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业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工业强国-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已经拿到了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组委会的邀请函,那么下一步的计划也就要实施了。
赵东升召开会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给电器厂生产的那款录音机起名,毕竟要去参加一项国际级别的重大展会,录音机岂能没有名字。
二是制定录音机的生产计划,准备开足马力生产录音机,厂里的职工可是天天盼着录音机投产,士气正旺。
反正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开出的三百万的现金支票已经在赵东升的手里,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能到农行的账户去入账,这样就能采用原材料。
“大家集思广益,想想有什么好名字。”赵东升首先抛出了给录音机起名的事情,笑着望着参与会议的众人。
人们在下面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谁也不开口,毕竟这种大事还是赵东升和牛保国来定比较好。
“厂长,你还是提议一个吧。”见此情形,坐在赵东升身旁的牛保国笑着向赵东升说道,他可是知道赵东升在研制录音机的时候居功至伟。
听闻此言,那些低声说着话的人立刻安静了下来,齐刷刷地看向了赵东升,现场的众人中,赵东升无疑是最有资格来给录音机命名的。
“咱们电器厂的目标是做出比别人更好的产品出来,我看录音机的名字不如就叫‘威尔’吧。英语单词well可以用来形容动作“很好”的意思,咱们只有将每一个步骤都做好了,那么才能做出比别人更好的产品来,咱们取它的谐音,不仅听起来洋气,同时也是jǐng示自己要做好手头的每一个工作。”赵东升沉吟了一下,微笑着向众人说道。
“威尔!”牛保国品味了一下后点了点头,赞同了赵东升的提议,“好名字,寓意深长,我觉得叫威尔不错。”
其余的人闻言,也都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威尔这个名字既贴切又形象。
“李主任,明天你去一趟京城,到国家专利局去注册‘威尔’这个商标,这将是咱们的第一个品牌,一定要保护好。”见大家都认同这个名字,赵东升于是交待市场部主任李建功。
本来赵东升想让吴雯去的,可是吴雯是个女孩,而且还是一个漂亮女孩,他担心路上出什么事情,于是就换成了李建功。
“好,我等下就去车站买明天的火车票。”李建功点了点头,沉声答应了下来。
“另外,我设计了一下咱们厂的厂标,大家多提意见。”赵东升随后从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来几张纸分给了大家,纸上画着的是两个抵在一起、各自伸出大拇指的拳头,两个拳头外面被一个圆圈所包裹住。
趁着大家看纸上图标的时机,赵东升进行了解释:两个拳头抵在一起代表竞争,大拇指代表进取,而圆圈则代表团结。
从这个图标上可以看出赵东升的寓意,他希望电器厂的人能万众一心,通过不断进取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主动。
赵东升的这个创意可谓匠心独具,用心良苦,因此再度获得了大家的好评,一致获得了通过。
于是,李建功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在国家专利局申请赵东升创立的这个厂标,电器厂自此有了代表自己形象的标志,是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环。
“厂长,这商标都要申请了,咱们是不是也快开工生产了,兄弟们可早盼着这一天了。”解决完了商标和厂标的事情后,还没等赵东升宣布生产录音机的事情,生产部主任洪大发就笑着向他说道。
作为生产部的老大,洪大发当然希望厂子早点投产,否则就无法彰显出生产部的存在,生产部才是厂里不折不扣的第一大部,人数是八大部中最多的,可现在厂里的风头可全让科技部给抢去了,他心里岂能不暗暗着急。

第七十二章 工作布置
“洪主任,接下来你们生产部可有的忙了。”赵东升理解洪大发的心情,因此也没有卖什么关子,笑着说道,“你制定一个生产计划出来,从现在到六月份,你们生产部的人三班倒,我要那些机器除了必要的维护外,一天二十四小时运作。”
“我等下就去安排。”洪大发闻言不由得jīng神一振,高声应道,这意味他们生产部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有一点我要提醒你,质量一定要把关。”赵东升点了一下头后,沉声嘱咐洪大发。
“厂长放心,我一定严抓质量问题。”相处了这几个月,洪大发知道赵东升对质量的要求一项严格,于是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李主任,你们市场部也要订制一个计划,过年后派人去南方的几个大城市,摸清当地的市场。”赵东升随后将视线落在了李建功的身上,既然厂里开始生产了,那么销售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赵东升并不担心录音机卖不出去,关键的他是要在南方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中间的环节,既少了很多麻烦,又能节省不少的费用,还不至于在销售商受制于人,可谓一箭三雕。
“明白。”李建功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兴奋,市场部这段rì子来一直在接受培训,早就憋得够呛,如今终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孟主任,从今天开始,厂里的安保工作要加强,没有得到厂办的允许,任何外人不得进厂。”赵东升接着又吩咐保卫部主任小孟,在电器厂开足马力生产的期间,他要保证厂里环境平稳,避免出现外来的意外因素影响到生产进度。
“头儿,你就放心吧,我们保卫部绝对连只苍蝇都不放进来。”小孟闻言立刻拍着胸口保证,他现在对赵东升可谓佩服得五体投地,一切以赵东升马首是瞻。
正如小孟向赵东升保证的那样,他在赵东升等人去了巴黎的时候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为之不惜动用了配枪,在黄州市掀起了轩然大波。
“王主任,咱们厂生产的录音机先要存在仓库里,你们后勤部一定要做好仓库保管工作。”赵东升此时当然不会想到小孟以后会做出这么火爆的事情来,他冲着小孟微微颔首后就望向了王建军。
在公共场合的时候,赵东升对厂里的干部们一视同仁,一律以厂里的职务来称呼他们,这样的话就不会使得别人觉得自己对哪一个人偏心,这将有利于电器厂的团结,只有私下里他才用比较亲近的称谓。
这件事情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作用却不容忽视,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一个简单的称呼里面往往包含了很多感情因素在内,容易使得人的心理产生某种微妙的变化。
至于别人如何称呼自己,赵东升倒觉得无所谓,也并不介意,只要他公平对待了每一个人就好,他总不能拒绝别人对自己的好意吧,这种人情世故他还是懂的。
例如洪大发由于年龄比赵东升大十几岁,在电器厂和牛保国一样都是资历最老的人员,因此他就没有像李建功和小孟那样称呼赵东升老大或者头儿,而是喊他厂长。
“我会亲自抓这个工作的。”王建军是厂里为数不多的知道赵东升要去巴黎参加国际电子产品展销会的人,不动声sè地回答。
对于其他的几个部门,赵东升也做了相应的部署,虽然那几个部门现在的作用还显现不出来,不过在这种厂级会议上他还是要将每个部门都要提到,这样才不会使得部门之间觉得自己出现厚此薄彼的感觉。
这种部门间的平衡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养,也是领导者驭下的基本手段。
赵东升讲完后就是zì yóu讨论时间,现场的人可以畅所yù言,提出自己对所属部门或者厂里的一些看法,赵东升此举是希望大家能成为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来发展电器厂。
毕竟赵东升只是一个决策者,而具体实行要依靠各个部门的人,他希望建立一种团队合作,而不是自己和牛保国两个人在那里唱大戏。
由于现在电器厂处于初始阶段,大家并没有什么好说的,因此zì yóu讨论很快就结束了。
最后,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牛保国进行了总结发言,对大家进行了鼓励。
说实话,牛保国还是非常欣赏这种开会形式的,他以前担任机械厂九车间主任的时候也参加过不少机械厂举行的厂级会议,都是厂领导在上面说,通常都是照稿子读,尔各部门干部在下面闷不作声地听,双方没有丝毫的互动,气氛非常的沉闷。
会议结束后,赵东升和牛保国将王建军留了下来,既然电器厂即将投产,那么采购所需的原料就是首先要做的事情。
机械厂所有的采购都是由后勤部负责,处理王建军提交的原材料采购的事宜,由于采购在任何企业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所以身为后勤部主任的王建军自然就亲自抓采购的事务。
王建军前段时间一直跟着机械厂采购科的那帮人在外地跑,在采购科的那些人的帮助下差不多已经摸清了市场上原料的行情,并且选定了几家不错的供货厂家,并且根据厂里的需要制定了一份原料清单,就等着赵东升签字同意后拨钱进货了。
王建军管花钱,汪媛媛管收钱,足见赵东升对两人的信任,两人结婚后,被外界戏称为电器厂的财神爷和财神nǎinǎi。
“价钱高点儿无所谓,关键是原料的质量一定要保证。”赵东升已经看过王建军提供的资料,他对王建军选的那几个供货厂家没有异议,听取了王建军关于原料采购的汇报后与牛保国交流了一下意见,很快就在王建军提交的购货申请表上签下了自己名字,同时强调了质量问题。
在赵东升看来,只要货的质量好,那么价钱高点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有原料的质量过硬了,那么电器厂生产的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因此他并不介意在原料的质量上多花钱。
与黄州市的其他企业的一把手不同,赵东升并没有将手里的权力看得很紧,从八大部成立初始,他就已经将相当大的权力下放给八大部的主任,这将有效地调动八个主任的工作积极xìng。
例如这次王建军对原料的采购,从始至终都是王建军在cāo作,赵东升只不过进行最后的把关,行使最后的拍板权而已。
毕竟一个人的jīng力有限,赵东升对于机械厂的事情不可能事必躬亲,对于他来说所要做的只是决策,把握着电器厂发展的大方向,而具体事务交由八大部去办理。
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给电器厂的三百万贷款已经在韩启礼的帮助下秘密汇进了电器厂在市农行的账户,因此现在电器厂现在有充足的资金来购买生产所用的原料。
“两位领导放心,我一定将事情办漂亮了。”王建军闻言笑着向赵东升和牛保国说道,他并没有在办公室多待,接过购物申请表后就去财务室找汪媛媛要钱去了,毕竟电器厂的生产迫在眉睫,他要尽快将原料买回来。
牛保国和赵东升聊了一些厂里的事情就离开了,他这段时间来都在忙厂里职工的医疗事宜,下午还要再次往市卫生局跑一趟。
一直以来,机械厂的职工都在黄州市最好的第一医院就诊,这是机械厂的一项福利政策,不过由于电器厂已经从机械厂分离了出去,因此那些从机械厂离开的职工就无法享受到这一个福利政策,至于电器厂的合同工就更不用说了。
根据规定,像电器厂这种正科级厂子的医疗关系只能在区一级的医院,而区医院的医疗条件根本没办法跟第一医院相比。
如果电器厂被市里的机械工业局、电子工业局和轻工业局中的任何一家接收的话,那么由于成为了这三家正处级单位的下属企业,电器厂的人将享受到和这三家单位的人一样的医疗待遇,医疗关系可以转到市一医院。
千万不要小看了医疗关系的归属,按照当前国内的医疗政策,国企和集体企业里的职工只有在医疗关系对口的医院内就诊才能由单位报销医疗费,除非对口医院无法治疗,才能转到上一级的医院。
如果越级到上一级医院就诊的话,那么医疗费将由个人承担,无法向单位报销。
举个例子,如果电器厂的医疗关系不在市一医院的话,而电器厂的职工在没有下级医院开的无法治疗的证明去了市一医院看病的话,那么按照相关的政策厂里就没有办法给他们报销治疗的花费。
所以,医疗关系的归属非常重要,赵东升当然希望电器厂的职工能到医疗条件最好的市一医院就诊,他才不在乎那些医疗费。
由于赵东升前段时间一直在忙录音机的研制,因此像这种涉及到电器厂职工福利的琐事都是牛保国在跑,以解决职工们的后顾之忧。
牛保国已经往市卫生局跑了好几次,可是由于电器厂不符合要求,在卫生局遇到了不少麻烦。
昨天去卫生局的时候,牛保国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提出将电器厂挂在机械厂的名下,这样的话就能符合医疗政策,反正医疗费用是由电器厂报销的,他们愿意承担这笔费用,而机械厂也已经同意了这一做法。
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接待了牛保国,他不敢拿这个主意,表示要上级领导决定。
不过市卫生局的局长去了省里开会,估计还有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