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凉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夏日清凉记事-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
  枣山再次出名就是因为那座野庙。庙在半山腰,本地人少,原来还有一些村落,后来年轻人都走了,其他人也渐渐迁到镇上去了。这庙没人来,只有二十几个和尚耕种度日。
  庙里的和尚都是附近人扔来的弃婴,全是残疾人。健康的和女婴都被庙里的人送到福利院去了,只留下残疾的男婴。这些男婴长大以后,有的离开寺庙出去打工了,有的就留下来成了庙里的和尚。
  在一次意外中,据说是几个虔诚的香客,见庙就拜——也有说是福利院的人带领导来参观,表明此地民风淳朴,发现了这个庙里的和尚竟然自给自足,自己种地、织布、打水、制纸,一切生活所需全靠自己,庙里连电都没有,用的还是油灯时,惊为天人,回去就上报了。
  自此,客似云来。
  有香客捐香油钱给寺庙翻修,重造大殿、经堂等处,庙里收的钱越来越多,众人都说这庙也要被红尘俗世给影响了,结果没想到等寺庙翻修结束,和尚们也都领上了国家工资,第二年年初,庙里的方丈就把上年结余的钱全捐给镇上的福利院了,跟着一起过去的还有他们庙里这一年收留的弃婴。报纸又激动的报道了一阵,之后年年如此,大家也都习惯了,也不再用猎奇的目光盯着寺庙了,而这个庙里的人,重归平静后,仍然安之若素,宠辱不惊。
  这座庙叫八宝寺。
  到了枣山,方域说要去八宝寺,出租车司机就提醒他:“来观光旅游的?那里没什么好看的,没山没水没景儿。你去了,还要打扰寺里师傅们的清修。唉……现在游客太多了,寺里都不清静了,前两天还有个香客失踪了闹上新闻了呢,一看就是跑来玩的,现在寺里的师傅们也跟着受连累……“
  方域一路走来,遇上的人都对八宝寺的和尚们很有好感,认为他们是虔诚的出家人,很不喜欢那些闻名而来的游客去打扰他们。毕竟跟别的靠香油钱生存的寺庙不同,八宝寺的和尚自给自足。
  他没有先去警察局,而是先上了山,去八宝寺。他到的时候是下午,山中林木无人砍伐,遮天蔽日,才两三点钟,山中已经是伸手不见五指了。
  幸好八宝寺是出名的景点,镇政府修了条路,还装了路灯。虽然寺里不用电,但路上用一用无妨。
  拾阶而上,小路两旁全是丛生的野草,伸到路上绊人的腿;幽黑的山林中传来夜枭忧愁的叫声。
  灯火昏黄,几乎映不出前路。
  亏得方域有一副好身体,走了一个多小时看到庙门时,气都没有喘。
  庙门做得非常气派,高大的红漆立柱,巨大的石狮,还有九十九阶石阶。攀上石阶,先看到的是一个足能把两个成年男人装进去的巨大铜鼎,意外的是鼎内并没有香,而鼎后,则是威武的大殿与两排红砖平房,就像以前五六十年代生产队的那种红砖小平房,两整排。
  这种搭配奇怪的很。
  而大殿后还有一座高高耸立的九层经塔。
  方域见过赵兰山拍的照片,知道这大门、这大殿还有后面的经塔都是香客捐盖的,赵兰山在电话里说除了这三样,庙里其他的地方和尚们都不让动。
  他还不知道是怎么不让动,今天看到才明白。
  这时一个人推开门,从旁边的红砖小平房里出来,他穿一身说灰不灰,说黄不黄,针角有些怪异的棉袄棉裤和棉鞋,走到方域面前,双手合什行了一礼。
  方域这才注意到他的头发……居然没有剃。
  他还了一礼,问:“师傅,我是赵兰山的朋友,听说他在这里出事了。”
  和尚点点头,领他进屋。
  方域以为这个房间类似传达室或待客室,没想到一进去,发现竟然是个会议室那么大的大屋子,而且,这里是食堂!两条长桌整齐的摆着,二十多个年龄不一的和尚都在坐着吃饭。
  方域掏出手机,时间还不到五点。不过山里黑得早,早点吃饭也正常。
  他猜,那个师傅是看时间到了,先带他过来吃饭的。就算他再怎么着急,也只能入乡随俗。
  和尚让方域坐下,然后去给他盛了米饭与菜。桌上点着大蜡烛,一看就是手工制成的,因为蜡烛很粗糙,像是用很多旧蜡融了以后重新捏成的。
  菜是白菜萝卜烧豆腐,味道还不错。
  方域吃完饭菜,跟着师傅们一起把碗拿到外面,用桶里冰冷的水洗干净后摞到一起。之后,师傅们都去了大殿,盘腿坐下,开始念经。他们不看经书,全是默念。
  方域跟着过去,也盘腿坐下,他本想找到方丈问一问,可师傅们坐的方位并没有前后高底的分别,他也认不出哪个是方丈。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不应该打扰师傅们念经。
  念到八点,师傅们再次起身,回到那两排平房中去,估计是准备要睡觉休息了。
  这时,那个一开始接待方域的师傅过来,对着方域又是一礼,然后示意他跟着走,把他领到了东边第一个房间里。
  里面有张桌子,两把椅子,书桌背后有个柜子塞满报纸。一个三十多岁的师傅站在桌子后,看到方域进来双手合什行了一礼,道:“施主,我是本寺的主持,法号明空。”
  “大师好。”方域行礼。
  带方域进来的师傅对主持行了一礼,再对方域行一礼后就出去了,主持说:“明悟的耳朵听不到,也不能说话,不是对施主无礼。”
  方域在这个师傅一直没有开口后就猜他可能是不会说话,听到主持解释,忙说:“没关系,是我来得冒昧。”
  主持从抽屉里拿出两张纸,推给方域,方域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份手写的租房合同,正是赵兰山跟八宝寺签的。
  主持说:“赵施主一共来过四回。”
  赵兰山不是这一次才到八宝寺来的,他第一次来是被魏曼文附身以后,诚心诚意的跑八宝寺来住了一个月,听经、念经,完了也没把魏曼文从身上去掉,只好走了。
  第二回,是他觉得就算八宝寺不灵,但这里的师傅们的生活态度值得他学习,现在的社会中很难找到净土了,就到八宝寺来住了一星期,之后因为宝马的新车发布会走了,精神有没有受到熏陶不知道。
  第三回,是带朋友来这里见识见识。
  第四回,就是这一回,他是来减肥的。
  每回来,主持都会跟赵兰山签这么一个文书,也没有答应赵兰山办会员卡的要求。因为在寺里住也就是在这两排平房的和尚宿舍里加一张床的事,所以收费并不贵,由于没有单人间,挂单这桩生意一直也没有什么回头客,很多人听完就走了。只有赵兰山前后来了四回,所以主持对他的印象也很深刻。
  主持对赵兰山的评价是:“一心向佛,无奈身在红尘,身不由已。”
  寺里的师傅们每天要做很多工作,赵兰山感兴趣时也会跟着做一做,翻地、弹棉花、做纸等等;不感兴趣时,就在枣山上游荡。
  这附近山上没有狼,所以还算安全。
  上山下山并不方便,山脚下以前有小吃摊,后来游客渐少,村民也不来摆摊了,所以赵兰山不管在山里怎么逛,吃饭时间是一定要回寺里吃的。寺里的饭菜不过夜,也不可能有剩菜剩饭。而且寺里用的不是天然气和液化气罐,也不烧煤,而是烧炭,生一回火做饭非常麻烦,自己错过饭点只能饿肚子。赵兰山饿过一回后,再也不敢错过开饭时间了。
  所以那一天,赵兰山没有回来吃饭,主持马上知道有问题,立刻就带着人去找了。山上没找到,他就通知了镇上。
  镇上到市区车站通两趟公交车,镇上还有十多辆出租车,都说没看到这么个人。赵兰山又胖又壕,辨识性很高。
  主持就报警了。之后,方域就来了。
  “到现在也没有消息。”主持说这个的时候还是很平静,“连尸体也没有,我们这山里没有沟,没有水,警察局用警犬来找,也没有找到人。”
  方域的面色很沉重,“这是好消息。既然没有尸体,人应该就还活着。”
  “我也是这么想的。他没有出镇,可能是暂时留在哪里。”主持说。
  方域轻轻松了口气,“谢谢主持。”
  “不用客气。”主持说,“你明天再下去吧,今晚就先在寺里住一晚。”
  山路不好走,再说下了山他也没办法回镇上,没车。送他来的出租车已经回去了。
  方域答应下来。
  主持拿出一个稿纸本,写下:今有______,借居一晚。
  然后推给方域,让他写下名字,签字按手印。
  方域接过来看了看,心里觉得奇怪,但还是照主持说的写下名字按上手印。
  “走吧,我带你去。”
  主持领他出去,到隔壁第二间屋,敲门,进去,问门边一张木制单人床上躺着的人,“还有地方吗?”
  这人摇头。
  主持道了声打扰,再带方域出去。如此三番,终于在对面第四间房间找到一张空床。“你休息吧。”主持说。
  床上有被子和枕头。主持说完就出去了。
  方域此时已经觉得很奇怪了,主持怎么会不知道哪个房间有空床呢?难道这里的师傅们每晚住在哪里都是随便换的吗?他留了个心眼,他把手机藏在怀里,不脱衣服和鞋,躺下后,盖上被子,闭上眼睛。
  躺下后,周围就变得特别静。
  他听到了山风轻轻抚过的声音。
  

☆、第 163 章 山路蜿蜒

  山风呼啸,像女人的呜咽。方域一整夜都是半睡半醒,早上起来,发现手机已经没电了,明明昨天上山时还有百分之七十的电暈。他从包里拿出充电器,给手机充上电一会儿短信提示就接连响起来。他看了一下,秦青打了两个,赵兰山的秘书和司机各打了两个。因为他来之前让他们取些钱带过来。现在只靠警察搜山找人已经不行了,重赏之下有勇夫,他打算发动本地村民帮忙找人。当然,如果赵兰山是被这里的某户村民“留客”的,看在钱的份上,说不定他们能让他多活两天。
  方域先来,就是为了给秘书和司机活动的时间。现在秘书照他说的已经在本地的报告、电台和电视台都发了广告,提供消息者十万,找到人五十万,活的两百万,活得好好的没缺胳膊断腿五百万,现付。
  钟声响了。
  这是提醒僧人早课的钟声。早课没结束没饭吃。方域的包里有带吃的,但出于某些原因,他希望能给这个寺里的人一个好印象,所以也饿着肚子去上早课了。
  今天他看到主持了,主持坐在僧人中间,正低头默默念经。他似乎感觉到方域的视线,看过来,冲他点点头。
  早课是一小时,念完后师傅们开始……做饭。
  有人去寺后的井中打水挑水,有人把埋在土里的白菜、萝卜挖出来,还有人在扫地、摆桌子、椅子。
  水打来后,先洗米、洗菜,用过的脏水再由僧人挑出去。灶已经点起来了,师傅们在锅中加了大半锅的水,然后倒入米,盖上盖子后,开始揉面做馒头。
  方域在旁边站了一会儿,试探着上前帮忙,没想到师傅们竟然一点也不排斥。他想帮忙切菜,师傅就直接把案板让出来了。
  厨房有好几个灶头,师傅们的动作也很快,方域切完十颗白菜,馒头已经蒸上了,等他切完萝卜,粥已经熬好了,师傅们把灶门给关上一半,让锅里的粥慢慢滚。
  菜跟昨天晚上一样,白菜、萝卜烧豆腐。方域切完白菜萝卜,胳膊已经快抬不起来了,本来切菜的那个师傅一直在旁边等着,看他干不动了就接手,拍蒜、切葱、片姜、炒菜。
  馒头也蒸好了,一个个都比人头还大。蒸馒头的师傅把馒头都拾到筐里,火不熄,又放上一锅水,然后一边往里放生鸡蛋,一边回头数人,方域看到这个师傅把他也给数进去了。
  粥好了,菜好了,鸡蛋也煮好了,一人一个。
  方域从昨晚就觉得怪异的地方,今早更明显了。他跟师傅们站在一起,没有任何一个师傅对他“另眼相看”。
  就像……他也是僧人一样。
  坐下吃早饭时,方域偷偷把僧人们给数了一遍,不知是不是神经过敏,他总觉得这里头有几个人看着眼生。他记人还是有一手的,就算不记得姓名,也能记得住人脸。昨天他来的晚,屋里光线不好,但他还是能记得住大部分人的长相的——至少方脸和圆脸能分清,个头高矮也不会认错。
  吃过早饭,方域去向主持告辞,他本来只是过来看一看,观察一下这个寺庙是不是跟赵兰山失踪的事有关,然后去镇上主持搜救。但今天他改主意了,搜救的事就交给赵兰山的秘书和司机,他还是要继续待在寺里。
  他觉得这个寺,不太寻常。
  主持看到他来,得知他要下山,就说顺路送他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