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 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母仪天下 完结- 第3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世瑶想起前几日在刘家寺掩埋的两具,没想到她们竟然是这样死的。她对红玉说道,“可记好位置了?日后定要将她们好好安葬。”

    红玉眼睛也是红红的,她重重点了点头。

    “京城现在还有什么人可用?”

    张邦昌无奈摇头,“宗室、驸马都给金人掳走,只有庆寿大长帝姬因为年事已高,又是皇室的远枝,所以才没有受到波及。道君皇帝的旧臣大多被贬出京,宰相何粟绝食而死,李若水痛骂金人被乱刃分尸,现在汴梁城里的确是没什么人可用了。”

    “童贯呢?”

    “童贯和李彦一直都随侍着太上皇。”张邦昌叹息着说道,“朝中大臣现在是死的死伤的伤,要说可用,倒是还有一些太学生。”

    “陈东?”

    “他还活着,臣昨日还见着了。”

    陈东那些人虽然赤胆忠心,但是却冲动鲁莽容易误事,天下太平时把他们用好了可以说是锦上添花,可是这个时候,世瑶心中有些犹豫。

    他们边走边说着,就看见路中间窜出一个人来,胡子拉碴,看不出本来模样。

    “可是高驸马?”世瑶颤抖着问道。

    那人“扑通”一声儿就跪地上了,肩膀直抖,就是说不出话来,看那身形,可不就是驸马高晟麟。

    世瑶忙翻身下马,伸手想搀他起来却也搀不动,弄到最后。两人却是相对而泣。

    “你与帝姬结缡十载,夫妻情深,却因为朝廷无能遭此横祸。是我们对不起你。”

    高驸马忙把眼泪抹去,“臣不敢。是臣对不起帝姬。”可是一个对不起说完,他又哀声痛哭起来,“淑慎帝姬几番来信,催促帝姬南下,都是臣迂腐不懂得变通,所以才让帝姬遭此惨祸啊!”

    “金人如此野蛮,谁都预料不到。此事与你无关,你休要自责了。”

    “柔福帝姬,福金帝姬,都落入金人的手里了。驸马蔡鞗也未能幸免。”

    这些世瑶都已经知道了,“若非朝廷无能,何来今日横祸?可是事已至此,再多说也是无益,你有什么想法。我都尽量替你办到。”

    高驸马哽咽说道,“臣没有别的想法,只想早日迎回帝姬,帝姬所受的委屈,臣要亲手替她讨回。”

    世瑶忍不住痛哭失声。

    自从汴梁陷落。世瑶一直都没有哭过,如今见着这侄女婿,倒是忍不住了。或许,因为他们都痛失了至亲吧。

    “既打算迎回帝姬,就擦了眼泪跟我走吧,几个孩子都在南边呢,不能没了娘再没爹。”

    “是,娘娘!”

    张邦昌也没少跟着掉眼泪,谁也没想到高驸马竟然还能活着,而活着虽然意外之幸,可又谁都说不出庆贺的话来,这一时之间,似乎除了陪着哭,做什么都是不对。

    世瑶带着众人一直到了花满楼前才停了下来,那是念君经营的最大的歌舞乐场,后面一片的屋子都有夹墙,是前次围城之后念君留下以防万一的。

    世瑶见房屋都还规整,心下先松了口气。

    “这屋子从外面看那么宽敞,怎么进来这样憋仄?”张邦昌看不明白了。

    “把墙凿开。”世瑶也不解释,只吩咐军士们做事。

    墙凿开之后便露出了米粮,虽有些受潮,但也还有不少可用,当然,这个时候也没那么多挑剔了。

    张邦昌大喜过望,“太后娘娘真是汴梁的福音哪!”

    “也不过三五日而已。”

    汴梁现在是全城缺粮,艮岳的仙鹤都宰了,现在也是几万人等着填肚子呢,说是三五日,都得是俭省再俭省用。

    张邦昌自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娘娘,不若发下一些口粮,让百姓逃难去吧,到了南边。总能找到活路。”

    世瑶沉声说道,“金人两次围城,他们都不曾逃难,可见是故土难离,现在金人已退,又如何忍心将他们驱离。”

    “可是,金人若是再来,百姓实在是经不起了。”现在汴梁百姓对于张邦昌来说就是一个负担,都逃难了他的压力才能小一些。

    世瑶却冷冷说道,“汴梁城已经没了皇帝,连金银也都搜刮不出来,金人还来做什么?”

    张邦昌本想说有太后在这儿金人还得回来,然而转念一想又咽了回去,“太后说的是。”

    “河北军中,谁离汴京最近?”

    “回娘娘,是宗泽。”

    “传本宫旨意,让他速来汴京。稳固城防,安抚百姓,”

    “是。”张邦昌深知宗泽来了就更没他的戏唱了,不过没有就没有吧,经过这一遭,能平安告老就算是万幸了。

    “派人把这些粮食分发下去吧,其他人跟我进宫。”

    赵桓这皇帝可能一件事情都没有做好,只有投降这一件动作足够快,皇城几乎没有受到很大的破坏,宫苑也都还算完整,只是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抢了个干净,就只差门窗他们没拆走了。

    “娘娘可要回坤宁殿?”

    其实是世瑶想过蕊珠殿,想想赵佶生死难料也就歇了那份儿心,隆祐宫是郑氏住过的地方,她也不想跟这凑热闹,“开了崇庆宫。”世瑶吩咐道。

    宣仁皇后去后,崇庆宫就封了宫门,世瑶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偶尔会回去看看,等她出了宫,崇庆宫就再也没有人踏足了。

    崇庆宫在宣仁皇后还在的时候就不算堂皇,高氏去后也不曾认真修缮过,金人大概是把这里当了冷宫了,并没有大肆搜刮,如此,世瑶的心里多少还好受些。

    “张相替本宫传令全国。”

    “是。”

    “兹强寇起于寒野,掳二圣国势倾颓,紫薇蒙尘、天地同悲,诸卿家当戮力同心、共济危难……”

    太后说了半天,意思其实很简单,任命种师道为西北道行军大总管,西北各路指挥使、宣抚使,皆听从种师道调遣,蔡攸为江南道行军大总管,节制长江以南各路指挥使,全国上下要同心抗敌,以血前耻。贻误军机的杀,霍乱军心的杀,破坏军纪的杀,丧我军威的杀,通敌卖国的——夷三族!

    总之日后不管文臣武将,都得提着一百倍的小心,没打赢金国,迎会二圣之前,谁也别想过安生日子。

    张邦昌忙了好一顿,才算把太后的懿旨抄好分发各处,而世瑶见这朝廷都不成个样子了,心里更是恨的滴血。她把宫里但凡是识字的宫女太监都召到了崇庆宫,协助张邦昌的书吏出安民的邸报,重新编辑名册。又把陈东召进宫来,让他带着学生们查看城墙破损,计算修补用工,让高驸马带着人清查几处府库,哪怕剩个杯子也得记在账上。琐琐碎碎的事情,简直就不胜枚举,万幸的是,几日之后,周边府县的粮草就陆续的运到了。

    “要不是娘娘下了懿旨,这粮食怕还到不了那么快。”

    有了粮食,不管是张邦昌,就连世瑶这心里都踏实一半了,现在,就等着宗泽带兵前来了。

    宗泽几乎是一路疾行赶到了汴梁的,他简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而事实上,他看见的还不是最惨的情况,现在的汴梁正在缓慢的恢复元气。

    主辱臣死,宗泽这会儿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

    “参见太后娘娘。”宗泽见到太后的时候更加的痛心疾首,赵宋天下连一个男儿都没有了,朝堂上竟然仅有一个女人带着一群太学生主政,“臣救驾来迟,二圣受辱,臣愿已死领罪。”

    世瑶现在就听不得二圣这两个字,就像噩梦一样挥之不去,“将军无需如此,前因后果本宫已经尽知。将军既然来了,这汴梁的防务本宫便交予将军,此前是西军岳飞统管着的,你与他交接就是了。”

    宗泽自然知道自己到汴梁是干什么来了,因此也不罗嗦,但是,有一件难心的事情,他是不得不跟太后说了。

    “娘娘,金军将二圣列于阵前,沿路叫各府县投降,守将迫于无奈只好开关,可是……”

    宗泽说不下去,世瑶心里却明白的很,打着二圣的旗号,他们就可以在大宋的国土上横行无忌。而她想要战胜金人,救不得不作出牺牲。

    女真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刷新世瑶对战争的认识,同时,也在刷新着她对自己的认识。

    “张相拟旨吧!”

    “这……”

    世瑶也不容他犹豫,沉声说道,“当今皇帝赵桓,昏聩无能,卖国求荣,本宫秉承祖志,废其为庶人。各城守军当坚守本地,与贼周旋,有敢开关宴敌者,以通敌论处。”

    张邦昌一边写着,冷汗可就下来了,但是,大宋边军需要这道旨意,否则就只能畏首畏尾,那他以后可怎么办啊,二圣回来还不得活剐了他!

    “娘娘,国不可一日无君!”宗泽乘机说道,比起废帝赵桓他心里更不满意康王,但是他心里始终记着蔡攸的话,想要扫平金人,至少要五年的时间,他们需要一个皇帝。

    “就让康王赵构在大名府登基称帝吧。”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临安(上)

    太后这话虽然说的勉强,但是张邦昌还是写了一道热情洋溢的懿旨,其实,内容对于赵构和世瑶来说都不重要,他们需要的,都只是一个皇帝而已。

    世瑶明白欲成大业必有痛失的道理,但是她真是害怕赵佶因此出个什么三长两短,然而,她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收复失地,让金人永不敢犯边,赵佶的生死,就只能往后放了。

    “娘娘,怎么不让康王倒汴京来?”红玉不解的问道。

    世瑶冷冷笑了笑,就算是她下了旨意,康王也不会来,更何况,他去哪儿就会把金军引到哪儿,就像张邦昌说的那样,汴梁经不起了。

    “莫问这些了,把忠厚叫来。”

    “是。”

    忠厚几乎忙的叫不沾地,红玉费了好久才把他找到,而此刻,世瑶已经命人将一些残缺不全的天子仪仗找出了。

    “你把这个送到大名府去。”

    对于忠厚来说,送什么倒是无所谓,但是,离开太后他可不放心,“娘娘,事急从权,想来康王也不太需要这个。”

    世瑶当然知道康王不需要这个,但是她需要一个理由把自己人安插在他的身边,她招手让忠厚近前,“到了大名要全意效忠新皇帝,他想要做什么都不必阻拦,只是有一样,他要是敢议和,就想办法除了他。”

    忠厚听了心里猛的一激灵,这可不是随意说笑的。

    他的眼睛迟疑的看着太后,想知道她有几分决心,不过,转瞬她就明白了,太后是完完全全认真的。

    “是。”

    “我知道事情不好办,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你就劝他南下,到了蔡攸的手里,他就翻不出什么花样来了。”

    忠厚听了这话心里踏实了一些。打仗的事情他不会有丝毫的含糊,但是弄权这种事儿,最好还是交给蔡攸。

    “臣明白了。”

    “恩!”世瑶点了点头,“等吕好问进宫,你就跟他一起出发吧!”

    吕好问是名臣吕公著的孙子,如今已经是六旬之龄,世瑶也是实在没人可用了,所以只能让他去传旨。

    赵构此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激过孟氏,不但让他名正言顺的登上了帝位,顺便还绝了他那父皇和皇兄的后路。只要金人退去。他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连带着,他看孟忠厚都跟着顺眼起来。

    赵构哭了半天,又说了许多推辞的话,直到众人劝得累了。他也哭不动了才说道,“国事危难,孤身为赵氏子孙,不得不担起重任,只是,孤也要把话说在前头,孤只是暂时代替皇兄暂时主政,等将来迎回太上皇和皇兄时,孤必然要将皇位归还。”

    赵构这番表白。自然是获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而此刻也计较不得什么吉时吉日,赵构匆匆忙忙的就算登了基了。

    赵构登基之后马上改了年号为建炎,甚至他都等不到把靖康二年过完就宣布启用了新的年号。当然,他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毕竟谁也不能说靖康就是个吉利的年号,不过,他的心终究还是太急了些。

    甚至,赵构想要将妾室潘氏立为皇后。

    康王夫人刑氏随同宗室一同北迁,现在是生死未卜,就这样抛弃刑事氏立潘氏为后,将来谁还敢指望他迎回二圣?不过,之前跟着赵构的人都知道,潘氏可不是一般的女人,之前康王都没舍得把她留在汴京,而且,她现在可还怀着身孕,比只会生女儿的刑夫人矜贵的多。

    然而,毕竟有人看不下去刚登基的皇帝就胡作非为,吕好问便坚决不同意立潘氏为后。赵构刚刚登基不便为了这种事情跟朝臣冲突,因此只封了潘氏为贤妃,他心里算计的倒好,只等潘氏生下儿子就晋为皇后,不过可惜的是,他们俩都没这个命!

    虽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