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之媳妇难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灵泉之媳妇难为-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午,村里的人都分别坐着里正家、刘家的牛车走了。苏兰送完他们,便回来了。

苏兰才进了后院,就听到书房隐隐传来的哭声。

苏兰吓了一跳,立刻便走到书房。

张有财满脸酒气的脸上豆大的泪珠,着实让苏兰愣在了门口。

滚烫的泪水,是擦了又掉,擦了又掉。擦了两遍,张有财也懒得理它了,他哽咽道:“怎么妹妹就去的那么早……要是现在她能在多好啊……”

张有财哭得一抽一抽的,宋二郎、宋三郎看了,也不觉得心中酸涩不已,眼中也浮起朦胧的泪雾。

“大好的日子。应该高兴才是。”张王氏也抹着泪。她劝人的语气实在勉强,只惹得宋二郎、宋三郎泪珠都滑了下来。

最后还是张有志重新倒了酒,劝了几句,方才熄了哭声。

张有财举着酒杯,碰了宋二郎、宋三郎的杯子,道,“过不久过年你们就要回乡祭祖,到时多给你们娘亲烧点纸钱,给她说说你们最近的近况。叫她少担心……她去的时候,我连她最后一面也没见着……你们一定要挣口气……过好自己的日子……”

苏兰没有打扰他们,从门口转身去了厨房,给他们熬解酒的汤去了。

火锅店的火爆是可以预计的——谁叫苏兰把一水缸的灵泉水,倒进了水井。水井旁边沾了灵泉水的梅花死而复活,水井的水当然也变得不一样了。

水井做出来的清汤、红汽、还有羊肉汤的火锅,细比较起来,比绝味楼精细食材调料做出来的还要好——只是一般人不觉得,但会吃的齐致和吃货齐宣,是到店里吃过一回,就拿了一锭银子,把二楼名为牡丹的雅间包了一年的时间。

宋氏火锅现在的管理却是这样的——宋二郎一边跟着副掌柜陈管事学算帐做帐,一边总理一楼二楼的事务。而采买食材和厨房都是苏兰在管。

早上睡到天亮,便有订好的菜贩送菜、送肉上门,吃过早饭后,等人员都来了后,前边男人忙开店,后女人面洗菜切菜、熬羊肉汤——而一楼免费的火锅红汤、清汤却是早订了两个半人高的大铁桶,重复熬煮,吃得少了,立刻又添加调料的;二楼一两汤底费的一次性锅底,却是苏兰每天和陈寡妇、林红玉在东厢的小厨房熬出来的。

其实宋二郎原先还有一丝丝担心,毕竟现在凤凰城最出彩的食店,绝味楼排第一、他们排第二,钱财动人心,他怕最后几家的情义都没了。

苏兰笑道:“你考虑的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岂又是说得那么简单的,咱们的汤底被客人所喜欢……这世上从不缺因钱财,而闹得骨肉至亲翻脸的事。但是,我一来认为两位嫂子不是那样的人;二来,厨房里必须放信得用的人,若是有万一……至少比以后发现好;三嘛,三月和绝味楼的三月之期就到了,到时候我们不卖方子出去,绝味楼都要卖房子的,到时候这火锅方子也算不上多大的秘密了。你也不用担心以后咱们的生意不好,我们比别人先用重复的汤底,就算以后家家都是这方子,也比不得我们。以后的生意,可能没有现在这么好,但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宋二郎听了点点头。

而陈寡妇、林红玉也确实是难得的实诚人。她们见苏兰做的多了,早已经学会了,但却像不会那样,做着自己份内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感谢大猪猪、wow炸的地雷。

72

72、悠闲生活。。。

因着灵泉水突然其来的无限量供应,苏兰虽不敢大张旗鼓的直接拿去卖钱、或是渗在火锅里卖高价,但自家人,她还是能不动声色的开‘小灶’的。

而宋三郎便是这次‘小灶’的最大最快的得益着。

除开品质高了一个层次的井水,苏兰在宋三郎每日一次的药汤、茶水里也都见缝插针的多放了些灵泉水。

而这也使得,在宋氏火锅开店后的半个月,只差半个月就过年的时候,宋三郎得妙手堂黄大夫的‘恩准’,终于放下了那喝了两年多,碗沿都染了一层黑的药汤。

黄大夫说宋三郎可以不用吃药了,可谓之大好——除了两年多因为甚少锻炼、见阳光,脸色有些苍白外,连这两年的病本应该积下来,少不得一年半载才能慢慢休养好的身体的亏损,也好了大半。

黄大夫手抚着山羊胡,道宋三郎基本跟常人无异,只是平日里的饮食稍稍注意一下,可别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半路又出了岔子,把身体搞坏了。

得了黄大夫的肯定,少不得宋二郎高兴得蹦跶起来——这次宋二郎可不像以前一样,弟弟好了,就高兴激动的把喜讯告诉宋杨氏。

宋二郎是真正‘看透’宋杨氏了——这次买下胭脂铺,他事先没给宋大郎、宋杨氏透过一丝的信息,后来买下了,宋大郎一家才知道,而也只宋大郎一人关心他买铺子银钱的事,好不容易,跟宋大郎说是舅舅张有财借的钱,而且都很够,宋大郎才没马上跑回大郎火锅店找宋杨氏拿银子出来。

而宋杨氏,那是连衣角都没见着一个。

宋三郎病好的大喜事,很快的被宋杨氏知道了——因为宋二郎通知宋大郎,就跟通知宋杨氏一样——但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意见的。

宋大郎带着老娘、老婆孩子、妹妹都到宋二郎家吃晚饭了。

堂屋圆桌上鱼肉尽有,筷子来来回回,桌下的两家人也还算合乐。

宋杨氏依旧摆着慈母的范儿,擦泪感谢上苍、感谢宋家祖先保佑了宋三郎病好,后又说自己每次去庙里上香求菩萨保佑宋三郎,总算是得了好结果。

接着,宋杨氏又笑得慈祥亲昵的把宋三郎叫到她左手边坐下,道:“你好了,我提着的心总算是落下了。你不知道,自分了家后,我腿脚不好,你也走不得路,咱们娘俩真是好久都不得见一面。你妹妹待嫁不便到处走动,你大哥大嫂店里也忙得抽不开身,所以也不得你的消息。”

宋杨氏欢喜道:“现在好了,你身体好了,得空可要到娘这边多走动。别久了不见面,生疏了。”

宋大郎不知宋杨氏和宋三郎并不是他们表现的那么和谐友爱,他道:“娘,三弟怎么会和我们生疏,你看我们现在分了家,不是和以往一样好吗!”

宋大郎又对宋三郎道:“不过,三弟也别尽到处走动。一则你病才好,更要注意休养;二则病好了,休养身体之余,应该把时间花在读书上,娘想你了,我就叫一顶轿子抬她过来,左右不过几文钱,别的浪费了你的时间。”

宋大郎叹了一口气,道:“爹在的时候,一心想你读书考功名,这于你也是有天大的好处——这回来城里做生意,我可真是长了见识了。这当官经商的人家,哪一个不是想把自家的男儿往仕途上送,只有送不上去的,没有不使全力送的。那些来店里吃饭的学子书生,说话文绉绉的,摇着纸扇,只坐在那里,浑身的气派便是一般人没有的。”

宋大郎盯着宋三郎认真道:“你自该勤勉才是。你也别担心生计的问题,只有我和二郎的一口饭吃,就有你一口饭吃。”

饶是宋杨氏一直知道宋家三兄弟感情好,可听了这话,她也真是想挠心肝。

宋杨氏脸上的笑脸便有些挂不住,只勉强扯着嘴角道:“你大哥说的正是。别把心思费在别的地方,还是要多读书才是。”

一旁的宋李氏、宋小妹没宋杨氏心理素质那么好,脸已经黑得跟包公一样了。

等宋三郎点头,接受宋杨氏教诲后。

宋杨氏脸上有一抹迟疑,她吞吞吐吐的道:“但是……有一句话……就算你想歪了,觉得我这个做娘的触你的霉头,我也是要说的。”

宋三郎道:“娘严重了。有什么话,随便教训儿子就是。”

宋杨氏看了看圆桌上一圈人的脸,方才说道:“我一个妇道人家,没见过世面、不识字、年纪也大了。但是平时和娘们唠嗑的时候,也知道外面一二。”

宋杨氏道:“这读书奔的却是这天上地下最好的一个前程。可是奔那前程的,那是何其之多,而考上的,做了官老爷的,哪又才几个人。”

……宋杨氏见众人都沉默不语,又接着道:“那些读书考功名的,有几个是咱们这样无钱无权的人家的,我看尽都是有背景、有后台的。”

在宋杨氏看来,这考功名那是万万人去抢一张饼子,没钱没权,希望已经渺茫了,再加上宋三郎病了两年,书本都放下两年,这希望那真的是如凡人伸手摘天上的星星——难于上青天!甚至说出去都有点可笑了。

至于,谁会愿意给这可能性为零的大饼,拿钱养宋三郎、养他考试、养他娶妻生子——谁愿意谁出钱,反正她绝对不愿意出钱养宋三郎这个比以前病没好,还要大、还要深的无底洞。

……

听了宋杨氏的话,宋家三兄弟脸色都不怎么好看——连苏兰都承认宋杨氏说得对、有道理。

宋杨氏又道:“娘不是舍不得那点子钱,只是担心耽误了你的青春年华,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声空,一事无成。”

所以,别想中什么举,当什么官老爷吧!随便找个活计,养活自己。别累了他人。宋杨氏心道。

“呵呵。”苏兰轻笑了一声,立刻引得所有人都看向她,她立即收敛了笑容,道:

“娘还说没见过世面,我听得甚觉得娘字字珠玑,非常有道理。咱们大庆朝,上学堂的学子有多少?三年大考的人有多少?能中举的有多少?能做官的有多少?岂止是十里挑一、百里挑一、千人万人挑一也不为过的。天子门生、一朝得中,便前程似锦——可这等妙事,岂又是一般人能得的。”

宋二郎正疑惑自己媳妇怎么说这种泄气的话——他媳妇可是非常非常支持三弟读书的。

“可是,”苏兰嘴角一勾,笑道:“为何那中举之人是万人中选一人,可但凡是有点钱的人家,都要让儿子读书识字,都要劝他们向上,从小请名师,长大了是东拼西借、是卖地卖房,都要送他们是考试。”

“那是为什么?”苏兰右手拿一根筷子,‘叮’一声敲在装鱼的盘子上,“那是因为,若得中,整个家族便都鱼跃龙门,再不同以前了……”

宋杨氏插嘴道:“那要是没中呢。一生就这么荒废了……”

苏兰笑道:“若是考,便有考得中、考不中两种可能;若是不考,那一切便都是空谈,而荒废……这却要看那人是什么样的人了。”

苏兰转头对宋二郎、宋三郎道:“二郎,刚刚娘亲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三弟,嫂子有个建议,你若不愿意,便只当嫂子没说过。今日我也落下话来,只要我有能力,定是要助你的。”

宋三郎请苏兰说。

苏兰道:“那官老爷的代皇帝陛下管理一方政物,那他出了学问好,做人、做事、以及对民生的了解那也是必须要好的。你两年多没走动,也没与人相处。嫂子想,你不若一天读几时辰的书,每天只到店里帮忙半个时辰,一来一味读书,读成了一个只知道书本东西的呆子;二来和人群多多接触,为人处事、以及民生百态,对以后中举当官都有好处;三嘛,倘若实在屡考不中,你也厌烦了,不想考了,除了书本,你之前在店里帮忙学到的,与商人、客人打交道的经验。我想到时候,就算哥哥嫂子落没了,没能力帮你,你只凭本身的才学和所学到的其他处事为人、做买卖之道,这一生不说富贵,在这凤凰城置房娶妻,温饱肯定是足够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兰虽认为宋三郎个性坚硬果敢聪慧,但考科举这个东西——那还真是没到榜上,都说不准的。

而且这‘官’字下面可是两个口,你不会做事,不会做人,是得不到重用升迁的。

宋三郎确是一个脑子聪明到很有灵性的书生,但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可见这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那是极有好处的。

宋三郎读书之余到店里帮忙,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除非宋三郎被外面的花花世界给迷惑了,忘了初衷!

——当然,这种可能,苏兰是不会认为有宋三郎的份。

宋三郎比宋二郎反应更快一步,他喜道:“嫂子说的好有道理。我都听嫂子的。”

宋二郎也道:“甚好甚好。”

宋大郎也自然欢喜。

于是,刚刚见三兄弟脸色不好,心有退意,而暗自高兴的宋杨氏、宋李氏更加不高兴了。

至于宋小妹嘛,其实她是愿意宋三郎考场上争前途的,考上了,她必然是有好处的,考不上嘛,于她也无碍——宋三郎总不至于,向她这个出嫁的非亲生的妹妹要钱资助他吧!

至此,宋三郎每天半个时辰便订了出去。

宋杨氏无奈,只得插开了话题。

苏兰又想到一个问题,她在饭桌上提了出来,道:“说起来我们都没读过书,三弟是个秀才,学问肯定也是好的,可是九月秋天的乡试,若中举又有会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