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警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警监-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专案组在局领导支持下,可以在黄港掘地三尺,但去周边三个地级市就不好使了。就算人家愿意协助,也不可能像对待“801”一样对待专案组。

    刘风新想了想,又摇头道:“这也不算本事,要是我们能跟他们一样干,我们早做了。”

    雷启航摸了一把脸,倍感无奈地苦笑道:“老刘,方局。只要能在除夕前把这个案子破了,我们失败就失败吧。他们是‘801’。是省厅为清查积案专门成立的正处级办案单位,输给他们不丢人。”

    ……

    与此同时。韩大处长师徒和夏莫青等人正在交通宾馆对面的饭店包厢里为邓南晴庆功。

    “处长,您别再夸了。”

    邓南晴被表扬得很不好意思,放下筷子解释道:“能查到那两个孩子下落,一是运气好,二是并不难查。毕竟她们是女孩子,一个人孤身在外肯定寂寞,肯定会跟以前的朋友联系。只是家长开始问过几次没问到结果,心灰意冷没再去问。跟她们有联系的几个同学呢,又出于朋友义气帮她们保密。所以才会搞出这么大误会。”

    这个真不能全怪公安机关不作为,一是其中有一家没报案,一是受办案条件限制,没那么多警力更不会有那个经费。美国警察遇到这种情况,也是登记一下,简单调查一下,然后请相关执法部门代为留意,不会投入那么多警力和财力帮家长去找。

    每逢佳节倍思亲。

    韩均不由想起远在纽约的韩老头,想起韩老头之所以留在唐人街其实是在等他孙子。想跟他失踪的孙子团聚。

    可惜美国不像中国,没户籍制度,执法部门又非常注重保护个人**,想通过社会安全号码查找一个人非常难。并且不知道他儿媳和孙子到底有没有离开美国。

    韩均感慨万千,端起果汁笑道:“不管怎么说,你帮两家家长找到了他们的孩子。儿行千里母担心。就算那两个孩子不愿意回家,至少知道她们平安无事。她们父母不用再像之前那么提心吊胆,可以放心的过个年。”

    夏莫青重重点了下头。感同身受地说:“要是我儿子离家出走,一年多杳无音信,我真不知道我会不会发疯。小邓,你做了一件好事,大好事,应该给你庆功。”

    “是好事也是小事,关键是案子,三天了,一点眉目没有,可我又帮不上什么忙,心里着急。”

    邓南晴着急,谭雁冰更着急。

    他负责的那条线,投入那么多警力和财力,到现在都没线索。如果案子破不了,他真不知道回去后怎么面对那么多同事,放下筷子愁眉苦脸地问:“处长,夏主任,我们的调查方向是不是有问题?或许被害人只是经过江省,并没有在黄港及黄港周边生活过。”

    “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韩均笑了笑,循循善诱地说:“你想想,黄海交通是发达,但不是sh和江城那种外来务工人员返乡的必经之地,就算是她也不太可能中途下车。毕竟案发时没开始春运,不存在买不到车票,必须中途转车的问题。”

    夏莫青附和道:“小谭,公告贴出去才两天,走访询问仍在继续,我们要有耐心,不能着急。”

    詹升荣没两位领导这么淡定,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处长,夏主任,我感觉我们不能坐等线索,应该再想想凶手是怎么把尸块抛到第一现场的。如果能想通这一点,那我们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不等师傅开口,姜怡便脱口而出道:“这三天我们去过六趟,什么办法都想了,问题是想不通啊。”

    破案的契机应该就在这儿,韩均掏出正振动的手机,一边起身出去接电话,一边笑道:“想不通也要想,只要能想通,我感觉这个案子应该就能破。”

    电话是“法官大人”打来的,只听见她在那头撒娇般地问:“亲爱的,案子怎么样了,打算什么时候回来。大姐刚才又打电话,问我们过年回不回去,如果不回去,那她们就初二过来。”

    “案子暂时没眉目,估计真要到年三十才能回去。我姐那边就不要让她们跑了,我们初二回去,初三回来。”

    “行,我就这么跟她说。”

    服务员上菜,韩均让开身体,走到走廊尽头像哄孩子般地哄道:“你怎么样,这两天寂不寂寞,要是寂寞就回去陪陪你爸你妈,我们回去时顺路接你。”

    “艾琳来了,整天陪她逛街,一点不寂寞。”

    张琳突然想起一件事,献宝似地娇笑道:“对了,我也接到一个业务。祁教授介绍的,四十万,钱虽然不多,但没什么难度,最多两个月搞完,不错吧?”

    “什么业务,这么好。”

    “除了科研项目我能接什么业务,高新区一个公司往江里偷排污水被环保局抓到了,被开了500万罚单。如果不整改,如果下次再偷排,会罚更多。物理处理投资太大,他们打算用化学处理,我现在又正好研究这个……”

    偷排污水!

    韩均眼前一亮,欣喜若狂地笑道:“亲爱的,你真是我的天使,我爱死你了!等会再聊,我现在有事,等忙完了再给你打,再给你庆祝。”

    “忙去吧,早点忙完早点回来。”

    张琳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已经挂断电话推开包厢门,指着满满的一大桌子菜笑道:“各位,赶快吃,吃完了一起去第一抛尸现场附近的工业园。”

    姜怡太了解他了,蓦地起身问:“师傅,有眉目了?”

    “推测,只是推测,要看过才知道。”

    詹升荣正准备问是什么推测,谭雁冰的电话响了,接通之后“嗯嗯嗯”了几声,突然流露出一脸兴奋不已地表情。

    “处长,二科查到行李箱的生产厂家了!徽省一家小厂生产的,由于销路不畅,只生产半年,然后改生产廉价书包。并且全国就徽省有卖,徽省也只有两个市卖过。”

    他把指挥中心刚发到他警务通上的短信凑到韩均面前,激动不已地汇报道:“反馈这个情况的辖区派出所,从厂家那儿找到一份经销商的联系方式。王科长正准备亲自带人去徽省调查,齐科长把网上寻人的重点也转移到了那两个市。”

    难怪专案组查不到,原来只生产了半年,而且没销出省。

    刚有了一个设想,又接到一个好消息,这说明不用那个诡异的能力同样能破案,韩大处长非常高兴,意气风发地笑道:“各位,我感觉我们这一趟不会白来,或许可以提前回去过年。吃,赶紧快,不能浪费时间,更不能浪费食物。”(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三章 真正的第一抛尸现场

    “801”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轻车简从,不要陪同,不要接待,不接受宴请。

    有通讯设备先进的大型警务指挥车,根本无需利用城西分局的办案条件。以至于所下榻的交通宾馆距城西分局仅一条马路之隔,他们却从来没去过。

    刚到那天晚上,城西分局龚局和汪政委受市局领导委托,想请他们吃顿饭,给他们接个风,他们一点面子不给,说不去就不去。

    他们不吃市局的,柳莹等向导兼司机自然也不会吃他们的。

    早上吃完早饭来,中午和晚上在分局食堂解决。反正离这么近,用不了几分钟,耽误不了他们工作。

    刚才去对面饭店吃饭,那对关系“暧…昧”的师徒和夏副主任叫了,她找了个借口没去。才在分局食堂吃好饭洗完碗,夏副主任就打电话请她们过来。

    夏副主任雷厉风行,不等三人开口就指着停在大拖车边上的两辆警车说:“同志们,我们立即出发,去第一抛尸现场北边的那个工业园区。老李,小徐,你们依然开你们的车,在前面带路。小柳,你不用开车了,上来有几件事我们要请你帮忙。”

    她的话就是命令,三人不约而同地应道:“是!”

    朝夕相处三天,警务指挥车还是头一次上来。从外面看就是大一点、长一点、夸张一点,上来后柳莹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既豪华又先进又舒适。

    这日子过得太滋润了。不仅有会议室、休息室、洗手间和淋浴室,在车上可以办公。可以休息,可以上网。甚至可以做饭。因为她一眼就看见了冰箱和微波炉。如果非用一个词儿来形容,那就是“**”,并且只能是“**”。

    “柳莹,吃不吃水果?”姜副科长很热情、很能干,居然准备了一个果盘。

    “谢谢姜科长,刚吃完饭,我真吃不下去。”

    “那别傻站了,快坐。”

    “哦。”

    车缓缓的动了,坐在会议桌顶头的韩大处长合上笔记本电脑。笑问道:“小柳,工业园区有管委会吧?”

    眼前这位不仅是省厅积案清查领导小组顾问,同时也是正儿八经的厅直部门领导。

    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江省联络处处长,实职正处。行政级别高,警衔更高,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柳莹真不敢相信有如此年轻的三级警监。

    尽管对他的作风很不认同,对他们那种“暧…昧”关系很是不耻。但只能放在心里,不能流露在脸上,更不能说出来。

    柳莹急忙坐直身体,像开会一样双手放在膝盖上汇报道:“报告韩处长。城西工业园区有党工委,有管委会,党工委书记赵书记同时兼任区委副书记。是城西区委常委。”

    “有就好,我不要找赵书记。我只需要一份工业园区所有企业的名单。”

    “企业名单分局应该就有,我帮您打电话问一下。”

    夏莫青从电脑边拿起一张名片。微笑着递给她道:“这上面有我邮箱,找到之后请城西分局同志发到我邮箱里。”

    “是!”

    平安和谐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的。想做好社会治安工作,当然离不开经费保障。黄港市很多年前就出台过一个社区治安防范规定,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收取治安管理费,用于各社区联防队员的报酬和补贴。

    联防队员早没了,现在只有协警,但备受争议的治安管理费仍然在收。

    “801”要得急,城西分局治安大队来不及整理,竟发来一份电子版的工业园区治安管理收费清单。按企业规模大小和职工人数多少收费,几千到几万不等,把韩大律师搞得啼笑皆非。

    詹升荣不明所以,看着清单问:“处长,您怀疑凶手是园区企业职工?”

    “要是园区企业职工,专案组早查出来了。”

    韩均摇摇头,指着显示器上的几家企业笑道:“大大小小印染厂十几家,我刚上网查过,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要耗水200吨左右,其中90%会成为废水。”

    想到臭气熏天连鱼都不多的东港河,姜怡若有所思地问:“环境就是被他们污染的?”

    “我感觉应该是。”

    公安厅的人居然管起环保厅的事,柳莹被搞的哭笑不得,禁不住提醒道:“韩处长,园区有污水处理厂。”

    “我知道,这几天我从那儿经过好几次。”

    韩均转身打开另一台电脑,上网点开电子地图,指着地图上的几条主要道路,轻描淡写地说:“各位,我们分工一下,到了园区之后我和生姜一组,从开发一路往东走;夏主任和小柳一组,从开发二路往东走;詹升荣、邓南晴一组,谭雁冰、孙大勇一组,分别从开发三路、开发四路由西往东搜索。”

    “师傅,搜索什么?”

    “马路两侧的集水井,要特别留意那些井径比较大的。”

    詹升荣醍醐灌顶般地反应过来,喃喃地说道:“第一抛尸现场附近有一条管径近两米的出水口,如果凶手在园区抛尸,如果把行李箱扔进集水井,那么只要有水就可以沿涵洞被冲到东港河。”

    韩均微微点了下头,调整了一下地图比例,指着第二抛尸现场笑道:“并且从园区去第二抛尸现场很顺路,去第一抛尸现场反而不顺路。如果能证实这一点,那凶手就很难躲过园区的监控。”

    姜怡也反应过来,摸着额头一脸追悔莫及地说:“不下雨不等于没水,东港河那么脏那么臭。污染那么严重,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没想到。”

    “我同样没想到。还是你师娘提醒的。”

    案子有眉目,柳莹激动不已。也不管他们的关系暧不暧…昧了,急切地说:“韩处长,管委会应该有排水工程的图纸,只要能借到图纸,就能沿图纸上最粗的涵洞往上找,肯定能找到。”

    “这个主意不错,不过现在只是推测,反正工业园区就这么大,能把行李箱扔进去。并且能够被水冲到东港河的集水井应该不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