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丐女小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丐女小地主-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钰良则长的更俊秀些,又天生有一种温润气质,与林川不同,却也非常出色,同样吸引了不少姑娘的目光。
  吴小桐问候过一路顺利什么的,林川的母亲妹妹也赶了过来。吴小桐就又回到刘婶子和钰良这边,拿出帕子给刘婶子擦了泪,一边笑着招呼大家往回走。
  回到家,自有人接管了车马和货物,吴小桐问候了众人几句,就让人程充带着一干人去东院大厅吃饭了。她留了林川和钰良询问了几句,知道没什么大事儿,也不急着看账务,只接了钰良送上来的账簿子,就打发两个人下去吃饭歇息了。
  傍晚时分,回家后歇息洗漱过,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的钰良,又精神抖擞地到了吴家。见了吴小桐,略略羞涩地将一个匣子递给她。
  吴小桐微微惊讶着笑道:“给我的?”
  钰良笑着点点头,略略放松了一些道:“这是今年北平刚刚出的新书,我想着,你可能会喜欢!”
  果然,打开匣子看见里头的书,吴小桐露出一脸的惊喜来。
  匣子里装了两本书,一本《北地游记》,讲的是这个时代东北、草原的风土民情;一本是《齐宁本草志》,乃是齐宁朝廷组织汇编的一本本草专业书籍;两本书下边还有厚厚的一沓小册子,封面上首两个大字的标题《邸抄》!
  “哎呀,这可是好东西!”吴小桐随手将两本新书丢到一旁,欢欢喜喜拿了一份邸抄看起来。
  这份邸抄很旧了,已经小半年了,去年冬至时的邸抄。吴小桐平日里也看邸抄,是徐褚弄回来的南齐朝廷发的。这里说明一下,齐宁和大齐南北并立日久,仿佛已经得到了天下之人的默认,为了区分,分别称之为北宁、南齐。
  南齐的邸抄吴小桐几乎每一期都看的,但是上头几乎没什么新意,除了歌功颂德,就是满篇空话。这一份北宁的邸抄,又是冬至日的邸抄拿在手中,吴小桐心里也是这般想的,这种大节庆,自然歌功颂德、宣扬帝王的文功武治。但看下却大大出乎了吴小桐的预料。这份邸抄开篇居然就是一份冬日救济粮米发放的例行清单,辽省下拨白银五万两,粮米五万石,各府各县分别用了多少,损耗多少,还欠缺多少……账目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接下来,各地秋闱的成绩通报,应该也是分批公报的,这一次通报的是山西和陕西两省的前十名,考中考生的姓名、籍贯、出身、分数。在邸抄后边还附了两省前三名的文章。居然不同于南齐的经文考试,反而很务实地论述为何为官要自请?文章之后,还有个小小的附加题,竟然是关于田亩的分类和出产。后一VC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学子只需答出本地作物的出产数即可。而两省的前三名不但文章写得好,有理有据,条理清晰,用词准确干练,后边的实务题回答的也是极好的。其中陕西省的第三名回答的有些取巧,所出回答了一个谷类两石余,回答的不够详细,没有按土地分类厚薄答出产量,却答了一等粟米每石九百八十文,二等谷米六百文,秕谷只有二百四十文。估计这位学子不熟稼穑,却了解些民生,这么答上也不算不通实务,加上文章写的着实不错,被考官选为第三名。
  再接下来,还有各省的税收秋赋,各省的人口户籍,还有各部的实务通告、人事变更……一份邸报下来,竟是通篇都没有歌功颂德的文字,都是各种实务……
  这让吴小桐大受感触。且不说这个朝廷的性质,只说看其这般务实,就比空谈泛滥、阿谀成风南齐朝廷更有前途。
  拿着这份邸抄,吴小桐禁不住有些怔忡,若照此发展下去,终有一日,北宁将会取代南齐,一统天下。
  “小桐?”钰良看她怔怔地半天,忍不住轻声呼唤。
  吴小桐回过神来,吐出一口气,笑道:“这篇邸抄与大齐颇有不同,我一时看的有些出神了。钰良哥哥这几本书都是极好的,我很喜欢,谢谢你上心了。”
  钰良笑着道:“不过是两本书,那值得你这么说!倒是我爹娘和姐姐姐夫在镇子上,没少让你费心照应!”
  吴小桐笑起来:“钰良哥这话可就见外了。说起来,还我让刘叔刘婶受累操心的时候多!”
  两三句话下来,钰良话题一转,谈起北平城的情况,说了一回,又道:“今年北平气象更好了些,市面上也比咱们刚去的时候繁华了不止一倍……还是你看的长远,早早地让我们在北平各条街上买了些铺面。那时候最好的前门大街上,一间底上二楼的门面房不过五十两银子,如今,翻了三四番不止,已经涨到了六百两一间,还有价无市的。”
  “大乱之后有大治……不过是常情罢了!”吴小桐笑笑,“你们可见过胡家大公子?”
  钰良摇摇头,“只见过宋青书两回,连宋叔都没见上……呵呵,也难怪,宋叔如今是傅公子府大总管,统领内外诸事,那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天天忙得分不开身,没空过来也是自然。就是青书,如今也去了九城兵马司衙门当值。只不过,他负责巡守的是北城城防营那一片,不是咱们茶馆所在的西市白桥,平日里见一面也不容易。”
  宋青书是宋掌柜的儿子,看样子是胡元辰给安置的……
  刚开始,吴小桐还不知道傅公子是谁,经过这几年,她早就知道了,所谓的傅公子就是胡家大公子胡元辰。胡元辰母亲姓傅,他这是改了母姓。
  如今,傅公子乃齐宁朝摄政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执掌文武朝局……尽管齐宁朝堂上坐的仍旧是姓亓的小皇帝,但几乎天下人都知道,只要这位傅公子愿意,他随时能够取代小皇帝,自己登基称帝。如此身份的胡元辰,不会轻易抛头露面也是正常。
  只是,在得知傅公子就是胡元辰的时候,吴小桐那一瞬间有些莫名地伤感。曾经那位个性飞扬,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吴小桐笑着点头:“他们事务繁忙,还能让宋青书过去照应两回,已经很不错了!”
  钰良注意到了吴小桐用的是‘他们’,而不是他,心里自然明白她心中所指。
  两人又聊了几句茶楼经营之事,钰良也说了,分店随时能开,只是茶叶不够,如今一个茶楼还只能每日限售几杯……只要茶叶供应提上去,再开个三五家,生意都会很红火。
  吴小桐笑着道:“说起茶叶,我倒是又得了一种新茶,刚刚炒制出来,这就沏一杯让你尝尝。”
  吴小桐所说的新茶,就是拴住之前发现的茶树,她又亲自上了一趟山,采了二斤鲜叶回来,炒制出来不过只得了四两茶叶,叶片炒制之后变成了黑绿色,加上密生的金黄被毛,真是漂亮的不行,香气也馥郁醇厚,略略带着一点点兰花香……比之前吴小桐引种的茶叶品质还要好一些。
  钰良尝过之后,也是赞不绝口,但一听只是刚发现,想要量产至少要等四五年之后,瞬间就只剩下叹气了。
  两个人聊了将近一个时辰,天色暗下来,钰良才告辞离开。
  隔了一日,金陵的大山和陈平安也回到了双溪镇,与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徐褚带出去的小满。
  陈平安和大山带回来的账目不提,小满也带回来几条新消息。
  靖宇帝登基之后,最初的雄心壮志似乎很快就被消磨光了。特别是北宁暂时休兵,一心廓清北疆西边后,作为南齐的靖宇帝却没有趁机北伐收复失地,反而跟着放松下来,不但不提北伐之事,而且接受了少数朝臣谏言,广选民女,充盈后宫……日日耽于享乐,终于有了结果,年前后宫一位新得宠的庞美人喜怀龙种,三月底,刚满八个月的庞美人意外早产生下一个男孩儿,幸好母子平安,没有出什么大事儿。
  但庞美人意外早产却触怒了靖宇帝,命人彻查,然后就查到了南齐的皇后,也是亓惟孝的生母赵氏身上。靖宇帝大怒,决意废后,亓惟孝拼死相护,才保下了赵皇后,却失了君心,被勒令谨守凤坤宫,不得出入,更没了掌管六宫之权。
  生了小皇子的赵美人却也得了封赏,之前怀孕升了品位,已经成了襄嫔,这一回再次跳了数级,直接封为贵妃,襄贵妃,仅比皇后低一级。并奉命署理内宫。襄贵妃之父兄,原来不过五品六品,也被破例擢拔,一跃成了二品三品大员。
  得了这个消息,吴小桐默然一晚,第二天一早,就恢复了轻松,看不出什么痕迹了。
  但,等她召见金陵、北平诸人时,就吩咐了,在金陵和北平各加开三间茶楼,另外,再在金陵和北平两地分别开一个炮竹铺子,专门制作出售各种爆竹烟花。
  制作烟花的技术,吴小桐两年前就掌握了。如今只要培训几名技术人员,分别去往两个城市,招募人员,制作火药,再经过焰火工艺,就能制作出精美的焰火来。这其中,她还从流民中挖掘出来一名手工技巧的人,此人原本是制作木偶和皮影人偶的,被吴小桐挖掘出来之后,将人偶的元素加入到焰火之中。焰火燃放,人偶天上翻转腾挪徐徐降落,如天仙临时,煞是新奇好看;她还让此人制作了风火轮、降落伞、双飞燕等等奇巧之物,加入到焰火之中去,做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焰火。
  如此突然的大规模扩张,让一干人兴奋不已的同时,也多少有些意外。
  吴小桐却并没有解释什么。在最后,她嘱咐各人,回去后,着手开办茶楼分店和选址开设焰火铺子的之后,再准备一下医药馆。
  陈平安有些惊讶地问道:“姑娘,这是准备开医馆还是药铺?若是药铺也还罢了,若是医馆,怕是一时难寻医术精湛之人!”
  吴小桐笑着道:“这个不用担心,医术精湛之人我负责找……咱们开的既是医馆,也有药铺……不开也就罢了,既然要开,咱们就开金陵城、北平城最好的医馆药铺!”
  ------题外话------
  这个周末,都休息,某粟也被带懒了……
  
  ☆、第一百零一章生了根
  
  这一次碰头会后,吴小桐不但对经营规模、项目做了大幅度调整,就连人员也做了调整。原来准备过些一半年再送出去的人员,被她提前交给了陈平安和钰良,让他们带着实战磨练去。她需要短时间内培养起一些人才来,作为第二梯队,或者说,做为以后具体事务的执行者,钰良和陈平安等人则需要在提升一步,负责区域的掌控和协调。
  被拿出来的人就包括小臭儿和拴住,还有十多个镇子上挑选出来的半大小子。
  两年前,外边局势相对安定下来,有些人离开了双溪镇返了乡,而大多数人则决心在双溪镇扎下狠来之后,吴小桐就在镇子上办了个学校,只要年满七岁,未满十六岁的孩子,不分男女都能过来上课。教授读书写字算术,也请了程充教授基本拳术和骑射。半年后,这一批孩子中就分了几个档次,有基础的、学得快的、有偏科的都被挑选出来,并不求人人全面发展,只求一技之长。
  补充新人的同时,原来的一批老人,也做了责任划分。
  一年前,吴小桐做过一次调整,陈秋生被调回来做了管事;林川和钰良去了北平;陈平安和林大山则调换去了金陵。
  这一次,钰良被吴小桐挑出来,回来组织茶园种植管理,同时也兼着老苍头的药园子。钰良厚道知根知底,种茶炒茶和药材培育可都是需要保密的核心技术,钰良被她调回来负责这一块,显见的吴小桐对钰良的认可和信任。当然,这其中也有钰良相对羞涩腼腆,留下来负责技术,更合适一些。
  吴小桐将小臭儿拨给了林川,林川沉稳干练果断,小臭儿性格活脑子机灵,嘴巴也好使,让他跟着林川打磨上一两年,差不多就能独当一面了。拴住则让他去跟林大山学习,拴住平时闷声不吭的,心里有数,与相对决断上差一点儿的林大山在一起,历练一段时间后就能起到很好地互补作用。
  吴小桐动作很快,两头的事情处理完了,包括人事调整完毕也不过花了十来天时间,两拨人就各自回去了,只有钰良留下来,每日不是跟着吴小桐去茶园,就是跟着老苍头去药园子。
  钰良是庄户人家的孩子,有种地的基础在,茶树和药材培育学习起来也很快,不几天就差不多了解了日常的维护。
  刚进四月下旬,徐褚又传了消息回来,靖宇帝宠信佞臣,疏远忠良,赵贵妃的哥哥强占民财,杀人害命之事被朝臣弹劾,靖宇帝却听信赵贵妃的哭诉,不但不追究其兄之罪,反而叱责那位首告的大臣,甚至降了两级,从四品御史贬成了六品知州,贬去岭南为官。亓惟孝为此事站出来向靖宇帝谏言,却触怒了靖宇帝,当殿斥骂不说,还直接将亓惟孝打发出京,往桐城军中效命。
  得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