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唐-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最好。”武则天又向郁郁寡欢的张柬之看去,说道:“张大人,今日朝堂之事,我已经听说了,你也别太放在心上。现在朝中格局,我比谁都清楚,他们想闹,就由着他们去闹好了。说的不好听一点,我死了,张大人不久也会尾随而来。咱们都老了,这打江山,保江山的事,让他们去做就好。我们这些老人还有几天好活,我觉得张大人这招归隐田间还是高明的。躲其锋芒,保其正身,此乃明举也。”

张柬之没想到武则天退居后宫,朝中之事,还知道的这般清楚,这哪是一个快死女人说出的话,这不是清楚的很吗?之前不是自己举事才逼武则天退位的吗?看她这意思,好象并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

“太后说的是。”张柬之小心说道。

“我这个儿子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也不至于是个暴君,就是有点优柔寡断,这才让韦后掌控了全局。”武则天又向张柬之看去,冷笑道:“但是她想当下一个女皇帝,那还是没有可能的。”

“太后,您不知道,据臣所知,韦后早与武三思勾结,有扰乱宫闱之嫌,两人私交甚秘。现在朝中掌握实权的人,全都是武三思的人,而武三思又在韦后掌控之下。只要韦后愿意,随时都可使京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张柬之也豁出去了,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

“柬之啊!这就是你为什么会第一个成为韦后目标的原因。锋芒太露,必遭妒忌,随后而来的就是杀身之祸。你先别说话,等我说完!”武则天接着说道:“我知道你是一个忠臣,不怕死,可以为大唐牺牲,但你要知道,如果你不在朝中,谅你本事再大,也只能当个隆中卧龙,曹营郭嘉。所以这做官,不仅要做好官,还要会做官。”

王子书现在才真正领略到武则天的风采,怪不得这个女人能当皇帝,短短几句话,便一针见血指出张柬之等人在朝中失败的原因。就连张柬之这个宰相都不得不甘拜下风,王子书做梦都没想到,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武则天又说道:“柬之,你说说,下一个谁做皇帝的几率最高。”

“应该是韦后之子重茂。”张柬之说道。

“大师说呢?”武则天笑着看向义净。

“老衲却以为是重俊。”义净答道。

这李重茂和李重俊,都是李显的儿子。李重俊是李显的第三个儿子,此人有勇无谋,先后被分为兴郡王,卫王,左卫大将军,扬州大都督。可见李显对他的期望很大。

而这个李重茂呢?他却是李显最小的儿子,如果按辈分选太子,那么这个李重茂说什么也不会轮到他。但是,现在朝中格局一变,李重茂就成了李重俊的最有力竞争对手,因为他是韦后所生。

一个功勋卓绝,位列皇子之先,一个背后有个“了不起”的母亲,张柬之和义净说法都有道理,但武则天却摇了摇头说道:“他们都不会成为大唐真正的皇帝。”

“那却是谁?”张柬之不禁问道。

“临淄王李隆基。”这不是武则天说的,谁说的呢?王子书说的,这句话,可真把全场的人都镇住了。

………………………………………………………………………………

PS:各位大仙,喜乐都冻一天了!怎么大仙们就是不给喜乐票票尼!喜乐继续接着哈!实在没票,那就先收藏哈!喜乐谢谢大仙们了!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⒇章 【老佛爷,高瞻远瞩】

……………………热火又输了,但韦德是真男人!…………………………

现在太极宫只有五个人,武则天、张柬之、义净、魏顺安,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主角——王子书。其余四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句话真的是这个小孩说的吗?尤其是武则天和魏顺安,武则天独揽大权几十年,什么人没见过。就是骆宾王当时出名也没这么小啊!

义净没想到王子书敢议论朝事,就算小孩不懂事,义净还是连忙呵斥道:“子书,不得无理。”转身又对武则天拜首道:“太后,子书年纪尚幼,还望太后恕他之罪。”

“你叫什么名字?”武则天没回答义净,而是看着王子书,笑着问道。

“王子书,字墨宝。”王子书眨着大眼睛说道。

“家中是做什么的?家父又是谁?”

“我家是卖布匹的,我父亲叫做王帆,是我们那儿有名的商人,太后老佛爷,子书知道我不该多嘴的,您可不要生气,否则气坏了身体,子书的罪过就更大了。”王子书这个假装“纯洁”,可做的实在太漂亮了。一边请罪,还不忘拍拍马屁,如果再加上几滴眼泪,还真感人。而且,他只是五岁孩童,任谁也不会觉得一个小孩会如此会拍马屁,那么他说的话就全都是心里话了。更何况,王子书又引出一个新名词:老佛爷!

“这小娃娃嘴还真甜,不错,不错!”武则天笑着说道:“子书,你刚才叫我什么?”

“太后老佛爷!”王子书说道。

“好!哈哈……”武则天不禁大笑道:“好个老佛爷,好个老佛爷!这是谁教你的呀?”对义净问道:“大师,是不是你教子书的。”

“启禀太后,老衲只教子书简单书本经意,至于其他,都是子书自己顿悟出来的。这个‘老佛爷’的称呼,老衲也从未听子书提起。”义净道。

“呵呵……之前柬之说此子如何如何了得,我还真不信,一个五岁的小孩,哪会有那么多本事,但现在看来……”武则天捏了一下王子书脸颊,笑道:“还真是有些能耐!我以后就用这个老佛爷的名号了。能想出这么一个好听的名字,正合我意。”

武则天接着问道:“子书,那我又要问你,你为什么觉得李隆基就能当皇帝?”

王子书先向义净看去,又向张柬之看去。武则天笑着说道:“说吧!我让你说,你就说,没人敢为难你,就算子书说错了,我这个老佛爷也不会怪罪于你。”

“太后老佛爷,那我可就说了。”王子书说道:“现在朝中最主要的势力有两股,一是韦后一党,二是武三思一党。”

“但是他们都合为一体了呀?”武则天笑着说道。

“老佛爷,那只不过是假象。武三思和韦后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心中都心怀鬼胎,他们又怎么会合作呢!现在只不过是两人互相利用罢了。”王子书说道:“就比如今日之事,两人合力把张爷爷的朋友们都扳了下来,这才短短几日,就起了成效,接下来,我想就是互相残杀了。”

“这和哪位皇子当皇帝又有什么关系?”武则天好象是个向导,一点一点指引着王子书。

王子书笑着说道:“老佛爷不要着急!好戏现在才开始呢!”

张柬之和义净心想:好家伙,这越说越不象话了,如果子书不是才五岁,我看太后早就把他杀了。但两人看武则天脸露容光,显然比起之前不知高兴了多少倍,这才放下心来。

“武三思和韦后都想当皇帝,哪会让位于别人,即使是韦后的亲生儿子,她也不会这样做的。再说了,后宫还有个安乐公主,此公主权欲很大,就算韦后想让李重茂当皇帝,她也不会同意。”

“而李重俊不能当皇帝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实力不强,自身又不学无术,整日沉迷狗、马、蹴鞠,显然在韦后和武三思夹击之下,很难坐上皇帝宝座。”

魏顺安不禁大声说道:“好呀!精辟呀!”

张柬之和义净也被吓到了,这……这真乃奇人也!就连他们两人,都觉得看的没这个小孩儿透彻。

武则天真没想到在自己快死的时候,还能发现王子书这个宝,急忙对旁边站着的魏顺安说道:“小安子,快去!快去把刘知几找来。”

“是!奴才这就去。”魏顺安一边走,一边嘴里还不住嘀咕:“开眼了,今天我算是开眼了,这不是文曲星又是什么!”

武则天强忍惊讶之情,笑道:“子书说的对极了,和我想到了一块儿。那你再说说,李隆基为什么可以当皇帝。”

“老佛爷,这个实际您比我更加清楚,在临淄王七岁那年,您以看出他的过人之处。老佛爷,你可还记得。”王子书道。

这个谁都知道,大致故事是这样的:在李隆基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弄得武懿宗看着这个小孩儿目瞪口呆。武则天得知后,不但没有责怪李隆基,反而对这个年小志高的小孙子备加喜欢。到了第二年,李隆基就被封为临淄郡王。

“你说的可是朝堂之上,怒斥金吾将军吗?”武则天问道。

“正是!”王子书接着说道:“那时老佛爷已经看出临淄王之后定非池中之物。现在又正封此等格局,韦后他们权利虽大,但之后谋反一旦失败,那么接位之人肯定是您的第四个儿子李旦。而此王又只喜欢诗词歌赋,尤爱乐曲,无心当帝。

这时,就会出现另一个人物,太平公主。到那时,太平公主也会参与到竞争皇位之中。纵观朝堂上下,敢于和太平公主公开较量的王子,除了临淄王,没有第二人。经过又一场宫变,其父定会传位于临淄王,那时异己以排,朝堂已无内忧,只有外患。”

这一段评论说下来,王子书足够写一篇论文的了!不过,他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论文演讲很多,现在说出来也不足为奇,但摆在武则天、张柬之和义净面前的却不是二十岁的“古文研究博士”,而是只有五岁的孩童。武则天笑了,看着张柬之和义净,指着王子书说道:“此子已有举人之才也。”

………………………………………………………………

PS:喜乐票票实在有些寒心,还请各路大仙高抬贵手,为喜乐投上几票,喜乐不怕冷,继续拿竹篮接着哈!

第一卷 雏龙舞唐阁 第21章 【初留史,笔垂西游】

武则天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以王子书现在的实力,就能直接当个举人,张柬之和义净心里高兴呀!虽说他们两人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他们只能想一想,手中没有什么特权,最多也只能保荐,不象武则天,虽说现在已退居后宫,但在朝中还是有点权利的。之后,武则天发话说,三年之后就让王子书来京试试,如果真能高中,可就创造一奇迹了。

王子书早想当官了,没想到第一次进京就扑着了机会。张柬之皱着眉头说道:“但是,太后,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妥呢?毕竟子书的父亲是一个商人,按照律历,出生商家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呵呵……这个不要紧,什么都会有个例外,吕不韦也是商家出生,之后还不是成了一代枭雄。再者,等子书参加完考试之后,如果真能高中,我这个老人还是有点权利的。”武则天笑着说道。

“太后能唯才是举,真乃大唐之福,老衲在这里替天下百姓谢谢太后。”义净看到自己的徒弟这般出色,自然也是高兴的。

“在我死了之后,百姓不要骂我就行了,我哪还会指望什么感恩带德。”义净和张柬之从武则天眼里看到了一丝苍凉。

这个时候,魏顺安从宫外急着跑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位老者,看样子年纪也有四十多岁。魏顺安跑到武则天身前说道:“太后,奴才把刘大人找来了。”

王子书这才知道,这个人就是编撰《史通》的刘知几,他出生在691年,字子玄,江苏彭城人,他的祖父曾经也是个史官,耳濡目染之下,刘知几对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岁就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获嘉县主薄。702年升著作左郎,后改任左史,并参加撰修《唐史》,703年又提升为凤阁舍人,官职虽只有五品,但对唐朝贡献颇大。

在来太极宫的路上,魏顺安就和他讲了许多关于王子书的事情。刘知几知道这个魏顺安是不轻易夸别人的,但是现在一路上不管自己烦不烦,一个劲说一个五岁孩童如何如何了得,太后要急着召见,估计是要他把王子书写到史书里,刘知几虽然不相信,但武则天传召,自己怎能不来。

拜见完毕,武则天笑着说道:“刘大人,听说你现在在编著自己的史书,叫《史通》,不知一切可顺利吗?”

“回禀太后,小臣自幼对历史情有独衷,所以在闲下来之时,便会写些东西,那只不过都是臣闲于之后的舞文弄墨,不值得太后一提的。”刘知几说道。

“这可说的哪里话,你们史官虽说品级小,但是作用却是很大的,我也看过你编撰的《唐史》了,写的不错,听说你和萧至忠有些过节,可是真的?”

这个萧至忠也是个史官,但是监修,之后还任命为了宰相,说白了就是刘知几的顶头上司,他说刘知几“论次无功”,多多给刘知几施加压力。但刘知几却认为史书就应该事实求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