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科技军阀-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吧憬颉焙耪搅薪⒌恼掌档溃澳呐率蔷褪窃谡庵笏鼓芏毡救寺砩习阉霾苠榛毓诤I虾叫械墓讨校挡墓舱穸蓟崛盟牧钦鄱稀?上毡救嗣荒馨阉撸憧凑庹耪掌庋铀得鳎怯秩闷赘艘换兀峁沟追狭恕!
    “记得咱们在河里试爆水雷的时候,我还没觉出来这水雷的威力有这么大。”徐元锦想起了在赣西时的情景,看着杨朔铭说道,“我当时还觉得你搞这玩意儿纯粹是在浪费钱财,但却没想到,这玩意儿竟然能把这么大的船炸成这个奶奶样。”
    “水雷看上去不起眼,但对军舰来说,威力比大炮要大得多。”杨朔铭笑着给徐元锦上课道:“爆破战舰最好的办法,就是贴近船体爆炸,利用炸药的流体冲击原理,一发鱼雷或水雷就能击沉一艘大型军舰。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三千多倍,被炸药爆炸强烈压缩的海水,产生的冲击波杀伤比空气中大多了。其实很多军舰都是这样的,在炮战中,上层建筑基本上被打平,还一样能拖回去修好,但是一旦被一发鱼雷或者水雷击中,后果就是直接变成废铁。这就是水下爆破的威力。”
    “我明白了,这些大型军舰被炮弹或者炸弹来上几下,那其实就是皮外伤,但要是水下的部分被破坏,那就是内伤或者残疾。”徐元锦笑道,“是这个理儿不?”
    “没错。”杨朔铭指着另一张照片说道,“看这艘叫‘河内’号的战列舰,第一次就毁成了这样,应该是被两艘潜艇的定时炸弹炸中了。”
    “这个断成了三截,也应该是中了不止一颗漂雷。”徐元锦指着另一张照片上断成三截的“萨摩”号战列舰说道,“好象也是分两次炸的吧?”
    “对,应该是第一次被炸中之后受了重伤,龙骨已经受损,过不多久又被击中,结果一下子断成了三截。”杨朔铭点头说道。
    “我没听你说过你学过海军,可你是怎么懂得这些的?”徐元锦问道。
    “没吃过猪肉,猪跑还是见过的。”杨朔铭笑了笑,含糊其词的答道。
    他当然不能告诉徐元锦,自己的这些知识,是来自于后世的记忆。
    对战争史了解不算太多的杨朔铭记得自己曾在军事杂志上到过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人有一次在清理报废的一战时期的锚雷水雷,结果水雷发生了诱爆,在扫雷舰上的十几个美国水兵,因为大意了没有按照要求穿着缓冲靴子和缓冲服,结果在扫雷舰距离离水雷几十米的情况下,被诱爆水雷的冲击波震得七窍流血!
    还有一件事很能够说明问题,就是霍尔木兹海峡爆炸事件。美国的“科尔”号驱逐舰,一艘万吨级的“阿里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被一艘小艇带着的一吨多炸药,在水面近距离爆击,造成几十人死伤,耗费巨资建造的先进军舰因此提前退役。事后有人称,这要是在水下,“科尔”号的结局就是直接断成两截沉没!
    而关于水雷的那句名言“一颗一艘!”,让杨朔铭在这个时代,发挥得淋漓尽致。
    “日本海军遭到如此重创,咱们打青岛的话,后路暂时可以不用担心了。”徐元锦将话题转到了眼下的战局上来,“吴子玉还没有完全打下济南,战车队回不来,咱们进攻青岛怕是又要往后拖了。”
    尽管有新组建的“铁甲战车队”助阵,吴佩孚在进攻济南时还是遭遇了不小的挫折,虽然大半个济南已经在手,但日军仍然还在负隅顽抗,不但给他的第三师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也拖住了他的手脚。
    “这个怕是不能再拖了。无论他吴子玉来不来,青岛我都要按时打。”杨朔铭放下报纸,目光落到了地图上来,“我们不能再给日本人更多的时间了。”
    对于杨朔铭来说,速战速决进攻青岛的计划,已经到了必须要实施的地步了。
    由于战场情况瞬息万变,现在整个战争态势已经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如果能够趁此机会扩大战果,尽快的打下青岛,将日军驱逐出山东,这场战争很可能会在以对中国极为有利的情况下结束。
    对于青岛作战,杨朔铭在“超级电脑眼”的帮助下,已经制定出了相当完备的作战计划,并且得到了其它的将军们的认可。
    杨朔铭的计划是,在收复济南解除后顾之忧后,于北线昌邑、南线莒县集结兵力,以即墨为北线前进基地,以诸城为南线前进基地,南北合围青岛。首先利用日军极度轻视中**队的弱点,诱使青岛日军脱离青岛要塞防御体系,进而将日军主力放入高密至安丘之间湖汊水网地带,然后迅疾切断日军后路,阻止日军退回胶州。由于胶东地区的湖汊地带缺少防御地形,杨朔铭的打算是让部队按照小分队的形式,多批次多方向小规模高强度攻击日军。同时以北线昌邑、南线莒县为诱饵,诱使日军深入,使其脱离和海上增援部队的接触,然后聚而歼之。
    在歼灭日军的同时,杨朔铭计划以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秘密潜入青岛,由于日军匆忙接管青岛要塞,各方面还不熟悉,届时将由潜入部队在青岛内部发动袭扰破坏,使青岛日军陷入混乱。其后攻击部队迅速出击,接管青岛防务。
    在打下青岛之后,中**队借助德军原有的要塞炮台工事,防御日军海上攻击。同时以机动部队一部部署即墨——龙口一线,防御外围日军登陆部队,并寻机攻击茅山等地的日军登陆物资存放点,遏制日军在胶州湾、茅山登陆,并通过布雷等手段切断日军的海上补给,阻止日军进攻青岛。
    这样一来,日军将无力再重新夺回青岛。而青岛的丢失将极大的打击日军的士气,动摇日本人将这场代价巨大的侵略战争进行下去的信心,迫使担心列强干涉的日本政府不得不考虑通过和谈结束战争。
    “是啊,时间拖得越久,越对咱们不利。”徐元锦说道,“不过好在海军打了这么个大胜仗,日本人就是要派援军,也得晚一些时候了。”'(m)無彈窗閱讀'

第八十八章 巧入敌后

    “我主要是怕日军在这段时间里利用德国人的要塞布防,”杨朔铭说道,“德国人的要塞修得坚固异常,要是让日本人完全熟悉掌握,咱们哪怕能打下青岛,损失也会非常的大。”
    “你那队‘屠夫’,不早就已经混进去了吗?”徐元锦想起了杨朔铭专门训练出来的那支可怕的“猎人部队”,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他们现在到了哪里,我其实也不知道。”杨朔铭笑了笑,说道。
    青岛,俾斯麦山。
    一个一身乡下人打扮的年轻人躲在一块巨石后,小心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一双眼睛时不时的闪动着狼一样的光芒,眉心至左颊的一道伤疤让他的面容显得很是可怖。
    此时的他,一边仔细观察着远处的炮台,一边和自己脑海当中的方位图进行着印证。
    “那家伙的脑袋果然不是人长的,竟然能记住这么多的东西。”他在心里暗暗赞叹了一下那位派他前来的镇守使大人的记忆力,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俾斯麦山是一座自然隆起的天然山峰,位于青岛城南区中部偏北的地方,在贮水山与太平山之间,山峰海拔128。5米,占地面积为373亩,山上遍布松树和槐树,德国人借口“曹州教案”占领青岛之后,为了纪念“铁血宰相”俾斯麦而将这座山命名为俾斯麦山。
    俾斯麦山的南侧有一处低矮的土山包,西南侧紧靠德军的“俾斯麦兵营”,中间有一条马车道相隔,在山的南侧,还有另一座叫八关山的小山,海拔为95。6米。在俾斯麦山的东南方向,则是太平山。俾斯麦山的北侧与贮水山相望,西北侧还可看到伏龙山。俾斯麦山地势险要,扼守青岛城的中路要冲,是拱卫整个青岛城南区的重要阵地。
    “既要打死日本人,还不能破坏这些大炮,简直是不把咱们当人。”另一个差不多一样装扮的人跟在他身后,苦笑了一声,小声说道。
    “给我闭嘴。别再提什么炮啊日本人什么的。”脸上有刀疤的年轻人回头狠狠瞪了他一眼,说道。
    “小颜说得对,从现在开始,大家要忘记自己原来的身份,只想着自己现在的身份。”一位年纪稍长一些戴着眼镜好象教书先生模样的人说道,“明白吗?”
    “懂了。”几位看上去象是他的学生一样的年轻人说道。
    “小颜,小许,你们俩先过去吧。”那位“教书先生”显然是他们的头儿,“先不急着动手,关键是要弄清楚情况。”
    “放心吧,王先生。”脸上有刀疤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点头答应道。
    “要是一旦被他们抓了苦力,你们俩就先忍忍,反正他们也蹦达不了几天了。”王亚桥——也就是那位“教书先生”又说道,“到时候少不了你们俩的头功。”
    “让我多切他们几个脑袋瓜子就够了。”**伸出舌头,舔了一圈嘴唇,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你看着他点,小许,月亮圆的时候,别让他出来。”王亚桥看着**脸上不自觉的表现出的嗜血神情,有些担心地对他的伙伴许石友说道。
    “放心吧,先生,到时候我用绳子把他捆起来。”许石友看了看**,半真半假地笑道。
    “好了,快去吧。”王亚桥摆了摆手,说道。
    **和许石友点了点头,起身向前走去,很快便消失在了树林中。
    王亚桥走上了一处山坡,开始仔细地打量起俾斯麦山炮台来。
    为了将青岛建成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德军在1899年即开始修建俾斯麦山炮台,于1905年完工。德军在俾斯麦山上建有炮兵指挥所、炮兵阵地、海陆观测哨所等军事部门,并建成了面积十分巨大的地下指挥所,掩蔽部可分东西两大部分,分属陆海炮兵各观察、通讯和指挥部门。炮兵阵地则分为俾斯麦山南(西)永备炮台、山北永备炮台、山顶及南坡临时炮台等,在上山的道路两侧及一些重要地段上,又建成了一些重机枪阵地和防御工事。同时,德军还在山顶上安装有巨型强光探照灯,供德军在夜间照射前沿阵地的敌情,这种探照灯光束极强,可达数公里远。另外,德军还在山上设有系留高空侦察气球,随时准备升空侦察敌方动静。
    德军设在俾斯麦山上的炮台共有俾斯麦山北炮台、俾斯麦山南(西)炮台和临时野战炮台。其中俾斯麦山北炮台(德军称第12炮台)配备有2门210毫米加农炮;俾斯麦山南(西)炮台(德军称俾斯麦山炮台)配备有4门280毫米榴弹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军还在山顶上临时配备了2门88毫米加农炮,在南坡山脚下部署了3门老式150毫米轮式榴弹炮。俾斯麦山炮台的火炮配置,主要有两种口径的大炮,一种是口径为210毫米的加农炮;一种是德国1904年建造的口径为280毫米的克虏伯式榴弹炮。在4门榴弹炮中,有两门为固定式阵地炮座;两门为固定式地穴炮座。前两门火炮位于俾斯麦山腰的西北侧,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防盾中,防盾呈五边形,与山坡齐平,防盾出口位于西南侧。该炮台建造得极为隐蔽,远处不易被发现。防盾内的榴弹炮面向东北,最大水平射界不超过180度,仰角不超过40度;后两门地穴式火炮则位于前两门火炮西北侧的山沟中,挖地成穴后再将大炮安装于地穴之中,可以进行360度的环射。
    德军布设的榴弹炮因为有坚固的防盾环绕着三个方向,因而抗打击力极强,整个掩蔽部及炮位坐落在山峰的北侧半山腰处,呈南北偏西走向,又大又厚的圆缘顶盖是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在顶盖上还堆有沙包。而山腰洼地下面的另外两门地穴式榴弹炮因没有掩蔽部的保护,只能用厚钢板制成半球状防护罩加盖在炮位上,并在大炮的四周筑起一道环状水泥掩体,这门大炮可以进行360度环射,显然属于兼顾对海射击的布置格局。
    除此之外,德军又在俾斯麦山的上山路径的北坡修建了一处带有钢筋混凝土掩蔽部的北炮台,并在那里安装了两门210毫米克虏伯式加农炮。这门大炮安装的情况大致与280毫米榴弹炮固定式阵地炮相同,也是一边各一门大炮中间为掩蔽部,炮的防盾为三面环筑石砌围墙,同样具有极强的防护力。
    德军的炮台虽然坚固,但其布置并非无懈可击,而是有着相当大的漏洞,此时的王亚桥,在“猎人部队”训练时恶补了好多军事常识,虽然不算是专业陆军人士,但他现在也已经能看出些门道来了。
    别的不说,单从这些280毫米榴弹炮的射界轨道角度来看,这些炮与210毫米加农炮一样,均为陆地防卫大炮。由于大炮受其方向轨道弧度的限制,无法转过炮身对准外海海域射击,因此俾斯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