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遗落在北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爱遗落在北大-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它是否是同类中最优秀的。 

  我们即将离别,离别在这聒噪的日子,离开养育我们的北大,开始我们独立的生活。 

  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 

  你将发现, 

  所有的, 

  都在改变。 

  周晓冰 
青春是首仓促的歌
游离毕业

  人生可以疏忽一切,但不应该疏忽爱,不可以疏忽一个爱自己的女孩。 
  我第一次听到张国荣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里面的女主角叫轻舞飞扬。轻舞?飞扬?我喜欢这样的词语。因为我曾经是个快乐的舞者。虽然那些都已成为曾经…… 

  眩晕的感觉在我的四周闪烁,我开始放肆地大笑。我看到一些女孩子在幸福地舞着,脸上写着矜持、愉悦和专心致志。以前的时候我也这样谨慎小心,用心地揣摩舞伴的专业、年级、性格、为人。可是现在有人肯定地断言我是大四学生,他说大四的学生跳舞时通常注意力不集中。 

  我不记得说这话的人长什么样子,因为我现在从不看对方的容颜。我只是单纯地舞着,那些舞伴他们只是我的持杆。可是以前我是过目不忘的,跳过一次舞我就可以一眼把他从人群中找出来,所以每次一进舞厅我都会眼前一亮。当然那都是从前了,以前我在舞厅里扮演纯情女孩,而现在我的眼里满是悲悯和冷寂。 

  我确实是心不在焉的。同来的女伴说这里“物是人非事事休”,我怯怯地笑着:人已经“非”了,物还会“是”吗?我再也无法用心地跳了,这里有太多往事,我的脚步只会迷离又迷离,一如我的眼光、我的思绪…… 

  在我用心跳舞的时候,世界还很简单,学习、生活、交友、恋爱……一切都那么明明白白。那时我是个努力的女孩子,寝室里的姐妹们也很努力。我们一起上课、上自习、吃饭、逛街,到处是少女们青春洋溢的笑脸。有时候我们背着干粮去写论文,从早上熬到晚上,回来后拿着各自的文章四处传阅,好好坏坏都争论不休。有时候某个冒失鬼来追求我们中的一员,会被我们轮番捉弄得落荒而逃,然后好长一段时间还在对他评头论足。那时候我们多好啊,什么都拆不散七个人的友谊。可现在寝室空了一大半,晚上洗漱时再没有惊天动地的打闹声,很少会有人想起集体游玩的往事了,大家都在匆匆忙忙地为将来而奔波。偶尔说起话来也藏着背着——毕竟是在竞争啊,不到一切尘埃落定时,你还能奢望谁的真心? 

  于是我只有到这虚幻的舞厅,既然是戴着面具吧,那就索性赖到底,连话也不必费心去说了。所以我现在喜欢的士高——一种以前做淑女时从不跳的舞。我疯狂地扭动身体、思想……我在流汗,流得痛快淋漓。因为我不流泪。 

  前两天系里集中开会,坐了一教室,二百多号人,许久不见的面孔上都写着紧张、焦虑和压力。以前不知道中文系的人原来如此不受欢迎。联想集团来招人,不考虑文科;宝洁公司来招人,表格是全英文填定。你英语过六级了吗?你会玩电脑吗?你有什么社会实践吗……三年多的大学生活,我们究竟干吗去了?说是风花雪月吧,可最后连爱情也都背弃而去。有人说真希望天上能掉下一块金子,这样砸死了也心甘。可我们仰着头拽得脖子都发酸了,也看不出哪儿像会掉下块金子的样子…… 

  我还在舞着。周末的晚上,这个时候很多人在上自习,那都是些要考研的莘莘学子。据说下个世纪读研究生要自费了,所以今年赶末班车的人突然增加。以前考研时自习倒也人满为患,可今年开了好几个能通宵教室,仍找不到位置。考研的人群是一个极具凝聚力的战斗团体,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你帮我占位置我也帮你占位置,收书不行,吵架也不行。除非你加入其中,否则永远别想找到立足之地。所以我是游离在外的。首先我不可能如此勤奋,其次我已经被保送本校研究生了。我说这话时有人骂我得了好处卖乖。可我们寝室有三个保送的,我们班有七个,我们年级有十一个。保送名单下来后,我们十一个人不敢在一起玩,那样别人会说我们搞小集体。如果我们去上自习,他们就说我们装模作样;如果我们一高兴,他们就说我们小人得志;如果我们讨论专业问题,他们就说我们自抬身价……我不知道那几个人怎么样,反正是无处可逃。 

  所以我还是到这舞厅里来。我旋转,飞舞,不思想,粗俗地大笑,疯狂地蹦着……又有人追着请我跳舞了,他说我肯定学习不好,将来他可以帮我找工作。正好,我要的就是我要去香格里拉吃海鲜宴,明天中午你在校门口等我,后来那人就再没出现了。以前勇在这里时也是追着请我跳舞的,可他从不问我学习如何,也不问我的专业、年级和身世,他好像对我的任何问题都不关心。他只要我每次在舞厅里陪他跳上几曲就行了,所以我每次都来,还固执地告诉他我的名字。现在勇不知到了哪里,我已经很久很久没见过他了,他说过他喜欢我,可他一声不吭就离我而去。我不知道他喜欢我什么,但我想他知道我的名字,所以我很努力很努力地去生活,有一天我出名了,他就又可以想起我了,虽然我已不再是当初陪他跳舞的那个小女孩…… 

  又一曲开始了,有个人过来请我身边一位女孩儿,她没去。那个人又来请我。你想我怎么会跟你跳呢?别人都不要的东西,我绝对不会要。就像当初浩和我一样,明明一切都快水到渠成了,可有人告诉我他曾追过我们年级的一个女孩,没成功。于是我提出了分手。那个女孩是不如我的,她都不做浩的女友,我怎会去做?现在浩拥着一位长发女孩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我不想看见他们。是我自己不要的,我绝对不后悔。虽然我经常在午夜梦回时惊叫浩的名字…… 

  米兰?昆德拉说,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像压根儿没有发生过。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可生命真的只有一次。我的大学生活也只有这么一次。难道它不过是一个虚幻的舞台?曲终人散,没有人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然而我记得。我的记忆永远在那些逝去的,不再回的岁月…… 

  人生可以疏忽一切,但不应该疏忽爱,不可以疏忽一个爱自己的女孩。 
张贞 

最后一页留言

  如果世上真有神灵,如果神灵真能满足凡人一个愿望,此刻,我只会发一个愿:让四年大学再从头开始一次,让我有机会知道这个女孩究竟是谁。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本精美的留言册。离校前的那几天,大家都忙着不同的留言册上贴照片写告别辞,连原来那些沉默寡言的老成持重的同学,现在也都心血来潮诗兴大发,友情的嫩芽像春天的野草在各自的心里疯长起来。每个人签的名都龙飞凤舞,每个人写下的话都缠绵悱恻,使人读后心动神移。过去的一点点恩、一点点惠都成为留言的资料加以张扬发挥,把离别弄得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签了名留了言之后,大家就一批批地背着大包小包各奔东西。在尘土飞扬的站台上,一遍遍挥手将祝福道尽,突然发现我一个人失魂落魄地站在夜晚的风中。走回落寞孤寂满地一片狼藉的宿舍楼,每上一层,我的心便多一份凄凉,多一份空荡。望着熟悉的墙壁,想着同学们正如鸟一样在大地上飞散,顿时一阵酸楚油然升起。 

  我慢慢将行李捆扎好,将明晨的车票装进衣袋扣紧,然后将床头的电灯最后一次打开,把我的留言册摊在被上细细地从头齐览。那些熟悉的笑容,那些笑容背后一个个可笑、可怜、令人厌令人爱的故事,在这悄无声息的夜里又一一闪入记忆。 

  当我翻到最后一页,突然发现了异样:这是惟一没有照片和名字的一页留言。而且,这最后的位置也不是只剩下最后一页了,而是专门选定的一页。因为,前面还有六页空着没人写。 

  “当我将永远离开你的时候,我才敢写出我的心事,对你。当你翻到这一页时,我已远去。在这样热烈而伤心的季节,我不得不离开你,所以我决定对你说:“我爱你!” 

  这是一种娟秀而严谨的字迹。我努力地回想它出自谁手,可惜大学几年只有几个同学的字我可以随处辨认,而更多人的字体却毫无印象。 

  “几年来,我们在一个教室上课,在一座电影院看电影,在一起看球,但是,你从来没留意过一个安静而害羞的女孩,因为她爱你却不敢走近。此生,我们可能再没有机会相聚在一起,但我会永远留你在我心中。” 

  我惊诧得心烦意乱,因为,无论我怎样在脑海里搜寻,都无法找到在四年中一直爱我的女孩。此刻,一切都无法挽回,我是该为此高兴,还是为此悲伤?虽然,我终于知道有一个女孩爱着我,但我却不能知道她是谁?她在哪里?四年里,我曾无数次渴望有一个人爱我,但结果,却因为疏忽,因为不留意,而错过了一个爱我的人。 

  现在,她也许正走在通往故乡的路上,也许正奔向遥远的南方,也可能正在京城……但无论如何,我觉得她比我幸福。因为她的心里正怀着一份离别的思念和神圣的爱意,虽然我或许不值得她爱,但毕竟爱的情感已在她心中,她会感到充实。而我,在这最后一夜却只见一个诱人的谜面,它使我过去所有的岁月在这宁静的一刻破碎成无法掬起的忧伤。 

  如果真的有一个女孩爱我,无论怎样的含蓄隐秘,总应该有一点征兆,而我,竟然从来没有觉察。人生可以疏忽一切,但不应该疏忽爱,不可以疏忽一个爱自己的女孩。 

  放下留言册,望着窗外如幕的夜晚,我的心如铅般沉重。如果世上真有神灵,如果神灵真能满足凡人一个愿望,此刻,我只会许下一个愿:让四年大学再从头开始一次,让我有机会知道这个女孩究竟是谁。 
韩可弟 

多年以后(1)

  曾经以为我俩相聚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没想到只是生命之中短暂的插曲,也许在遥远的未来不知何时我们会再相遇,你可能不再记得,可我会依然怀念着你。 
  我是在极偶然的情形下认识T的。在我们完全失去彼此音讯的若干年后,有一次我到了她毕业后去的那座南方的城市。在北方萧条的深冬,那里依然葱葱郁郁,街上弥漫着一种娴静泰然的气氛,我想居住在那里一定是件从容而安宁的事。 

  我在那座城市里工作缺少独行的自由,但在圣诞节的白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可以漫无目的地在街头闲逛。我走进一家唱片店,门口与店内的音箱里播着姜育恒的《多年以后》。那久违的旋律忽然像手术刀一样割开了我的伤感,我想到了T,实际上似乎一到这座城市我就已经想到了。于是我就像一个青春期单恋男孩一样开始在幻想中期待一次与T的邂逅。这种情绪马上占据了我的整个心情,我甚至在计算还有多少分钟可以流连在这将要发生一次意外惊喜的街头,而T将从哪个方向跑来。 

  结局当然注定是我的失望,实际上对T是否已经离开那座城市我一无所知。我没有她的任何消息,从她离开北大的那个黄昏,背着简单又有些沉重的行装,笑着拒绝了我送她到车站的建议。另一个男孩去送她,一个一如既往爱她的男孩,不是她的男友,她的男友在我们毕业之前就回到南方的老家,也就是我短暂停留过的那座城市,那是T毕业之旅的终点站。 

  就是在T离校的那个黄昏,我请她吃饭,这实际上是她在北大的最后的晚餐。那天燕春园喧闹异常,我们聊的话题都是关于离校的琐事,那时我刚刚确定自己侥幸留在了北京。在为工作而忧虑不安的日子告一段落之后,我发现自己根本来不及体会岁月悠扬,就要匆匆与许多朝夕相伴的朋友们说再见了,如同T,除了最后的晚餐,离别前的日子里并没有多少相聚。我明确知道自己有些伤感,只是不想也不能表露,然而她平静如常,笑着讲她刚才从水房冲凉出来险些撞到一个男孩怀里。尽管我知道就此与T互道珍重是我们之间的故事的最美结局,但却依然抑制不住主动留给她我远在东北的父母家的地址,这是今后不确定的生活中唯一确定的联络方式。她拒绝给我留下任何地址,也拒绝在我的毕业纪念册上留言,只说会与我联系,这是她最后的骗局。因为我可以想像写着我家的地址的那张纸条是怎样化成碎片飘散在南下的列车窗外。 

  在其后对于T的回想中,我感觉她是一个在我的生命经历中无法定义的角色,一方面她很重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