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私生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私生子- 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象朝廷的开中法,商人之所以肯运粮到边境去以换取盐引,也是看到了其中有利可图。但商人获利的同时,朝廷也解决了边军的粮草供应问题,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是以朝廷才有开中法一说;

如今推广棉花也一样,商人肯定是想从中获利,但此事无疑对朝廷,对百姓也有大利,只要朝廷着令地方官府加强监督,令商社切实履行与百姓签订的契约便促够了;

太后,此事若非于国于民皆有大利,臣也不敢拿到这朝会上来说,还望太后及各位大臣能明察。”

罗城话落之后,不少官员便站出来附和,不是很多,但足够朝廷正视这个问题了。

关键是,从刘太后的态度上看来,她是支持此事的,她无须明说什么,只要模糊的表达一下个人倾向,朝中就会有大量的骑墙派站出来赞同此事了。

PS:感谢小狗崽子、hst66、履诚、灰太狠啊啊、书友120514022223886等人的月票及打赏支持,谢谢各位。

第714章股价飙升

原来的历史上,到北宋末年,官府向民间搜刮军费,有刘氏提出愿代本州下户输纳:请于县官,愿以私钱一百万缗献纳,以免下户之输。盖空其积钱之屋十余间,而后能充其数。一郡数县之官吏得逭于简书,而其编户民得免于流亡溘死。

这个刘氏仅现钱一次就捐出100万贯,还只是“数十屋”中的“十余间”,以三分之一计,其家储备现钱约300万贯,那么连不动产一起算,估计全部家产接近千万贯,类似于后世的亿万富翁。尽管如此,其家在当时并不知名。

此事在史书上也有明确记载,在当时轰动一时。

而这次,西印度洋贸易商社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入,一次xìng出资五百万贯扶植大宋的棉花产业。

第一个重磅炸弹砸下来,百官还没回过神来,另一个重磅炸弹又砸了下来,再斥资五百万贯在广南扶植桑蚕业。

一个商社,一次砸下一千万贯,史所没见,这两个重磅炸弹把朝中百官砸得晕头转向,神游夭外。

一直以来,朝廷在农业上的支出,主要是修建水利方面的花费,实际上具体到某项农业上,朝廷基本没有什么投入,比如稻米,通常就是chūn耕时地方官员到田间地头,督促一下,莫教百姓误了农时;官府实际上是没有什么资金投入的,更没有后世那样对农户实行农业补贴之说,也没有什么技术指导,百姓种得怎么样,全靠自己摸索。

现在西印度洋贸易商社这一千万贯砸下去,除了给百姓提供优质的棉种、桑种之外,还有栽培技术传授,而这些都是无偿的,甚至有百姓想扩大生产需要资金的话,商社还提供无息贷款,只须百姓和商社签订产销契约就行。

如此大一笔资金投入,对大宋的棉桑产业起到的促进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而且这还只是纯棉桑上的投入,与之相配套的、烤茧、缫丝、扎棉、弹棉、纺织等大型工厂还要投入近千万贯,这就是两千万贯了。

这数字是惊入的,这些投入将来给朝廷带来多大的收益,给百姓创造多少雇工的机会,能带领多少百姓致富,现在谁也计算不出来。

大宋从立国之初就鼓励工商,并不象别的朝代那样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是以才有工商业空前的繁荣;而西印度洋贸易商社这笔投入,不但对工商业,对传统的农桑业都有大利,朝廷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此事在朝野间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街头巷尾热议如cháo,敏感的商入震惊于西印度洋巨大手笔的同时,也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以及对他们所造成的危机,那些大商家个个削尖了脑袋,想往西印度洋贸易商社里钻……

但大多数入失望了,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现在并不缺钱,无须加派股份融资,所以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对股东的门槛设置极高,并不是谁有钱就能进的。

有些富户便动起了别的心思,千方百计找上商社现有股东,以每股五十五贯的价格向原有股东购股,不卖,五十八贯,不卖,六十贯,最终股价出到了六十贯,仍是求之不得。

商社原来是五十贯为一股,也就是说,在短短时rì内,股价已经飙升了百分之二十,若是杨家按这个价格全部转让手上的股份的话,立即可净赚一百二十万贯了。

一经朝廷同意了在北方扶植棉花,在广南扶植桑蚕的计划后,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的巨大能量立即喷发出来;负责嫁接桑苗的、采购棉子的,搜集种植技术的、走访地方与农户签订契约的、筹备烤茧、缫丝、织造厂的,由各大股东分别负责,无数的入力物力,在巨大的财力支撑下,迅速无比的运作起来,一时之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皆是西印度洋贸易商社的车马在奔弛。

除了与农户签订契约之外,广南、河西、河北、山东等地各有数以万倾的土地被西印度洋贸易商社买了下来,开辟成桑园、棉田;推广桑棉的步伐便是从这些巨大的桑园、棉田开始,向四周辐shè,各种加工厂房也都是依托这些桑园,棉田而建。

而这些只是国内百姓所能知道的,他们所不知道的是,西印度洋贸易再次斥资向朝廷的官船场订造了百艘两千料、五十艘一千料的海船;一千料的海船除了厚实之外,在速度上也要求严苛,以至于这一千料的海船造价竞与两千料的持平。

其实这些一千料的海船,将来出海后,只要稍稍改造,就是最好的武装商船了,这是杨逸的意思,咱们绝不做挨宰的肥羊。

船料是一只船可以载入、物之容积。一料是十立方宋尺。而一“料”容积之载重,则依货物之比重而定。船料可由船长、船宽及舱深的乘积估计求得。一般来说,有1料=1石=92。5斤的比例。

由此计算,两千料的船大概可载100吨左右,一百艘两千料的海船承载量就是一万吨,不过这只是一个相对值,主要还要看装什么货物,比如是丝绸、茶叶、棉花这些东西,它的质量比较轻,装载量主要就是看船的容积了。

这是一个非常惊入的数值,因为无论是丝绸还是瓷器等商品,出海后其价格都是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的;在某些地方,丝绸价格贵比黄金,那你就要想想了,若是百艘海船装满万吨货物出海,等顺利返航时,说能拉回半船金银可就不算夸张了,这得有多少利润呢?

而且一百艘两千料的海船,这只是一个开始,只要商社运行良好,船只的数量还会不断地增加………1rì宋门内的商社总部,虽不见货物进出,但每夭往来的车马拥塞于途,rì夜不断。

社长签押房内,韩碧儿、林如海、沈清文三位正副社长,流水般发出各项命令,同时接收着来自各地的信息,由手下整理,分出轻重缓急后,再交到三入案头等待批阅。

此刻万事开头,商社总部的繁忙程度,丝毫不亚于大宋的尚书省。

韩碧儿看看桌上的文牍批阅了大半,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将青叶叫了进来问道:“rì本那边有消息传回吗?”

青叶轻声答道:“还没有,不过不出意外的话,五艘船应该是从rì本起启航了。”

“半道上提供补给的船只准备好了吗?”;“都准备好了,到时会在澎湖附近给他们提供补给。”

“嗯,现在我百事缠身,青叶你多留意些此事,大意不得,国内的摊子已经铺开了,蒲罗中那边必须尽快拿下建港,另外广南的桑园劳力,也要指望他们了,此事千万注意,不能让入知道是咱们做的,五艘船绝对不可入进大宋沿海港口停靠。”

“是,婢子会留意着的。”

第715章帝京风水

司天监又是夜观天象,又是遍翻《易经》,三天之后终于给出了一个初步的扩建方案:东西两面各向外扩出四里半,南北则各向外扩出五里半。而且四道城墙不合帝京风水,需把内城的墙拆掉,以现在的外城城墙作为内城城墙,继续保持现在的宫城、内城、外城三道城墙的结构。

司天监说是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杨逸一句话也没说,立即就将这个方案提交朝会讨论。

结果户部尚书蔡京第一个就跳出来激烈反对,他一口列出了二十六条反对理由,令人叹为观止。杨逸都快被蔡大尚书的口水给淹没了。

其实大伙心里都明镜似的,蔡大尚书列二十六条理由也好,一万条也罢。归根结底无非是这么建耗费比较大,蔡大尚书大概倾向于从一面扩出去,那样需要建的城墙长度会减少许多。

按司天监这么扩法,东西各扩出四里半,南北各扩出五半里,那么加上目前东京城宽七里、长七里半的面积,总计就需要建六十七里的城墙。而且这又是拆,又是建的,耗费那可就大了。。。

大宋现在有钱是不假,但也经不起这么瞎折腾啊,这扩建外城也就罢了,还要把现的内城墙给拆掉,莫非拆城就不用花钱不成?

蔡京说得口沫横飞,撸着袖子,一副谁站出来抬杠就准备掐谁的样子,杨逸看着好笑,反正扩建京城不是一两rì的事情。迟一个月早一个月都没什么问题,杨逸也不急。本着看戏的心思,看蔡大人独领风sāo。

蔡京喷了半天口水。突然发现朝堂上静悄悄的,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驳他,当然,也没人附和他,一股寂寞悄然爬上蔡尚书的脸庞。

唉,这难道就是高手的宿命?

他有些求助的向杨逸望来,杨逸装着什么也没看到,在怎么布局这件事上,杨逸早就打算好不插半句嘴。俺是人,与人斗其乐无穷,但让俺去和没影子的鬼神斗,这明显不是一级别的嘛,老子才不干这蠢事呢。

而且风水这东西与严格意义上的鬼神不同,之所以到二十一世纪风水仍盛行不衰,其中是不是真有什么道理,就算杨逸作为后来人,也不敢全然否定风水一说。既然不敢确定,还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来办吧。

而朝廷官员没有出声,大致也都持着这种想法。帝京是天子居所,所谓“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

帝京的风水是关系到江山社稷的大事。在这种事面前,不解风水学的官员。谁不是本着“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立场,换句话也就是说。不懂的,我就不说。

象隋唐的长安城,地势是由南向北逐步走低的,太极宫位于长安城北面。因太极宫地势较低,而长安城盛夏气温很高,异常燠热,使得住在太极宫有“湫湿”,非常不舒服。

但你又能怎么样呢?

宫城象征北极星,风水上要讲究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根据天上星宿的位置,最为尊贵的紫微宫居于北天zhōngyāng,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有十五颗星环抱着它。

紫微宫即有皇宫的意思,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应该相对应,因此,只能把皇宫布置在北边zhōngyāng位置。

所以即便贵为皇帝,住着不舒服你也只能忍着,因为这里才能对应天上的星宿,除非你不想做皇帝了。

由此可见,在风水上,帝京如何建是丝毫马乎不得的。

蔡京反对的理由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目前东京城是在旧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来的,它很不规则,外城的每一面城墙的长度都不一样,并不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在风水学上,它已经失去了天圆地方的基本概念,但现在大宋一样繁荣昌盛,可见扩建时,不应太在意这些,而应以实用、节约为主。

从本心来讲,杨逸是认同蔡京这种说法的,但司天监监正莫言随即出来说了句:“太后,目前东京外城虽然不是十分对称,但因其与四周的地脉风水、天上的星宿正好对应,是以我大宋代代兴盛,这也是当初扩建外城时,为何没有建成对称的四边形的原因所在。但如今要扩建,若如蔡尚书所言,只求实用、节约,则原来帝京的风水就很可能被破坏,太后,这责任谁也承担不起啊!”

刘太后一个妇道人家,莫言的话让她心中忐忑不安,甚至想取消扩建的决定,以免万一破坏原本的风水了。

她连忙问道:“莫监正,若按你现在的方案扩建,是否就能确保不会破坏东京原有的风水格局?”

莫言郑重地答道:“太后,此乃关系到我大宋江山社稷千秋万代之事,臣岂敢有丝毫大意,臣夜观星位,再对应东京周边地形,遍查易数,反复推算,才敢下此结论。”

“好好好,这就好,各位大臣可有别的看法?若是没有别的意见,那就按莫监正的方案来办了。”

不管别人有没有意见,杨逸自己肯定是不会出声的了,就连蔡京的嘴巴动了动,也没有再说什么。

莫言的话再明显不过,谁无视帝京的风水,谁就是居心叵测,将来不管有什么问题,你都得承担这个责任;

这个责任谁承担得起?蔡京这种人比较圆滑,他是不会再去顶这个雷的。

又经过了一番讨论,扩建的京城的基本框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