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民以食为天- 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嗷嗷待的婴儿。难道这一切。都是我们错了吗?我李泰成立商会,就是不想再看到有人为饥饿,为贫穷再次的倒下。大炎开国二十余年。四海尚未平定,虽说物产丰饶,但放眼天下,却是捉襟见肘。大炎百万军队。朝廷供养如此艰难。难道臣就不能带着他们再找出路吗?我人合商会无愧于陛下。无愧于百姓,无愧于天下!”

满朝听着李泰的话语,有激动的。也有讥笑地。他们心里明镜似的。陛下这就是要找机会。瞬间拔掉李家这棵大树。此时,李家长子长孙领兵在外。这么好地借口焉能不用?

天子看着李泰冷言道:“李泰。朕现在才看出来。你藏的好深啊。呵呵。要是这么杀了你,满朝臣子当是不服。来人,将证物呈上来!”

几名太监抬着一个巨大匾额,走上前来。一个太监将龙袍与皇冠放在地上退下。天子一挥手:“来人,将此匾打开!”

几名太监上前扯下红布。满朝大臣惊讶的看着这巨大匾额上的四个大字——再造万民!

“哎呀……再造万民,好大地口气啊。”

“是啊,难怪陛下要发怒……”

“这李家要倒了……”

“快看,那地下的是龙袍。哎呀……哎呀呀……当真是狼子野心啊,陛下这么对李家。李家当真是狼子野心啊……”

见到证物在此。李泰不急反笑:“陛下、臣本单薄。不会武力,能否先给臣松绑!臣要与陛下说道说道!”

啊!满朝大人看着李泰,其中也有不少幸灾乐祸之人。心道。如此时期。看你怎么扭转乾坤!

李景看着李泰,脑中回想这李泰回来地一幕一幕。心中不由一阵悲愤,但作为臣子。此时断然不可多语。

蔻英与芝萌看着李泰生生咬下侍卫一块肉皮。胸前一片鲜血。满脸悲愤。心中不由的一丝紧张。他要干什么?看着不远的柱子,芝萌忙道:“哥哥不可做傻事啊!”

李泰笑了笑:“我李泰如何会做此俗事。要是真的一头撞死了。怎堵上他们的嘴呢?不会。不会。陛下。给臣松绑吧。”

天子一挥手。侍卫上来给李泰松绑,李泰晃了晃肩膀,走到匾额前,摸着上面的金子。回想着在海州之时,于九月初九人合商会开业之际。大庆一亮铁箭,九九八十一支响天雷冲天而起。千万朵缤纷的纸屑满天撒下。那是何等的热闹。摸着匾额良久,李泰笑道:“诸位。此匾乃是海州人合商会第一批学员见到商会成立。在附近几县匆忙所制。再造万民四字李泰愧不敢当。放在人合会议室。用于人合商会自勉。没想到。呵呵。到竟然是……哈哈,天意弄人啊。

想当初。在下与妹妹和娘亲失散,日久不曾进食,便在来海州的路上晕倒。天可怜见。让李泰从反阳间。待见到灾民疾苦度日,襁褓中的婴儿更是连啼哭地力气都没有了。岚儿已然瘦的皮包骨。于是。在下便领着大伙下河捕鱼,鼠口夺粮。

到了海州,将些杂物当成四两银子,便将与我一起的月娘姐姐及诸位姐妹和子女接进海州。其后,在下发明油条。麻花。赚了一些银两。月娘姐姐们见到在下传了他们手艺。自然感恩戴德。后来。几位姐姐商议成立商会。帮助城外三万灾民脱离苦海。本着受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的理念,在下传给他们糊口的手艺。

在后来。灾民中出现瘟疫。幸好没有酿成大祸。为了给灾民发放银两,在下巧进青楼。鉴得无人相识之宝。弄得几万两赏银。又与凝儿在海州盛宴上一举夺魁,总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京城轶事

第九十五章 …   金殿穿龙袍

待在下给灾民们发放银两之时。在下从未说一句为之语。九月初九,人合商会成立。漫天五彩纸屑,那是何等的精彩。这匾额便是那时候所得。呵呵,这再造万民四字。李泰愧不敢当。”

摸着巨大匾额,李泰感慨良久。自己回京便想着纨绔京城,却是未有任何建树,反而处处束缚。想来,还是在外面好的多啊。回头看着遍体鳞伤的几人,李泰心如刀割,难道今天便是离开之日吗?看着自己的娘亲,自己的妹妹。自己所有的挚友爱人都在这里。李泰心道,不行,我李泰绝对不能这么下去。我死可以。我的家人我的朋友都是无辜的。此时庙堂之上。断然不能再有人帮我了,看来只有自己救自己了。

想到这里,拿起地上龙袍看了看。又拿起皇冠看了看。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举动。

他在天子面前,把龙袍穿上了。

一时,群情激扬,甚至有几人要冲上来抢下龙袍,李泰喝道:“下去!”看见众人惊讶的看着自己,李泰对着天子一笑:“陛下。都说是臣做的龙袍。嘿嘿。臣就穿上,看看合身不?那谁?过来帮本王穿上。这玩意怎么穿?”

见到无人帮着自己,李泰费时好久才穿上。待将衣冠穿戴整齐。看着众人笑道:“诸位……如何?哈哈。哈哈……”

“疯了……疯了……平食郡王这是疯了!”

“是啊是啊。平食郡王想当皇帝想疯了!”

见到大家看着自己,李泰对着天子言道:“陛下。你觉着这衣服是给臣做地吗?虽说大小合适。但您看看这袖子,这个嗯、这个叫玉带吧。您看,合适吗?还有这个皇冠。我靠。金的?”说完,居然摘下来咬了咬!

此时。天子的双眼微微的眯了起来。嘴角不断的轻抖,敢在他面前穿上龙袍。这是公然的挑衅。一代开国君主何曾忍下这口气:“李泰。你意欲何为?”

李泰笑了笑。将皇冠扔到地上,顺手将龙袍撕开笑道:“陛下。臣没别地意思。就是想给陛下穿上看看。臣这身子单薄,毫无贵气可言,即使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更不像陛下。再说。这龙袍一撕就坏。应该不是吧。

陛下!此时臣命悬一线,本来想一死已成忠义,但臣想了想。还是不能死。臣要是这么糊涂的死了。可真是死无对证。臣的家人不知如何。但是几位挚友是必死无疑了。所以。臣想跟陛下做个买卖!”

天子冷言道:“此时此地。你还敢跟朕做买卖?你想用你的命来换这几人的命?不可能!”

李泰连忙摇了摇手:“非也,非也,他们的命臣想救下。臣自己的命也想保全。所以。臣要跟陛下说说。您是看、不、是别人看臣的家人权利通天,祖父更是您地结拜兄弟。而且,臣联姻之人也是手握兵权的顶级人物,为了怕我、嗯、怕我李家造反,所以先下手为强,臣也不想问是谁?想来陛下也不会告诉臣。不如这样!陛下,您就算是杀了臣,不过就是一蝼蚁,就算您能杀了臣全家。难道陛下不伤心吗?一个是陛下的结拜兄弟。一个是陛下的义女。杀了他们。天下会说您不顾及兄弟之情。你要是杀了臣的挚友,也不过就是出出气。但是您要是放了臣。天下就不会这么说你了。是不?依臣看。您就将他们放了吧。嗯。医药费是要给点的。”

什么?满朝都用一种你疯了的眼神看着李泰。此时此地。你要陛下放人,还要陪什么费?天啊,这世道怎么了?当臣子的、不,就是一个京城纨绔就敢跟陛下这麽说话?

李泰话音刚落,马上站出数十位大臣跪地道:“陛下,请下令斩了李泰。此人口出狂言。欲……”

“行了,行了,本往在跟陛下谈话。有你们什么事!”李泰挥了挥手,继续说道:“陛下,这匾额之事臣承认。但是龙袍断然不是臣的。臣也没有造反之心。臣就是想让陛下明白。我李家满门都是以陛下为天。断然没有造反之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下。陛下给个机会。如今臣的父亲兄长皆在外抗敌,如现在杀了臣。虽臣死微不足道。却怕寒了将士地心啊,人家在外为您征战。您在家把他儿子都杀了。这对不陛下不好。再说。陛下也损失了一个像我这样的人才,嗯。应该说是贤臣!”

天子冷眼看着李泰,见他已经如此地步还敢嚣张跋扈。想了想李泰的所为。这人,当真是遇强则强!听到李泰说了这么说,却没说要干什么。天子问道:“你如何证明你的忠诚?”

李泰一笑:“臣已经很忠诚了?陛下封了臣为平食郡王。却连块封地都没有。臣都没要。难道这不是忠臣吗?再者,听闻陛下有此和家祖垂钓之时,偶得一联,臣也对上来了。陛下本该赏微臣一个县令。臣依然没要。这不是忠心吗?”

天子一愣,心道,怎么没人提起过?想一想也就释然,李家势大,此时在海州对上此联,下面的人断然是怕李泰回京,才不向自己报告。想到这里言道:“你能对上?那便给朕对一下!”

李泰也没废话,朗声道:“陛下的上联是:岂必跃龙门,万里河山容纵目!臣对:何须传尺素,无边***任谈心!”

天子言道:“此事过去日久。庞轩已然被害。口说无凭。你李泰既然大才,便在七步之内给朕再吟上首垂钓地诗如何?”

李泰笑了笑,一步未迈,朗声道:“一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拍一呼又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看见众人惊讶地眼神,李泰微微一笑,心道,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拿下这个知县好远走高飞,回头再说,于是。又朗声言道:“陛下垂钓兴正浓,碧波春暖水溶溶。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说完,负手言道:“陛下,可否?”

“大胆,陛下让你吟诗,你为何吟两首?你这是挑衅!陛下,平……”

陛下一挥手:“爱卿不必多言。朕心里有数。”天子看着李泰。良久说道:“封地那是朕不给你。不是你的忠心。至于知县。朕也没听谁说过。所以。朕也不知道!除此以外。你还要有什么吗?”

“陛下。臣只是想做一个知县罢了。您就给个知县吧。”

天子一愣:“大胆。说你造反之事,为何还敢跟朕要官!”心道。好悬没让他拐沟里。

李泰言道:“陛下。事到如今。臣也不想多说什么。日久见人心,你给微臣一个县城。臣去给您治理。这样,离着您还远。您还不用杀臣,其一,全了陛下的名声。其二,家父在边疆也好安心,其三,臣也好安心活命。其四、臣的家祖也会体谅陛下大恩、其五、臣的母亲也会铭记陛下大恩,其六

家都会感激陛下。其七、嗯!嗯!也好见证臣对陛其八、其八……”



天子冷笑道:“还有吗?”

“还有。还有。等等……再等等!”说完。给李景一个眼神。

李景走出跪倒:“陛下。臣请陛下要李泰出去当个知县吧。臣愿意告老!带着相府之人,永世不踏出京城一步!如陛下不信臣。只要臣一声令下,所有李家之人立刻自刎于陛下面前!”

“这……”天子想了良久,叹道:“三弟。朕知道此事定然与你无干。你又何苦呢。”说完,看了看李泰:“李泰,看在你们家祖份上。朕给你这个知县。你去河州当县令吧!”

“陛下!不可!”李景大惊:“陛下。河州与吐蕃隔山相望,山上匪寇横行,又无驻军,连年大旱。此去怕是不好治理啊!陛下!”

天子言道:“三弟。不可多语,朕对他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多说无异。李泰,今天朕就封你为河州知县,从六品,管辖七万百姓。未得圣旨。终生不得进京!来人,除李家人外。一干人等拉出去斩了。”

“慢!”李泰连忙喊道:“陛下。臣再说几句,陛下觉着不可。便将我们一起斩首!陛下。臣想问。您说地河州一年给朝中多少赋税?”

天子道:“赋税?朕一年要给那里七万斗口粮。这得多少税?李泰。你不口口声声说自己大才吗?你只要两年之内不管朕要粮食便可!”

李泰忙道:“那如果微尘两年之后给陛下交税呢?要交多少?”

天子言道:“两年之后嘛!嗯。众位臣功在此,朕也不瞒你。河州乃是吐蕃邻县。许久不曾交赋税了。你要是真有大才。两年之后。给朕每年一万两便可!”

李泰忙道:“好。陛下。两年之内臣还您百万两白银!”

嗯?大家直直地看着李泰。不知道他是疯了还是傻了。那河州连兔子都不拉屎的地界。焉能弄出百万两白银。

天子一愣:“此话当真?”

“当真!还请陛下放了臣的挚友,臣带着他们给陛下治理河州。”

天子喝道:“不行,你想将他们救出。其后逃走?”

李泰摇了摇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臣能跑到哪里?陛下。不如。您将他们放了。您也知道。人合商会不会危机到殿下。这也是给臣一个证明的机会。河州地处边界,还希望陛下给臣一个营地军队吧。臣两年后,不止不管陛下要粮,臣还给陛下百万两白银。这是臣为了表忠心。如果这些人逃掉。臣愿意为他们去死。还请陛下明鉴!”

元帅忙道:“皇兄。那河州离京城也不远。陛下便给他一个营吧!嗯,就把旌旗营给他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