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皇后潘金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代皇后潘金莲-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不取而代之呢?”

三娘疑惑:“我大宋不是号称有八十万禁军吗?怎么会打不过小小的女真呢?”

“八十万禁军,也没见大宋把契丹灭了啊。”

三娘不由点头:“这倒说的是……当年我朝有很多大将,也没能将契丹人灭了。”

“如今,契丹就要毁在女真人的手里,去掉了这个大患,女真人下一步要做什么呢?谁都能看的出来。”

“可是……我看好像官家和大臣们都不这么想啊。”

“大官人也没这么想,他一直没把女真人当作一回事。”金莲撇嘴:“也难怪,女真建国也没多少年,谁能想到完颜阿骨打的子孙会神速推翻以前的宗主国契丹呢?不过女真人会败在蒙古人的手里的,从这一点来说,历史还是公正的。”

略想了下:“不过,蒙古大汗对金国公主还不错,总比这些帝姬们的下场好一万倍。”

“金国公主?帝姬们的下场?娘娘啊,你说的话我听不懂。”

“不懂没关系,我自己懂就好了,指望你一下子就能明白,也不可能。”“帝姬们以后怎么了?”

“……”这真是个很难说明的问题,“不久的将来,某一天,女真人抢走了官家的全部女儿,并且将其中的一部分分给了大将们,一部分被当作官妓,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三娘忽然觉得手脚发冷,“娘娘,你这是在吓唬人吗?”

“吓唬你做什么?你有武功,保全自己还是能够的,我不担心你,也不用吓唬你。”金莲冷笑:“你放心,我没有发疯,我只是能够提前知道几年后的事情,所以我想避免帝姬们遭受到被野蛮的女真人蹂躏的命运。”

三娘非常不能相信,这不能怪她,换了谁都不会相信的。

“好吧,就当作演习,”金莲叹气,“我们就计划着,如果万一女真人真的打进了东京,我们该如何保全后宫这些女人们。权当是个紧急措施,如果没有这一天,我会高兴地承认自己的预言失败。”

三娘点头:“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提前做个计划也未尝不可。”女人似乎更容易被说服,金莲似乎具有能够让人信服的特质。

金莲又道:“这个计划,我也想让大官人知道。”嗯,如果我们能够做出来的话。”

“不要忘记了,京城的戎卫情况,我们一点也不了解。我想知道,十万女真人打来,东京有没有抵抗的力量。”

“这个嘛……似乎真要去问大官人了。”

多情帝皇空余恨 第十三章 地图

被问到东京城戍卫问题,柴进一时间有点反应不过来:“唔……为什么突然要问这个?”

“了解一下。”

“啊,那娘娘可以问问您的父亲大人。”

“本宫就问你。”

“……”女人不讲理,万夫莫挡。

“等我去找张地图。”

“不用地图,你就在纸上简单画一下。”金莲拿来大张白纸、炭笔。

柴进无法,只好道:“我回想一下。”拿着炭笔想了片刻,然后在白纸上涂画起来。

“当初太祖决定继续定都在东京,在后来却发现,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为什么说是错误的?”

“因为之前的朝代的疆域都很小,一座小小的都城已经足够,可是太祖、太宗东征西讨多年,大宋的版图越来越大,而汴京就越来越不能承当一个京城的作用了。它聚集了太多的人,包括平民、商人、工匠、大臣、皇室,还有妓家。”

“汴京有多少人口?五十万?一百万?”

“登记在户籍上的,有八十万,但是一直都有人进进出出,商人,军人。”柴进摇头:“周朝的汴京已经远远放置不下这么多人口,于是人们在城外建筑集市、住房,这样,汴京实际上是一个最脆弱的没有防御的都城。”

金莲吓了一跳:“怎么会这样?”古代人基于朴素的防盗防患意识,一定要居住在有着高城墙的城市里,就是乡下大户也会建筑足够高的围墙以策安全。而现在的东京,完全是一个开放地极易被打击的大花园柴进脸上露出讥讽的微笑:“人太多了,而各代先皇并没有扩大城市地想法。。。等到有人突然觉得东京实在太容易被进攻了,外城已经盖起了大量房屋。”

“那么,八十万禁军呢?”

“禁军。并不是仅仅只是保卫京都的。京城以及周边路,大概有五十万禁军。其余五十万在全国各地。“那么,禁军总数其实有一百万之多?”

“对,这就是我大宋地全部军力。”

金莲怔了一会儿,又问道:“那么,大宋有多少人

“大概是……”柴进想了想:“我记得似乎有一万万两千万人。不过也不一定,这要问户部。”

“这可算是相当庞大的军队了,一百二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人是军人。”金莲觉得奇怪:“这样庞大的军队,怎么会打不过契丹人呢?”

“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太好了,没有将领愿意奋勇作战。”

“……这倒是。”宋代是个经济空前发达的朝代,空前地富有造成了空前的奢靡浪费,之所以没有大唐闻名,是因为大宋的军事力量不够强盛。掩盖了经济上的进步。

也是因为老赵家没有老李家骚包。

“那么,你认为,如果契丹人或者女真人打来的话。汴京该如何防御呢?”

柴进大惊:“娘娘怎么会问起这个?”

金莲也大惊:“难道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那倒不是……契丹现在在我国以及女真人的联合进攻下,已经快要瓦解。女真人?女真人真能算上是威胁吗?”柴进不得不表示疑惑。

“女真人是目前大宋的最大威胁。”

“唔……”柴进沉吟:这好像不是第一次听她这么说了。

“我是否该将你的话当真呢?”

“你可以不相信我。不过日后当官家和太子被女真人带去五国城的时候。别忘记我曾经警告过你。而在那之前,我一定会离开汴京。”金莲笑眯眯地道。

“你怎么走?就连皇宫你也出不了。”

“出皇宫有什么难?况且我现在有三娘在身边。偷偷跑掉似乎不是很难吧?”

柴进也不得不承认,她说的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情。

“不,我送你进宫不是为了让你费事再逃跑地。”忽然记起来这个重要原因。

“那么,先把京城防卫起来吧,不然,不仅仅是官家要变成女真人的俘虏,所有地皇子、住在京城地亲王、郡王们、皇孙们、帝姬们,全都会成为女真的奴隶。”金莲冷冷地道:“皇室的男人们被当作猪狗,住在柴房里;女人则成为女真的官妓,受尽凌辱………这里面,可能会有李师师哦。轻描淡写的:“那么出名的美女,女真蛮子一定不会放过。”

柴进拍桌了:“娘娘莫要乱说!这叫妖言惑众,您知道吗?”

“惑众?没有啊,这种事情怎么敢到处乱说?我会被当成疯子的,而当女真人真的兵临城下的时候,没人会为我平反。”

“嗯?”

“人们都忙着逃命去了“……”柴进勉强笑了下,发现脸上肌肉有点僵硬。

“我还是不能相信你。”

“加强京城的守卫力量不是什么坏事吧?”

“嗯,如果你坚持这么说,我也认为加强东京的戍卫人数会是个很好的主意。”

“重要的不是人数,而是质量。我宁愿只有十万精兵,而不要一百万只会逃跑的白痴。”

“……我暂时还不能控制这点。”柴进苦笑。

“大宋的士兵没有那么差劲吧?从现在开始训练,五年时间不能训练出一支强旅吗?”

“你知道,我虽然是个郡王,但是并没有参议朝政的权力。”

“你没有,我知道你能找到合适的人。”

“种师道年纪太大了,韩世忠官阶太低,官家又对这些大将不大放心,那些监军们都不是东西!”柴进恨恨的道:“我也不赞同跟女真联手打击契丹,可是我不能去跟官家表达这个想法。”

“啊?为什么?”

“你听过柴家允许子弟从政吗?”柴进翻白眼:“官家就怕柴家子弟跟朝廷有瓜葛。”

“哦,明白了,这是防着柴家呢。”又道:“那又会让柴家的女儿进宫为妃?”

“那就跟人质差不多。”柴进叹息:“这个你也要知道。”

金莲点头:“也难怪,防人防成这样!”

“太祖以周朝节度使、殿前都点检之位登上大宝,自然需要小心防范后人也学会这一招。”

“更要小心柴家后代。”

柴进嘴角上扬:“按照你说的,这似乎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金莲立即道:“我要你救下所有的帝姬和后妃们,其他皇子和赵氏皇室任由你处置。”

柴进定睛看她:“我真有点要相信你了。”

多情帝皇空余恨 第十四章 成长

柴进自去经营他认同的京师防御体系,这边金莲专心服侍赵佶,两下都忙得团团转。

赵佶是个难伺候的人,盖因艺术家们都有着不太稳定的脾气,很难讨好,而对于喜欢的事物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比如现在他很喜欢金莲的私家食谱,每餐必定要上几道。大宋烹调手段整体趋向清淡,所以在吃过味浓的食物之后,会有留恋回味的感受。

金莲其实也没有做多大的改进,没有味精的年代,大户人家用高汤吊味已经存在,十只鸡熬一锅汤,想不鲜都难;然后材料多样化一点,手法多样化一点,爆炒煎炸溜,蒸煮焖炖炙,灼炝烀炮烤,煨煲煸焙熏,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浓烈的口味并不符合擅长养生之道的赵佶的追求,只是如果想让他眼睁睁看着金莲一个人在那大快朵颐,也不能够。潜移默化之下,官家也暂时放下了他的养生学。

赵佶自号“道君皇帝”,一个月里总有几天要吃斋的,金莲就用海带吊味做素菜,赵佶大喜,直夸金莲兰心慧质。

小乔贵妃很吃味,刻薄的道:“身为昭仪,也没有娘娘的自觉,连庖厨之事也亲力亲为,真是低贱之人才能做出来的事。”

韦婉容道:“陛下只不过一时贪新鲜。”

“哼!今日是吃的新鲜,明日是玩的新鲜,又会作画,又会跳舞,这燕禧宫,只怕官家都不记得怎么走了!”

“那也没奈何,陛下也不是总这样。娘娘不必担心,陛下一定还会回来的。”

乔贵妃受宠十多年,自信心是有。只是女人都会将比自己年轻的女人当成假想敌,更何况金莲目前确实得到了官家的最大关注。

美人迟暮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

乔贵妃叹道:“陛下总是贪新鲜。谁知道什么时候,陛下就会厌倦本宫了呢?”

“陛下对娘娘情深义重,娘娘莫要想太多了。”

“花花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官家有需哦么喜新厌旧……本宫又不像庆恩宫那位一样。子息茂盛。”

“孩子地事,急不得。娘娘还年轻,还能生下健康的皇子。”

“就算还能生,又如何?郓王都行了冠礼了……”乔贵妃轻抚腰腹:“子女乃是命中注定,合该本宫没有个能成年的儿子。”说罢,泪如泉涌。

韦婉容与她相处二十年,一向视乔贵妃如姐姐。韦婉容自己又有个健康聪明地儿子,心里总有些歉疚似的。此时只得安慰道:“娘娘不要悲伤,构儿自幼承蒙您照料。自然也就是娘娘地儿子。”

“构儿……倒是很好的,可惜,官家似乎不是特别喜欢他。”心里颇有些“如果这孩子是我的亲生子。官家一定会青眼有加的”想法。

“那也是构儿的福分薄。”韦婉容嘴角浮现一个苦笑。

“你也不要难过了,有我在。官家也不会对构儿视而不见地。你瞧那么多年幼的皇子,有时候一个月也看不到官家一面呢。”怎么看都有些施恩的得意。

韦婉容喏喏不语。

得到宠爱的妃子没有产下顺利成长的皇子。只为了博她欢心而临幸的小姐妹却生下了健康的皇子,心里不平衡也难免。

赵构就在这两个女人微妙的相处关系之下成长起来了。

即使诞下了皇子,韦氏也不过才得到了婉容的名分,不是不哀怨地。除了相貌问题外,韦氏也不太懂得魅惑君王………这种事情是天生的,后天学习如果没有天分的话,也达不到有功效地程度。

赵构长得不太像徽宗,更像母亲一点,所以他的面部很少遗传到赵佶地特点,这也是父亲不甚喜欢他地原因之一。身为艺术家的儿子,学习书画从三五岁就开始了,赵构在相当年幼地时候就体会到得宠的兄弟与不被喜欢的自己之间的分别,因而暗下决心,一定要做一个让父皇刮目相看的儿子。他非常用功的学习作画、书法、诗词,他学习经史文赋,他的聪明和努力没有白费,赵佶开始逐渐注意到这个长得不太像自己的儿子,最近更是破例让赵构出席自己的寿诞公开宴席。

韦氏很为了这一点感到高兴,叮嘱儿子:“构儿,你父皇终于亲自点名让你参加寿诞宴席,你可要好好表现,莫要让娘失望啊。赵构点点头:“母亲大人请放心,孩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