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配方烧不出那种透明感,只好称为琉璃。

石坚说道:“小臣说的就是它。”

真宗又不放心地问:“有没有看错?”

石坚对红茑她们三人说:“你们陪我奶奶出去散散心。”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婉蓉,她知道石坚接下来说的话事关隐秘,于是推着老太太的轮椅出去。真宗也将周围的人打发出去,连小公主噘着嘴也不行,只留下赵祯和刘娥。因为石坚说的那种成本,这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石坚说道:“小臣说的就是这种事物,应当小臣造得比它更要好些。”

他说得一点不错。玻璃地历史在西亚北非出现了很长时间。就象中国早就出现了火药。可人民只其所然不知其何所然。一直停步不前。没有较大地进步。

真宗说话声音都打颤了。说:“这样说来。爱卿只要几个铜板就可以造出比它还好地药玉杯?”

石坚带着自信地微笑说:“小臣早上就说过小臣从不找诳语。更不敢欺瞒圣上。”

真宗对刘娥说:“皇后。你帮我摸摸胸口。朕这个心跳得发慌。”

就是他是一个皇帝也受不了。这个酒杯市价几百贯。可石坚说它成本只要几个铜板。还说能大规模生产。这不是点石成金。简直是点泥巴成金。

石坚说道:“陛下。别慌惊喜。小臣以后还有很多惊喜给陛下。来帮助陛下打造一个千古没有地富裕王朝。”

“朕信朕信。”现在真宗就要开始祟拜这个少年。

石坚又说:“不过在烧制这个玻璃之前,小臣还要向陛下讨要两个官窑。”

中国瓷器从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可到宋朝才是真正进入辉煌。当时宋朝有五大名窑:钧窑、汝窑、龙泉窑、定窑、景德镇湖田窑,其中以景德镇湖田窑烧出的白瓷为王者。其他各地都有大大小小的窑场,不过没有前五者名气大,象开封城外窑场也有不少,还有一些官窑。这些小官窑也没有多少钱,就是石坚不为大宋烧玻璃,向真宗讨要他也会送几个给他。真宗连忙答应。

石坚讨要两个官窑目的是一个烧玻璃,一个用土办法高温干馏煤来做焦碳。烧制玻璃可以说这个朝代是最赚钱的行当。但烧玻璃并不象YY小说那么容易,想要烧出好玻璃必须温度达上一千三百摄氏度,否则只能烧出真宗手上拿的劣制品。如果在石坚前世,这很简单,用大型电鼓风就可以达到这个温度。但现在想要发电必须最少有一个大型蒸汽机,还需要发电机、电瓶、变压器。石坚就是知道造出一些粗制的这些机器,但现在根本是等于天方异谭。还有一个方法,用高炉,可高炉炼钢可以,但凭现在的条件只有用最原始的热吹办法,这样一来高炉又排除在外,还有想要建造牢固的高炉又要造水泥,否则烧了没有三天倒塌下来,压死了人又要被那些大臣弹劾,就是没有压死人,压死了花花草草也是罪过罪过。唯一的办法只有用燃度较高的焦碳。当然这才是第一步,后面还要造烘炉,高温熔烧成品的制品;须经烘炉徐徐退火;坩锅,装玻璃原料的用具;窑炉,主要目的在将玻璃原料融化;并坩锅需24小时保持高温;玻璃成型所需之钳子;牛车,主要作用在保温与预热,一方面节省玻璃加热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避免玻璃瞬间加热破裂;喷火嘴,主要目的在将玻璃软化;以便成行。这才是准备工作,其次是选料。砂子(二氧化硅)、石灰石(碳酸钙)、纯碱(碳酸钠),这几样东西现在都有,但都不纯,特别是砂子,酸碱度和其中金属以及其他成份,在这种原始的条件下要经过反复的试验测出,然后再找出相关的矿物加进去中和。但总的来说虽然繁琐,科技含量都不高,所以石坚才有把握,只是需要的时间长短罢了。

石坚又向真宗讨要一些小东西,真宗听得都有一些不耐烦,这些东西还要他开金口。他说道:“朕不是封了你户部副司。”

石坚又是苦笑。宋朝的官职复杂非一般人所想像(如果小弟写错了,大大不要见怪,就是最严格的史学家按照小弟速度更新也会出错),一般官不在本位,而处理兼职的工作,也就是本来的工作是别人在做,而做的工作是别人的。石坚是担任着户部副司职位,但范仲淹是判,他没有这一个判字,意味着领着这个职务的薪水却不能做着这个职务的事。

刘娥在真宗耳边说了几句,真宗这才明白过来。他说道:“明天你叫小范大人帮助你吧。”

石坚道谢又说道:“小臣还请陛下发布一道保密法令。”

“为何?”

石坚说道:“物以稀为贵。”

真宗立即明白过来。他说:“不错,石爱卿心思果然缜密。”

这也是没办法,石坚后世所有国家都公认中国人是仅次于犹太人,是世界上几万个人种中第二聪明的,特别是模仿力是很强的。就象蒸馏酒他才发明几年,现在宋朝各地都有了。前世也是,除了飞机火箭,所有世界产品都能在中国找到山寨版。

只有赵祯因为年幼,还没有反应过来,在一旁说道:“石学士,官不与民争利,如果石学士这个办法成功了,会造福天下,为何只让官家得利,不向民间放开?”

石坚答道:“殿下,你也听到现在,明白其中的巨大差价。现在辽国番子仗着勇武和陛下为了人民安全不想战争的心理,向我们大宋每年索要几十万两银子和绢。但现在我们只要几贯钱的成本造出几千个这种器具,向辽国倾销,就变成了我们不但每年没有把钱给他们,反而他们把钱给我们用。”

经他嘴一说,真宗怕死,才委屈求全,却成了为了人民安全。真宗听了又是一乐呵。

赵祯也反应过来,大叫妙。的确为了保证这种器具不能泛滥成灾,而使价格下跌,只有采取保密方法。他大叫好,应该他是一个有作为的少年,想到辽国施加给宋朝的耻辱,他也愤恨。他说道:“石学士,几千个不够,应当造出几万个,把他们钱全赚来。”

石坚想道坏了坏了,一个大好的被人称为忠厚老实不苟言笑的少年,在自己教唆下,开始堕落,变得邪恶起来。

石坚又说道:“还有一条妙处,我们宋朝有多少有钱的人家?他们钱多得都用不了,可还有一些老百姓家中连吃的饭都没有。”

真宗和刘娥以及赵祯听到此处都默然不语。自古以来贫富不均就是君主很想解决但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你不能派士兵向这些人家挨家挨户地把他们财产全部搜利一空吧?要知道这些人有本事发家致富要么是有权有势的要么是有本事的,把他们全激怒了,这江山还能保得住吗?这也是太宗故意用一些小官叫他们自动捐出钱来的用意。只是后来变了味,就不是太宗所能预料的。

石坚又说:“但是只要我们加以诱导,让他们攀比购买这种器具,这样一来也等于把他们钱拿来,用在国家需要上,或者救助穷困百姓,还不用国库的钱就为陛下造出新船。”

赵祯听完后一拍桌子说:“孤明白了,这叫杀富济贫!”

杀富济贫???石坚被他这一句话狠狠雷倒。他想像赵祯带着一群梁山好汉,杀光天下富人,造自己江山的反,头上汗就一滴一滴落下来。

第七十六章 棍子

谈完了正事,真宗才叫众人进来。

赵堇摇着赵祯的手说:“哥哥,你们说了什么?神神秘秘的,能告诉我吗?”

赵祯答道:“也没有什么,只是石学士造出一件好玩的东西。”

石坚一愣,不是说赵祯诚实仁厚?不会只跟了自己一天,就变了吧?

“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啊?”

“你问石学士,东西是他造的,他最清楚。”赵祯说着还朝石坚挤挤眼睛。把真宗和刘娥逗得一乐。

石坚更是无语,看来自己猜测是正确的,这个仁厚的少年算是开始正式步上堕落的道路,连撒谎和推脱这么一会就学会了。学好难,学坏容易啊。

石坚说道:“是好玩的东西,等到小臣造出后送几个给公主殿下玩。”

他想到自己小时候和别人玩玻璃球,大不了到时候在送几个玻璃球给她,或者现叫工匠在吹制时在里面放几个用丝绸做的动物和花朵图案。

“那么好吖,不过不好玩,要罚多讲几个故事。”说道故事她忽然想起说:“你到现在还没有讲故事。”

没有办法,丫头是小,但人家身份尊贵,皇帝和皇后也不阻止(他不知道其实这两人也想听)。他只好讲了一个海的女儿。

这些人听得津津有味。可当听到海公主化为浪花。赵堇却哭了。她说道:“这故事一点也不好玩。没有那个白马王子好玩。”

石坚听到她一提起白马王子心就咚咚地跳。心想那故事是叫白雪公主。不叫白马王子。

刘娥也听得唏嘘。说:“这故事是悲伤了。就象你写地那本《红楼》一样。”

赵堇一听来了劲。问:“咦。石学士还写了本《红楼》。好看吗?”

刘娥说:“那本书不好看。是大人看地。”

“石学士是大人吗。可我没看到他长着胡子。”

石坚心想我才发育没有几个月,那里来的胡子,岂不成了妖怪?童言无忌,也没有人计较,只是觉得她这句话有点好玩,一起宛尔。

真宗又赏了许多东西,石坚刚要拒绝,真宗说:“爱卿,你就不要再推辞了,这是朕赏给你***。”

石坚只好收下,见太阳开始下山,向真宗告辞。真宗却对他说:“石爱卿,朕也知道你今天刚到京城一路劳苦,可你所说的那件事也非同小可,回去将那个保密法列个章程出来。”

石坚猜出他的心理,真宗急着需要这笔钱是假,可没有这钱石坚怕大臣弹劾,也就不敢造新船。他等着新船是真,那可是两块好大的地方在等着他。有了这地方,他即使死了,也有脸见列祖列宗。

真宗带着歉意说:“只好麻烦你今天三进宫了。”

石坚又差点雷倒。一天三进宫,敢情自己要成为人民的公敌,党的专政对象?

向皇宫外走去时,婉蓉问:“少爷,你能做出那种药玉?”

石坚点了下头。

婉蓉目光流彩,问:“成本如何?”

石坚说道:“保密。”

婉蓉想了想,刚才连皇上唯一的女儿都轰了出去,虽是好奇也不可能从他嘴里掏出什么。于是她欠了一下身体说:“少爷,真是学识过人。”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石坚在皇宫里把皇帝和皇后拍得东南西北都不认识,可摊到自己,看到这个聪明的少女一脸祟拜的模样望着自己,也十分高兴。他在心里想,就算是玻璃不是我改良的,可我能记住,这也是本事。

到了家,见到丁家几口子正围在院子边上,还有两个陌生人,院子中小茹正和留下守家两个士兵中的一个在比试。石坚首先向那两个人询问,才知道他们是皇上派来给老太太看腿的御医。石坚和老太太连忙道谢。这才将目光向院子中注视。

小茹今年不大,只有十四岁,可她与那个长得粗壮的叫张膛的士兵打得难分敌手,这还是她气力弱了,否则早就胜了。可不一会儿,张膛手上的刀就被她抓住,她身体一转,长剑已架在他脖子上。

婉蓉喝了声:“小茹不得无礼。”

然后转身向老太太解释道:“小茹父亲是一个武师,从小就练了一身本事。后来她父亲死了,才被我家父收养下来。”

老太太微笑说:“不错,小姑娘本事好,有这样一个小姑娘在家中,老身也安心多了。”又叫红茑拿出真宗赏给她的东西分了一点给小茹,其余也分了不少给丁家婆娘和他的女儿,还送了一些给御医。

这时婉蓉又替小茹向张膛道歉。这张膛也是一个粗放的汉子,虽说输给了一个小姑娘不服气,可人家都陪礼道歉了,况且他听说了婉蓉的事,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很可能成为石学士的侍妾,他连说没有关系。

两个御医收了老太太的东西,帮老太太诊断更外仔细。可两个人诊断后都沉下脸色,最后还是一个御医说:“老夫人在中少年都没有受过苦,可到老年时却吃了苦头。老夫人精神癯铄,可骨头却在那段时间里衰了下去。所以老夫人只是轻轻跌了一下,这条腿就折断了。这腿没希望复原了。”

老太太躺了几年了,也想开了,她说道:“现在孙儿长大了,老身也没有牵挂,只是。。。”

她看了一下红茑和绿萼,她们现在在也成了大姑娘,只是小孙子才**,她还没有抱孙子。

两个御医知道她的想法,微笑地说:“老夫人,只您注意饮食,寿命还长着。”

石坚这才将他们相送出去。

这样一来,又耽搁了一会,石坚只好用鹅毛笔写下几条简短的保密法令,三进宫。

他来到宫中,看到已经来了好几位大臣。经过真宗一一介绍,他才知道来的人除了宰相寇准,还有尚书左丞林特、参知政事丁谓、参知政事李迪、枢密副史任中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