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平阳情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趸屎笠膊坏貌话炎约旱呐毙焕癜桑堪④宰猿暗匦α恕
  这不,馆陶长公主又一次进宫来给太后请安,带来了黄山云雾茶请太后品赏,一并又请了宫中的很多女眷,阿茉自然也在其中。
  饮茶的地点在太后的甘泉宫的北苑,是一片敞开的露台,台上设座,台旁树木葱笼,红叶如染,喷火吐艳,真是妙境。阿茉一见那布置,便觉得喜欢,跟身后的卫娘轻声说道:“都说太后年轻时是宫里最风雅的女人,果然如此呢。”
  她安安静静的坐在姐姐安宁公主的旁边,一边等着侍女们煮水烹茶,一边凭栏远眺:那蔚蓝如海的青天,空灵得勾人魂魄,淡金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在火焰一般的枫林之上,淡淡的茶香若有若无,反而抵不住随风而来的桂花香浓。
  阿茉正在神游物外、心旷神怡的时候,却忽然发觉众人都向她看来,连忙凝神注目,原来是太后刚才呼唤她,令她坐到自己的席上来,这是特别恩宠的表示,阿茉只得提起裙裾,遵命陪坐到太后的侧席。她心里想:太后一向偏爱男孙,对待诸公主只是面情文章,今日突然对自己格外垂青,恐怕其中缘由非关爱宠。
  阿茉笑嘻嘻的亲自为太后斟茶,一边却道:“皇祖母一向精于茶道,此番我可要出丑了。”窦太后笑着对旁边席上的王皇后说道:“哀家看呐,咱家的阿茉真是越来越标致了,性子也可人,听说皇帝已经开始为她择婿了,不知哪个有福的得了去。”
  众人都知道窦太后虽然失明,却掌控着宫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像为公主择婿这样的大事怎么能不来置喙呢?王皇后只是承色陪笑而已,馆陶长公主却朗声笑回道:“太后最会臧否人物,小阿茉果然是皇孙辈中的翘楚。不但太后,我也是喜欢得不得了,恰好我家阿娇这两天总喊烦闷,不知太后是否允许我请阿茉到家里去,与阿娇做几天伴呢?”
  阿茉听说一向目无下尘的姑母,竟然对自己“喜欢得不得了”,正在好笑;却又听说自己要被“拐”出宫去,给姑母的宝贝女儿“解闷”,阿茉的心情没来由的有些烦闷。然而太后已经笑眯眯地说“甚好”了,阿茉只得也做出对阿娇甚为想念的样子,在茶会结束之后,搀着姑母的手,亲亲热热地同车出宫去了。
  姑母的公主府规制宏伟、藻饰繁丽,旁边就是堂邑侯府,两宅相连,横跨过一条街去,阿茉还是第一次来,觉得比起宫里也不差什么,不禁想到:也许出嫁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有自己的府邸,当家作主,比宫里动辄有人管束要舒坦得多。
  馆陶长公主颇为热情地招待阿茉,唤出了自己的女儿——年方十一岁的阿娇,阿娇还是一团的孩气,稚气得很,可也骄横得很,举手投足都彰显出一股自命不凡的气势,阿茉想:姑母可没有把这女孩子教养好,这样子进宫会吃亏的。面上自然不露出什么来,阿娇这样的女孩子很好哄,不一会儿,就与阿茉很是投契了。
  馆陶长公主自然很是喜悦,给阿茉安排宿处也就格外的经心,乃是离阿娇的涵春堂不远的宜秋轩,轩外遍植秋花秋草,正当时令,景色宜人,对于阿茉带来的随侍人等也妥善安置了。
  当天的晚宴,阿茉见到了慕名已久的姑父——驸马都尉堂邑侯陈午,据宫人传言,堂邑侯年轻时是京里的第一美男子,阿茉在家宴时只远远的看见,瞧不真切,今日一见,还真是名不虚传:虽已人到中年,自有一种风流蕴藉,温润如玉,是位谦恭君子。只是,阿茉感觉姑母姑父这对夫妻非常的不般配,虽然两人可说是齐眉举案、相敬如宾,却总给人格格不入的错觉,就如同把一只孔雀和一只山羊栓在了一起。。
  陈须当然也叨陪末席,阿茉细查这父子两人,陈须生得好皮相,却连乃父的半点神韵也无。席上阿茉与主人夫妇和阿娇言笑晏晏,相谈甚欢,那陈须却只似木俑土偶一般,低头慢慢地夹菜,没有表情,也不知他是否在听别人讲话。阿茉有些异样的感觉:真没想到他是这样一个沉默怪癖的人呢。
  馆陶长公主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她心目中的这一对准夫妻尽快地熟识起来,因此很是鼓励阿茉与陈须说话。阿茉也正对这位表哥有些好奇,何况在人家家里做客,总不好对主人的儿子不理不睬的。
  恰好姑母高谈阔论起皇弟梁王刘武在封地新建了一座园囿,命其名为“兔苑”,横亘数十里,其中佳树奇花、珍禽异兽,靡不毕备。陈午便问道:“须儿,你上个月刚去梁国为梁王祝寿,那兔苑可全部完工了?”陈须淡淡颔首道:“已经完工了。”
  阿茉便好奇问道:“须哥哥可知叔王为何将这园囿命名为‘兔苑’吗?可是苑里养着许多兔子?”众人都笑起来,阿娇乐道:“舅舅的爱好还真与众不同。”陈须却连嘴角都没有动,眼皮也不抬地淡淡答道:“我对园林等事不感兴趣,未曾深究。”
  阿茉从来不是别人的冷淡就可以拒之千里的,她露出天真的笑颜,问道:“那么须哥哥必定是关心着国计民生这样的大事了,不知梁国一游,有什么心得?”陈须还是盯着自己眼前那盘番驼羹,味同嚼蜡地平平答道:“我对于朝政等事不感兴趣,未曾留意。”
  阿茉微有些诧异,更多的是觉得有趣。然而这家人大约早已经习惯了陈须的冷淡,谁都未觉异样,还是说说笑笑,只阿茉敏锐的察觉姑父瞥向陈须的眼神里,有一丝转瞬即逝的痛苦。
  晚宴尽欢而散,夜已经深了,可阿茉的随侍宫女们却还围绕在阿茉身边谈兴正浓。阿茉已经换上了轻薄绵软的睡袍,她虽没有加入侍女们的议论,却也没有制止她们对陈须的评头论足,自己只管拿着一个玩偶打扮成个清冷公子的模样,不时被侍女们的话语给逗乐了。
  显然侍女们对相貌俊俏的陈须很是倾慕,纷纷称赞他仪表出众。阿茉对此人却无论如何都喜欢不起来,心想嫁给他还不如嫁给宫门前那石像呢,起码还不会给人脸色看。因此当萱萱口无遮拦地夸赞陈须相貌好、家世好,作为丈夫的人选可谓毫无瑕疵时,阿茉开玩笑地说:“也并非毫无瑕疵吧?他生得比我都美,做了我的丈夫,我会嫉妒他的。”
  这样的调侃让侍女们又流淌出一阵喧哗与窃笑,让那远远坐在廊上的卫娘不禁皱起了眉头。她板起脸来对那几个宫女说道:“这是在宫外呢,你们也要留意些脸面体统,小心被公主府的人小瞧了去。”众人便都讪讪的各司其职去了,这里卫娘便也催促阿茉歇下。
  阿茉把那盛装的偶人丢到一边,自己躺到寝台上,却拉住卫娘的手,撒娇道:“卫娘陪我睡。”卫娘便跪坐在寝台旁边,手中轻摇着一柄轻罗团扇,阿茉朦胧睡去,卫娘凝视着这个自己亲手照顾成人的少女,想到她就要嫁人了,心中有惶惑,也有期盼。
  她想到公主一旦出嫁,自己也就可以跟随出宫了,想到自己的那几个宫外的儿女,想到前夫,想到那个曾经有过一段露水姻缘的男人,也许都会有机会见上一面了,她心中不知是忧是喜,只有那庭院中秋虫的呢喃在与她互诉心事。
作者有话要说:  没有存稿,更新很慢,但是一定会写完的,不会成坑。

☆、雨中即景

  雨中即景 
  十日之后。
  在馆陶长公主府里,阿茉不能像在宫里那样有很多独处的时间,姑母似乎认为,对客人表示殷勤的方式就是让她一点自己闲坐的时间都没有,总有数不清的宴会和游乐等着阿茉参加。阿茉也总是如自己惯常的那样逆来顺受,并且凭着她随遇而安的秉性,总能从中发现些乐趣。
  这些宴会和游乐无一不是豪华热闹的,因而也是最容易让人腻烦的。好在有阿娇不可理喻的霸道任性和陈须不合时宜的冷言冷语,让阿茉有些笑料可以在肚里笑笑,不感到那么乏味。
  这一天秋雨连绵,一切室外的活动都被迫停止,难得长公主认为应该让两个年轻人独处一会儿,培养感情,便破天荒地没有驾临宜秋轩,没有来对所有的人与事发表不容置辩的评判。阿茉并不觉得遗憾,因为与陈须只枯坐了不到半个时辰,耐不住性子的阿娇便因为无聊透顶而跑来,非要与哥哥和阿茉玩投壶游戏。
  陈须不负阿茉所望地说道:“我对于投壶这类无聊游戏不感兴趣。”但是阿娇的意志岂是区区“不感兴趣”就能扭转的,片刻之后,一脸嫌恶的陈须就手握一把羽箭,与阿茉并排站到厅前来了。
  阿茉不长于投壶,其实并不是很想玩这个游戏。不过相对于与这一对兄妹谈天说地,她就宁可做点儿运动。阿茉十箭中只投中了三箭,阿娇的成绩也好不了多少,只比她多了一箭。倒是陈须,虽然好像正眼都没有看那投壶,只轻飘飘的随手一扔,却是十发十中。
  阿娇在任何时候都不甘居人下,立刻就嘟嘴斗起气来,陈须不理睬她,管自踱到廊上去欣赏雨景去了。阿茉便安慰她道:“今儿人少,玩这个不热闹,不如我们下棋吧?”阿娇却不肯依从,一叠声地命令仆从立刻去请自己的父亲过来,说是堂邑侯是投壶的个中好手,有他在旁边指导,必能赢过哥哥。
  阿茉觉得有些失礼,但见陈须那做哥哥的都不加阻拦,自己便也含笑坐到一边去,不置一词。仆妇去了片刻,回来回道:“君侯这会子在书房里,正与几位世交的公子谈诗说文呢。”阿娇便大发起脾气来,旋风一般地跑去向馆陶长公主诉怨,长公主果然娇纵女儿,不一会儿的工夫,阿茉便看到堂邑侯陈午带着几个外臣打扮的男子迤逦而来,前面是志得意满的阿娇和一脸理所当然的长公主。
  阿茉有些明白陈须为何对自己冷冷淡淡了。
  堂邑侯并无愠色,还是那么云淡风清,对妻女和煦温存。他向阿茉微笑说道:“正与几位公子谈文呢,恰好知道公主和阿娇想找投壶的玩伴,便冒昧将几位外臣请进来了,还请公主见谅。”阿茉莞尔道:“早就阿娇妹妹说起姑父的投壶技艺高超,今日得见,荣幸得很呢。”
  她一边与陈午客套,一边瞥向那同来的几个青年,却赫然发现那个夏侯颇居然也在其中,见她看过来,夏侯颇竟然朝她轻佻地一笑,让阿茉有被调戏轻亵了的感觉,阿茉心里有些着恼。
  众人玩起了投壶,堂邑侯果然技艺不凡,二十步开外依旧很有准头,陈须从父亲过来就沉了脸,不顾妹妹的声讨,坚决不肯再参加,束手站在廊下,嘴角紧紧地抿着,不知对谁的火气更大些。其余的人在兄妹俩这样的别扭中,也有些失了兴致,不久就都放下羽箭,坐到外廊,唱起乐府歌谣来。
  最初只是那个爱出风头的夏侯颇一人清唱,唱的是《长歌行》,其人油滑无赖,其歌喉倒是清亮悦耳,不可一笔抹杀。很快就有淮阳候的三公子、近卫将军的大公子和丰都伯的五公子随着唱和起来,主人堂邑侯也来了兴致,取过笛子相和,直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才罢。
  阿娇拍手叫好,长公主也称赏备至。堂邑侯便请长公主鼓瑟,阿娇抚琴,阿茉弹筝,其余诸公子各取丝竹,合奏了清商乐《漪兰操》。在这样的濛濛细雨中,由这样一群漂亮的人儿,弹奏这样雅致的乐曲,真可称得上是赏心乐事了。
  曲罢,长公主命上茶,她老人家兴致高昂,又一向不拘于俗,嫌内室气闷,便也缓缓步出外廊,与堂邑侯并肩而坐。其余诸人出于礼节,都恭谨得回避开了些,这样就散散落落地坐开去了,都随意了好些,不像刚才正襟危坐。有些人在高谈阔论,有些人在观鱼,有些人在赏雨。
  阿娇早闲不住地跑到内庭去追逐一只小花猫了,那是她新近才得的,很是可爱,只是活泼好动。阿茉便一人独坐帘内,低头观赏一本画册,画的是《孔雀东南飞》的故事,笔触细腻,色彩淡雅,情态逼真,她一时看住了,半晌才觉得有人在拉扯自己的衣裾。
  原来因为下雨,虽是白天,室内的光线也有些昏暗,阿茉不自觉地就挪到了湘妃帘旁,好将画册看得仔细些,却不留心自己的那棠棣色的外裳已经逸出帘外,恰好被一个轻薄之徒发现,便动手动脚起来。
  阿茉本是要怒的,却转念换了颜色,轻轻笑道:“久闻夏侯世家是儒学传家,公子不知道‘非礼勿动’这句话吗?”这样指责的话语用那莺啼一般娇媚的声音说出来,谴责的意义就大为逊色了,所以那帘外人还是抓着衣袖不放,口中却说:“公主岂不闻‘一心抱区区,忧君不识察’?情难自抑呀!”
  阿茉冷笑道:“只是孤恐怕注定辜负公子的一片深情了,公子难道不知馆陶长公主的心思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