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智枭-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崔将军,听说你是一员难得的猛将?”司马瑜眺望着唐军阵地,头也不回地问。崔乾佑一愣,傲然道:“崔某自追随大将军以来,大小战阵数十场,斩将不下百人,从未在任何对手面前退缩过。”



司马瑜点点头:“很好,不知将军可敢单挑哥舒翰?”崔乾佑愣了一愣,色厉内荏地喝道:“有何不敢?不过我就怕哥舒老儿未必会应战。”



司马瑜对崔乾佑的胆怯视而不见,只道:“很好,那就请将军向哥舒翰挑战,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激他出马,就是全功。”崔乾佑缩了缩脖子,迟疑道:“哥舒老儿威震边关多年,就是大将军对他也不敢有丝毫轻视,是天下屈指可数的猛将,末将要是万一不敌……”



“将军无需顾虑。”司马瑜打断了他的话,淡淡道,“你能在阵前杀他最好,若是不敌尽可速速逃命。我并不望你能胜,只是希望你败得光彩一点。”崔乾佑自舒了口气,豪迈大笑道:“既然如此,末将去也!”



纵马来到两军阵前,崔乾佑放声高呼:“哥舒老儿,听闻你浪得虚名久已,崔乾佑早已不服,可敢与我单打独斗酣战一场?”



话音刚落,就见唐军阵中一将纵马而出,愤然高呼:“无名之辈,哪配死在哥舒将军枪下?我吴天福杀你已经绰绰有余!”说话间就见吴天福纵马如飞,双手舞动砍刀来到近前。崔乾佑勒马不动,但见两刀相碰溅出无数火星,跟着是一声刺耳的脆响,吴天福手中的砍刀已应声折断。不仅如此,锯齿刀巨大的力量甚至贯穿了甲胄,生生将他斩为两段!



原本还在高声为己方将领呐喊助威的唐军兵卒,突然间静了下来,他们从未见过战场上如此血腥暴烈的厮杀,而且崔乾佑战马未动,仅凭单手之力就将一名猛将斩成两段,那他的臂力将是多么的惊人?所有人都暗自胆寒,甚至有稚嫩的新兵开始弯腰呕吐起来,他们从未想到过,战场上的厮杀会如此血腥,一个照面就决定了一个将领的生死。



“枪来!”唐军帅旗之下,哥舒翰平静地伸出了手。就见那名追随他多年的随卒左车,立刻将他那支白蜡杆大枪扛了过来。哥舒翰抄枪在手,正待纵马而出,一旁的几名将领急忙阻拦道:“将军为全军统帅,怎能亲自冒险?冲锋陷阵的事自该由我等代劳。”



“你们没人是他对手。”哥舒翰淡淡道,“所以必须老夫亲自出战。”



“面对这等粗人,我们挥军掩杀过去便是,何须跟他单挑?”一个将领急道。哥舒翰摇摇头,指向身后兵卒:“他们大多是没上过战阵的新兵,本对战争充满了恐惧,更对我这个主帅没有多少了解。我得用实际行动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道理。”



众将还想再劝,就见挑战多时的崔乾佑已逼近到唐军阵前,高声对唐军士兵道:“看到了吧,你们主帅是个胆小鬼,根本不敢出战,只会教自己手下来送死,自己却做缩头乌龟。跟着这样的懦夫能有什么出息?你们不如跟了本将军,我保证让你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胜利。”



听到这样的挑衅,哥舒翰便知在不出战,己方士兵的信息将被敌将摧毁殆尽。他示意众将让开,然后挺枪缓缓而出,慢慢来到两军阵前。唐军众兵将见主帅孤身应战,不禁齐声高呼,为主将呐喊助威,士气随之大振。



崔乾佑见一名须发皆白、神情威严的老将孤身而出,虽不认识,却也猜到必是哥舒翰无疑。他收起几分狂傲,拱手拜道:“末将早已久仰哥舒将军威名,今日得见将军威仪,实乃平生之幸。”“既敢向老夫挑战,也算有点胆色,那就放马过来,就是死在老夫枪下,也是你的荣幸。”哥舒翰说着轻轻一抖长枪,就见那支白蜡杆大枪犹如活物般颤动起来,犹如吞吐着红信的毒蛇跃跃欲出,似要择人而噬。



崔乾佑心知哥舒翰威震陇右多年,绝不会浪得虚名,不过看他已年逾古稀须发皆白,力量必定不如壮年。想到这崔乾佑一磕马腹,纵马疾驰上前,人未至,手中锯齿战刀已借战马的冲力凌空挥出,这一刀之力比平地上大了一倍不止。



哥舒翰横枪于胸,以枪杆架住了崔乾佑奋力一刀。但见白蜡杆长枪在锯齿刀巨大的冲力下完成了弓形,几乎就要折断,不过巨大的弹性也因此卸掉了刀上的力道。崔乾佑只觉自己这一刀就像是砍在了弹性十足的棉花上,软软地毫不受力。跟着那反弹之力就如浪涛汹涌而来,生生将自己的刀震开一旁。几乎同时,哥舒翰已抖出一朵枪花,直奔自己咽喉。



崔乾佑急忙贴于马背,狼狈地躲过了对方致命一枪。二人身形刚交错而过,哥舒翰就已经折回马头,挺枪向崔乾佑后心扎来。原来他早已算好后招,刀枪相接的同时就已经在掉转马头,追向崔乾佑身后。崔乾佑不及控马转身,只得纵马前冲,同时挥刀挡开刺向自己后心的一枪。但见二人在场中一追一逃,越来越快,崔乾佑始终无法掉转马首正面对敌,而哥舒翰也总是差了一个马身,无法将崔乾佑刺于马下。



唐军士兵见哥舒翰占了上风,杀得敌将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不禁爆出震天欢呼。方才被崔乾佑那一刀之威打掉的信心,又重新找了回来。



战不到二十合,崔乾佑已是险象环生,几次差点被哥舒翰刺于马下。想起司马瑜的叮嘱,他不敢再硬拼,急忙打马往己方阵地落荒而逃。唐军众兵将见状齐声欢呼,情不自禁地往敌阵掩杀过去。



“停,快回来!”哥舒翰在马背上高声呼喊,也仅制止了身旁数千部卒的冲锋,更远的唐军在数十万人的呐喊助威声中,根本听不到他的喊话,更忘了跟随旌旗的指挥。冲锋一旦发动,就再也停不下来。后面的士兵推挤着前面的兵将,乱哄哄地向叛军的阵营掩杀过去。



眼看唐军战线前锋渐渐逼近,司马瑜示意兵马先让过败退而回的崔乾佑,然后下令全线撤退。就见范阳骑兵立刻转身而逃,虽逃的迅速,却依然保持着基本队形,并没有因之混乱和惊慌。



与此相反,唐兵追兵很快就不成队形,乱哄哄的向敌人追去。哥舒翰几次想要喝住大军,奈何己方人数实在太众,未经训练的新兵又根本没有听令而行的习惯。眼看敌人败退,众人立功心切,便乱纷纷追了上去,生怕落在人后。



哥舒翰拦了几次都没有拦住兴奋狂热的唐军,只得向崔乾佑的叛军追了上去。两支人马一追一逃,转眼便在数十里开外。不知不觉间,唐军尾随叛军进入了一条南面靠山,北临黄河,中间为七十里长的狭窄通道。哥舒翰大半生都在陇右驻守,根本不熟悉灵宝一带的地形,待发现眼前的地形对大军极为不利时,二十万大军已大半进入了隘口,拥挤在七十里长的狭长山道中。



“退!快退!”哥舒翰急忙喝令退兵,但此刻已经晚了。就见南面山坡上,数十辆装满草料的马车,带着滚滚浓烟顺坡冲下,转眼就将山道彻底阻断。车上满载的草料转眼便燃成一座火山,将二十万唐军彻底堵在了七十里长的狭窄通道中,而山道的另一头,也早已被叛军用燃烧的草木扎断。跟着就见南面山上出现无数埋伏的叛军,将早已准备好的滚木乱石推了下来,唐军人仰马翻哭爹叫娘,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风势将草车的浓烟灌入隘口,众将士被呛的不辨东西,纷纷跳入滔滔黄河,有精明的士兵将长枪扎成木排顺江而下,却刚好成为等在下游的叛军弓箭手的活靶子。混乱中二十万大军早已失去统一的指挥,混乱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只知各自逃命,再无半分战意。



哥舒翰见机得早,总算没有被堵在隘口内,眼看混乱之势已成,自己的将令除了身边的亲兵,根本没有人再听。他无奈一声长叹,率身边的亲兵转身冲出乱军包围,一路逃往潼关。谁知刚冲出数里,就见一彪两千人的精兵拦住了去路,看他们的打扮和气势,显然不是崔乾佑手下的那些兵马。



“老将军别来无恙?”拦路的将令高声问候,声音依稀有些熟悉。高声定睛一看,不禁吃了一惊,失声轻呼:“突力!”



就见这身材魁梧、目光锐利如狼的突骑施猛将,缓缓控马来到哥舒翰近前,拱手拜道:“末将突力,见过哥舒将军!”



哥舒翰见他身披叛军甲胄,不禁瞠目怒道:“好你个叛臣贼子,老夫待你也算不薄,没想到你竟然投靠了安禄山!”突力举起腰间佩刀,轻叹道:“将军这柄哥舒刀,末将一直待在身边,将军对末将的恩情,突力一直没忘。只可惜大唐皇帝不是突力的恩人,而是害我国破人亡的大仇人,无论谁要造他的反,我都会舍命相随。将军骂我乱臣贼子,不错,我就是药做个乱臣贼子,为自己,也为石国百姓讨还个公道。”



哥舒翰看着突力身后那彪精锐之师,再看看自己身后不足千人,无奈叹道:“人各有志,我也不怪你。望将军看在老夫过去待你不薄的份儿上,让我过去。”突力叹道:“正因为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末将绝不能放将军回去。你想想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不过丢了几座城池,折损了几千人马。就被玄宗那昏君赐死,将军将二十万人马葬送在这里,你以为回去还能活命?”



哥舒翰眉梢一挑,冷冷问:“这么说,你是要将我留下了?”



突力拱手拜道:“不敢,末将只是想救将军一命。”



哥舒翰缓缓抬起手中长枪,一声冷哼:“将军好意老夫心领了,不过老夫一生忠于大唐,从未有过异心。而且老夫现在身为大唐副元帅,兼领宰相之职,为圣上这份恩宠,决无背叛之理。你若还念老夫过往恩情,就请让路。不然老夫只好以手中长枪,杀出一条血路。”突力略一沉吟,缓缓道:“既然将军执意要走,突力不敢强留。不过突力受命在此拦住将军,总不能空手而回。将军要走可以,不过得将其他人留下。”



哥舒翰哈哈大笑:“老夫身为他们的统帅,岂能弃他们而去。既然你执意要留下我们,老夫只好舍命闯关!”话音刚落,已纵马挺枪,当先直扑敌阵。突力急忙拔刀相迎,与哥舒翰战在一处。他的力量或许比崔乾佑稍弱,而刀法却比之高出何止一筹,哥舒翰数度冲杀,却始终突不破他的阻拦。而唐军众将士早已是疲敝之师,惊弓之鸟,哪里还是叛军精锐的对手,一连数度冲针,皆被叛军挡了回来,死伤惨重。



哥舒翰眼看身边将士越来越少,不禁双目赤红奋勇高呼:“随我冲!”说着再次率军冲向敌阵,长枪只攻不守,俨然是搏命之势。突力面对状如怒狮的哥舒翰,终于手软,不由自主的让开一条道路。哥舒翰率十几名亲兵,留下一路血污和残尸,终于冲破阻拦夺路而去。



突力没有追赶,只在身后遥遥呼道:“有位故人在前方等着候将军,将军见到他后,或能改变主意。”



哥舒翰没有停留,一路落荒而逃,他身边只剩下十几名亲随,几乎人人带伤,个个人疲马乏,再经不起任何恶战。就在这时,突听一声号炮响,数百名骑兵从埋伏处一涌而出,拦住了哥舒翰的去路。哥舒翰勒马横枪,想略作歇息再闯敌阵,却听敌阵中领头那文士打扮的青年人遥遥拜道:“哥舒将军,晚辈在此等候多时。”



哥舒翰定睛一看,惊得差点从马鞍上摔下来,他目瞪口呆的望着那个年轻人,神情如见鬼魅,结结巴巴的喝问道:“是你?你、你竟然投了安禄山?”年轻人坦然点头:“不错,晚辈现在是大将军的军师。”



哥舒翰一声长叹:“我早该想到,以崔乾佑的脑子,怎能想到这种巧妙利用地形之利,破我二十万大军的狠招。原来是你在暗处筹划。老夫这一仗败的不冤。”司马瑜谈谈笑道:“老将军过奖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哥舒翰摇头叹道:“公子人中龙凤,为哥舒翰一生最为敬佩之人,没想到你不为大唐建功立业,竟为叛将安禄山所用。将绝顶的聪明才智,用到了祸国殃民的邪道上,实在令老夫惋惜。”



司马瑜微微笑道:“这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私物,而天子之位,也唯有德才皆备者方可居之。大唐自天宝以来,日渐颓废,为上者骄奢淫逸,只知奢侈享受,不管民间疾苦;为下者只知媚上争宠,刚直正气荡然无存。尤其是圣上年迈昏聩,内宠宦官国戚,外用虎狼之将,终使内外失和,埋下亡国的祸根。而我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祸根浇水施肥,让它早一天发展壮大,动摇这个帝国腐朽的根基,让天下在打乱中实现大治,最终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