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画卷(vip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明画卷(vip完结)-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朱棣滕然起身迅疾相助;一手抓住仪华的后衣襟往车厢摔;一手不顾碳火的烫热将炉子碳渣拂开。
    “咚一一哐啷一一”物体滚落、摔碎的声音骤然而响。
    “王爷”陈海德、阿秋惊吓的尖叫迭声响起。
    “不用再叫了;你们拾起炭火;别让它们引燃了地毯。”朱棣怒声喝止了他们的惊叫;转眼狠瞪着怔在车壁塌板上的仪华、朱高炽两;勃然大怒道:“朱高炽武不成文不就也算了,现在不得安生”
    被朱棣毫不掩饰的当场嫌弃;朱高炽圆滚滚的身子不住的瑟瑟发抖;心下一股酸意直上脑门;可想起仪华教导的话;他倔强的压住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无力的辩解道:“炽是看见母妃笑了一一笑得像以前的毋妃了;炽儿才高兴…忘了这是马车就…”
    朱棣听得鬓角青筋凸起;不等朱高炽他再说一句;他大掌“啪”地一声;截断道:“你不但一无是处;还学会推卸责任了啊?你说啊?”
    朱高炽教这一吼;双眼一红;豆大的泪殊随即落下;他却仍瞪羞眼睛看向朱棣;执揣的反驳道:“没有;炽儿没有推卸责任母妃是笑了;和这些日子的笑不一样…;”说着抽噎难言;只能死咬着下唇不让哭声跑出。
    断断续续的几句话听得仪华心下一颤。她没想到自己隐藏的心思;却让年仅六岁的朱高炽看出一一自合卺那日之后;徐达要病逝的事;郭软玉道明的隐情;就像开闸的把手一下打开了积压了许久的情绪;但是这一切的一切却让她无处可发泄;仍需端着笑容与所有人虚与蛇尾。
    较之仪华的满心感动;朱棣却怒火更盛;在他眼里有得只是朱高炽死不认错;以及忤逆自己;当下怒极反笑;未管手上的烫伤;指着车门冷笑道:“好你有骨气。现在就给我到车辕那跪着;直到你知错为止”
    
    第五十九章 返京(下)
    
    陈、秋二人皆是惊魂初定,就见朱棣怒声呵护,这会更是要罚朱高炽跪在车厢外,可外面寒风凛冽不是一个孩童受的住,他们忙跪在原地连连叩首道:“王爷息怒,外面天寒地冻,又行车急速,小王子他怎么能遭得住!这万万使不得。”
    “住口!”朱棣绷着一张铁青的脸,从齿缝里逼出两个字。
    他二人一听,顿时打了个寒颤,再不敢多说一言,低头匍匐了下去。目睹此景,料定朱棣是吃了称砣铁了心,非要重罚了朱高炽不可。当下,仪华从满心的感触中醒来,侧首怜惜地看了一眼满脸通红忍着哭声的朱高炽,跌跌撞撞地从车厢榻板上爬了起来,用劲拧上栓牢地车窗门闩,出人意料的推开紧闭的窗户。
    “呼呼”转瞬之间,猛烈的北风一股脑儿的直灌进来,车厢内温度急剧一降。
    这番奇怪的举动,让陈海德,阿秋想顾愕然,不由诧异的看向仪华,咦道:“王妃你……”
    仪华看也不看二人,手扣着订沿稳稳当当地在榻板上坐正身子,又柔声唤了一声“炽儿”,将他揽臂拥在怀时在,方注目朱棣,道:“儿为母喜,臣妾不认为有何错。再说即便炽儿不对,王爷也不当如此体罚于他。”
    受着直刮面上的烈风,朱棣脸色又黑了一层,而五年来的异地为王,让他对仪华的当面反驳,更是怒不可仰!大怒之下,朱棣毫不掩饰一身凌厉之气,犀利的目光似刀刃一样凌迟着仪华,薄削的双唇抿成一条直线,半许,薄唇一勾,冷声质问:“王妃认为本王错了?”
    仪华紧紧地拥拄怀里颤巍巍的朱高炽,仿佛不堪承受呼呼过耳冷风,她偏过头稍稍避过,亦避开朱棣犀利近逼迫的目光 ,道:“臣妾不敢。”朱棣森然一笑,反问道:“你不敢?可是你已经做了!”
    感到怀下隐隐的抽泣,仪华轻扶上朱高炽的背脊,一下一下地为他捋着抽咽的呼吸,亦顺着这个节奏娓娓地说道:“王爷虽时时出入营地,却未有一次带仗与北元相击,或冬日深入漠北的时候,但臣妾想念王爷定是十分清楚我大明北边军士春出冬归,是以避北寒天气。此时马车正飞驰行径,天冷之比漠北相差无几,炽儿一个稚童跪于车门外,无疑是经不住地,所以臣妾才出言相求王爷息怒,并无怨怪之意。”
    一番低声请求之话,却如一把利剑飞插入心,立时戳到朱棣的痛处,世人皆知他燕王朱棣尚武,生平头号心愿就是带兵与北元一较长短,但进至今日 ,他就藩北平已整整五年,无一次参与过深入漠北的军事活动,至多就是在边境遇见十几人的小兵小卒。更多的时候只是在营 地练兵,尽管现在的他已摸清了北元的作息,燕山边防的地势等事宜,却也仅仅是练兵!
    心中伤疤被揭,朱棣隐忍的爆裂性子迸发,他狠狠地握上双拳,犀利如大漠飞鹰的锐眸一瞬不瞬地盯着仪华,危险的怒气似随时会驱使他猛地一下扑向仪华,将她残忍啃食。
    一时间,车厢内无人作声,寂静地将一道道呼啸的风声,辘辘地车声,笃笃地马蹄声无限得放大,不觉间,一种临近冰点的气氛陡然而生。
    正在这个时候,一个年轻的男子声音打破了这一切,只听他试探道:“王爷,请问是发生了什么事?要要吩咐属下。”声音离仪华极尽,透过不停灌进的风声,吹进了她的耳畔。仪华不禁回头,一下瞬正是撞上一张探过来的英俊面容,不过极快地,相对之人地探回身子,在马上正身端坐。
    这一番动作唬得仪华一愣,兀自又觉此人好笑,不由多看了他一眼:此人头戴束发金冠,身披一件玄色大氅,右手勒着缰绳,左手按着剑柄,予人一种潇洒英气之感,再见他一双剑眉入鬓,容貌神采飞扬,可谓是一个雄姿态勃发的英俊少年郎。
    一眼毕,仪华心里一转,即知此人身份,于是朝他微微一笑,轻颔首道:“朱能小将军。”方才他探头寻着,不防对上一张娇美柔嫩的容颜,又与女子距离相差咫尺,迎着寒风却闻暖香拂来,这让一直在军营中打滚的他一阵心乱,连忙退回身端然正坐,却仍止不住一颗心卟嗵卟嗵直跳。
    这会儿,女子居然对他展颜一笑,还一口道出他的姓名,朱能心神当即一震,意识到此女是何人,不禁收回浮动的心思,可英俊的面孔依然蓦地一红,他只好低头拱手一恭,道:“末将参见王妃。”话甫落,又几道路杂沓的马路行来,恭声相询。
    见一桩家事引得众人询问,朱棣面上有几分挂不住,再不说是何事。于是,只得硬生生咽回怒火,向车窗外的朱能等人摆了摆手,勉强一笑道:“无事,只是小儿失手打翻了茶具,收拾一下即可。”
    几名将士分明是听到不小的动静,才驱马过来,但听朱棣轻描淡写的寥寥数语,即使收回了疑惑,欲勒马而返,这时同赶来的丘福却眼厉地瞧见朱棣手中的伤痕,忙勒住坐下良驹,出声指出:“王爷,您手上有伤。”
    经这话一提醒,朱棣顿感右手疼痛,这便低头一看,果真见手上一大片烫伤的红痕,他抬头目光有意无意的瞥了一眼仪华,待她发现自己的注视,才看向车窗外,不在意的摇头道:“小伤,抹些药膏就是,你等到毋须担心 。
    听他们对话,仪华心中一动,暂放开眼泪糊脸的朱高炽,以眼神示意阿秋过来相抚后,,接着又从广袖下抽出一块白绢绣红梅的方巾,双膝跪行绕过几至朱棣身边,拉过他烫伤的右手,微微侧首,轻声说道:“多谢这位将军提醒,本王妃正欲给王爷包伤口。”说着又瞥向陈德海,吩咐道:“德公公请拿些药膏过来。”
    陈德海对突然逆转的情形愣了一下,就觑眼去瞧朱棣,见朱棣面上淡淡地,由着仪华捧着手看伤痕,他暗暗大呼口气,应了一声,便急急忙忙地揭开地毯一角,揭开一个暗格取出药箱子递了过去,道:“王妃,这蓝色繁枝纹样瓶子里的就是治烫伤的药膏。”仪华回了一声知道,便擦拭伤口,细细地涂抹药。
    丘福等人见此,纷纷避开双目,随道一声就策马离开。
    陈德海也是机灵,见气氛一缓,忙手脚利落的去关了车窗,陪着笑道:“还是王妃心细如发,又紧着王爷的伤势,不似小的反应迟了那多。”朱棣没有作声,心下却不由冷笑:都成这局面,他还有什么可说!
    一时半会,朱棣气岔难言,索性靠在铺着锦褥的车厢壁上,闭目不语由着仪华为他涂抹伤口。但仪华那番话语却不停地在他耳畔回响,直至心思渐渐由此被引开……
    抹下手尖最后一点药膏,仪华感到身边之人的呼吸渐趋平缓,显然怒气已消,她低垂着的容颜缓缓地爬上了一缕笑容。待抬头之际,脸上却又沉静如水,只默默地退回位上坐下,重新让阿秋取了一方巾帕过来,温柔地给朱高炽擦去脸颊上的泪痕。
    少时之后,朱高炽抽抽搭搭的哭声渐止,车厢内恢复了初时的静谧 无声,唯有方燃着的火盆,偶尔发出“啪啦啪啦”地响声……
    经过出行当日的事后,朱高炽第一次出远门的兴奋心情收敛了下来,日日循规蹈矩全然不似六岁的孩童,只有极少时朱棣不再马车的时候才露出小男孩应有的淘气一面,不过,好在朱棣不是一个能安生呆在马车里的性子,又常年累月下都是有意无意的以与属下同甘共苦派势示人,如此,他在乘坐了马车七八日后,再是按耐不住,下车骑马而行。
    少了朱棣在车厢内,朱高炽活泼了许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仪华不知是因为两年来的相处,还是这个孩子对她的依赖信任,又或者是对他的怜惜……已在不知不觉间,将朱高炽当做了眼珠子一般放在了心上,而一路上由着朱高炽的相伴,仪华一直隐隐不安躁动的心扉,慢慢地班平静了下来,倒也坦然面对接下来回了应天,可能发生地各种事情。
    就这样,在二十来天的行程后,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行至了有“金陵锁钥”之称的涂中,应天便要到了。这一日,许是因为临近应天,仪华越发的难受,当队伍停下来打尖时,仪华只用了几口干肉就恶心的想吐,阿秋忙倒了杯水过去,看着仪华苍白的脸色,心疼道:“意不想小姐晕车的这般厉害,尤其是这三四日,您先喝杯水,等晚是到了就师就好了。”
    仪华虚喘着抿了口茶水,有气无力的将茶盏放了过去,道:“王爷他们还在外面用着食,你开一点儿窗子,我好透透气,这胸口闷人的慌。”阿秋接过茶盏搁下,领话启开了些车窗,顿时一股夹杂着泥土草木的风吹了进来,不禁让人感到神清气爽。
    “小姐,你快看呀,椿树都抽芽了!”仪华正舒服的吁了口气,就听阿秋指着窗外惊喜道。她笑了笑欲说什么,忽听车外一声长报道:“启禀王妃,徐三公子,徐四公子到。”
    
    第六十章 应天
    
    徐膺绪、徐增寿两兄弟来了!?
    一口气刚舒下去,立马又提了上来,仪华兀自捂着胸口按紧,勉强稳下心神,抬头看向刹那间变得惨白无人色的阿秋,陈述道:“二弟、三弟他们来了。”
    阿秋神色未缓,惊慌的双目只定定地盯着仪华,牙齿不自觉的打着颤道:“小姐,二少爷和三少爷他们是知道您的……可他们知不知道——”
    仪华深深地瞅着阿秋,抢了话道:“当然是知道!他们才会提前赶来涂中,做接应。”听着仪华把“知道”二字咬得极重,指出他们知道顶替身份一事,阿秋会意过来,心绪渐宁。
    坐在仪华身旁的朱高炽;心思敏感的察觉到周围气氛的凝聚;便好奇道:“母妃您怎么了?来人是您的弟弟吗?”说着睁大两眼;指着窗外问:“母妃;可是这二人?”
    仪华一怔;目光就顺着朱高炽所指的窗让口看见;远远可见朱棣与两名少年郎并肩向马车走过来:两名少年皆身量瘦长;一名身穿蓝段圆领袍柬带的少年略高半寸;观之约有十六七岁;另一名是身着青11圆领袍柬带的少年;看着要稍小一两岁。
    凝目间;三人已走到马车前驻足;就有立在一旁的陈德海尖声请安道:“小的参见王爷。”顿了顿:“给徐二公子;徐三公子请安。”
    朱棣抬手示意了陈德海退下;扬首望向车窗道:“王妃;短短几年不见;他俩都已长成了大人了;竟然提前了一日在此地等候;方才本王接着禀报时倒吃了一惊。”说罢;转头看了兄弟俩一眼;突然伸手拍上了蓝衣少年的肩膀;喊了一声“膺绪”;道:“你姐弟三人有两年没见了;你俩也见见王妃。对了;炽儿也来了;让他这个做外甥的给你们见个礼。”
    见朱棣专叫了徐膺绪的名字;仪华脑中灵光一闪;蓦地想起九年前她与徐膺绪打架那日;朱棣就是在场。如此这般;仪华心中不觉一紧;面上却张口就笑道:“二弟、三弟;别来无恙。”说着也不等二人反应;侧首看了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