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石坚看到她虽然答应了,可脸上却是怏怏不乐。他又说道:“太后,我朝那个宰相最贤明?”

“哦,你在考哀家。要说贤明的宰相,王相,两位吕相,毕相,李太初宰相,张相都算是贤明的(王旦、吕端、吕蒙正、毕士安、李沆、张齐贤),当然如果寇大人能将他脾气改一下,也算一个。”

“微臣问的是最著名的。”

刘娥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不过知道他这样说肯定有他的目的。对于这个少年说话的本事她可是知道的。说话极其婉转。最后不但叫人听了他地进谏,反而心中舒服。她微微一笑说:“最贤明的在算吕圣功、吕易直、王子明三位宰相。”

石坚知道她肯定这样说。吕蒙正和王旦那是不用说的,吕端更是在拥立真宗登基上立下大功,所以她说出这三人不奇怪。

石坚说道:“微臣也是这样认为,他们能做好宰相不但是他们有才能,而且因为他们肚量大,能包容,有以民间才有传闻说宰相肚。况且太后是一国之母乎?”

这一句话终于让刘娥打消了疑虑,她笑道:“哀家早说过可以让这个倔老头子回来,你就不要再绕弯弯了。”

石坚心想我也不想绕这个弯弯,可不把这个弯弯绕出来,搞得不好连你对我都会产生猜疑。他又说道:“况且寇相年纪已高,再经过南方晒拷,估计。”

下边地话他没有说,但屋内包括赵祯在内,都听出他话音,那意思是没多少时间好活了。

终于这让刘娥生起了侧隐之心,毕竟与武则天相比,她心的确是软了许多。就是历史上寇准直到仁宗掌权后才平反,也是吕夷简的“功劳”。这也是一个内似丁谓的人,只不过他也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没有丁谓那般恶迹斑斑。

她叹了一口气,说:“好吧,让他回来养老吧。”

直到此时,这首谕旨才发自她的内心。

这使元俨在暗中向石坚竖起了大拇指,让刘娥重新任命寇准,还用得心甘情愿,也只有石坚才能做到。连赵蓉也向石坚投向一个嘉许的目光。

但是石坚又跪下,说:“太后且慢下旨。”

刘娥算是尝到了李培那天的滋味。这少年说话峰回路转,一句话不知道绕多少弯子,不等他说完,可不知道他究竟想说什么。

石坚说道:“太后且慢下旨。现在朝中势局不稳,太后这道谕旨犹如滚油中浇入冷水。弄得不好,反而让那些人狗急跳墙,反而不美。”

元俨一听更是一拍大腿说:“石侍郎可大用,确实此理。”

刘娥也叹道:“依哀家看来这满朝文武也只有石侍郎一人才真正想着江山社稷。”

不过石坚听了却是冷汗直冒,他心里说:太后,你这话可有语病。我想江山社稷?难道我想篡位。他连忙说:“太后,无论是先帝,还是现在圣上,以及太后,对微臣视若亲子一般,微臣都不知道怎么报答。现在国事到了犹关重要的时候,微臣不敢怠慢。更是想辅助太后和圣上使江山社稷更安定繁荣。”

这样一来,不但表明了自己的忠心,更是于不动声色中纠正了刘娥刚才高兴之下地语病。元俨听了眼睛更是一亮。反正他现在是怎么看这少年是怎么地顺眼。

刘娥也反应过来,呵呵一笑,说道:“这孩子。有意思,幸好有你这孩子,替哀家少了不少烦恼。”

石坚又说道:“替主上分忧是微臣该尽的责任。”

刘娥说:“要是那些大臣都这样想说好了。”

石坚想:有啊,可都给你赶跑了,例如范仲淹,鲁宗道、李迪之流,那个差了。不过不敢说,就是一个寇准调回洛阳,还不是京城。都是他用了这么多心思,其他人就别提了。

刘娥说:“哀家明白了你的意思,哀家就等曹大人回京后,稳住局势,再下这道圣旨。”

说完后她才再次将薛奎喊进来。石坚的案子还是要查下去。不过这几人都不太相信那个倨侗临自杀前说地话,因为她都要打算死了,为什么还要咬出真正指使者,如果这样还不如主动供出,还有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不过石坚更加迷糊。他也本以为是丁谓指使的,因为这与夏竦提供的情报相符。可就如薛奎分析的那样,这个倨侗没必要供出主使者。

不过还有一条线,那就是喊石坚去公主寝室地老宫女。现在刘娥也怒了,这还了得,前后几天连死三人,还要对自己图谋不诡,她立即将那些稍微上了一点年纪地宫女全部喊来。可让他们所有人都失望的是石坚并没有找到那个宫女。难道这个宫女是飞进来的?

这时赵蓉在边上提醒道:“石侍郎,你看有没有可能是公公化装的?”

这个倒也有可能。毕竟有的公公自幼进宫。废了一个,也就长不出胡子。再经过化装,又因为天冷,穿的衣服多,看不出喉结,还是不会让人怀疑的。

石坚却是摇摇头,他想了一会,拍起大腿,说:“对了,微臣想起来了。难怪微臣总觉得不对。”

“怎么了?”薛奎紧张地问。现在这案件越闹越大,如果不早点侦破,还不知道会引出多大的事。他可对石坚十分相信地,如果他能想出一条有用地线索那就好了。

石坚说:“微臣跟着那个宫女后面,总觉得不对劲,现在才想起,她身上有一种臭味。”

赵祯奇怪地问:“也许她几天没有洗澡。”

薛奎却说:“不对,下官也想起了原因。石大人意思是她从下水道爬进来的。”石坚说:“本官正是此意。”

刘娥一听又开始心惊肉跳。这个皇宫是太祖在石敬塘修建地皇宫基础上重新修建地,后来太宗真宗又再次翻修,恐怕现在满开封也找不出一个能完全将皇宫里下水道熟悉的人。于是她再次叫来韩守英。

现在韩守英那是草木尽惊,连死了三个人,他这回算是完了。

不过刘娥现在还没有责备他,只是叫他又对皇宫内的下水道进行排查,并且以后注意巡视。为了怕兵力不够,还特地又给他添加了三千精兵。韩守英见到刘娥不怪罪他反而如此信任,只是伏在地上哭。

可是这样一来,所有线索都断了。薛奎不由发起愁来。石坚说道:“薛大人,不急,凶手越要急于灭口,留下的破绽就越多。你看,倨侗宁死不招,是为了什么?本官看来是因为怕她家人受到牵连,我们可以悄悄地查看是谁控制了她的家人,就可以寻着这条线找出其中之一不轨的人。”

他说其中之一,也是实理。单那天晚上伏在刘娥窗下的人就有三班,想想就让人毛骨悚然。现在陷害他的人是否与丁谓有关,还与这三班人有关,还不得而知。

然后石坚又说道:“还有那个无尘,我们可以调查这段时间有那些人与他接触过,也可以顺藤摸瓜。这是其二。”

薛奎说道:“石大人正合吾意。下官也正在查此事。”

石坚又说道:“而且本官还可以把那个假冒的宫女画出来。这是其三。”

说着他要来了涂料。再次用了西洋**画法,画出了那个宫女地样子。这种画法,石坚在孙员外家中展示过一次,刘娥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都为这画像上逼真程度感到惊讶。

赵祯抚手道:“没想到石侍郎画也画得如此好。”

石坚说:“这也是微臣自悟的一种画法。也许逼真度很好,但论画意还是比不上传统画法。”

当然众人知道他这是自谦。石坚又说:“只是这件事做得一定要隐秘,薛大人可以派帖心的人查此事,否则会让人再次灭

然后石坚才离开皇宫。

可没想到回到家中,却看到一个他早想看到的人,那就是曾公亮。老二来了。

石坚也没有好气,开口就埋怨了一顿。曾公亮只有乖乖地听着。现在两人地位越来差矩越大。他现在还是一介白衣,可转眼之间,石坚成了从一品的大臣,离宰相的位置只是咫尺之遥。

等到石坚责备完了,他才解释。当他说道炸死自己老父亲养的小狗小猫时,石坚也忍不住大笑,将这几天郁闷的心情一扫而空。最后曾公亮才告诉他,原来他借着游学的名义,在一个朋友家中将这种黑火药试验出来。

石坚听了大喜,于是他又拿出一张图纸,这回可不是黑火药了,而是1863年,J。威尔勃兰德发明出了梯恩梯(TNT)。梯恩梯地化学成份为三硝基甲苯,这是一种威力很强而又相当安全的炸药,即使被子弹击穿一般也不会燃烧和起爆。也是石坚前世矿山最广泛运用的一种炸药。

当然关于三硝基甲苯的提炼可不是那么简单,至少在现代这种条件下。石坚叫他留在京城一边读书,一边和他一道试验这种炸药。曾公亮一听这种炸药比那种黑火药威力还要大,那里顾得上读书,立即答应下来。当然石坚可不敢冒味,还是写了一封信给曾老大人,在信中解释了一番。

然后石坚又画出了一样东西,曾公亮说:“如果这种东西能造出来,那么我大宋就再也不怕辽国番子了。”

第一百三十四章 神仙

石坚画完后又叹了一口气。其实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中国人陈规,当时,他担任德安(今湖北安陆)知府。南宋绍兴二年,北方的金朝军队经常南侵,这年,有一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位名叫李横的旗帜下,四处抢夺,袭扰城镇。有一天,李横带着他的兵了攻打德安城,在这次战斗中,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枪队,2人3人操持一杆火枪,将李横的部队打得落花流水。当时,陈规的火枪用大毛竹做枪管,内装火药,从尾后点火,火焰可喷出几支远。到了1355年,有一位名叫焦玉的人献给朱元津几十支火龙枪,朱元璋让大将军徐达试放,其“势若火龙,洞透层草”,朱元璋看后很高兴,认为“此枪取天下如反掌,功成当封大将军”。10多年后,朱元璋果然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王朝,而在这场夺取政权的斗争中,火枪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公元14世纪,欧洲人和阿拉伯人的战争中,阿拉伯人使用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兵器,使欧洲国家吃了大亏,这些欧洲人从战争中认识到,管形火器确实威力很大,于是,纷纷学习制造火药和火器,当时,欧洲国家工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中国的管形火器在阿拉伯人手中和中国人一样没有长足进步,在欧洲却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而且多是前装滑膛枪,虽然也有人试用后装的结构,但是因不能保证闭塞火药燃烧气体和操作不便而被放弃。前装枪就是从枪口装填弹药的枪,一般由身管、枪机和握把(或枪托)组成。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终于有了后发枪。这是枪支史上一次革命。早期欧洲的后装单发枪采用击针刺燃底火的方式以及定装式枪弹,和现代枪很相似。1854年,英国测量员意特沃斯奉命改进枪的性能,正当他无计可施时,忽然间联想到小孩玩的陀螺。他认为,陀螺之所以能旋转,是因为它不仅围绕着本身的轴线转,而且陀螺轴线还围绕着垂直轴线旋转,转得越快,站得就越稳。摆动角越小,因而不但保持方向不变,还不受外界环境地影响。于是,他很快在枪管内刻制螺旋膛线。遗憾的是意特沃斯的成功试验并没有受到重视,他研制成功的意特沃斯步枪也无人问津。直到若干年后的1865年,另一位英国人梅特福在意特沃斯发明的膛线基础上进行改进,才使膛线在枪上获得泛地应用。隐藏在枪膛内的膛线,凹下去的小槽被称为阴线,凸起来的则叫阳线。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口径,子弹头的直径比口径稍大一些,这叫过盈。只有这样才能使子弹头嵌入膛线而旋转。膛线的出现,使子弹射出去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杀伤自然也大了数倍。

然后是连发的问题。真正使连珠枪发扬光大的是德国人保罗。毛瑟。他发明了第一支枪机直动式步枪,成为现代步枪地基础。毛瑟枪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石坚在图纸画的就是这种原始的毛瑟枪。在他后世,枪支进步更大,种类也更多。但凭现在地条件想也别想。况且有的枪支技术连他自己也不能掌握。不要说他前世那些先进的枪支,就是他能造出马克沁来,只要带上足够的弹药。手上有一万士兵,带上一千部马克沁,就可以横扫辽和西夏,甚至打到欧洲,也不是梦想。在历史上索姆河战役中,德军运用马克泌机枪的密集火力,一天内歼灭英军6万余人。

石坚想到世界许多技术都是从中国传出的,可因为中国历代的统治者对这些称为匠人的科学家不重视,导致了这些国家反用中国人发明的东西来羞辱自己。就是他穿越前。国家在变得强大,还不是照样被那些西方世界封锁刁难指责,连炸弹炸到大使馆都不能吭声。

曾公亮当然不会想到石坚却想到以后一千年地事,这个恐怕连智慧似妖的赵蓉或者是婉蓉也想不到。不过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