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更新时间:2011…9…152:19:39本章字数:3056

可自打王况好好的整出个竹筒饭来后,这帮军士和梢工水手就再没消停过,毛竹是一路的砍伐过去,碰上无主的山还好说,有一次竟然砍到了有主的竹林,被巡山的看见了,而那竹林离村子又近,于是一番敲锣吆喝后,整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全抄了家伙冲了过来,好在黄大走南闯北多了,见识不少,一听敲锣就知道坏事,肯定是砍到了有主的竹林了,告诉了李业嗣,李业嗣把军士们派了下去才没闹出大事来。不过也是费了好一番口舌,赔了点钱这才了事。

见总是这么折腾不是办法,王况只好实话告诉他们,这竹筒饭和粽子那是同一个理儿,都是取的竹子的清香,你们要是喜欢吃,就把粽子也改成这么样的馅不就得了。大家想想也还真是,于是接下来就不砍竹子了,都改采粽叶,这样一来才消停了下去。要说孙嘉英也还是有点做厨师的天赋,听王况这么一说,竟然变着花的将粽子的馅料改来改去的,被他整出了七八种味道出来。徐国绪赶忙让孙嘉英把方子都记录好了,交代他若是有机会跟王况进宫去了,就献上去,兴许能得莫大好处。孙嘉英自是牢记在心,王况为这个少不得又给徐国绪许了不少空头支票下去,而徐国绪要的也就是这个效果。

船在大江上航行的日子其实也是王况最惬意的日子,这时候的大江上,只要闭着眼睛洒下网去,总能捕到鱼,而且除了河豚这种有毒的外,其余的尽可以放心的吃,不用担心这样那样的什么污染呀什么问题。大江的水,只要是上游连续几天没下雨,那水都是非常的清澈,碧蓝碧蓝的,这样的水质,王况穿过来前只是在小时候外婆家的村子外看到过。鱼这么好捕,以至于军士和水手们每次捕的鱼都有多,最后还是王况让他们把网改了,用大网眼,只抓大鱼。

在大江上行了半月有余,船上已经是到处堆满了风鱼干了,这鱼干和以前大家常常晒的鱼干不同,以往晒鱼干都只是抹点盐就这么风干了就是,要吃的时候还要煮过。王况风的鱼干就不同,而是先调了料煮熟了再风干,反正这次带的辣椒酱不少,王况就做了几种的,有微辣的,有中辣的,还有特别辣的等等,有七八味道,想要吃点酒,直接就能拿来吃,要是嫌硬,就蒸一下。因为得了王况的许诺,说是人人都有份,可以带回家去。所以大家捕鱼就越发尽心,王况让捕什么鱼就捕什么鱼,绝不带含糊的。

这日船到武昌(今鄂州),前面就是樊口,就要转道汉水了,王况本想说留意一下武昌鱼,但想想不过又是和某酒一样的出名途径,都是得了伟人的称赞才扬的名,也就没了多大兴趣,武昌鱼本名鲂,比普通鱼当然是好吃,可再好吃却是比不过鳜鱼的。

但王况却不知道武昌鱼却是三国时就开始有了名气,徐国绪和李业嗣自然是知道的,见王况没有什么表示,心想着,王况几乎没进过学,约摸不知道武昌鱼,就很是耐心的跟王况讲起典故来。又吩咐船停半日,让水手捕点上来。

徐李二人的耐心讲解自然还是为的让王况下厨,但见王况漫不经心的听着,就明白了过来,敢情王二郎不是不知道武昌鱼,而是它还入不了王二郎的眼。也难怪,武昌鱼此时也只传名于文人骚客的笔墨之下,可绝大多数的人是没吃过的,所以他们对王况的表现也就释然了。

王况只是兴趣不大,但不代表他不喜欢,既然船停了下来捕鱼,王况也就乐得尝尝新鲜的“古代”武昌鱼。

不大会工夫,就捕了十几条上来,徐李二人让大家继续捕捞,把这十几条送到了厨里。王况让孙嘉英和厨子们一起把鱼杀了,他自己去挑了一条鱼来,这次他准备做的是红烧,清蒸就让其他人去做了。这些天船上的厨子们都从王况这里学会了蒸鱼的手法,让他们做不成问题。

武昌鱼身子比较扁,这样的鱼身适宜切斜十字纹,即和鱼脊骨成大约四十五度角交叉。不过王况切的是放大版的菊花刀,就是刀面和砧板又成个斜角切入,这样切可以增加鱼肉和汤汁的接触面,更容易入味。

切好了后,将鱼还是按以前的处理方法,抹盐后淋上掺了姜汁的酒放一边备用。又备了葱段,姜末,蒜头,桂叶等,还用水调了一瓯友粉。锅热后,加羊油烧热,鱼下锅煎(须得热油热锅的煎,否则鱼皮会粘锅,鱼就不好看了。)到两面金黄后,将鱼撇到边上,丢进蒜头,姜末,葱段炒香后淋酒加盐和酱汁,然后将鱼再拨到锅中间,加小半瓢清水煮沸后,将两片桂叶点燃了后丢进锅里,盖上锅盖。让火工改中火,不一会就煮到汤汁变浓稠了。最后一步就是勾芡,将鱼单独起锅放入盘中,将锅里的桂叶和煮黄了的葱段捞起来撇掉,汤汁上加糖(鱼在锅中的时候不能加糖,否则入味不好),再将调好的友粉倒入拌匀煮沸,再放点羊油。一旁的孙嘉英在王况煎鱼的时候已经温了一瓯酒在等着了,王况看了看酒,酒面上已经氤氲起了雾汽,就示意孙嘉英加了一勺进汤里,然后再在鱼上洒了点葱花,把勾芡好的汤汁淋上去,红烧鱼就算做得了。

可惜这船上没有豆腐,不然这红烧鱼的时候加上几块豆腐一起红烧,那豆腐的味道就非常美味,又不会把鱼的味给吸了,这样一来,鱼鲜豆腐美,绝对的一等一美食。

王况做红烧鱼的时候并没避开其他厨子,所以其他厨子在将自己处理的鱼蒸上之后就在一旁看着王况烹饪。王况做得一条鱼,就不再动手了,让他们都按自己的步骤去做就是。孙嘉英本来也想留下来自己做一条试看看,被王况拉走了:“烹鱼什么时候都可以,你又不同他们,平时有不明白的直接找我问就是。”

徐李二人和林荃淼早就坐着眼巴巴的等着了,一见王况端了盘鱼过来,林荃淼赶紧起身接了:“二郎出手就是不凡,大老远就闻到了香味。”

王况白了他一眼:“少说这些没营养的话,怎就不见你去搭把手?依某看来,这船上就你最闲得慌。”

“嘿,这不有你二郎在么。”林荃淼不以为意,嬉皮笑脸的。

不多时,蒸的鱼也送来了,厨子还没掌握好技艺,比王况做的差了不少,不过就这样的手艺,放到哪里那也够资格掌厨了。

分割---

实在抱歉了,这两天不在状态,码不出字了,今天就码这么点,本想等明天到五千字后再传,又担心书友们等急了,就先传上来吧。

食王传txt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九十三章吃素也是杀生

更新时间:2011…9…152:19:40本章字数:5546

等王况这边吃得差不多了,船上其他人也开动起来,个个吃得是肚子溜圆不想动弹,不过徐国绪的一句话就让他们都跳了起来。徐国绪说的是:“赶紧的,赶到前头,趁着天黑前再捕一次鱼。”

徐国绪似乎是吃武昌鱼上瘾了,这也难怪,萝卜青菜,各有所好,就比如王况自己就和大多数人不同,最不喜欢吃鱼腩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饮食方面的偏向,但只要把握住度,不特别挑食,不要吃一样东西吃伤了就行。

看到徐国绪这么偏好武昌鱼,船又要起锚,王况就拦住了:“这武昌鱼就数樊口的味最美,往上游或往下游去,就不如了,既然天使喜欢,那就干脆再停一会,多捞点上来,用水养了,也能吃一两天。”徐国绪一听,赶忙叫停,让人把船上空置的盆啊桶的全拿了出来,盛了水,就准备捞鱼。

既然要停下来,而且此时已经过了午,汉水又比不得大江这般宽阔,夜间行船不是很安全,就干脆就把船靠了岸,准备歇一晚,明日早早动身,从进汉水开始,就不能再夜间行船了。

大概只捕了一个时辰左右,船上空着的盆里就全是鱼了,但就这样也只得两三百条左右,还不够全船人吃两天的,而鱼养水里,也是有定数的,不能一个盆全挤得满满当当,否则都不用一个时辰就全得憋死,武昌鱼又是讲究的吃个鲜,要是吃死鱼的话,还不如进了汉水再捕活鱼呢。这时候船上是再也找不出空盆了,而这船又不是渔船,没有专门僻出来的鱼舱,因此众人都瞧着满当当的盆发愁。

王况见了,想起了后世建瓯特有的弓鱼来,所谓弓鱼,就是把鱼的身子像一边弓着串起,让鱼两鳃张开闭拢不上,这么一来,鱼鳃就一直接触着空气,鱼也就能够呼吸,这样的鱼就是离了水也能存活很久,短的一天,长的能有两三天。这个时候的建安,还没有弓鱼这个技艺,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后世的建瓯卖鱼人,全都不用水养的,都是将弓好的鱼一条条的串起来就这么挑到街上去卖,不用额外挑个大盆和水,能挑的鱼自然就多得多了。弓鱼的活并不难,只要用草绳或其他不伤着鱼的绳子将鱼尾巴绑起拉向一侧(建瓯现在还流行一种说法,弓左不弓右,就是说鱼身向左边弓的存活时间更长,但后来央视做过实验,弓左弓右的效果是一样的),然后绳子的另一头从一边鱼鳃穿进,从鱼嘴出来,再打个结,让鱼鳃一直张着就行了。

听王况说有办法能让离水的鱼存活至少一日,如果有专人照顾淋水的话,这鱼还能存活更长时间,甚至可以存活个两三天,船上没事干的人就都乖乖的听王况的指派,去岸上割蒿草编草绳了。等到天擦黑,已经编得了几百条三尺来长的草绳。因为是明早才会起锚,所以为了保证鱼的最新鲜程度,当晚是就吃下午捕上的鱼,并且是早早就睡下了,准备第二日早起好抓紧时间多捕些。

因为从来没听说过离水了的鱼也能活那么长时间,大家都很新鲜,都想看看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因此第二天天还没亮,就有人睡不着早早的起来捕鱼了,可惜天没亮,鱼也是要睡觉的,折腾了一阵,鱼没捕上几条,倒是把其他人都给吵醒了。

全船的人只有王况兄弟、林荃淼和孙嘉英几个有心思吃早饭,就连黄大平日里看起来很稳重的人,也顾不得吃,跑去帮忙捕鱼了。林荃淼是看王况做的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看得已经麻木了,王冼和损嘉英则是已经盲目的相信王况,只要他说出来的一定可以。

等王况几个吃完,已经天光大亮,大伙不光把昨晚吃的鱼又都补上,还多了出了许多,就等着王况了。徐李二人也是饶有兴致的一人端了碗汤饼(就是面条)跑到甲板上看王况怎么个让鱼离水也能存活法,全然已经不顾自己的身份了。

王况只示范了一下,大家就都学会了,本来这活并不难,容易上手,要是弓多熟练了,速度快的几息时间就能弓好一尾。徐李二人手中的汤饼还没吃完,多捕上的一百多条鱼就已经弓完,给挂到了船舷内侧晒不到日头的地方。弓完鱼,大家意犹未尽,看看绳子还多出了两百多条,就又继续捕鱼。

“阿弥陀佛!”大伙正捕得高兴,就听的岸上传来一声佛号,大家看去,就见得一个衣衫褴褛的光头行者正双手合什站在离船不远处的一棵树下,除了背上背着个佛龛和一个小包袱外,就再没其他东西。身上穿的衣服满是补丁,还是好久都没洗过的样子,脚上也是光着的。在这个还没到夏日的一大早,光着脚站在泥地里,让看的人都忍不住打一个寒战。

“阿弥陀佛,各位施主,若是平素里吃鱼倒也罢了,何苦又要将鱼串起挂着,让其受那日晒风吹之苦?上天有好生之德,各位施主莫如行行善,将鱼儿放了罢,贫僧就此代这些鱼儿谢过!”行者见众人望向他,又宣了一句佛号,开始劝说起来。

王况并不喜欢和尚这种口是心非的职业,后世几乎所有的和尚都是挎着名牌包包,拿着最新潮的手机逛街的主,很多和尚是白天在庙里念经,一到晚上就换了装,开着宝马奔驰去二奶三奶甚至是四奶家接着念精。一见这行者在那胡言乱语,再看众人,有的人甚至已经偷偷的解开正在弓的鱼,准备往江里丢了,就连徐李二人也偷偷的往人群后缩。看到这王况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好好做你的和尚,我们自捕的鱼,干你屁事!

“敢问大师法号?”王况决定给点颜色让这个和尚开染坊去。骂人?那也太没水准了,今儿个不把你和尚噎死也要把你气死!虽然没读过佛经,更别谈上什么深研,不过王况有这把握,你不是不杀生么?今天就让你从此以后天天活在罪孽中。

“不敢妄称大师,贫僧悟能。”行者见王况问话,也看出来了,王况应该是主事者,或者说至少是个能说上话的人,又念了一声佛号,张嘴就想劝王况。

“打住!打住!”王况见和尚又要张嘴,连忙摆手,不是他怕被说服,实在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