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行-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再兴点了点头:“好。回去了。老万。可以回去了吗……老万……”
  身边哪里还有万千的影子。
  这一下把杨再兴吓得够戗。要知道万千可是杨华的心肝宝贝。以前。龙卫军地几个大将对万千优厚的薪酬忿忿不平。说万千不过是一个低贱的匠人而已。凭什么要享受军主一级的待遇。
  后来。杨华冷冷地指着众人说:“你们知道个屁。说句不好听地。你我都不过是普通军人而已。这个世界上能拿刀子上阵杀敌的战士多了。可万千只有一个。连我见了万千都要尊一声万师。你们若胆敢对老万无礼。别怪我杨华翻脸无情。
  现在。杨再兴居然把万千给丢了。回太原之后。如何向杨华交代?
  “救命啊。救命啊!”船舷下传来万千微弱的叫声。
  原来。万千被震下船后差点被湍急的水流卷走。在紧要关头。他一把抓住船舷。这才侥幸拣回了一条命。
  无奈船上的人正打了个不亦乐乎。也没人察觉到老爷子已经落水。
  七手八脚把他拉上船之后。万千气得又跳又骂:“哪个狗日地推我下水的。等下见了杨大人。我要你们好看!”
  杨再兴心中有愧。不敢接嘴。喊了一声:“撤了!”
  士兵们同时举起船桨奋力刺进水中。一划。十几小船箭也似地逆流而上。“嘿喝”地号子声中。有人大声唱歌:“昨夜晚吃酒醉和衣而卧。稼场鸡惊醒了梦里南柯。二贤弟衷肠话相劝于我。他劝我把打渔的事一旦丢却。我本当不打渔关门闲坐。怎奈我家贫穷无计奈何。清晨起开柴扉红日似火。众渔民拖渔网奔赴江河。”
  “英雄无计渔樵隐。一朝得志杀奴儿……”
  万千还是光着身子暴跳如雷。
  杨再兴苦笑。“老爷子。你也别生气了。我营中还有上好美酒一坛子。等下我让人送给你赔罪好不好?”
  “可是真的?”老爷子眼睛一亮。自从进驻太原之后。因为粮食宝贵。杨华下令。军中有私自酿酒者杀。无故饮酒着杖二十。
  “嘘。小声点。”杨再兴慌忙摆手。
  万千呵呵一笑。“小子。也知道尊重老人了。这样。老人家我也不让你吃亏。我那里还有两个女真女子。是杨将军赏给我两个儿子的。可我那两个儿子不喜欢腰粗的。老人家我身体也不行。送你了。”
  杨再兴脸一红。“我不要。”
  万千光着身体晒着太阳。虚着眼睛得意地说:“这次实验武器效果不错。回去之后我让匠人们批量打造。马上就要入秋。宗翰眼见着就要南下了。小子。这些器械可都是给你们捧日军制造的。别一副吃大亏的模样。”
  “你地武器虽然厉害。可……”杨再兴被万千触动心事。突然有些不快。
  杨华进驻太原之后。又得了大量粮草。下一步就该扩军了。否则以龙卫、捧日区区两千多人马。要想守住太原兵力颇有不足。
  陌刀军编制不动。还是一千五百人。游奕骑新得了两千好马。应该能够扩充到八百。
  而这次扩军的重点在捧日军。捧日军现在只有六百人。需要调入大量的军官。而人数也将扩编到三千
  因为捧日军的前身是相州乡军。战斗力不强。杨华有意将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技术部队。大量装备弓弩和投石车。走正统的北宋建军道路。
  按说兵力强大了。杨再兴应该很高兴才是。可这小子天生就是一个崇尚进攻的武士。最高理想是去带骑兵。实在不行去带步兵。也得弄成一支富有侵略性的部队才行。比如前一段时间的长枪方阵就很合他的胃口。全变成了弓弩兵。躲在后面偷偷射箭算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杨再兴不说话了。只郁闷地带着部队回太原去了。
  而现在的杨华正忙着扩军和接收太原。自然也没兴趣去关心杨再兴青春期地心理健康。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一百七十章 监军来了
  臭,非常的臭。
  九个月的的笼城战让宋、金两国总共付出了两万条人命的代价。
  这个时代的太原并像后世那样是一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超级大都市,自赵光义水淹太原,放弃河西旧城而在汾水地岸另立新城之后。太原城就仅仅做为一座军事重镇而存在,面积也不大,四面城墙总计不过十里,单面城墙长两里,也只是现代一个偏远小县城的规模,甚至还颇有不如。城中共有人口两万,九个月的的血战之后,有一万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死了这么多人,总得要掩埋。可整个太原已经被金人围得水泄不通,根本就出不去。于是,城中的百姓就到处挖坑,屋子里,花园中,街道上。但凡有空位,就见缝隙插针地往下埋。
  刚开始时,入葬仪式还挺正规,严格按照旧社会那套封建伦理办理。到后来,死得人实在太多,多得有点忙不过来,于是,就开始马虎起来。
  于是,大量的尸体往墙角一放,往上面撒一层土了事。
  只需一场暴雨,腐烂的人体就会被冲出来。
  到饥荒开始时,城中的死人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整家整家的百姓饿死在家。冬天时还好,入夏以来,尸体开始腐烂,恶臭弥漫在整个太原城中。
  打退完颜银术可的当晚,杨华并未来率军进城。一是士兵实在太疲惫了,当战争一结束。所有人都倒在战场是呼呼大睡,无论军官们怎么用鞭子抽都站不起来。
  于是,杨华下令,就地宿营。并亲自带人弄来几千床被子,一一给士兵们盖上。
  第二日,刚一进城,杨华就被满城的尸臭熏得眼泪直流。回府衙之后,张孝纯把伤亡地数字统计上来。从去年十二月太原被围到现在,太原人口损失共计一万六千四百一十七,全是青壮,其中还包括王禀手下的三千精锐。
  到现在。太原还剩一万一千二百零四人。一万一千多人中绝大多数是老弱妇孺。真正地青壮不过三千一百来人。而这三千一百来人一个个都骨瘦如柴。饿得发绿地眼睛就像是两团鬼火。
  这三千来人就算全部出动上城防守。分到四门。根本就没几个人。可想。张知府连妇女和儿童都征用了。这次太原大战地伤亡是如此酷烈。在冷兵器战争中。一场几十万人地大会战。直接阵亡地有时也不过区区几千人。更多地伤亡发生在击溃之后地追击。战争地烈度普遍不高。
  可小小一个太原城居然就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一万六千条人命。一想到这里。不禁让人泪湿沾襟。
  杨华在接管太原之后本打算征发全城地青壮从军。可集合这三千一百青壮之后。他愕然发现。根本就没有可用之人。这些地身体已经虚弱到见风倒地地步。而且从六十岁到十四岁都有。跨越了所有地年龄段。
  杨华需要做地是给这些人发粮食。找医生。而不是编入部队当兵。
  太原人民已经为大宋。为民族付出得够多了。再不能为他增加负担。
  进城之后。杨华立即将幸存的人口按照街道编成了十个社区,每个社区一千人。社区设正副管制使一个,由杨华派出。两个管制使地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管理物资,并按人头发放粮食和药品。
  不知不觉中,杨华用物资为基础将整个太原城军事管制起来,也无形中将太原地方政府彻底架空。
  既然已经拿到整个太原的军政权力,就要行使河东节度使的职责。
  这个时候。朝廷对杨华和王禀的任命也下来了。虽然同为节度使,但杨华头上还戴着一顶东明侯的帽子。品秩比王禀和张孝纯高太多。要想抓权,二人毫无办法。再说。二人感念杨华的活命之恩,就由着他跋扈了。
  如此一来,太原的军政三人团相处倒也和睦。街上臭得厉害,杨华和张孝纯、王禀戴着口罩在路上走着。已经是傍晚时候,城中一团漆黑,只几点灯火在前方闪烁。
  张孝纯叹息一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前读曹孟德这首《蒿里行》时,我是不相信的。东汉末年,全国有户一千多万,生民亿兆。至晋时,北方只剩余一百万户,户口损失九成。我当时就在想,怎么可能那样,一定是史家乱说地。现在再看看太原,也不过是半年时间就变成这样……哎。”
  王禀毕竟是个军人,战场上死人看多了,也没知识分子这么多愁善感,只道:“张大人莫要感慨,打仗哪里有不死人了。围城战自来就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打法,大家都是用人命来填。倒是杨侯这什么口什么的好使得很,罩在嘴上,也不觉得臭。若在军中推广,也不怕瘟疫流行了。”
  “是口罩。”杨华笑了笑。进太原之后,因为死人太多,他命人将全城的蚊帐都收集起来,让妇女做成后世口罩的样子,以免城中爆发大瘟疫。
  不但如此,他还在城外开出一快空地,把埋在城中的尸体都挖出来,尽数焚化了,埋在那片公墓里。
  杨华:“张大人,组织人手焚化尸体的事情还需要抓紧办理,对了,城中的饮用水就不要用井水了,直接去汾河上游用木桶运输。”
  杨华说这番话完全是一副上司口吻,张孝纯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已经甘心做杨华的副手了。现在太原以北是宗翰的主力,南面是银术可地残军。太原依旧处于包围圈之中,地方政务也得服务于军事。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再说了,所谓节度使,按照宋辽金宋初承五代旧规,节度使除本州府外,还统领一州或数州府,称为支郡,辖区内的军、政、财权,由节度使独揽。实际上是个半独立的小王国。
  后来虽然变成了武将的荣誉称号,但现在太原处于金人的包围之中,就算朝廷要调杨华的龙卫军离开,也没有可能。
  可以预见,在金军没有撤出山西之前,杨华就要在太原做这个实授地河东节度使,这一点不以人地意志为转移。
  于是,张孝纯很自然地适应了这个新局面。点头道:“好的,我这就去找你手下地管制使们商量下安葬死者事宜。不过,有两个问题。一,有不少百姓不愿意火葬死者;二,你说要用石灰在城中消毒,一时间也弄不到那么多石灰。”
  杨华想了想,说:“不能土葬,尸体会污染地下水。引起瘟疫。我没办法,你是知府,你来想。我只要结果,不要理由。其次,石灰,还怕找不到石灰吗?马上组织人烧。”他指了指街上满地的石头,说:“这些都是原材料,就地取材。”
  围困太原八个多月,金人把方圆百里之内地石头全用投石车扔进城来。现在,满城都是石头。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原城周遍,山石都以石灰岩为主,正是烧制生石灰的好材料。
  “好,我想办法去说服百姓。”张知府点点头,因为戴着口罩,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含糊:“听说朝廷的制使要来了。”
  杨华随意地说:“是,我也是刚听隆德府那边快脚递地消息。大概是我和王将军的的正式任命下来了。怎么了?”他发觉张孝纯的面色有些古怪。问。
  张知府说:“杨侯大概还没想到那一层,历来我朝大将出征朝廷都要派遣文人监军的传统。这次颁旨,监军已经随队前来了。”
  “监军就监军吧。”杨华不以为然。
  龙卫军这半年来好生兴旺。随着西军的覆灭,已经独立支撑起山西战局。又这么一支军事力量孤悬晋阳,换成任何一个皇帝,也会担心到失眠。监军早晚要派,没办法回避。笑了笑,杨华说:“若真要派监军,我倒希望派张大人。”
  张孝纯苦笑:“杨侯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开这样的玩笑。我听信使说,这次来太原的监军是一个叫黄彦节地内侍。”
  “哦,没听说过。怎么了?”
  “阉狗!”张孝纯咬牙切齿
  王禀的脸色有些不自在起来,他是童贯的老人,张知府现在骂太监,把他也捎带着骂进去了。
  “呵呵,原来是个太监啊。”杨华倒不觉得意外。李纲被贬之后,朝廷政局有了剧烈的人事变动,原先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均势一下就被打破。不久,徐处仁、吴敏罢相,唐恪取而代之;许翰罢同知枢密院事,聂山、陈过庭、李回等得以进用。言官们又提起了徽宗内禅的旧事,指责吴敏当初主张徽宗让位,是秉承蔡攸的密旨;当初他能任门下省侍郎,也是蔡攸矫诏为之。这一盆污水泼过来,吴敏简直就是“六贼”的余孽了!
  天下人都知道,吴敏是李纲的政治盟友,清算吴敏也就是清算李纲,清算李纲也就是清算主战派。
  现在,朝局已经彻底被那批懦弱无能的主和派文官把持了。这些人在争权夺利时奋勇争先,上阵杀敌惟恐在前。要让他们来太原前线,简直就是要了他们地命。所以,一说往太原派监军,所有的文官都躲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