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走边唱-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往的一切,正像书架顶那张发黄的纸上,用钢笔歪歪斜斜抄着的几行字: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在网上看到一个好友在她的个人资料里这样写道:“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也许在若干年后,我也会在某个深夜,回想起席慕容的这一首《青春》……            
  只怪你和我相爱得太早,对于幸福又了解的太少,于是自私让爱变成煎熬,付出了所有却让彼此想逃跑。上天让我们相遇得太早,对于缘分却又给得太少,才让我们只能陷在回忆中懊恼。 
  ——苏永康《相遇太早》 
  “如果秋天过去了,我会在雪中爱你;如果世界消失了,我会在天堂爱你;如果你走了,我会在泪水中爱你;如果我走了,我会在远方爱你。” 
  看着瑶瑶刚发来的短信,心中不知应该是喜还是悲。 
  我们命中注定会相遇,但是相遇也并不代表能够在一起。 
  正如,曾经与我相遇的四个女孩。 
  回杭州过年以前,在重庆沙坪坝的一家酒吧里,我意外地见到了小睿。 
  不要怀疑我会认错人,无论如何,我都会记得她笑起来的样子——即使我们四年多未见。 
  小睿的样子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打扮明显时尚了不少。相比之下,我就像是个处处失意的社会地层人渣,我在很远的地方看着她和她的一帮朋友嬉闹,迟迟没有走上前去——虽然这偶遇的一幕,曾经在我脑海里排练过不下数十遍。 
  直到最后,我也不确定她是否看到了那个坐在角落的我,也许,这并不太重要。 
  能见到小睿一面我已是十分满足了。毕竟钰儿直到现在仍音讯全无,而槐黄则行同陌路。 
  大年三十的晚上,心血来潮地和亦芸通了个电话。电话里,她的语气很淡定,同我心不在焉地聊了几句,便挂下电话去看电视了。就像——任何一对普通的朋友一样。 
  想来,我和亦芸的分手,便是由于时间与空间的阻隔。 
  也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我不想,我也没有勇气,再去承受一份空中花园式的爱情。 
  我对瑶瑶说:“我很忙,有时候虽然我不是有意的,却难免还是会对你比较冷漠,也许,现在的我真的不适合谈恋爱。” 
  我是真的很忙,于是我开始试着在瑶瑶面前蒸发,不回短信,不回电话,甚至于在QQ上见了面,也迅速地隐身下线。 
  所谓爱情,就是把红玫瑰变成蚊子血,把白玫瑰变成饭粒子的过程。张爱玲真是个天才。 
  应该没有人能够忍受这种折磨的,包括瑶瑶。哪怕她曾说过“永不放弃”的豪言壮语。 
  大年初一的时候,瑶瑶给我发来半幅对联,当然,这和普通的春联性质完全不同:“一片痴心,两地相望,下笔三四字,泪已五六行,但愿七昔鹊桥会,八方神明负鸳鸯,九泉底下十徘徊,肠百折,愁千屡,万般无赖把心伤!” 
  说它是对联,倒不如说是在发泄情感。只是这么一来,连这个年都过得索然无味。 
  ……………… 
  写到这里,我真的不忍心再写下去。 
  有不少朋友给我发E…Mail来,说希望能看到一个光明的尾巴,就连我高中的同学,都强烈建议我写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大团圆?怎么可能?我又不是韦小宝。 
  算了吧,现在来改结局已经太迟了,我在小说刚写了三分之一的时候就已经提前透露了这个结尾——“在寒假的最后几天,我和瑶瑶分手了。” 
  而那时,我只是有感而发,临时性地加了一笔。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 
  权衡再三,我还是选择了一意孤行。 
  一意孤行的意思就是,我会在下面尽可能简洁地把我同瑶瑶分手的经过描述清楚。 
  即使再不忍心,我想我也只有忍下去。我只是叹息,为什么每次,都逃不过分离的结局? 
  ……………… 
  那是2004年1月底,寒假的最末几天。 
  也忘了是谁提的议,我们几个活跃分子组织开了一次小学同学会。分开整整八年了,老同学一见面,分外眼红。 
  别曲解了眼红的意思,我只想较为准确地表达出当时那激动的场面罢了。 
  从KTV里出来,已是深夜,却还有十几个同学意犹未尽。于是大家结伴夜逛西湖,然后在南山路上找了家酒吧坐了进去。 
  酒过三巡,老同学们开始聊到有关个人感情上的话题。有几个女生说得很动情,连眼泪都止不住地落了下来。 
  轮到我说的时候,我开始神侃我和瑶瑶之间富有传奇色彩的罗曼史。 
  正讲到兴头上,接到一条短信,翻开一看,竟是瑶瑶发来的。 
  于是大家开始起哄:“来,吕晶,把夫人的短信念来听听。” 
  我笑着应允,然后朗声念起来:“晶,我们分手吧……” 
  刚念了个开头,脸上的笑容旋即凝固。我一仰脖干了杯酒,清清嗓子接着念下去:“我真的无法忍受你对我的冷漠,我甚至不知道我们之间的到底算不算是恋爱,这与我想象中的爱情很有差距……” 
  周围的同学惊呆了。整个酒吧也似乎在这一刹那寂静无声。 
  短信后面的内容,我已经记不太清,我只是一杯接一杯地喝酒,并且时不时地向旁边的同学们挤个笑脸。接着,我不顾大家的劝阻,回了这样一条短信:“瑶瑶,对不起,很多时候,我都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如果以前我伤害了你,那我在这里向你道歉,如果你身边有好的男孩,请珍惜。你要分手,那就分手吧。” 
  我们,就这样分手了。就像是一场沉闷的足球比赛,被一个金球意外终止。 
  ……………… 
  写到这个章节,我的故事便要结束了——尽管它并不多么精彩动人,也谈不上曲折离奇抑或荡气回肠。甚至于,说它是故事都显得格外勉强,因为连我都不知道,哪里是故事的开端,而哪里又是故事的结尾。 
  好久没有登陆雅虎的邮箱了,自从申请了163的邮箱以来,已经大半年没上雅虎收信了。 
  输入了帐号密码进去,二十多封未读邮件中,署名为“黎诗瑶”的那一封显得特别抢眼。 
  “你还记得你曾经答应我做三件事吗?你还欠我两件没有做。当时我没想好要你做什么,但现在我想到了……我要你忘了我最后的那条短信,我要我们在一起!” 
  《读者》上摘了周国平的一则小品文,里面有这么一段话:“一个仗义疏财的人,如果他被窃,仍然会感到不快。这不快不是来自损失本身,而是来自他的损失缺乏一个正当的理由。可见人是一种把理由看得比事情本身更重要的动物。” 
  我们的分手,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恰恰是缺少一个在一起的激情澎湃的理由。 
  即使拿到了金针,郭襄最终也并没和杨过在一起。由此可见,金针,也不是万能的。 
  两分钟后,我微笑地删光了雅虎信箱里的所有邮件。微笑,苍白的微笑。 
  其实我和瑶瑶,又何尝没有激情迸发的时刻。只可惜,这样的激情只维持了小半年。 
  然后,激情开始慢慢淡去。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段时间,我正在写作,而除了写作以外,几乎没有太用心地去做另外的事。 
  三心二意固然不好,但是像这样的一心一意,却也不怎么讨人喜欢。 
  在网上潜水时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作家都很自私,每时每刻首先想到的都是他的创作,所以奉劝大家,最好不要去和作家谈恋爱……” 
  我不是作家,然而作家的自私陋习却在我身上一览无遗。 
  一年前,槐黄曾断言我谈恋爱只是为了捕获写作的灵感。虽然我在心底极力否认,但没想到真的会被她言中。 
  敲完最后一个字,我决定从今以后,全身心地好好去爱一个人。            
  《边走边唱》完稿是在八月初,正值夏天最热的那几天,热得连家门都不敢迈出一步。堪堪数月过去,在2004年的尾巴上,随着外套与气温成反比一件件地增厚,《边走边唱》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 
  正如“双生花”上一位写字的朋友所说,小说的出版是对于作者最好的肯定与嘉奖。从小说完稿到出版这几个月的经历,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感受。一篇文字,尤其是一篇十几万字的文字,从纯粹的网文蜕变为喷着墨香的书,绝非仅凭作者一己之力可以办到的。还清晰地记得在七月凌晨两三点钟和B侃完球后一起讨论写长篇的心得;八月韩晗兄弟欣然为小说代序;九月将校改完的书稿传给一寒时的忐忑;十月接到何睿电话得知小说通过终审时的喜悦;还有中国社科院的白烨老师和湖南文艺的邓映如老师在小说出版过程中所给予的无私帮助,黄浩、周箫、袁帅、马晶、吴建雄、张佳玮、王晓虹、恭小兵等多位朋友不吝笔墨为小说撰写书评文字或恳提宝贵意见。大恩不言谢,我只有在心里默默地感激。当然,那些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以及在新书发行宣传上给过我帮助、支持与鼓励的老师和朋友,我也永远不会忘记。 
  另外,《边走边唱》的章节较之一般的长篇要短小许多,一个章节不过两三千字,整部长篇被我分为五十余个章节在不同时段递交到“红袖添香”网站待审,前后历时四月有余,其间编辑们阅稿审稿之艰辛不难想象,他们的敬业精神与宽容态度也令我深深感动。 
  在小说写到三分之二的时候,网上有朋友曾经半开玩笑地对我说:“《边走边唱》的背景城市主要是杭州,你自己也是杭州人,小说若能出版,你首先应该感谢一下杭州哦。”对这个建议,我无疑是举双手赞成的。我今年21岁,其中有近19年都是在杭州度过的,这座文化名城对我的巨大影响不是一两句话便可以涵盖得了的。不难发现,《边走边唱》中有许多细节的描写与灵感的来源都是杭州这座灵秀的城市所赋予的,既然是这样,更是理所应当要感谢。 
  《边走边唱》,这是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在开印的前几天,我匆匆写下这段近乎流水账式的文字,权作后记。 
  吕晶 
  2004年12月3日午后于重庆三峡广场        
 end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