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个寓言故事:猎人打猎时遇到一只因受伤而掉队的狼。猎人的三只猎狗紧追不舍,在山脚下的小溪旁终于抓到了这只狼。狼流着眼泪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狗不解其意,要主人快点杀死狼,以免听了狼的话做了东郭先生。事实上,狼讲和狗本是同根所生,一点儿不假。早在5000多年前,人类就是运用印刻原理,将狼驯服成了我们今天忠心耿耿的狗。

    今天,这种利用印刻原理让动物互相哺养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家动物园里的母老虎生下小老虎后没有奶水,饲养员便将小老虎放在了刚刚生过孩子的母狗身旁,结果,小老虎真的把母狗当成了自己的妈妈,把小狗当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年多后,小老虎长成大老虎了,但它在母狗面前仍然温顺如初,和狗兄弟们打闹,一点儿也没有老虎的霸道。

    那么,人类如果在印刻期被动物哺养,会产生什么后果呢?著名的印度“狼孩”和法国的“阿韦龙野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被动物哺养便会养成动物习性,而且这种习性一旦养成,便很难回归人性。

    由此,人们受到启示:既然儿童会对他最初接触的人或动物产生依赖,那么,他一定会对最初接触的东西或事物产生持久而强烈的印象!

    教育学家经过认真研究,证实幼儿的心理发展确实存在“最佳时期”。比如,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2~4岁;2岁之前是训练身体灵活性的最佳时期;3~5岁是开发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3岁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5岁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最佳时期;7~10岁是发展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等等。一旦错过了这些最佳时期,会对孩子今后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1932年,在纽约哥伦比亚的一所长老教会医疗中心工作的马托尔·麦克格罗从一户穷人家“租”来一对孪生男孩,开始了他的特殊实验。此后的两年多里,强尼和吉米这对长相酷似的孪生子便在麦克格罗的实验室里每天待8小时,每周待5天。

    强尼接受了高强度的身体技能训练;吉米则被放在一个爬都爬不出来的婴儿床上,既没有人跟他玩,也没有人跟他进行语言交流,陪他的只有两个非常普通的玩具。

    1岁时,强尼即能攀爬楼梯,能下水游泳,还会滑旱冰;吉米则除了坐、爬、走、抓外,一样技能也不会。从麦克格罗所拍的一组照片来看,强尼在21个月时即可大胆地从5英尺高的滑梯上自己滑下来,吉米则蹲在一个很矮很矮的台子上,睁着惊恐的眼睛,死也不肯往下跳。

    到他们两岁时,麦克格罗开始让吉米接受强度训练,期望他尽快赶上强尼。可是,直到实验结束,吉米也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尽管吉米后来在大部分地方均赶上了强尼,但即使在进入成年期之后,吉米在身体的轻松和流畅自如方面还是不敌强尼。

    另一项更大胆的实验也开始于1932年,由当时弗吉尼亚大学的维恩·登尼斯主持。他从巴尔的摩一个贫困女人手上买到一对仅五个星期大的孪生姐妹,德尔和蕾。

    登尼斯在妻子的帮助下,将两个女婴收养约一年多时间。他的计划是剥夺其一切刺激和学习,而后观察哪些行为方式是与成熟一起自发产生的。

    登尼斯在一个期刊上报告了他的实验情况:“头6个月里,当着婴儿的面,我们一直挂着脸,不笑也不皱眉头。我们从不跟她们玩,从不抱她们,也不逗她们,除非这些行动是实验所必需的……为限制她们练习坐立,婴儿几乎一直被仰放在育婴床上。”

    登尼斯说,结果显示,“婴儿在第一年里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跟正常抚养的同龄婴孩没有不同,这一点可从诸如婴儿大笑、啃自己的脚和听到声音后大哭等行为中看出来。不过,在诸如爬行、坐和站立这类行为中,她们远远地落后于其他同龄孩子。14个月后,登尼斯让她们接受一段时间的训练,他报告说,她们很快就赶上了正常的孩子。但登尼斯自己承认,蕾直到第17个月,德尔直到第26个月才学会不用扶东西走路。

    这对孪生女婴余下的童年生活在孤儿院和亲戚家中度过。尽管登尼斯宣称已让她们长至正常标准,但这一点连他自己也不相信。

    他曾在伊朗的孤儿院里研究过一些孩子,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因受冷落或被忽视而在两岁时出现发育迟钝问题,且这种迟钝一直持续至少年时代。只是他再未提到蕾和德尔,不知道她们后来如何。也许,他根本就不想再了解她们。

    这些实验在60年前已很少见,今天更不存在了。文明社会自获悉纳粹医生在集中营里进行“医学研究”之后,对人体实验的法律限制便严格起来。然而,发展心理学家并没有止步,而是用其他方法进行实验,其中之一是动物。行为主义者通过了解老鼠的学习方法来了解人类的学习原理,发展心理学也照同样的办法来了解动物成熟的原理,并观察哪些原理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发现未知的自己……改变对自己的认识的心理学 食色性也……驱动行为的根本…

    1931年,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卡尔·J。沃登制作了一个“哥伦比亚障碍笼”。他抓来一只老鼠,两天不给它吃任何东西,然后将其关在笼子里。在笼子的另一端,放有几粒它抓不到的食物,要想吃到食物,唯一的渠道只有爬上通电的栅栏,但如果爬栅栏,其爪子就要触电。

    在另一个实验中,他将一只母鼠放在笼子的一端,再将其刚刚生下的幼鼠放在另一端。沃登实验的目的,是想通过这只笼子观察并测量两种动机来源的力量,即饥饿驱动力和母性驱动力。

    沃登希望通过实验验证一个简单的假设:老鼠的需求越强,其满足需求的动机或驱动力越强。测量对食物的需要比较简单,就是看老鼠在多长时间内可以不吃食物;接下来对驱动力的测量,则是观察老鼠冒着被电击的危险跨过电栅栏够取食物的频率。

    在老鼠被放进笼子的第一天,也就是老鼠被饿到第三天时,验证了沃登的假设。而在此之后,老鼠则变得萎靡不振,不再冒险费力地跨越栅栏了。但是,用母鼠及幼鼠进行的母性驱动力实验则不那么尽如人意,因为幼鼠不在母鼠身边时,母鼠并没有表现出如饥饿一样强烈的需求。

    其他心理学家就动物的驱动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假想,在这些假想中,最明显的一个是,生理需要越大,满足它的驱动力也越大,该动物表现出来的活动也越多。

    为检测这一假设,1922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克特·里奇塔把鼠笼绑在弹簧上,使其自动记录老鼠的活动,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它们显示,饥饿状态的老鼠在笼里窜动的次数要多于吃饱的老鼠。

    1925年,J。F。达谢尔在北卡罗莱那大学利用一块复选板进行同样的试验,结果发现饥饿的老鼠踏进的方框数目远多于吃饱的老鼠。

    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以探索其他的主要驱动力,包括满足于液体、氧气、性交、适宜的温度及避开疼痛需要的驱动力。

    1943年,行为主义者克拉克·哈尔将动物动机的生理因素归纳为一条极为简单的理论,即所有的驱动力均在寻找同样的基本满足——饥饿因生理需要而激发寻找食物的动机,寒冷因生理需要而激发寻求温暖的动机——所有动物寻求的理想状态均来自于所有驱动力的满足的平衡。

    在几乎半个世纪以后,个体生态学的研究显示,许多动物在其肉体需要得到满足后,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处于慵懒或不活跃状态。老虎吃饱之后,会在同一地方一动不动地待上12个小时。蛇在吃饱之后,会整整冬眠一个冬季。

    但另外一些动物的行为却无法用这个理论解释:仓鼠会在锻炼轮上盲目地奔跑;老鼠可以学会按压杠杆,使其滴下有甜味却无营养的水;狗会俯首听命,摇首摆尾,只要能逗主人高兴,可以将自己的生理需要搁置一边。

    行为主义者进一步解释说,这些动物的驱动力产生于非生理需要,但它们可通过对原初驱动力的联想而得到后者的动机力量。比如,狗学会服从主人的命令,因为它已学到,只要服从,就能得到食物奖励。于是,它慢慢地形成寻找服从的驱动力,从而使服从变成奖励。

    哈尔曾经发表过多篇论文,阐述了驱动力减退是所有动机行为的最终目标。但是,1957年在麦克吉尔大学进行的一项著名实验,却对这一思想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告诉志愿者,希望他们“完全休息”。他们中的大多数也确实准备在这里进行一次长时间的修养。

    实验开始后,研究者给每位志愿者戴上有垫层的手套和半透明的头罩,待在一个小房间里,头罩仅能通过光线,但看不到图像。他们每个人待在单独的一个小房间,躺在柔软的泡沫皮垫上,除了单调的空调声音外,听不到其他的任何声音。

    一般情况下,每天都必须这样躺着,只允许他们偶尔出去吃东西、上厕所和接受测试。实验进行没多久,志愿者发现,由于没有感觉刺激,他们无法连贯地思想,情绪波动很大,感到身心疲惫。在心理能力标准测试中,他们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减退,其中少数人还出现了幻觉,几乎所有人在实验刚进行几天之后即强烈要求退出实验。

    显然,许多行为的动机是由复杂的需要激发的,是由自律中枢神经系统及思维生成的。而这一点却正是动机和情绪研究者所一直忽略的——

    《改变生活的68个心理学经典故事》

发现未知的自己……改变对自己的认识的心理学 怎样解梦

    在一家充满神秘气氛的赌场里,人们正在里面玩空白的纸牌。房间里空旷而寂静,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气息。

    这时,房间周围突然挂满了白色的幕布,幕布上若隐若现着一只只的大眼睛。许多人涌了过来,开始手拿剪刀剪那些幕布。而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回穿梭着,把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温柔地亲吻了一遍。

    我坐在桌边,与一位大胡子一起玩二十一点。我的运气总是不好,老是输牌。我发给他一张梅花7,他把牌翻开,说:“我二十一点。”这时赌场的老板突然冲了进来,指责大胡子作弊,并大声嚷道:“不许你在我的地盘赌牌,快滚出去,否则就对你不客气。”

    然后,则是在一座高楼上,只听“砰”的一声,大胡子从楼上摔了下去。见此情景,赌场老板躲在烟囱后面偷偷地笑,并丢出了一个冒着浓烟的风火轮子。我则拼命地逃,使出了全身的力气,身后有一个扑扇着翅膀的怪物紧紧追赶……

    以上是著名英国导演、惊险大师希区柯克执导的经典名片《爱德华大夫》的片段。在影片中,男主人公正在叙述自己的一个梦,而根据对这个梦的分析,心理医生推断出谁是真正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并揭开了一直笼罩在男主人公心头的童年阴影。

    原来,与男主人公玩牌的大胡子就是意外死亡的爱德华大夫,赌场的老板则是女医生所在的那家精神病院的院长。将要接替院长职务的爱德华大夫,在一次争执中被原院长开枪打死,那个冒着烟的风火轮子就是杀人的凶器。正在接受精神治疗的男主人公目睹了凶案的发生,把真相压抑在了内心深处,最后却让梦揭开了被埋藏已久的秘密。

    梦,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至今没有完全破解的心理现象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古埃及人已开始根据梦境的征兆预言未来,一本在莎草纸上写就的“梦书”中,记载了诸如梦见锯木头代表敌人死亡,梦见牙齿脱落代表亲人被杀害等的条文——如今这份珍贵的文献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

    我国历史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梦的记载。《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载:淳于棼梦入大槐安国当了南柯太守,享尽荣华富贵,醒来发现大槐安国就是他家大槐树下的蚁穴。后用“南柯一梦”来形容做白日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将魏延做了个“头上生角”的梦,为他圆梦的赵直告诉他,唯苍龙有角,这是变化飞腾之象。可是回过头来赵直又对费精说:“角乃‘用刀’二字,头上用刀预示有异常的凶险。”后来魏延果然不服诸葛孔明班师回朝的遗令,被孔明安排下的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