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 第2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追!”军令就一个字。
  不到一万人的金军在前面逃窜。六万装备精良地宋军在后面追赶。薰平渐渐意识到,金军战斗意志似乎不强。一触即溃。但他们又给自己留了后路,坚决不让宋军有迂回包抄的机会。难道是诱敌深入?
  想到王上的手谕中,严令自己不得孤军冒进。更不得向北推进,董平有些犹豫了。此时自己的西北军离林大人南府军越来越远,如果敌人在北面摆下重兵,张开口袋等着自己去钻,到时候南府军就是想救援,也鞭长莫及。
  正当他要下令停止追击的时候,金军好像被追慌了,四散奔开的逃跑。甚至有部分金军士兵,向正东方和正西方逃窜,完全脱离了主力部队。这是大溃退的迹象,说明敌人的意志已经被瓦解了。
  “再追一程,扩大战果,到时候撤回来就没事。”董平这样想着。为将者,虽然要谨慎,小心,但也最忌讳拖泥带水,优柔寡断。又特别是在重大地战役中,一方面出了问题,常常会影响整个战局。兵法上说“破其一点,全线动乱”就是这个道理。
  日已西沉,如血的残阳挥洒着余辉,照耀着辽阔的草原。金军全速撤退,一路上为数不少的士兵四散奔逃,宋军紧紧咬住金军主力,全力追击。
  前面出现一片山脉,像人的双臂一样展开。这种地形最有利于设伏,这个怀抱你要是扑进去,可就出不来了。如果金军在这里摆下口袋阵,等宋军进入以后,两侧如果再有伏兵截住袋口,后果不堪设想。
  薰平张目四望,两侧毫无动静,逃跑地金军已经进入山区,不对头!这是故布疑阵,诱敌深入,想打我的埋伏。我说怎么上京城那么少地防守兵力,原来全转到这里,等着给我下套,女真人未免太小看我董平了。
  “传令全军,停止追击!”董平果断的下了命令。
  “都护有令,停止追击!”将士们声传四方,向全军传达着命令。中路立即停了下来,冲过头的陆轼部也马上停步,向主力靠拢。六万兵马再度集结在一起,排出了严密地阵形。
  薰平打马向前,带着几员部将往前推进约数百步,靠近山区查看地形。逃跑的金军已经看不到踪影,山区里一片平静,不见任何异常现象。两翼也没见有伏兵杀出,难道是想错了?
  太阳已经落山,西方天空,一片血红。此时正是盛夏,离天黑还有一段时间,董平不甘心就这样撤退,正苦思对策时,忽听背后一声呼喊远远传来:“报!林大将军信使到!”
  “叫他过来。”董平仍旧皱着眉头遥望那片山区。
  不多时,一员信使奔到董平面前,大声说道:“都护,大将军询问,何时南下接防?”
  大将军林冲与王上私交甚厚,早在王上还是布衣之时,两人就曾结拜为异姓兄弟。再加上原梁山人马中,林冲的名头最响,他曾经是京师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所以董平对林冲,一向十分恭敬,不敢托大。
  此时见大将军信使来到,略一思索即回答道:“你回复大将军,就说薰平明日一早,便再下接防。”信使领命而去。
  又抬头看了看那片山区,逃军已经不见踪影。追也无益,罢了,撤兵回上京。明日一早便南下接防,围困龙化仪坤。
  “来人。把今日战报拟成奏章,飞传朝廷。”董平说完之后,调转马头。向部队奔过去。在离大部队约两百步远的时候,草原上突然响起一阵号角声,远远传来!董平立即勒住战马。回身去看。
  东北方向,一排骑兵映入眼帘,从上到下,绵延近千步,为数不少。这还不算完,正西方也出现相同的情况,果然不出所料,伏兵。幸好没有进入山区,否则就被人包了饺子。
  “全军戒备!”董平迅速奔回部队,准备作战。
  “都护,敌军突至,我军不知其虚实。卑职建议立即撤兵。”部将说道,此时两军尚在安全范围。马上撤退,金军就是想追也追不上。宋军逃过了一劫,没有中对方埋伏。董平此时也有撤兵之意。遂传令后队改前队,全军撤回上京,再作计较。
  就在这时,他身边传出一声惊呼:“兀术?”
  这一声呼喊,让董平大吃一惊,遥望前方,一面王旗出现在视线之中,那上面旗号分明,正楷的汉字“大金太保都元帅沈王完颜宗弼”。完颜宗弼是兀术的汉名,董平自然是知道地。北伐以来,宋军如入无人之境,金国名头最响的统帅兀术不见踪影,这让宋军将领好不疑惑,原来在这里等着。
  王旗之下,列队前进的骑兵不计其数,如蚂蚁一般蚕食着草原,从山区里缓缓开出来。此时宋军两翼的金军部队已经停止开进,原地待命。薰平暗吃一惊,原来兀术布下陷阱,等着自己来跳,万幸,没有下令继续追击。
  这个时候,如果董平下令退兵,仍旧来得及。可他一来不甘心就此撤退,二来碰到兀术这样大名鼎鼎地人物,也实在是想见识一下。要知道,如果能击败兀术这样的名将,自己也会水涨船高。
  “都护,撤吧!天色已暗,如果摸黑作战,于我不利。且我军不知敌军虚实,贸然作战,危险太大!”部将见他还没有下令撤退的意思,又再一次地提醒道。
  薰平一时迟疑不决,撤倒是万全之策。但兀术既然陈兵在此,自己就不可能撤入上京。只能往南走,可大将军林冲的南府军就在上京下面围城,西北军若是撤下去,这仗就难打了。
  “不行!林大将军在下面,咱们不能撤,得顶住!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不知金军虚实,他又岂能知我虚实?天再黑,也没有谁是千里眼,拼的就是一个勇字!全军听我号令,准备作战!”董平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地,如果往南撤,就会给林冲造成压力,必须在这里阻击住兀术。
  主帅军令一下,将士们自然是执行命令,严阵以待。此时董平决定耍一个花招,你兀术不就是想把我引入山区,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打我一个伏击战么?我偏不给你这样的机会,我缓缓后撤,把你引出来,在旷野中摆开阵形,硬碰硬的打一仗。你即便有十万大军,我六万装备精良,人马饱食的虎狼之师,打你十二万也是绰绰有余。白天太热,晚上正好!
  “全军保持阵形,缓慢向后撤退,把兀术的主力引出来!”
  六万西北军保持着戒备,缓缓向南撤退,陆轼部盯着左侧,高祥部盯着左侧,董平亲自率领本部五千精兵压阵,掩护撤退。
  王旗下,兀术突然叹了口气,不无佩服的说道:“宋军果然训练有素,诸位看看,撤退这时,阵形丝毫不乱。两侧戒备,精兵断后,这样的精锐之师,才配纵横天下。”
  “王爷不必忧虑,宋军地部队也是打出来的,近十多年来,大宋战争不断。南征北伐,平乱剿贼,王钰的军队从来没有停过。战场是最好的训练场,把宋军这支曾经的积弱之师,变成了今天地虎狼之师。汉人能做的,女真人不会输给他们。”一员金将大声说道。
  兀术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可同样是在不断地作战,宋军越打越强,金军越打越弱,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兀术,甚至包括完颜亮,以及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有一点比不上王钰,那就是他有一千年以后的人地思想观念。他知道打仗,其实是在拼经济实力。他不怕战争,军队减员,我人口多,马上补充。装备不够,我钱多,马上就研制。
  反之,金国就不行,他们连农耕社会都还没有建立,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而且人口少,兵源得不到有力的补充,死一个就少一个。再加上,王钰雄视天下,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个巨人,就是历代宋朝皇帝。如果不是他们大力发展经济,给王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恐怕也没有这样的底气,来接连不断的发动战争。王钰的功劳,并不是把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发展壮大,而把一个本来就很强大,但一时走错了路的国家带回正途。从这一点上来说,宋人对他的歌功颂德,有些过于夸张。但幸好,王钰没有飘飘然。
  “罢了,宋军主将想把我主力部队引出去,咱们就遂他的心愿吧。传令,两侧向南移动,主力跟进宋军,保持在安全距离。”兀术呼出一口气,催动战马。在经历了惨败之后,这位金国名将,痛定思痛,变得内敛许多。
  夜幕渐渐降临,但两军之间还能看到对方的踪影。打夜战,在这个时代来说,是很考验双方主将的勇气的。因为一旦两军混在一起,敌我难分,谁先撑不住,乱了阵脚,谁就将失败。不过,兀术并没有打算要与宋军打夜战。
  “开战以后,一定要顶住,在恰当的时候撤退。注意不要深入,以免脱不开身。”兀术提醒着身边的将领。部将们应允之后,各回本军,准备开战。
  而另一头,董平见金军主力已经脱离山区,双方摆在了旷野之中。仅以目测来看,很难判断对方有多少兵力,但至少可以看得出来,不会太悬殊。金军兵力,大致应该在两万人以上。
  “时机已到,骑兵对阵,先下手为强!传令全军,分路出击,本官自领中军进攻兀术,两翼阻击,冲!”董平不愿再等下去,一定要到天完全黑尽之前,冲垮兀术的部队。
  六万人的部队,分三路冲锋,那个阵势只能骇人能形容。马蹄践踏大地,山崩地裂一般,如惊涛拍案,又如雷霆霹雳,气吞山河。
  宋军一动,兀术高举砍刀:“女真勇士们,卫国之战,成败在此一举!本王军令一下,立即撤退,恋战者,斩!”说罢,身先士卒,冲向正面之敌。
  第三桶 第两百四十碗 金国存亡 在此一举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8…1…6 23:02:23 本章字数:5772
  “他们往北打?”林冲在南府军的议事大帐里听到这候,很是吃惊。
  “回大将军,小人在上京城北五十里以外追到西北军。当时并未有战斗发生,西北军停在原地,董大人在听小人传达大将军的询问以后,表示明天一早就南下接防。”信使如实回答道。
  林冲霍然起身,他是一个老兵了,很早就投身行伍,从一个小兵作到今天拥兵十万的大将军,对这种事情十分敏捷。因为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件,董平在违抗王上的军令。手谕中明明白白的写着,马上南下接防,不许孤军深入,不许往北推进。董平身为一方面的统帅,居然明知故犯。
  “乱弹琴!他第一天当兵?朝廷的部署他也敢搅乱。你没问他当时在干什么吗?”林冲有些生气,声音不自觉的就吼了起来。
  信使很冤枉,他一个小兵,连军官都不是,怎么可能敢去问董平在干什么。见大将军发怒,又不敢言语,只得默默的低下头去。林冲一见,挥了挥手:“去吧。”
  这个董平,也是投军数十年的老将了,怎么还犯这种错误?王上的手谕上写得明明白白,马上南下,不得往北推进,他怎么偏偏不听?是什么原因诱使他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大将军,若是没有王上的这道手谕,董大人这个举动就是正常的。可手谕已到,他这样做,似乎有违抗军令之嫌呐。”急先锋索超这时插话道。
  “什么似乎?本来就是,他在梁山的时候就自命不凡。王上信任他,把整个西夏交到他手里,这下倒好,养出脾气来了。”林冲不满的说道。这里要翻翻董平的老帐。这位将军,当初号称“风流双枪将”,落草之前在军中供职。后来梁山人马招降了他。可这位风流将军,喜欢上上司地女人,落草之前。带人把这女子抢了过来,估计那一家人也让他杀得干干净净。因为这件事情,他在梁山的口碑一直不好。
  所谓“盗亦有道”,你说你被逼无奈,落草为寇,反对朝廷,这或许还说得过去。可这滥杀无辜,夺人之美。似乎就有些不厚道了。
  “大将军,不如卑职带一队人马去催促董大人南下如何?”秦明是个直性子,想到什么说什么。他也不想想,南府军与西北军是独立的机构,互不隶属。你南府军凭什么去管人家?
  “这不合适吧?两军之间,互不统属。如果这样作,会引人非议。你知道我们带兵的,最忌讳被人说什么。”索超当即表示反对。
  带兵地人。当然最忌讳人家说他拥兵自重,怀有二心。林冲当然也知道这层意思,但北伐大计,事关国家民族的复兴,朝廷筹备多时,如果因一人之故,而使得北伐出现什么变故,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西北军与南府军虽然互不隶属,但自己好歹是个金吾卫大将军衔,军衔爵位都比董平高那么一点点,再加上有朝廷军令,去催促他一下,也无伤大雅,以免造成严重地后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