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色山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色山谷-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柿子正红红的,挂在树梢上,一个个灿若晨星,思纲远远的看着,就觉得那是什么动物的眼睛,隐约闪烁在万顷碧波之中。

第十一章 翩若惊鸿

两个人谁也没说话,默默走在满是碎石的小路上。两侧的秋草在连日的骄阳暴晒下,已经开始露出迷离的枯黄色,毕竟已接近九月下旬了。

穆天成无意识的抬起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祖坟,这里长眠着穆家两代祖先,从穆天成的祖父拖家带口闯荡到这里,并很快死在这里开始,他的父亲继续着拓荒的步伐,十年前也长眠在青山脚下了。大大小小的坟头,竟然有了六七座,背靠青山,标志着连绵不断,而天成也给自己留下了长眠的位置。他的目光盯着三年前已经落成的墓穴,眼神有点迷惘。

最靠近上面的是祖父的坟墓,一直只有一个长满荒草的坟头,今年春天,方子平在去剑泉取水的时候,蹲在这里端详了半天,回去找到老穆,让老穆尽快给他的祖父立碑。那时候,方子平才到翠屏村不久,但已经被人们奉若神明,所以老穆不问理由,就找到了常思纲,e而恰巧子平也在。

“要立碑?那我要到跑马岭后的狼窝峪去开山取石了。”思纲沉思着说。

“不!”子平插话,“你还是在卧虹山北峰开山好了。”

“可那里的石头并不理想,尤其是做墓碑,不如狼窝峪外口的来得好。”思纲固执己见。

“思纲,这件事你听我的,不会错。”方子平对于穆家的祖坟位置颇不以为然,现在倒热心此事,令思纲不解。

老穆自然没什么意见,事情就这么说定,穆家四兄弟加上常思纲整天在卧虹山北峰寻找石头,终于找到了一块可以作为墓碑的巨石,运下山,思纲带着手摇机械,穆家兄弟帮着磨光,请子平写字,除了表明祖父名讳及立碑之人以外,方子平略略沉思,在一侧写上“荫佑子孙”,另一侧写着“千古流芳”,都是正楷字体。这块碑,直到今年七月初才立起来。那时候因为坟墓事件已经进行到紧要关头,无论是常思纲还是方子平,都是无暇他顾,这块碑,就只能是穆家和谭家人齐心合力竖起来了。

坟墓事件结束以后,常思纲少有闲暇,因而也没专程过来看,前几天到翠屏山因为心中有事,只能匆匆一瞥,现在既然路过了,自然是要过去看看的。

老穆也没说话,跟着思纲就走了过去。可他很快就觉得有什么不对,到底是什么呢?他发现了!

在祖父的坟墓上,有一种很深的爬痕,似乎是很大的蟒蛇,从圆丘形坟墓的最底端开始爬行,绕坟墓环行而上,一直爬到最高点,那里本来是一个圆球形的“坟头”,压在顶端的坟尖上,现在,“坟头”不见了!

思纲也怔怔的盯着,疑惑不解:为什么有爬上去的痕迹,却不见下来的痕迹呢?两个人目光对视,心下均感到一阵倏然来去的寒意。

穆天成还在研究,就听到思纲的惊呼声,他赶紧转过身来,思纲正盯着墓碑,难道,墓碑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老穆移动脚步,使自己能正面面对着墓碑,定睛观看。这块墓碑他再熟悉不过,他带领三兄弟从山上运下来,在水塘边磨光,亲眼看着方子平写上字,而思纲刻划石碑,四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脑海里一直是这块碑,现在几乎不用仔细去看,就能知道,的确是有变化了!

中间那几个字还在:祖父大公讳飞龙之墓。下面是父亲的名字,再下面是他们兄弟四人的名字,在天河的名字之下,是存善存真兄弟俩。两侧靠近墓碑边缘的位置,方子平写了“荫佑子孙”、“千古流芳”,然而,其他的字还在,这八个大字“荫佑子孙”和“千古流芳”却没了,消失了!

也不是没了,墓碑并非变得平整,而是被两条龙覆盖了!

这两条龙,刻划得栩栩如生,两侧绝对对称,一体的头上尾下,龙口大开,似乎昂首向天,正自发出雷鸣般的咆哮声。

一股深深的寒意从穆天成的脊背上升起,慢慢的向周围扩散,他的眼睛也因为惊恐而睁的很大,额头上的汗水,就这样一滴滴的滴在坟墓前的供台上。

常思纲举起手,也去抹自己的汗水,却发现手掌心里,已经潮湿多时,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两个人更不敢多说话,都想赶紧离开,怎奈双脚如钉,竟而举步维艰!

常思纲用力的弯曲自己的膝盖,好容易移开两步,不料这一下,他吃惊更甚!而老穆还在用衣襟擦着汗,没有挪动地方!

老穆看着那两个游龙,竟然和字体刻划出于同一人之手,在墓碑上点缀得恰到好处,如果是不知情的人看了,一定以为是做墓碑的时候刻划上去的。老穆有点悲哀的想:“是呀,真的设计上去的话,那也很合适,祖父的名讳不正是穆飞龙吗?”他自己想着,虽然觉得荒唐,思维却不受他自己控制,似乎停滞,也似乎正信马由缰。

“大叔,你,过来一下。”思纲发现自己的嗓子有些沙哑低沉,浑不是平时自己的声音!老穆听着,好像是一个陌生人在喊着他。老实说,即使身处米山坟墓,常思纲也不觉得害怕,现在何至于此呢?

思纲抬起头,太阳还是暖洋洋的照着,这一切绝非幻象,自己的影子映在石碑上,竟然也能吓着他!哦,思纲一霎那间明白了,在米山坟墓,正是方子平给自己壮了胆呀!那时候方子平居中主持,对各种可能都有了充分的考虑,而事先又作了详尽的布置,一切似乎只是水到渠成,思纲只要唯子平马首是瞻就可以了,那是何等的轻松?而现在诸事都无头绪,李山西还病着,思纲是因为感到自己不胜负荷,才会胆小若斯!

事实上也不容他不害怕,石碑的背面本来是非常粗糙的,是思纲用钎子一点点剔出来的,自然也不会在背面写字,现在居然也是光滑如镜,岂不怪哉?

而更加匪夷所思的,后面竟然有八个大字,整齐的排列着,闻声而来的老穆看着,还没什么感觉,而思纲看在眼里,简直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再没有什么比这八个寻常的大字更让他惊恐的了。

第十二章 飒飒西风

常思纲神色慌张,拉着穆天成就走,他急于要逃开这里。这八个字,震惊了他,巨大的冲击让他睁不开眼!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思纲脑子飞快的转着,他要把这几件事联系起来看,可惜,思纲虽然对于复杂的建筑设计,很快就能明了,可遇到这些事,他就脑筋迟钝了。“还是赶紧告诉李前辈和岳父比较好。”思纲步履如飞,老穆紧紧跟随,感觉还是跟不上。

走出很远,思纲悄然回首,那片高低错落的坟墓依然如故,哪里有什么异样呢?思纲甚至觉得,刚才这一切根本就是自己的幻觉!他有点疑惑了。

可那毕竟是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呀!那块墓碑,思纲也很熟悉,而穆家林所在的位置相对较高,只要出了村子就能看到,别说老穆了,思纲无论外出收种庄稼,还是开山取石,都曾经无数次走过这里,从来没觉得害怕,现在青天湛湛,白日炎炎,却散发着诡异的气氛,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尽管心中疑惑,却委实不敢回头再去探访,心中念头转着,脚下生风,竟然更快了!

老穆也没有回家,直接跟着思纲来到方子平的小院,让思纲高兴的是,李山西竟然起床了,正在院子中的树下喝茶抽烟,和宋柏青的烟袋锅一起,也正冒着袅袅蓝烟。

“李前辈好些了?”思纲一直沉重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但转瞬即逝。

“已经好一些了,刚刚吃了点大侄女做的稀粥。”李山西一旦身上有些力气,就恢复了爽朗的本来面目,笑声也洪亮起来。宋柏青眉宇间也有喜色,这让思纲稍稍放心。

他看看院门,又听听自己家的动静,没有哭声,看来孩子在睡觉,思纲走到两位长辈的身边,压低了声音,把刚才他们遇到的事情拣要紧的说了,宋柏青神色郑重,看看李山西,先是认真的听着,慢慢的,眉头成了一个巨大的结!

“思纲,你没看错?确实是这八个字?”他嘴里问着思纲,目光却看着老穆。

老穆也严肃的点头,这八个字在他是初见,所以不明白为什么这两老一少都这么郑重其事。

“嗯!虽说是矫若游龙,毕竟是要现身的。”李山西转向老穆说,“‘龙回道观,肃穆清幽’,这八个字,我们三个人都在回马岭的回龙观内见到过。”

“这件事,看来慢慢的要露出真面目了!”宋柏青沉思着,“本来,我们对这几个字都不解所谓,现在看,有点意思了!”

李山西磕掉了烟灰,转身吩咐思纲:“思纲,你赶紧通知谭风林,顺便问问今天他们那里有没有人去回马岭,另外让他找几个人,准备一个祭坛,时间很紧,如不尽快,我担心还会出事!”

思纲转身而去,老穆心下紧张,不知道李山西说的“出事”,是什么样的事,或者针对谁,可又没法问,所以神态在惶急之中带着尴尬,嗫喏着,一付不知道该从何处措手的样子。就在此时,李山西吩咐了:

“老穆,你的任务是约束同族中人,不要单独行动,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到跑马山回马岭方向。”

老穆犹未回答,谭风林匆匆赶到了,神色焦急,一进门就喊着:“宋大哥,山西兄,小儿才从回马岭回来,那几个字,已经不见了。”

“什么字?‘龙回道观,肃穆清幽’?”宋柏青接口就问。

“正是!”谭风林接着说了原委。

原来谭人祥奉命到回龙观,看看一无变化,很是放心,他把那几块石头摆在道观院子里,本想看看还能组合出什么,结果听得门外风声大作,沙走石飞,而院内却纤尘不生,人祥很是奇怪,出门观察,门外却已经风平浪静,人祥心下害怕,返身进了道观,可他不敢相信:刚刚自己摆在那里的石头,已经不翼而飞了!

怎么会呢?人祥不断问自己,他闯入大殿,又进入倒塌的偏殿内,都没甚发现,走遍了整个院子,人祥不能不相信了,这几块石头,就这样飞走了。人祥不敢怠慢,飞奔下山,事实上,恐惧让他不敢迟疑,他只想立即离开回马岭。

回马岭上,金色的阳光洒满了岭顶的平地,谭人祥拖着自己的影子,溜下阎王鼻,一溜烟跑回家,好半天才能恢复正常。

宋柏青点点头,这件事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这八个字会出现在穆飞龙的墓碑上?

李山西同时也交代了谭风林,应郑重告诫族中子弟,不可轻出,而且回马岭暂时不必再去了。

当夜,李山西在草草准备好的祭坛前作法,这次他身着道袍,长发披肩,脸上露出祥和的光,口中念念有词。

祭坛是帷幕围就,中间一个巨大的草体字,也是宋柏青所书写。宋柏青提起笔来,先就苦笑:龙!以前为了对付神鸡,子平要他写“青龙河”,现在李山西又让他写“龙”字了。今年正是辛酉年,那就是鸡年了,要说闹神鸡事件,还说得过去,这龙年,不是还早吗?

但这也是一时之念,宋柏青还是饱蘸浓墨,挥开大笔,想象着千龙图中那些龙飞凤舞的字,脑中顿有灵感,写了个巨大的“龙”字,虽自觉不甚满意,奈何周围一叠连声的催,也就作罢。

入夜以后,李山西焚香净手,自去作法,其时群星暗淡,天地间密不透风,常思纲想起早上的东边的红云,看来是要酝酿一场秋雨了!

祭坛在村外的高岗上,众人不敢在附近逗留,待李山西进入帷幕,相约纷纷散去,李山西表情凝重,深深呼吸了几口气,开始作法。

天近子时,正是天人合一的混沌境界,只听得远处有了些动静,初时如萍末之风,李山西要凭着敏锐的触觉去捕捉,片刻之后,风势渐强,脸上已能感觉到,再待片刻,风势更劲,帷幕的一角被轻轻飘起,慢慢的,如钱江潮水,滚滚而来,飒飒秋风,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高高的卧虹山,直贯山谷!

第十三章 风雨如晦

西风骤紧,然而星空依然无垠,李山西心如澄照,真正是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此时的宋柏青却也不曾入睡,正在谭风林家的小院里喝茶,以此止息心中的焦躁不安。

西风乍起的时候,两个人并未进入房间,而是来到靠近西侧院墙的木棚内,继续喝茶,反正今夜要睡也难以安眠,不如就这样等待下去。

渐渐的夜色深沉,山谷内居民开始酣睡,西风开始在山谷内肆虐,星空渐渐不明,群星隐去,天空开始呈现灰蒙蒙的颜色,谭风林给宋柏青倒上一杯茶,眺望着跑马山黑魆魆的山岗,陷入沉思。

宋柏青也把玩着手中的烟杆,默默不语。现在看,这个神秘的事件中,“龙回道观,肃穆清幽”说不定蕴藏着能够拨开迷雾,窥探真相的奥妙,可这到底是什么呢?宋柏青发现自己的确力有未逮,这个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