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天下[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天下[完]-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比起之前学食雕、挖山洞等等,种花这样的小事简直不值得一提——信里“一不小心”没有提到宁云晋想种花的面积。

    宁敬贤只当儿子又有了什么歪点子,便也没太在意这件事。放下家书对着佩华吩咐了一句,以后王成跟着小少爷当差,重新给庄子安排一个花匠,就将这件事忘到了脑后。

    宁云晋安排负责买卖这摊子事的人并不是府里的,而是他奶娘的弟弟甄万福。

    甄万福是甄家的三子,还是个庶出的。虽然他口才好,为人机灵,是个做生意的料子,但是光是他出身这一点,基本就已经和家业无缘了。

    甄家老爷只有一妻一妾,家里倒还算融洽,因此甄文秀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不错,见宁云晋正为挑选会做生意的人发愁,便大胆推荐了他。

    宁云晋不太想使用宁府的人来管自己的生意,毕竟种花只是第一步,后续的发展才是大买卖,他想找个只忠于自己的人这样才放心,而自己奶娘家的人正属于这一范畴,于是便答应先见上一面。

    甄万福是个面目清秀的年轻人,今年才刚弱冠而已,却已经在家里帮忙做了五年事。被宁云晋考校的时候,他丝毫不怯场,说起买卖的事情更是头头是道,这让宁云晋对其十分满意,直接便拍板定了身契,准备上岗!

    甄家姐弟原本只是想通过这“小”买卖搭上宁家二少的船,没想到反倒还成就了一番事业,当然这都是后话不提!

    安排完关于花田的一系列事情,宁云晋便收拾包裹准备返回京城了。不是他不想继续在庄子待下去,而是宁云亭马上要过生日了,之后又有中秋节,他不得不离开舒适的桃源洞,回到京中受罪——还得热一两个月呢!

    除了那些,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的无名神功就要突破锻体这一层了,到那时容貌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这次从头练这无名神功,宁云晋心中一直十分忐忑,不过显然避开书中的禁忌做了之后,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似乎这本功法的特性就是在锻体这一层,练功者的身材会不由自主的发福,身体的经脉会被拓宽,一些暗疾和隐患也会渐渐地被温润的内力改善。

    刚开始宁云晋发现自己胖了还以为是运动量太少,每天吃了就睡惹的祸,直到发现即使进行控制也没办法减肥,简直与上辈子一模一样,这才熄了心思,只是一门心思努力练功而已。

    幸好四五岁的小胖子和十几岁的大胖子,简直不属于同一种生物!

    小胖子那叫萌物,长得好的话胖点反倒更加可爱,但即使再好看的大胖子……咳咳,往事不堪回首,宁云晋表示拒绝回忆。

    为了避免家里人当自己被掉包了,宁云晋决定这段时间就窝在宁府里,让自己的变化在家人眼前发生比较妥当!

    天授十一年八月初一宜出行、入学

    当宁云晋在马车里悠游自在朝着京城前进的时候,紫禁城中的各方眼睛不约而同地关注着一件大事——太子入学。

    由于文禛非常重视太子读书这件事情,宫中上下自然也不敢马虎,甚至将专门供皇子读书的上书房重新修葺了一番。

    上书房坐落在乾清宫门内的左侧南廊,共有五间房,门向北开。

    现在在里面读书的只有文禛三个年幼的弟弟,众所周知,由于夫蒙卓明闹出的那些事情,皇上极其不待见这几个弟弟,因此上书房一直沉默得跟冷宫似的,一般人都不往这边靠近。

    为了抬高太子的身份,文禛特地在早朝后亲自送太子鸿明去上书房拜师。他并没有让鸿明急着搬出乾清宫的侧殿,父子俩在乾清宫汇合之后,选择步行前往上书房。

    虽然实岁还不满五岁,但是在文禛的耳濡目染下小太子已经有了几分威严。行动间他不自觉地模仿着文禛的姿势,板着小脸微抬着下巴,在杏黄色的太子朝服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尊贵。

    看着出色的儿子,文禛心里说不出的骄傲,见小家伙偶尔会不自觉地抿嘴唇,知道他对于到了上书房后要面对三个才华卓越的师傅,有些底气不足。

    文禛停下脚步,扭头望向太子,笑道,“怎么,朕的太子怯场了吗?”

    “才没有!”太子昂起下巴,高傲地道,“孩儿只是担心达不成父皇的期许,让父皇失望了。”

    所以还是怯场了,到底还是年纪太小呀!文禛在心里暗笑,突然脑海中宁家父子手牵手的画面,仿佛鬼迷心窍一般转身握住了太子的小手。

    金贵的太子从小没吃过苦,那双手拿过最重的东西只有毛笔,自然是光滑细腻,还带着幼儿特有的柔软,当然也少不了儿童的偏高体温——这可是八月。

    父子俩首先的感觉不是去体会对方的手感如何,而是不约而同地感叹——好热!

    当那炽热的温度顺着手心传到脑海之后,接着这对天下最尊贵的爷俩就感觉浑身一僵,整个人都不自在起来。

    天地良心,虽然太子从小就和文禛住在一起,对外宣称父子感情多么和睦,但是文禛光是忙着保住皇位,收拾前朝大臣、处理朝政这摊子事情就让他忙不过来,哪来那么多时间带孩子,三天两头去看上一眼才是常态,逗猫逗狗似的陪着玩一会都是很少有的事,牵手这种事情对两人来说都是新鲜玩意。

    太子的僵硬与脸上的惊讶即使已经竭力掩饰,但是也让人一目了然——毕竟这娃还太小。

    与之相比文禛则将自己的失态掩饰得完完全全的,他这些年在宫里提心吊胆过日子,还真是很少和人有这么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即使他心里早就后悔,恨不得能将手心里那渐渐冒汗的小手扔出去,可也还是用极大的意志力强忍着没有付诸行动。

    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一时心血来潮牵他的手是为了鼓励他,而不是为了专门打击他的!刚牵手就放开,被宫人传出去后还不知道会被说成什么样子。

    他不动声色地拉了拉鸿明,让之与自己并行,泰然自若地道,“朕见易成与他家二子就经常手牵手,像是这样显得亲密一些。想着你们二人年纪相仿,也会想与朕牵牵手,怎么你不喜欢吗?”

    又是那该死的宁家二子!

    鸿明之前脑中如同一片浆糊,无限循环着父皇和自己牵手了这一惊喜——即使他贵为太子,也只不过是渴望亲情的小孩而已。但是文禛这一句宁家二子将他的脑袋立刻砸得清明起来,脸色不由得十分难看。

    “这么不习惯吗?”鸿明的脸色让文禛顺水推舟的“误会”了,他松开手笑道,“朕的太子也长大了,不像那小胖孩还是没断奶的小孩子!一会师傅们会考校你,可要好好表现。”

    “父皇您放心吧,儿臣不会让您失望的!”鸿明恋恋不舍的望着文禛收拢到袖子里面的手,心中却在无限狂吼,只恨不得能对着自家父皇大声咆哮,自己绝对没有不喜欢,只是太惊喜了,求您再来一次!

    他光注意自己的郁闷与失望,自然没发现松开手之后,自家父皇脸上一闪而过的轻松,只能心里暗自给那宁家二子的罪过又添上了一笔。

    对小小的太子鸿明来说,宁家二子就像是天下父母口中那个最完美的别人家的小孩,从他懂事开始就不时从父皇、奶嬷嬷以及宫人们口中听说宁家二子做了什么事情,有多孝顺之类的,自己生为太子不能比他逊色!

    鸿明也学着晨昏定省想要给父皇请安,可是天天起得比鸡早他实在坚持得很痛苦,因为自家父皇精力实在是太好了,明明他身为皇帝只要寅卯之交准备接见大臣就行,偏偏他每日丑时就起床锻炼身体。

    自己身为儿子总不能等他锻炼完再去请安——那还不如不做这样的表面工程。一日还好、一月也行,可是坚持年复一年的天天丑时起床对渴睡的小孩子来说这实在是一种煎熬。

    鸿明也是没有办法了,一心想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摆脱天天请安的困境,又实在想压过那“别人家的小孩”一次,这才要求提前入学。

    可怜的小太子还不知道,一旦开始读书虽然是可以卯入申出,但皇家学院可是全年只有五天假日的,以后的日子只会更惨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有位亲留言说既然宁家已经是心腹了,为什么还需要拉拢?

    实际上这是官场潜规则啊,即使贵为皇帝人家跟着你干总要图好处的。一般来说君臣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的关系。对皇帝来说越是要用的臣子越是要给予好处,一般就是娶别人家女人老婆/嫁女儿给他家、加官进爵和感情投资。前两个手段牵扯的利益太大,时不时的感动大臣用感情投资才是最好用的,这样大臣才能真正的肝脑涂地卖命嘛!

 21第20章

    宁云晋还不知道文禛无意的举动又给自己拉了仇恨,他一路悠哉缓行,等到回到宁府已经过了未时。

    这个时间宁敬贤和宁云亭都还没回府,他便简单整理了一下外表,然后去给佩华这个名义上的嫡母请安。

    翠香早就使人打听好,这个时候太太和巧昕小姐都在绣房做活儿,便让小丫头先去通报,这才带着宁云晋直接前去。

    规规矩矩的给嫡母与姐姐请完安之后,宁云晋找了个椅子坐好,这才发现佩华的脸色有点不好,似乎因为什么原因心情不爽。

    他眼睛在房里扫了一圈,立刻发现姐姐与佩华的绣品都搁在一旁,她们之间的炕桌上则放着一封信,估计在自己来之前她们正讨论信的内容。

    宁云晋朝着宁巧昕挤眉弄眼,问道,“大姐,想我了没?”

    “谁会想你这个小没良心的。”宁巧昕佯怒地瞪了他一眼,嘟嘴道,“一个人跑去庄子逍遥快活,若不是亭儿生辰,是不是不准备回来了?”

    “哪有,云晋天天夜夜想着姐姐呢!”宁云晋嬉皮笑脸地站起身走到炕边,“我可是去做大工程的,姐姐过些日子一定要去看看,可凉爽了。弟弟还专门给你布置了一个房间呢,保准你喜欢。”

    佩华勉强挤了个微笑,对宁云晋道,“老爷最疼哥儿呢,府里谁不知道。不过以后可不能胡闹了,规矩都得学起来。”

    “怎么了,发什么事了吗?”宁云晋眨巴着眼睛,一副无辜不解地样子望向宁巧昕。

    宁巧昕捂着嘴笑道,“老太太要回京了呢,她老人家最重规矩了,日后你要是犯了错,父亲都救不了你!”

    宁云晋清楚的看到姐姐眼中闪过的幸灾乐祸,不过对象明显不是针对自己,因为她的话说完,旁边佩华的脸果断黑了几分。

    他趴在炕桌上,望向那封信,“是来了家书吗?我要看。”

    宁巧昕一把拍开他抓向家书的手,笑道,“你认得字吗,姐姐读给你听。”说着,她便拿起那份信一字一句的慢慢朗读起来。

    宁云晋哪等得了她慢慢腾腾的诵读速度,挤到她身边一目十行的跟着一起看。

    这封家信明显只是主信后面附的一页纸,是老太太亲手写的,内容并不长,上面只提到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老太爷将要调任直隶,老太太这次不随任,而是回京居住;第二件事就是让府里收拾收拾,在九月搬入新家迎接老太太。

    一看完信宁云晋就知道姐姐为什么幸灾乐祸了,感情是知道佩华这太太的好日子结束了!

    自从安平皇后崩了,佩华她爹又受过两次弹劾之后,这位宁太太确实消停了很多。不过她的安分只是相对的,对他们几个子女是一个样,对府中其他人又是另一副脸面。

    这些日子她对宁云晋和宁巧昕不但和颜悦色,甚至关怀备至,就连对宁云亭这嫡长子也关心了很多。

    宁云晋估计她是受了什么人的点拨,毕竟自己的年纪小还可以带亲,而宁巧昕总归是要出嫁的,没必要得罪,而宁云亭一看就是按照继承人培养的,在她自己没生儿子之前,与这位大少爷弄得太僵更不明智,因此这几年她就收敛了举动,一门心思想要生孩子。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她进府以后,府里就再没喜事传出来,连那三个姨娘也没有喜讯,宁云晋后来偷偷打听才知道,佩华对姨娘们像是防贼一样,摆明了是在自己有身孕前不给她们机会。

    用通俗点的话叫做占着占着窝不生蛋。如果是在现代,防小三当然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可是封建社会,正室做这种事可是不贤惠的表现。

    如今婆婆要回府了,她哪敢再做这样的动作。宁府虽然有二子一女,但是依旧不算子嗣丰盛,要是命中注定倒也罢了,老太太要是知道是有人做了手脚妨碍宁家子嗣传承,只怕一个七出之罪就给她套在头上了,难怪佩华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