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天大血战 作者:[苏] a·m·萨姆索诺夫-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2枚磁性音响水雷,又从7月25日至31日投下了231枚水雷。到7月底,从卡梅申到尼科利斯基港全长400公里的一段伏尔加河上布满了水雷。
从7月25日起,德军飞机开始了对伏尔加河上的船只和港口狂轰滥炸,造成巨大损失。“斯摩棱斯克”号轮船在戈尔纳亚普罗列伊卡附近触雷沉没。它牵引的驳船“康多马”号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击中烧毁,致使28人死亡。7月26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客轮、三条拖船、四条干货船及两条载油驳船成了轰炸的牺牲品。从7月25日至8月9日,共有25条自行船和42条非自行船被炸沉或触雷沉没。许多人死亡,大量货物沉没。其中包括ll万5千吨石油制品。
尽管条件异常艰苦,伏尔加河下游的航运仍然在紧张进行。数十艘载货或载人的船只穿梭往来。仅石油产品一项,7月29日就有22万吨由阿斯特拉罕运往卡梅申。
奉国防委员会之命,内河航运人民委员З·A·沙什科夫率领人民委员部工作人员小组来到斯大林格勒。由伏尔加河下游河运输船公司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组成行动组,负责保障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一段的水运,保障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渡口发挥作用。
尽管由于敌机活动和触雷造成了损失,但是,在斯大林格勒本地区内,船只也从未停止直达航运。伏尔加河的河运工人顽强地为生育自己的城市而奋斗,对参战部队的巨大支援是不可估量的。从7月23日至8月23日,伏尔加河下游河运输船公司的船只共运送军用物资四万吨。这还没有计算民用物资。
1942年8月6日,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军事委员会通过《关于伏尔加河阿斯特拉罕至萨拉托夫区段航运防空保障措施》的决议。从斯大林格勒防空军区抽调9门炮(37毫米),58挺机枪,311支步枪武装河运船只。指派驻在弗拉基米罗夫卡和杜博夫卡的16架歼击机掩护船只。决议责成:6月9日以铁合金、糖、纸张等。
1942年夏,开始了第二次疏散高潮。
7月12日,州委第一书记兼市委第一书记A·C·丘亚诺夫在日记中写道:“前线不时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满载疏散居民的列车源源不断开进斯大林格勒。”
战线越来越近,从受威胁的地区涌入斯大林格勒的老百姓和贵重物资必须运往伏尔加河左岸。于是,顿河上又紧急架起了几座渡口。
顿河左岸地区农机站和农场的拖拉机靠本身动力驶往国内后方地区。一群群集体农庄的牲口、一辆辆哉着社员全家老小和家庭用具的大车也纷纷上路。根据国防委员会的决定,罗斯托夫州和加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集体农庄、农机站和国营农场的财产也要疏散到伏尔加河左岸。疏散规模与日俱增。
1942年7月13日,联共(布)斯大林格勒州委常委会和州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政委会根据国防委员会的指示通过决议:在伏尔加河设立昼夜通过能力为三万头牲畜的渡口,供卡梅申、安基波夫卡、戈尔内巴累克列伊、戈尔纳亚普罗列伊卡、杜博夫卡、卡缅内亚尔的牲口和拖拉机渡过伏尔加河,各区区委书记负责监督这一决议的执行。
随后几天,联共〔布)斯大林格勤州委常委会还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疏散问题的决议:7月16日——关于卫生人民委员部属后送医院撤离斯大林格勒市、州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全苏《阿尔杰克》少先队夏令营从斯大林格勒州境内疏散的决议。7月22日讨论了国防委员会1942年7月20日关于斯大林格勒州外运粮食的决议,并立即付诸实施,决定8月20日以前必须额外装运54万吨——2万7千车皮粮食。其中22万5千吨运过伏尔加河。同一天通过决议:要求采取具体步骤,迅速收集并外运全部废旧有色金属,各单位自备车辆送至铁路线和港口。7月23日联共(布)州委常委会决定成立一个指挥部,负责领导从车站附近和边远地区的粮食收购站外运粮食的工作。
7月27日,联共(布)斯大林格勒州委常委会和州苏维埃执委会通过“关于疏散顿河左岸地区集体农庄、农机站、国营农场的牲畜、财产和生产工具,以及国营、合作和公共事业单位的贵重物资”的决议。
决议说:“鉴于战线日渐临近,根据军事指挥部门的指示,特建议库累姆任、伊沿夫林斯卡亚、洛戈夫斯基、伏龙芝、上库尔莫亚尔斯卡亚、下奇尔斯卡亚、卡拉奇和科捷利尼科夫斯基区联共(布)区委书记和区苏维埃执委会主席疏散全部乳肉用家畜(奶牛、全部小牛、小马、猪、羊)。疏散上述各区距顿河13—20公里内的集体农庄、农机站、国营农场的生产工具和财产,以及国营、合作和公共事业单位的贵重物资。集体农庄庄员、工人和职员自留畜应同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畜群一并后撤。”
决议规定了落实措施。
执行上述措施时,碰到了很大困难。现有的渡口主要供部队使用。伏尔加河右岸聚集了大量牲畜、汽车和拖拉机等待运往左岸。用正式文件里的话讲:它们的疏散“情形可虞”。
到8月4日,在伏尔加河右岸、杜博夫卡区集聚了5万头牲畜、18座农机站的农机及500台拖拉机;戈尔内巴果克列伊区——2万5千头牲畜,10个农机站的农机和350台拖拉机;卡缅内亚尔区——6万头牲畜、14座农机站和4百台拖拉机,卡梅申区正在聚集约有6万头牲畜、11个农机站的农机和4百台拖拉机,近日内还将有近140万头牲畜、大量拖拉机以及其它农用机械准备渡河。鉴于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障集体农庄、农机站和国营农场的财产渡河。
1942年8月5日,联共(布)斯大林格勒州委书记A·C·丘亚诺夫和联共(布)中央农业部副部长A·N·科兹洛夫致信苏联河运人民委员З·A·沙什科夫:“为避免牲畜大批死亡,保障集体农庄、国营农场的牲畜和财产迅速渡河,我们认为,您有必要发出指示,立即设立日通过能力达9万头家畜的渡口。其中包括:
卡梅申——700头
斯塔里察——4000头
安基波夫卡——3000头
乔尔内亚尔——4000头
戈尔内巴累克列伊——7000头
尼科利斯科耶——10000头
戈尔纳亚普罗列伊卡——7000头
韦特梁卡——10000头
杜博夫卡——12000头
耶诺塔耶夫卡——l0000头
克拉斯内亚尔——I0000头
谢罗格拉兹卡——6000头
这些渡口仅供国营农场、农机站、集体农庄的牲畜和财产以及护送牲畜和财产的人员渡河之用”。
下达的任务实际上得到了解决。自阿斯特拉罕至卡梅申一段伏尔加何在1942年航运期共渡过牲畜156万零6百头。其中包括大牲畜33万8千头,大车6千7百辆和拖拉机966台。
向伏尔加河左岸疏散老百姓的任务更是非常重要的。当时尚未开始大规模解决这一问题。7月份制定的措施跟不上当时的形势发展。城里还留有40多万人。这对于保障那些本来可以适时撤往东方,而且又无损于城市防卫的斯大林格勒市、州居民的安全是很不利的。
尽管敌机空袭越来越频繁,敌军已推进至斯大林格勒远接近地,斯大林格勒的居民仍不肯离开城市。他们相信斯大林格勒不会落入敌手,他们愿尽最大力量支援前线。

200天大血战
第二节 远接近地的防御
1942年7月的日日夜夜,希特勒和他的将领们密切注视着东线南段战局的发展。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7月13日在工作日记中写道:“南方战役的发展势不可挡。”
参加进攻的德国法西斯军队主力转向高加索方向,而第6集团军在强大空军的支援下,迅速向斯大林格勒推进。集团军的推进速度一昼夜近30公里。
从那时起,哈尔德在《战争日记》中越来越多地提到斯大林格勒。这证明德军参谋总部对该市越来越注意。
7月16日他写道:“据完全可靠的情报,可以认为敌人将会使用全部兵力和兵器坚守斯大林格勒……同戈林和豪·辛格开会,讨论即将开始的斯大林格勒交战的设想。”
7月18日:“据侦察部门提供的材料,斯大林将动用全部力量以图坚守斯大林格勒,让军队渡过顿河并扼守该区域。……元首在今天的报告里……发布‘最高命令’。要求全线强渡顿河(在顿涅茨河口以东,在南极),开始夺取斯大林格勒的交战。”
7月20日:“第6集团军胜利地向东南方向推行。”
7月2l日:“保卢斯的部队(第6集团军)迅速、果断地向斯大林格勒推进。敌人亦企图通过西北铁路及用汽车将他们的部队调往该市。顿河前线部队换防和兵力调动进展顺利。”
7月22日:“第6集团军的推进得到保障。顿河地区宿营警戒组织得顺利。”
苏方也逐渐看清敌人的企图。敌人在粉碎西南方面军的抵抗之后,大致在米列罗沃、卡缅斯克方向继续向南发展进攻。他们企图击败南方面军,在前出到伏尔加河和夺占斯大林格勒的同时,将苏军战略防线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根据希特勒的战略家的设想,这个问题如果得到解决,粉碎苏军、占领苏俄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便指日可待。
汉斯·德尔写道:“在那些日子里,苏联经历了严重的危机。显而易见,尽管俄国人在有计划地退往顿河,但在德军部队的压力下,被迫提前撤向伏尔加河和高加索。在某些地区,撤退变成溃逃。这一情况,在斯大林7月底发布的著名命令中便有所反映。”
苏德战场南段的形势对在这里作战的部队极为不利。敌人完全掌提了战斗行动的主动权。苏军正一步步地向国土纵深撤退。汉斯·德尔所说的1942年夏季苏联经历了严重危机,红军在一定时期内,退往伏尔加河和高加索的推断当然是不可信的。但是,苏维埃国家当时的军事形势确实再一次严重恶化。
必须首先制止法西斯军队长驱直入的进攻。然后扭转战场的形势。全体苏联人的这一愿望是产生巨大力量的精神因素。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苏联元帅铁木辛哥以及从7月23日起任该方面军司令员的B·H·戈尔多夫中将执行了大本营要求采取紧急措施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训令。他们是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处在的极其复杂、极其危险的形势下执行这一任务的。
德国法西斯大批军队日益逼近顿河地区。原定在这里阻止敌军。而当时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首长只辖非常有限的兵力和兵器,难以完成这一任务。前面已经说过,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组建时共编入3个预备集团军(第62、63、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两个集团军(第21和航空兵第8集团军)。
7月下半月,撤至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防御地带的第28、38和第57集团军也归属该方面军领导。但是,这么多的集团军番号并不能反映方面军在防御交战初期拥有的实际兵力。几个预备集团军从大后方开赴前线时,并非全部满编(例如第62集团军,人员和装备均缺编),而且,由于路远,推延了到达斯大林格勒地区和在防御地区集结的时限。至于原属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几个集团军,在向斯大林格勒退却时所进行的激烈战斗中,已打得精疲力尽。其剩余兵团只有极少量的人员,技术兵器也所剩无几。其中大部分很快被调到方面军后方,在其基础上组建新的兵团。从哈尔科夫撤下的坦克第13、22、23军,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统辖后,被调至后方补充人员和兵器。从第38集团军所辖的9个步兵师线部中抽调4个师的领率机关调至后方,在其基础上成立新的兵团。7月下半月,第57集团军领率机关被调至斯大林格勒地区。
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继续向斯大林格勒地区调遣新的兵力。至7月22日,步兵第18、131师、坦克第28军,以及其它一些坦克,炮兵兵团和部队调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指挥。又过几天(7月26——27日)步兵第126、204、205、321、399和422师陆续从远东开进斯大林格勒地区。其中一些部队组建了新的集团军,另—部分马上开到斯大林格勒远接近地投入激烈战斗。
由此可见,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开始时组织对敌作战的能力非常有限。其兵力只是以后逐渐增加的。所以说,防御交战初期的形势是非常危急的。本应在从巴甫洛夫斯克至上库尔莫西尔斯卡亚,长达500公里的防御地带上,组织抗击进攻之敌。但战斗开始时,并非所有地段都驻有部队,因而方面军首长不得不采取紧急的有效措施,以保证在最危急的地方及时组织与进攻之敌抗衡。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尽快地调动兵力兵器,建立坚固防御。
7月17日,方面军司令员接到的训令说:“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命令,由您亲自负责立即组织有力的先遣支队,派往齐姆拉河东尔尼雷夫斯卡亚至其河口一线地区,特别要牢固占领齐姆良斯卡亚,在那里与高加索方面军勾通联系。”
在这以前,对局势不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