亡人数增加了多少,而车祸事故总数又降了多少。如果事故总数上升了2%,而每起事故中司机平均死亡人数却下降了25%,那么就可以得出结论说:系安全带降低了车祸事故的伤亡。关键的问题在于,理论本身不能保证结论可靠,需要经验数据来证明。
  要真实圆满,就要注意全部细节
  经济学家认为,把握全局比关注局部更重要。假设,世界上某些事情的发生影响了A、B、C和D,如果仅仅认识到A和B的变化,那我们仅能解释事情的部分真相;如果能够把握A、B、C和D的全部变化,那我们才算真正解释了整个事件。
  人们经常“简单地”看问题,就是因为他们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或怕费时“懒得”去想去做,所以“没能”看到一个变化所引起的所有影响。人们知道系安全带能够降低每起事故中司机死亡的平均人数,却没有认识到系安全带也可能引起事故总数增加这一变化。人们知道选择低脂肪、低能量的冰淇淋能降低单位冰淇淋热量的消费,却没有意识到这一更换冰淇淋消费类型的变化,也会使自己麻痹大意而吃更多的冰淇淋这一变化。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识别当一块石头掷入湖中时产生的所有涟漪。在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反复告诫自己:“我们已经发现其中一个变化,但是其他的呢?”
  亨利?黑兹利特(Henry Hazlitt)是位经济学家和新闻记者,在他的著作《从生活教训中学习经济学》中,曾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一个顽皮小男孩用石块砸碎了面包师家的玻璃,于是,全城的人聚集在一起,批评青少年犯罪率正日益攀升。但有位市民却说,打碎玻璃未必就不是件好事。因为,玻璃被孩子砸碎了,面包师就得找玻璃工人给换一块新的,这样,玻璃工人收入就会增加,生活就得到改善;玻璃工人收入提高,他就会花更多的钱去买衣服,裁缝就会得到更多的收入;而裁缝师傅又会花更多的钱去买家具,结果,家具厂商又得到一笔额外的收入……换句话说,一块石头打碎玻璃,为许多人带来了一连串的额外收入,那么,我们能说男孩打碎人家窗户玻璃这一行为就绝对是件“坏事”吗?

第4章 在变与不变之间(5)
正如黑兹利特所言,在这个故事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就是,当石头打碎玻璃后对于面包师、玻璃工人、裁缝、家具厂商等消费或生产选择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而且,这种“系列变化”也不是“一系列”,而是无限多样的“多系列变化”。原本面包师不是要去买一块新玻璃,而是准备用这笔钱去买一台新电视机,这样一来本来电视机厂商可能赚到的这笔钱,由于其他情况发生“莫名其妙的变化”却没能得到,这便是由此引发的“多叉”系列变化。
  这类无限多变的“生活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上演,只是我们没有用经济学家的眼光去冷静审视过而已。现在,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解析现实经济问题时,把握相关因素总体变化,而不是仅局限于理论模型给定的关键因素变化,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很容易忘掉”这一点;为此,遇到问题先不要急忙下结论,要先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变化”我们没有考虑进去。
  经济学家视点
  ☆ 变中有变。一件事情的变化很少不会带来其他事情的变化。
  ☆ 完美在细节之中。为了认识整个事件真相,就要识别所有相关因素的变化情况。
  ☆ 理论的抽象要回复到现实的具体处才有用。在对现实问题作判断时,首先要搜集足够的经验数据做支撑,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变量的变化方向和程度,才能最终判定某一变化带来的净效应是什么。
  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1)假设,与不系安全带相比,当每个司机都系安全带时,车祸中的司机死亡人数会减少,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系安全带就可以减少伤亡事故呢?为什么?
  (2)消费者在购物时,对于同一件商品来说,在什么情况下愿买便宜的?又在什么情况下宁愿付高价?为什么?
  (3)史密斯认为降低所得税率会增加所得税收入,而琼斯则认为降低所得税率将减少所得税收入。你赞同哪种观点?试解释原因并说明你在推论时所隐含的假设条件。
  (4)在关于驾车系安全带的例子中,我们提到,系安全带将引起两个因素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具体讲,就是指每起车祸中司机死亡人数将减少,而车祸发生次数也将增加,最终司机死亡总数将取决于每个因素相对于另一因素变化的幅度大小。请从生活中举一类似例子来作相应解说。
  (5)“如果一个因素(如A)变化会引起另外两个因素(如B和C)发生变化,而且,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方向相反,那么,我们就需要用一些经验数据来确认这两个作用方向相反的变量,在变化程度上引起的净效应。”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1)
我们来设想一下,你已在课堂上学过一些经济学知识,而目前正在家里过暑假,恰好家里举办了一次聚会,有亲戚听说你学过经济学课程,就兴致勃勃地过来请教你:“近来房价一直在上涨,你能告诉我接下来一年半载这房价还会不会再涨啊?”
  显然,这位亲戚是在与你讨论有关“预测”的事情。她想让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房价会有什么变化:是继续上涨,还是下跌,抑或是保持稳定?
  在经济学课堂上,当你学习了供给与需求的基本知识,如果让你“预测”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变化,这似乎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儿。因为你知道,在竞争市场中,供求决定价格。例如,某个商品,如果供给保持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会涨,需求减少价格就跌。
  但是,这是在课堂上,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在课堂上所谓的“预测”,其实是一种“解释”:老师把供给和需求变量作为“假设条件”告诉了你,让你知道供求与价格在竞争市场条件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因此你觉得很“容易”。而在现实生活中,关键的问题恰恰在于,市场供求变化信息是我们谁也无法确切知道的。因此,在现实世界中,了解有关供给和需求究竟是怎么变化的就显得至关重要。
  要预测,你须知道些什么
  现在,让我们还是回到那个有关房价的问题上。你的亲戚表面上是在问你房价会如何变化,其实她是想知道,或相当于在问,未来房子的供给与需求将会怎样变化。因为,她肯定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知道了供求变化,她也就知道了价格会怎么变。于是,我们就将问题转换为判定如下13种供求变化的可能性:
  1。需求增长,供给不变;
  2。需求与供给都增长,但供给增长得更快;
  3。需求与供给都增加,但供给增长得较慢;
  4。需求与供给按同一幅度增长;
  5。需求增长,供给下降;
  6。需求下降,供给不变;
  7。需求与供给都下降,但供给下降更快;
  8。求与供给都下降,但供给下降得慢;
  9。求与供给按相同幅度下降;
  10。求下降,供给增长;
  11。求不变,供给增长;
  12。求不变,供给下降;
  13。需求与供给都不变。
  那么,到底哪一种可能性将会成为现实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就得知道供给与需求都有哪些影响因素。
  譬如,需求是下面一系列因素的“函数”,或取决于这些因素的变化,诸如人口规模的变化、货币供给的变化、替代品价格的变化、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未来价格预期的变化、工资的变化等等。而供给也是一系列因素的函数,或者说取决于如下因素的变化,诸如技术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税赋的变化、一定区域供应商数量的变化、相关资源(对房屋来说,相关资源包括木材、混凝土、金属材料等)价格的变化等等。简言之,要了解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进而预测价格走势,你必须先了解所有影响供求变化的因素,诸如货币供应、相关资源价格等都将会有怎样的变化。

第5章 为什么预测比解释更难(2)
但这还不够。让我们再进一步设想一下,你现在已经掌握了所需要的所有数据:你知道相关资源的价格是否增加或减少,也了解(房屋建筑业)生产力将会增加还是减少,如此等等。然而,你还是有一个大麻烦:你不能确定这些影响因素中,究竟哪个变量比哪个变量对供给或需求的影响要大些或小些。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假如,随着货币供应增加,人们对房屋的需求也增长;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提高,房屋的供给也在增长。假设只有这两个因素增长了。我们再假设,在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两件事情,一件是货币供应增长,另一件事情就是生产力提高。根据这个信息,你本可以预测房屋的需求和供给都会有所增长。但是,据此你还是没有办法知道在房价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你没法判断房屋的需求的增长是高于还是低于供给的增长,抑或是二者同步增长。换句话说,你需要弄清楚,这货币供应增长对房子需求的影响,与生产力提高对房子供给的影响,究竟哪一个更强烈些,哪一个更微弱些,或二者影响强度大致不相上下。
  让我们再进一步简要总结一下:要做出关于房价走势的确切预测,你究竟需要知道些什么信息呢?归纳起来,有5个方面。
  第一,你要知道房价是房屋需求与供给的函数。这一点,你可以从任何一门经济学课程中学到。
  第二,你要知道供求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及其匹配情况,你可能注意到了我们列出的13种可能情况。关于这些信息,你同样可以在经济学课程中学到。
  第三,你要知道什么因素会影响供给,哪些因素会影响需求。对此,任何一门经济学课程也都会告诉你的。
  第四,你要知道当前影响房屋供求的所有因素及其变化情况。或者说,你需要知道货币供应、生产力、相关资源价格、人口及价格预期等都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信息就不是经济学课程能够教给你的,实际当中要搜集掌握到通常也很困难,即便能够得到,似乎也很难令人确信。
  第五,你应该知道在影响房屋供求的因素中,哪些因素影响强度相对更大些,尤其是在这些因素对房价影响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下,这一点更为重要。以上例来说:货币供应增加,房屋需求会增加;生产力提高,房屋供给也增加。需求增加会使价格上涨,而供给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但是,由于需求与供给不是毫不相干的,二者对房价会产生相反的拉力。在这场拉力比赛中究竟哪方会“赢”?这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