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沉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途沉浮-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到赵晓声面部表情僵在那里,吴江凯预感有什么事发生,道:“说。”
赵晓声欠了欠身子,低头道:“乔局长她,她……辞职了。”
“什么?多会的事?”听到乔曼辞职,吴江凯倍感震惊,猛一下坐起来询问道。
赵晓声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放到吴江凯面前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辞职,大年初四我去办公室取东西,推开门就在地上发现了这封信,打开一看我也十分震惊。我立马打她手机,关机。后来我派人去过她家,问过她亲戚,说她初三就走了,去了哪她没说,我们也联系不上她。”
“那你怎么不早汇报我?”吴江凯拿着信逼问道。
赵晓声支支吾吾地道:“这种事电话里说不清楚,又怕您忙,就打算等上班后再汇报您……”
吴江凯没再开口,打开信来来回回看了两三遍,然后小心翼翼折叠好,装进信封里,叹了一口气道:“又少了一位好同志。”然后对赵晓声道:“这样,乔曼辞职的事先不要外传,先给她补个培训请假条,万一她回心转意,我们照常接纳她。”
赵晓声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对于乔曼要辞职的事情,沈桐一早就知道了,但他不能和吴江凯说,心里只好默默为乔曼祈祷,希望她能找到她想要的生活。
赵晓声走出去后,吴江凯沉默了好一会儿,直到三根烟抽完,才对沈桐道:“叫赵毅堂吧。”
赵毅堂进来,中规中矩地坐到沙发上,等待着吴江凯的发问。
吴江凯指着对面的椅子道:“毅堂啊,来,来这边坐。”
赵毅堂摆弄着肥胖的身躯走到吴江凯对面坐下,座椅还发出“咯吱”的声音。
“说说吧,你了解到的情况,以及你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吴江凯扔给赵毅堂一支烟道。
赵毅堂唉声叹气,道:“吴书记,情况不容乐观。我到了东升煤矿后,先对煤矿的资产债务进行盘点,亏损十分严重,资不抵债啊。另外,外面还有许多欠款,高达一个多亿,差不多都是十几年积攒下来的死账,要是出去追讨一下,估计能挽回些损失。”
“至于下一步,我按照您说的,先出去学习考察,打算来见您一面就走。回来后,立刻启动煤矿改制。第一步先是清股退股,把各个银行的、单位的股全部清除出去。第二步进行资产清算,能进行拍卖的全部拍卖,把一些企业包袱通通都甩掉,减轻企业压力。第三步是成立是东升煤矿集团有限公司,县政府控股51%,余下的股进行社会认购,同时让企业职工也参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第四步进行技改扩容,先对煤矿现有矿井全部进行技术改造,引进现代化采掘设备,提高产能。同时,兼并一些弱小煤矿,壮大企业势力。”
赵毅堂能说出这些,说明他还是认真学习钻研了,至少把吴江凯的精神要点都包涵了进去,吴江凯一边听一边记,待赵毅堂说完,吴江凯道:“既然要改制,就要改的彻底一些,把乱七八糟的股份全部退出去,重新融资,重建公司。我先前和你说过,东升煤矿要建成东泉县乃至隆南市的大集团公司,要在短时间内打响品牌,这点你要有心里准备。”

第0375章 化险为夷
“另外,组建集团就要引进职业经理人,吸纳高精尖人才,这些你都要考虑。企业改制是个大问题,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你要好好琢磨,争取短时间内把东升煤矿重新包装,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至于如何改制,你要聘请相关专业人士,甚至法律专家全程参与进来,不要怕得罪人,你放心大胆地去干。”
“关于欠款,这不是一笔小数目,你要成立一支公关队伍,全面追讨。如果数目特别巨大的,需要我出面协调解决,你随时告诉我,我去给你当这个恶人。”
赵毅堂飞快地记录着,一边点头应承。吴江凯说完,他道:“吴书记,您放心,东升煤矿虽问题重重,我会全力克服困难,尽快清算资产,组建公司。”
吴江凯蹙着眉,用笔比划着道:“今年你的任务很重,公司改制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你手里还有煤炭订单,这个是硬性规定,必须完成。至于其他细节性的东西,随后我去煤矿调研,专题研究这件事。”
赵毅堂道:“有了吴书记的大力支持,相信东升煤矿改制一定会很顺利。”
“别扯那些没用的,我不喜欢。你就给我踏踏实实的干,资金的问题自己想办法,县里可是没一分钱,你不要和我张嘴,该抵押抵押,想尽一切办法融资。你不光不能和县里要钱,你还得给我挪出一部分来,支持我开发西城区。这些都是后话,到时候我们再细细研究。”吴江凯说明了事情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听到这些,赵毅堂头都发胀,但没办法,自己揽下这活计,就是咬着牙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道:“好,一切听吴书记指挥。”
赵毅堂出去后,东关镇党委书记周海生走了进来。此时吴江凯已经有些疲惫不堪了,但还是硬咬着牙继续下去。
周海生与赵毅堂一样,都是吴江凯来了以后从老板凳上提拔上来的干部,所以对自家人不必那么客套,吴江凯道:“清江河旅游开发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
周海生对于这个全新领域完全是瞎子走道,两眼抹黑。年前,吴江凯要求与旅游局对接,先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再往上级跑一跑,争取配套资金。目前,只与旅游局对接了一下,相关前期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做。周海生不知是身体胖的原因,还是有些害怕,头上冒出一圈汗珠,不断地用衣袖擦拭着,道:“吴书记,已经和旅游局进行了对接,目前正在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规划设计单位打算上班后到省城转一圈……”
吴江凯没有生气,因为此事本来就比较仓促,他道:“嗯,这事要尽快落实,你先去昭北市看看,去取取经,看看人家是如何搞旅游开发的。设计单位一定要选好……”说到这里,吴江凯转向沈桐问道:“对了,沈桐,我记得你姐就是搞规划设计的,什么时候把他们请来,为清江河旅游项目把把脉,好吧?”
听到还有自己的事儿,沈桐没有多想起身道:“我姐沈霞是昭北市规划设计院的,具体做什么我也不太清楚,我不知道她懂不懂这个……”
“无妨!”吴江凯伸手示意沈桐坐下,接着道:“昭北市的城市规划和旅游布局是全省都是数一数二的,取得的成绩与当地的规划部门是分不开的。随后你给你姐打个电话,询问下情况,如果你姐做不了,可以请其他人做。”上次沈桐送给女儿一台价值不菲的笔记本电脑,又不顾生死救了她女儿,让吴江凯对沈桐彻底改变了看法。吴江凯心存私心,对沈桐不仅要在个人前途上进行大力举荐,在物质经济上也要适当照顾。
关于沈桐姐姐沈霞家的情况,吴江凯一早就侧面打听清楚了。昭北市的城市规划,有一半的功劳属于沈桐的姐夫张前程,这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接受了系统教育,又有自己的创新思路和想法,属于高精尖人才,让这种人才来规划清江河旅游项目,应该不是问题。所以,让张前程来搞此项工程,吴江凯一早就定了下来,今天说出来似乎是水到渠成,恰到好处。
既然吴江凯这么说,沈桐治好答道:“吴书记,我试着问一下吧。”
“不用试,这事就这么定下来吧。”吴江凯坚决地道,没有征求沈桐和周海生的意见。
周海生作为外人,对吴江凯的私心是看得一清二楚。吴江凯很聪明,送人情都要送到明面上,而且当着外人的面,这种手段实在高明,让周海生很是佩服。周海生附和道:“有了这样的专业团队来规划清江河,是我们东关镇的福气啊,我们一定全力以赴,配合规划设计单位搞好前期工作。”
吴江凯笑笑道:“规划是前期工作,下一步就是土地流转,这可就是你的事了,要妥善处理好矛盾纠纷,给老百姓们讲清楚,这可是在给他们谋福利啊。要是清江河开发出来,老百姓靠第三产业发家致富,那可就指日可待了啊,哈哈。”吴江凯一边说,一边想象着美好的未来。
周海生同样激动,旅游开发出来了,这是他的政绩,同时又能增加税收,何乐而不为呢。他道:“吴书记高瞻远瞩,看问题,想事情的方法就是不一样,我周某以后可得多多向您学习了。”
那个领导不喜欢拍马屁,吴江凯乐得晃悠起来。不过新的问题有出来了,吴江凯严肃地道:“资金,资金的问题你是如何考虑的?”
这确实是个大难题。周海生想过引进企业来投资开发,可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谁会来投资?周海生忖度片刻道:“吴书记,资金的问题我也考虑过,我这里有两个方案,供您参考下。一种是政府性投资,由县财政全额出资,如果县里财政紧张,可以考虑贷款。另外可以争取上级配套资金,来填补一下亏空。”

第0376章 化险为夷模
吴江凯打断道:“县里投资这条路你就甭惦记了,县财政的钱我有我的打算。说第二种。”
周海生吃了闭门羹,只好说出第二种:“第二种就是引进企业,可是我的想法还不成熟,只是在摸索阶段。另外,东关镇的软硬件设施都不完善,不知道有没有企业愿意来进行投资?”
对于资金的问题,吴江凯已经有了想法。他道:“我给你指条明道。你认为你们东关镇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
周海生不知所措,挠了挠头道:“东关镇旅游资源丰富。”
“错!”吴江凯手中的笔重重敲在了桌上,起身一边活动身体一边道:“亏你还是东泉县人了,东关镇有什么资源你不知道?”
周海生一头雾水,擦了擦冷汗,道:“恕海生愚钝,还请吴书记点拨一二。”
吴江凯道:“东关镇不仅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有强大的人脉资源。”
吴江凯一点拨,周海生醍醐灌顶,闭眼一拍脑门道:“吴书记,您说我怎么把这点给忘了,糊涂啊。”
吴江凯所说的人脉资源,是东关镇的福气,也是东泉县的资本。这里的人脉资源分两种,一种是“走出去”,另一种是“请进来”,先说“走出去”的。
1949年春,解放战争到了最为关键时期。**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新年贺词,激励中国人民向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最后的斗争。由于北方先得到解放,而攻占南方需要大量的干部,因此,“九月会议”后决定在北方集结抽调5万多干部,成立纵队,随人民解放军一同南下,投入这场伟大的斗争,全面接管南方新区政权。
东泉县在外当官的不少,尤其是东关镇比较集中,都是靠一个带一个走出大山的,相对比较团结。接到命令后,分散在各个角落的东关镇籍干部群起拥护,迅速自愿报名,随解放军一同南下。在去浙江的路上,有关领导人就做出了具体安排,到了南方后,至关重要的就是组建党组织,全面接管政权,并尽快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因此,谁去哪个县当县委书记,谁去哪个部门当一把手,在路上就进行了明确分工。解放军一攻破,各路人马就迅速投入工作。
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就这样一群人饿着肚子拼命地干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拂去岁月尘沙,曾忆金戈铁马,用气吞山河的勇气丈量人生足迹,至今依旧能触摸到改天换地的心跳和脉动。当年飘篷万里,夙兴夜寐,励精图治,把一生的热血和智慧都浇灌在了江南那片炽热的土地上,融汇在了共和国那部金色的史册里,向为共和国做出贡献的“南下干部”致敬!
当年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如今已逐渐衰老消隐,他们的子孙已经留在了南方,而他们始终牵挂着远方的家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东关镇籍如同千千万万南下干部一样,有的官至副部,有的早已退休,而子女们有的步入后尘继续当官,有的开起了公司,经营着生意。每年到浙江召开同乡会,这群南下干部如论位至副部,还是退休的,都会全部到场参加。听一听家乡的土话和小曲小调,聊一聊家乡的发展变化,想起往事,纷纷潸然泪下,捶胸顿足。每次开完,一群人都意犹未尽,总要闹腾个两三天,才算作罢。
而“请进来”的人才是指当年插队的知青。像李昌奎、蓝羽秋,以及省建设厅副厅长蒋维升都是当年下放的知青,每个人的结局却不一样。京城籍蓝羽秋因结婚生子,又把事业放到了东泉县,待父亲得到平反后也没有回去。而李昌奎也属于留下来的,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了市长的位置,这两位都是后期作为“可教育子女”下放下来的,属于非自愿,而早期的蒋维升则属于自愿性质的。
蒋维升当年插队就在东关镇,去年还曾经回去转了一圈,看了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虽不是东关镇人,这里也属于他的第二故乡。
这两种人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