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代清-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年头大明已是千仓百孔,但仍然没有几个人相信大明会亡,这个时候的农民军起义只是实在活不下去了,左也是死右也是死,这才揭竿而起,规模还都不大,人数虽众却各自为战,如同成百上千只没头的苍蝇,四处乱窜。
甚至只要朝廷给口饭吃,农民军百分之七八十会降,但问题是朝廷也挤不出银子来赈灾,就算有银子,朝廷里边的大佬们也不会来管这些升斗小民的死活。
这个时候当兵就成了一条活路,因为这些年的天灾使得田里的收成很差,虽不至于颗粒无收,却无论如何也养不活一家子老幼,所以没几个人愿意成天守在田里靠天吃饭。
因为到处闹匪的缘故,再加上建奴叩关,朝廷对兵员的需求量挺大,虽说出去当兵,那都是提着脑袋混出路,可至少每月的饷银还能让一家老少活下去。要是哪天时来运转立了功,那就奔小康了!这就是之所以这里的汉子老提到军营的缘故了。
本来这些汉子也是都要出去当兵混口饭吃,谁知道前些日子出了件大事,这才耽搁了。你道是何事?本来这些汉子也是冲着饷银去当兵的,可是没想到崇祯二年七月有千部官军边军因缺饷哗变,这些官军可不是刚放下锄头的的农民,那可是正规军,而且是最有战力的边军,他们加入义军后成为骨干,在起义的队伍里**了大批军事中下层军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起义的基础。而这些汉子便是看到官军竟也缺饷,这才犹豫未前,且看看风声再说。
梁涛心里开始活络了起来,现在回去肯定是不能了,反正自己没那本事,如今自己处在乱世,再过些年鞑子入关杀人盈野,亿兆的汉人只存下千万之数,自己孤身一人能活的下来吗?倒不如乘势而起,实在不济,自己如此本事投靠了李自成张献忠之流也不怕不受重用啊--虽然这伙人现在还没成事,但雪中送炭更好啊!
若是时来运转,说不准还能割据一方呢!若是更进一步,说不定代替清朝坐龙廷的是我梁涛梁某人!梁涛只觉得自己的心渐渐膨胀了起来,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
梁涛不由暗暗握紧了拳头咬紧了牙关,心里暗暗想到,“大丈夫处世当带十万兵横行天下,虽亿万人仰我鼻息、看我眼色,这是何等的快事啊!大丈夫,若如此,此生方能无憾啊!不错,大丈夫,当如此也!”思及此处梁涛对麒麟让自己穿越而来反倒暗暗感激起来。
梁涛瞅了一眼四周的壮汉,不由暗暗欢喜--这些可是优质壮丁那,此时不拉更待何时!
梁涛”哈哈“一笑,他朝众人一拱手道:“些许微末伎俩,不值一提,到是让诸位见笑了。”他如今“拱手”倒是越发越显得自然了,他虽有如此本是,但谦虚总是中国人的美好的品质之一,无论何时,谦虚谦虚总是好的!
果然,众人对他的身手原本便是极为敬服的,如今见他又如此谦逊,颇有谦谦君子之风,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梁涛又道:“我有如此身手,多亏恩师谆谆教导,以前总觉得恩师他老人家对我太多严厉,平素练功又颇为辛苦,如今想起恩师他老人家来,我实在是愧对她老人家啊!”说吧梁涛唏嘘不止。古人最吃这一套,凡是出生好的、或是和哪路大神沾亲带故的,必定能够一路打绿灯,干什么都要方便许多。如今,梁涛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响,如此可以增强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
旁边众人纷纷恍然大悟,原来是名师出高徒啊,怪不得身手如此了得,原来是高人从小教导的缘故啊!
旁边有人实在忍耐不住,弱弱地打断正“唏嘘”得起劲的梁涛,问道:“梁兄弟,不知尊师的名讳是?”
梁涛叹了口气,说道:“不瞒诸位,恩师乃山中隐人,不愿其名讳流传于世,是故非梁某小气,实在是恩师有言在先那!玩请诸位海涵,海涵!”
众人一见如此,更加相信梁涛乃是某世外高人之徒,得道高人嘛,不都是这么一套来着的嘛!
此时,梁涛心里却在腹诽:鬼知道这时候有哪些顶着“得道高人”帽子的“神棍”比较有名,既然不知道还不如不说呢!
很快,老梁渐渐以他的豪爽大气和察言观色的本事成功地笼络了包括李大锤在内的几乎全村的青壮,在别人看来,如此英雄了得的一个人物和他们称兄道弟,他们实在是有些“受宠若惊”。
梁涛和他们约好到时候一起去投军,毕竟虽然出现了这种那种的问题,但投军实在是这些社会底层的汉子们唯一的出路了。而梁涛也想在军中混个出身,以静观天下变。
还有一点,那就是尽量掌握些枪杆子,乱世--拳头最重要,当然现在还没有枪!

第六章 贼军攻城

眨眼间,两月时间一晃即过,梁涛也算是在这华阴华南村落了户,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难事,在里保那里说一声便是,众人也只当他乃是学艺已成下了某处仙山,暂时无处落脚而已。
两月来,梁涛一直住在张小虎家,因为张家在华南村中也算大户,房子够大,只是这“大户”也只能在乡下穷人家里头算大而已,若是跑到城里头,那又得变成“小户”了。
平日里与各路青壮一起进山打猎,梁涛靠着力大,而且健步如飞,倒打得不少猎物,他一人吃不掉,便散发与四邻,此时陕西正是灾害连连之时,普通下层民众大都吃不饱、饿肚皮的多,众人见他不但本领了得,而且待人如此诚恳,许多受他恩惠之人皆对他心生感激,其余众人也对他愈加敬服。
这日清晨,梁涛还没起床,忽的听见外面吵闹,有心出外查看,还没穿上衣服,就见张小虎闯了进来,“梁大哥,不好了,有贼军攻打县城啦”
梁涛一愣,“县城?贼兵攻打县城你惊慌什么?华南村离县城很近么?”张小虎被梁涛问的一愣,暗思道“是啊,又不是打到我们村,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思及此处,他不禁挠挠头,朝梁涛讪讪一笑。梁涛见他如此模样,也不取笑他,与他一起走出门去,一边问他到底是何事。
原来昨天晚上,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伙强人,约摸四五百人,竟然想偷袭华阴县城,幸好把门的门卫眼尖,远远的瞅着不对劲,急急忙关了城门。华阴本是小地方,靠着城里的衙役和其他杂七杂八的守兵之流凑了百十号人堪堪守住城门,又由知县出面号召城里大户人家出人--也就是家丁,又凑了百八十号人,总共两百来人,加上城里的青壮三四百人,又依仗城墙之地利,一时间贼人到也攻不进去,但城里人数也不占优,也不能拿他们怎么的。
原本知县和财主们应该松一口气,可贼人就是守在门口不退,这都几天了,除了主攻的南门之外,其余三门又都有人看着。城里的大户或是要做生意、或是要这样那样的出城办事的,这也不是个事。
于是知县和城里的大户商量了几回,决定由富户出些钱粮,让知县通知周围的里保,让他们组织青壮前来壮壮声色,好吧贼人吓跑。华阴县是个小地方,可周围农村的青壮扣去外出的总有个两三千人,随便来个几百,加上城墙之利让这群贼寇感觉无利可图,他们自然也就退了。于是昨天夜里知县挑了俩机灵的,许以厚利,让他们带着文书从城头放下去求援了。
邻近的村子都知道了,知县大老爷许了好多钱粮,甚至还有可能得军功,军功啊,大明自洪武皇帝开国以来,渐渐重文抑武,只是对普通人家来说,读书求取功名实在是可望不可即的事,还不如走武职、杀几个贼寇立些军功来得好。所以军功却实在是个好东西,要是斩杀了几个贼寇,那赏赐的财物能一家老小吃上好些日子,省着点吃好几年全家不会饿肚皮,反正这年头贼寇多得是。陕西一带又多为古秦之地,民风彪悍、尚武,所以一闻由此好事,各个摩拳擦掌。
是以一大清早,全村的棒小伙都集中在村正这里,摩拳擦掌个个都视贼寇为无物。眼见村里最勇猛的梁涛过来了,一伙人纷纷过来围了过来,七嘴八舌的朝着老梁吐着唾沫星子,无非就是拉梁涛一起去,毕竟真上了战场多个猛人总是多份安全不是?
这时村正也走了过来,村正姓张,已年过半百,和张小虎是本家。他朝梁涛一拱手,面带微笑地说道:“梁小兄弟,知县大人有命我等不得不从啊,我正思量寻个带队的人,不知梁兄弟”他话还没说完,周围的汉子早已呼啸不已,纷纷云带队非梁涛莫属。
梁涛微微一笑,朝周围摆了摆手,示意大伙安静,众人也纷纷听他,由此可见梁涛数月来很得乡间民心、人心啊。梁涛说道:“长着有命,焉敢不从?”众人闻听大喜,纷纷大叫欢呼。
很快,各家汉子都从家里拿出狩猎的工具,纷纷聚在村头。梁涛打量了一下,虽说拿的武器杂七杂八,但好在还是有杀伤力的。这个时代民间是不准私藏武器的,不过好在山边都是猎户子弟,有些猎具倒也正好派上用场。
梁涛见村里的男人除去老的少的,还有体质弱的,六十来号人都到齐了,于是站在一块站到一处土丘上,他打量了众人一番,突然朝着众人厉声说道,“诸位,我们现在去救援县城、赶走贼匪,那可不是去玩的,虽说有赏赐拿,但咱们得有心理准备,搞不好真会死人的,还有人要退出么?”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醒悟过来,梁大哥这是为他们担心呢!于是纷纷叫道“梁大哥你放心吧,这年头,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再不拼一把一家老少都快饿死了”
梁涛闻言脸色减缓,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便出发吧。”梁涛把人分成6队,由他们自由组队,自选队长,而自名为大队长。六小队队长分别为赵年、赵丰、李大锤、钱新、陈科、胡海,都是村里能服众的汉子。
赶了一天的路,路上碰到几股同样的“民兵”,都是华山一片的,合在一块几百号人,浩浩荡荡倒也有些气势。
未时(也就是下午三点左右)赶到了华阴县不远处。贼匪一看人挺多,先是自个有些骚乱,却既不退去,也不敢拦,把他们放进城去。
陆陆续续,又来了两批,整个城里有了上千号人马,知县把军械库打开,人人都拿了件刀枪,梁涛瞅见一根狼牙棍,使了两下,感觉挺顺手,也就使唤着用了。
知县随后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几百套军服,不够的手臂上扎块布,算是自己人。(明太祖在全国实行世兵制,也就是屯田兵,这些兵既要自己种田,战时又要负责打仗,所以他说自己养了百万兵却不花国家一分钱。所以各个县城武器铠甲经过十几代积累总是有些的,虽说许多都是破旧的、生锈的。)
贼匪见官军势打,几个贼首有些心虚,所以一商量便打算闪人。远远望去,贼营里头已经开始忙碌地收拾各种物品,开始打包走人。
可这时候知县不干了,如今城里千余青壮,还有“援军”正在赶来,怎能把大好的功劳给丢了呢?于是派出几个伶俐的汉子充当“斥候”远远盯着查他们的落脚点,而知县则亲自带队,准备围剿了这伙匪人。
原本一个县城军政是分开的,知县是管不着军事的,可类似于华阴这样的小县--充其量也就后世的一个镇,只是周围围着城墙罢了,城里也就千余户人家,几千人口,而守军自然多不了,几十号军户而已,(明朝的时候军户相当于集体农庄的农民,但是比普通的农民交的税更多,还要承担当兵打仗的义务,所以到了明末天灾不断,军户自己吃不饱还要饱受酷税,所以军户大多逃亡,有的甚至加入义军,留下的十不存一,而且大多是老弱。这也是后来募兵制兴起的原因之一,而招募的士兵待遇较好,有饷银拿。)所以已经没有必要再任命个县尉,直接知县军政一把抓。这也是一些土匪敢来围攻县城的原因--守军少呗!
知县将他几个贴心的手下派下去整理着队伍,除了留下他的县丞和几百号号衙役家丁之流依然把守城池之外,其余壮丁一共1181人,知县将其分成五队,每对指派一队正,然后就这样乱哄哄的出发剿匪去了。
梁涛在后面看的直摇头,就这样也能剿成匪?不被匪反围剿就不错了。不过梁涛心里有了个想法:这次闹匪之后,县里定然会成立一支防匪的乡兵部队,若是这次能在知县面前露一手,自己一来可以在里面确立起威信,二来可以混个头目,渐渐掌握些人马,等过两年起义到了**,那时就远远地瞧见贼匪下了营寨,说是营寨,那自然是夸奖他们了,乱轰轰的一堆人,连个斥候都不派,或许比眼前这群壮丁要好上不少,至少他们一伍一伍、一队一队,还有些组织,但也仅止于至了。
知县闻“斥候”来报贼匪停了,大喜,眼下天已近戌时(七八点),天色已暗,知县吩咐“大军”停下休整,吃些干粮,好在他还算有些头脑,还晓得严令众军不得发出声响,以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