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书商-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这时又是一个人来找李铁林,距离挺远就叫喊:“李铁林,李铁林,你让我找得好苦啊。”李铁林回头一看,原来是曹水和刘浪,这两个人来干什么,李铁林已经好几年没有看见他们了,现在忽然看见他们心里还有一些不适应。
“怎么是你俩呀?”李铁林的眼角有些不屑,沉静地问:“你们现在干什么呢,还在外在当作家吗?”曹水似乎知道当初对不起李铁林,于是他首先说:“不好意思啊,我们是来求你的。”李铁林问:“求我什么呀?”刘浪说:“你就别打哑谜了,我们是来求你参加你的影视公司的,给我们多少钱都行。”李铁林一听这不是来磨钱财吗,自己的公司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来,于是他当机立断地说:“不行啊,我这庙小装不了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曹水阴沉地说:“怎么了,刚刚有了几个钱就忘了我们是怎么帮助你的,当初你是怎么到文联求我们的?”不说打官司李铁林还不说什么,一提打官司李铁林怒发冲冠,他愤愤地说:“我没找你们算帐,你们来找我了,好吧,算吧,你们想怎么样?”刘浪说:“实际上我们也没什么要求,就是想在你的公司谋取一点钱财,怎么样帮个忙?”李铁林说:“不是我不想帮忙啊,实在是我现在面对人生困难,有些事不好办。”曹水说:“有什么不好办的,还不在你一句话,钱是你的,人员你说了算,整个公司还不是你家的,怎么样帮个忙吧。”
如果是平时,李铁林一定会帮助他们,可是当他想到他们是如何对付自己的官司时,他心里的愤怒实在是控制不住了,于是他愤愤地说:“你们不提官司还好点,提起官司让我心烦意乱,如果当初不是你们我能打这种官司吗?现在你们见我有钱了又想劝我收下你们,实话告诉你们别做梦了,就是城里人都死光了我也不会用你们!”
曹水见李铁林如此对待他们,心里也是愤愤不平,他警告地说:“你知道不用我们的后果吗?你忘了你当初是怎么样向我学习写作的,现在翅膀硬了,会飞了,有钱了,居然敢对我如此无礼。”李铁林怒吼着:“我就这样对你了你敢把我怎么样,告诉你现在的李铁林不是以前的李铁林了,李铁林也不是你们认识的李铁林了。”李铁林说完,看都不看曹水转身离开,气得曹水追赶李铁林叫喊:“你回来,你回来,有这样对待文联领导的吗?”
李铁林义无反顾离开曹水,可是走了几步他又返回来对曹水说:“欢迎你们参加开机仪式。我现在挺忙,就不陪你们了,再见。”李铁林说完,看也不看曹水和刘浪一眼就走了,这是李铁林第一次当面拒绝了所谓的朋友。
第一百二十五章、顺利开机
    果然,李铁林如愿以偿,由于贾雨露的出现使许可证顺利办了下来,李铁林为自己的影视公司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东北影视公司。并专门招了一些年轻演员和一些熟悉影视业工作的业务骨干,准备开拍电视连续剧,可是郭发的剧本仍旧没有写出来,李铁林有些等不及了,趁机将自己多年写出的小说改编成一部连续剧《触目惊心》,又托人在省电视台办了一个批号,当他认为所有准备已经就绪时,他们便选了一个好日子开机了。
东北的八月丰富多彩,除了暴风骤雨,还有数不清的炎热。就在这炎热之际,李铁林迎来了他们的《触目惊心》剧组开机仪式,这是立秋后第三天。《触目惊心》故事是保密的,现在即将揭开神秘的面纱,开机仪式将在下午举行,由李铁林和他们的影视公司联合主办的新闻发布会也将在这一天举行。来自上海北京沈阳等全国各地上百名记者奔赴这里,见证《触目惊心》开机盛况。其实早在新闻发布会的半个月前就开始了报名工作,全国各地上百名记者都给李铁林打了电话,希望在第一时间见证《触目惊心》的开机盛况。听说来了这么多记者,李铁林非常高兴地说:“感谢大家对《触目惊心》给予的关注,当时办影视公司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好的影响力,只是想拍一部反映城里青年情感的电视剧。没想到领导支持,观众也接受了,而且还那么喜欢这部剧。这次,我将在我的家乡招待来自全国的媒体朋友们,让大家看到《触目惊心》不同凡响的开机仪式。”
不怎么好客的李铁林亲自迎接全国记者,迎接全国各界媒体,这是他的第一次,实际上他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这次拍摄电视剧也是在各方面努力和支持下开始的。
在开机仪式上,许多领导和朋友们都来了,有当地的,有外地的,还有十几家电视台和报刊记者他们闻讯也来了,仪式隆重而热烈。一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事也来了,显丽艳和贾雨露不仅双双来了,她们还带来了礼物,递交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曹水和刘浪也来了,李铁林只不过与他们打了一声招呼,然后照顾别人去了,在李铁林看来,他们俩来不来都没关系。尤其是那个人大副主任和曹法官也来了,曹法官说:“那场官司让你受了委屈,你看要不要为你平反,我的儿子上了大学他对文学非常感兴趣,他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知道了什么是文学,什么是生活?”
李铁林笑逐颜开:“我看还是不提这样的事了,有文化的人不能与没文化的人在一起,作家不能与法官在一起,两者到了一起非对抗不可。”
人大副主任握着李铁林的手说:“你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你的人品是优秀的,这些年你让所有人看到了你的诚心诚意,让人看到了你是一个真正搞艺术的人,是我们这个地区有名的大才子,真值得我们学习呀。”
对他们这些话,李铁林深感意外,他只是非常大度地摇了摇手说:“没关系,没关系,这些年的苦难岁月我都过来了,也不在意这些委屈。你们看我现在不是挺好的吗?虽然我受了一些委屈,但与那些信口开河的人来比谁是谁非已经一目了然了,我现在想做的就是扩大我的企业,发展影视业。既然来了就请往里走,里面请。”
李铁林以真诚的态度欢迎着这两位不速之客,这是他的大喜日子,再提过去的事有些不合时宜。李铁林看到大下巴也来了,还有大女的女儿,她们都在为李铁林庆贺。李铁林对她们招了招手,以示友好,可是他没有走过去与她们说话,这种场合还是少与她们联系为好。
然而,更让李铁林高兴的是,他看见了衣飞。原来衣飞并没有出国,她联系许多人集资办事业,她决定与李铁林联手开创新兴产业。同时又约了马三丰老猫于红等北京的朋友来这里投资,他们兴高采烈赶来为李铁林助威,马三丰还带来了李铁林以前交给他的散文集《我爱祖国》,印刷档次堪称国内一流,精彩的封面让人看了就想入非非。显丽艳和贾雨露看着李铁林的散文集感动不已,她们非请李铁林签名纪念不可,为仪式增添了新的乐趣。看见自己心爱的散文集出版了,看见朋友们参加如此盛大的典礼,往事如昨,历历在目,李铁林热泪盈眶。
当主持人宣布:“电视连续剧《触目惊心》开机仪式现在开始。。。。”
会场气氛骤然热烈起来,来自学校的小乐队吹起了愉快的乐曲,整个来宾的心都被感动着。
上午11时28分,在最大的银山宾馆,《触目惊心》开机仪式隆重开幕。李铁林正在紧张忙碌,几十家媒体和上百个记者和中央省市电视台纷至沓来,在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地区聚集着。可以说是一种福气,是这里人的福气。因为昨天晚上,这里还是暴风骤雨,巨大的风雨将几棵粗壮的老树连根拔起,现在马上就要召开新闻发布会了,所有的风雨都停了,阳光灿烂,鞭炮齐鸣,如花的微笑开在每个人的脸上。李铁林动情地说:“我站在这里如同站在自己家里一样,我的第一感受是我们站起来了,现在办影视公司是我为家里办事。我是在这里生,在这里长的人,已经很多年了,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深情厚谊,对所有景物都有了解,哪怕是一株小草我也是知道。一个人不论干什么,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家,我希望在家里把事办好,希望家里人对我们继续支持。”
李铁林感叹一番后,将剧组演员介绍给与会人员,说了自己的打算,他充满感情的话让在座所有领导心里兴奋。以前写书出书销书李铁林是独树一帜,现在拍摄电视剧李铁林作为影视公司负责人,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干。因此李铁林表示,这次要更多地尊重专业技术人员意见,哪怕是布景上的小细节都要注意。他说:“因为新剧还要在央视播出,我们必须交出一个满意的答卷来,而且《触目惊心》是一部观众欢迎的情感戏,肯定会受欢迎的。”
由此可见,李铁林在艺术上又迈进了一步,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表示,过去他一直是以自己写书出书为主,根本不听旁人怎样说,现在他不得不有所改变。
李铁林最大的聪明就是他善于用人,善于发现人才,虽然这不属于他的范围,但对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发现人才使用人才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外人如此,对家里亲戚也是如此。比如《触目惊心》里面的就是李铁林的同学,有人说李铁林胆量真大,居然谁的话也不听,敢于抢年轻人的戏,然而李铁林仍旧如此而已。过去李铁林写书是在家里完成,现在他组成影视公司需要外界朋友们的配合,所以有些事他就要与朋友们商量,这就是他的聪明。
在谈到演员表演时,李铁林对他的同学们充满信任,他说这些人都有艺术的底子,以前写书出书时他们帮不上忙,现在不同了,他们每个人都有很深的艺术底子,而且表演非常真实自然。李铁林说虽然他没有拍过电视剧,但他们都可以学,没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们。在银山国际酒店宴会上,李铁林始终被众多媒体记者包围着,李铁林一举手一投足都逃不过记者的镜头,甚至他离席去洗脸间都遭到记者强有力的踪。记者们不停地提出问题,不停地拍照,最后不得不由工作人员出面热情地干涉,才算解了跟踪和包围。面对这种情形,李铁林苦笑着说:“看来我们这里的人的确良是热心人多,有什么话直截了当说吧。”
李铁林带着记者来到《触目惊心》的农村拍摄现场,请记者拍照。
由于连续两天的降雨,使拍摄现场村前的小河宽了许多,给涉水而过的车辆增加了难度,也使得开机现场变得泥泞湿滑。为了顺利拍摄,工作人员赶紧级组织当地农民协助拉来沙子铺在现场,这才不至于令人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听说李铁林来拍戏,上千市民已经将几个场景围得水泄不通,因为他们知道剧组即将开机,他们盼望已久的演员即将亲临现场。
果然,中午过后,李铁林亲临现场,这时已经是下午3时了。
李铁林一下车,他就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李铁林笑逐颜开向村民挥手致意。紧接着,他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一审查了几个场景。
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李铁林热泪盈眶,努力了一生,奋斗了一生,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他和妻子感激涕零,双双上前握住衣飞的手,流下了欢喜的眼泪。
这一镜头被摄影师如实地拍摄下来,李铁林兴奋地喊着:“开机!”
其他人也兴奋地喊着:“开机!”
于是,一部新的电视连续剧正式开机……
——完——
后 记
    后记
这部小说写到这里时就算结束了,原想接着写,可是现阶段书价挺贵写长了又不好出版,于是只好停笔了。不过有几句话我想说一下,因为现在正是夏天,炎热的早晨让人心里发烧,每当这个时候我已伏案笔耕开始新一天的写作了。我曾经和文友开玩笑说我这部小说是捡来的,因为近几年我一直为另一部小说较劲,从搜集资料到动笔几乎用了好长时间和心血也没有把书写完,正愁时忽然来了灵感便写出一部中篇小说。大概写三万多字感觉不解渴,又写四万多字仍不解渴,接着又写五六万字还是不解渴,于是一鼓作气写出十几万字。望着几部中篇小说我便萌发了把这组系列连成长篇的念头,又在一些细节末梢上尽铺笔墨,终于有了这次连载的机会。
其实几部中篇都可以写更长一些作品,随意将一部中篇情节拉开就可能成为长篇,但我没有这样做。文章贵在精,打仗用兵贵在神速,也是这部小说的形式特点。也许这就是创新,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谓新既是奇,独家经营世上无二,但创新有时也要回归到传统写作上,毕竟是中国汉字写的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说的是中国人自己的话。我常常琢磨我们写小说就像盖楼房充其量是为了建成几个单元,然后把单元写好再让人物住进去,接下来就发生故事,各种人物体验出各种滋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