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珍藏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灵鸡汤珍藏本-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韦恩·戴尔 

 当我体会到孩子需要的不只是实体的事物时,我甚感安慰。我的专长是数字,而且教得很好。我一直认为份内该做的就只是这些。然而我现在教的是“孩子”,而不是数学。因为我认识到:光是数学教得好,只成就了部分的孩子。现在当我不知道某道题的答案时,我似乎比从前想当专家时,有更好的答案。真正让我了解这一点的是那个叫艾迪的孩子。有天我问他,为什么他觉得自己比去年进步很多?他的回答给了我一个崭新的思考方向。他说:“因为我和你在一起时,我开始喜欢我自己。” 
  
珍贵的一张纸 

 
 对别人表示关心和善意,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比任何礼物对别人都有更多的实际利益。 
  ——卢梭 

 我在明尼苏达圣玛丽学校教三年级。在我眼里,全班34个学生无一不可爱,但马克·艾克路得却是个异数。他外表干净整洁,和那与生俱来的乐天本质,使得他那经常性的捣蛋也变得可爱起来。 
 马克常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我一再地提醒他,未经许可的交谈是不允许的。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我纠正他时那诚恳的回答:“老师,谢谢你纠正我。”刚开始我还真不知该如何反应,但后来我逐渐习惯一天要听好几次。 
 有天早上,马克又故态复萌,我已渐失耐心。我犯了个新手常犯的错误。我注视着马克说道:“如果你再说一个字,我就把你的嘴巴封起来。” 
 不到10秒钟,查克突然说:“马克又在说话了!”其实我并未交代任何一个学生帮我盯着马克,但既然我已事先在全班同学面前宣布这项惩罚,那么我就必须执行。 
 我清楚记得那一幕,仿佛今晨才刚发生。我走向桌子,非常慎重地打开抽屉,取出一卷胶带。不发一言,我走向马克的座位,撕下两片胶带,在他嘴上粘了一个大×。然后走回讲桌。 
 我忍不住偷看马克的反应,他竟然向我眨眼睛!我不禁笑了出来!当我走回马克的座位撕去胶带,无奈地耸耸肩时,全班欢声雷动。被撕去胶带后,他的第一句话竟是:“老师,谢谢你纠正我。” 
 那个学年结束后,学校要我教中学数学。时光飞逝,马克又出现在我的班上。他比以前更英俊,而且像以往一样彬彬有礼。由于九年级的“新数学”并不容易,他必须专心听讲,所以不像从前那么多话。 
 礼拜五好像什么事都不太对劲。事实上,我们整个星期以来一直在为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奋战”,而且我察觉到学生自身的挫折感愈来愈深,彼此间显得有些对立。我必须在争执加深前加以阻止。所以我要他们在两张纸上列出班上其他同学的名字,每个名字间留点空隙。然后我要他们把每位同学最好的地方写下来。 
 这项作业用掉了剩余的课堂时间,每个学生离开教室时必须把作业交给我。查克微笑着走出教室。马克说:“老师,谢谢你的教导,周末愉快!” 
 那个星期六,我把每位学生的名字分别写在一张张纸上,而且我把其他人对每个人的评语写上。礼拜一,我把每位学生的优点表发给他们。有些人足足用掉了两张纸。不久,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微笑。我听见有人小声说:“真的吗?”“我从来都不知道别人会这样觉得耶!”“我没想到别人竟然会这么喜欢我!” 
 此后,没有人在课堂上提到那些字条。我从来都没想过,学生会不会在课后或和他们的父母讨论那些字条,但事实上这已不重要。这个活动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又恢复了往日的欢笑。 
 学生渐渐成长,各奔前程,数年后,有次在我结束假期返家时,父母到机场来接我。开车回家途中,母亲一如往常问我些旅途种种;像天气如何啦、有何新鲜事……。但语气间似乎还透露着些安抚的味道。母亲向父亲使了个眼色,父亲清清喉咙说:“艾克路得家昨晚打电话来。”“真的?我好几年没有他们的消息了!马克不晓得好不好?”父亲沉着地回答道:“马克在越南战死了!丧礼就在明天。他的父母希望你能参加。”直到今天,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听到这噩耗时的震惊。 
 在这之前,我从来没看过死于战役的军人。躺在棺木里的马克看起来如此英俊、如此成熟。那一刻我所能想到的是:马克,我愿做任何事,只要你能和我说话。 
 教堂挤满了马克的朋友,查克的妹妹唱了一首《为国之战赞美诗》。为何丧礼当天非下雨不可呢?这使得在墓园旁行走更加困难。神父吟着祈祷文、喇叭手轻轻吹着。深爱着马克的人依序在马克的棺木旁绕一周,洒下圣水。 
 我是最后一个对棺木画十字的人。我静仁在那里,其中一个士兵,也就是护枢者之一向我走来,问道:“你是马克的数学老师吗?”我点点头,继续凝视着棺木。他说:“马克经常向我谈起你。” 
 丧礼之后,马克的老同学大部分都前往查克的农舍用午餐。马克的父母也在那儿,显然是在等我。他的父亲说:“我们想给你看样东西。”接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皮夹。“他们在马克过世时从他身上找到的,我们想你可能会认得。” 
 打开皮夹后,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两张破旧的笔记纸,显然这两张纸已被粘补、折了又折无数次。我看都不用看就知道,这是我把马克同学们说他的好话列上的那两张纸。“非常谢谢你为他做的事。”马克的母亲说。“而且,如你所见,马克十分珍惜。” 
 马克的同学们开始聚集在我们周围,查克羞怯地微笑说道:“我也保留了那张表,就在我书桌最上面的抽屉里。”约翰的妻子说:“约翰要我把那张表放在结婚相簿里。”“我也有!”玛丽莲说:“夹在我的日记簿里。”然后另一个学生维琪,从她的袖珍书里取出皮夹,把她那破烂不堪的纸拿给大家看。“我随身带着。”维琪神色自若地说。“我想我们都保留着我们的表。” 
 我忍不住坐下来开始哭泣,我为马克及那些再也见不到他的朋友们而哭泣。 
  (海伦·慕斯勒) 
  
动手去学 

 
 一个老是寻找工具的工人,肯定是一无所成的。 
 ——撒缪尔·约翰逊 

 几年前,我开始学习拉大提琴,大部分的人都说我是“学习拉”大提琴,但这几个字听在我耳里,让我觉得这整件事有两个非常不同的过程:(一)学习拉大提琴;(二)开始拉大提琴。这表示我必须完成第一个步骤,才能继续第二个步骤。也就是说除非我学成出师,否则我永远是在学习阶段,谈不上真正地演奏,当然,我上面拉里拉杂扯了一堆都是废话,其实做任何事都只有一个过程,就是动手去学,这是唯一的途径。 
 (约翰·霍特) 
  
老师的手 

 
 不幸的人喜欢看到人们同情的脸色,他们喜欢谈谈他们的痛苦,听别人亲切安慰的语言。 
 ——列夫·托尔斯泰 

 感恩节那天,报纸刊登了一则故事:有位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叫班上小朋友画出他们感恩节的东西。这些小孩多半来自贫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们多半会画桌丰富的感恩节佳肴,外加一只香啧啧的火鸡。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后,她惊讶不已,上面画了一只手! 
 这是谁的手?班上的小朋友都兴致勃勃地开始臆测,“这一定是赐给我们食物的上帝的手。”一个小孩说道。“是农夫,他用这手养出大鸡。”另一个小孩也有意见。在一阵猜测后,小朋友们又跑回座位继续画画。这时老师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弯下腰问他那是谁的手。“那是你的手,老师。”他怯怯地回答。 
 道格拉斯个头矮小,样子也不讨人喜欢,但老师在下课时总会过去牵牵他的手。她常这样握孩童的手,但对道格拉斯而言,意义格外重大。也许过感恩节的真义并不在于收受他人给予我们的有形物质,而是借此机会回馈他人,无论是如何微小的付出。 
  (来源不详) 
  
小男孩 

 
 画家如果拿旁人的作品做自己的标准或典范,他画出来的画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努力从自然事物中学习,他们就会得到很好的结果。 
  ——达·芬奇 

 从前有个小男孩要去上学了。 
 他的年纪这么小, 
 学校看起来却是那么大。 
 小男孩发现进了校门口, 
 便是他的教室时, 
 他觉得高兴。 
 因为这样学校看起来,不再那么巨大。 
 一天早上, 
 老师开始上课,她说: 
 “今天,我们来学画画。” 
 那小男孩心想:“好哇!” 
 他喜欢画画。 
 他会画许多东西,如: 
 狮子和老虎, 
 小鸡或母牛, 
 火车以及船儿—— 
 他开始兴奋地拿出蜡笔, 
 径自画了起来。 
 但是,老师说: 
 “等等,现在还不能开始。” 
 老师停了下来,直到全班都专心看着他 
 老师又说:“现在,我们来学画花。” 
 那男孩心里高兴。 
 我喜欢画花儿, 
 他开始用粉红色、橙色、蓝色蜡笔, 
 勾勒出他自己的花朵。 
 但此时,老师又打断大家: 
 “等等,我要教你们怎么画。” 
 于是她在黑板上画了一朵花。 
 花是红色的,茎是绿色的。 
 “看这里,你们可以开始学着画了。” 
 小男孩看着老师画的花。 
 又再看看自己画的, 
 他比较喜欢自己的花儿。 
 但是他不能说出来, 
 只能把老师的花画在纸的背面, 
 那是一朵红色的花,带着绿色的茎。 
 另一天, 
 小男孩进入教室, 
 老师说: 
 “今天,我们用黏上来做东西。” 
 男孩心想:“好棒。” 
 他喜欢玩黏土。 
 他会用黏上做许多东西: 
 蛇和雪人, 
 大象及老鼠, 
 汽车、货车—— 
 他开始捶揉个球状的黏土。 
 老师说:“现在,我们来做个盘子。” 
 男孩心想:“嗯,我喜欢。” 
 他喜欢做盘子, 
 没多久各式各样的盘子便出笼了。 
 但老师说: 
 “等等,我要教你们怎么做。” 
 她做了一个深底的盘子。 
 “你们可以照着做了。” 
 小男孩看着老师做的盘子, 
 又看看自己的。 
 他实在比较喜欢自己的, 
 但他不能说, 
 他只是将黏土又揉成一个大球,再照着老师的方法做。 
 那是个深底的盘子。 
 很快的, 
 小男孩学会等着、看着, 
 仿效老师,做相同的事。 
 很快的, 
 他不再创造自己的东西了。 
 一天, 
 男孩全家人要搬到其他城市, 
 而小男孩只得转学到其他学校。 
 这所学校甚至更大, 
 教室也不在校门口边, 
 现在,他要爬楼梯, 
 沿着长廊走, 
 才能到达教室。 
 第一天上课, 
 老师说: 
 “今天,我们来画画。” 
 男孩想:“真好!” 
 他等着老师教他怎么做, 
 但老师什么也没说, 
 只是沿着教室走。 
 老师来到男孩身边, 
 她问:“你不想画呜?” 
 “我很喜欢啊!今天我们要画什么?” 
 “我不知道,让你们自由发挥。” 
 “哪,我应该怎样画呢?” 
 “随你喜欢。”老师回答。 
 “可以用任何颜色吗?” 
 老师对着他说: 
 “如果每个人都画相同的图案, 
 用一样的颜色。 
 我怎么分辨是谁画的呢?” 
 于是,小男孩开始用粉红色、橙色、蓝色 
 画出自己的小花。 
 小男孩喜欢这个新学校, 
 即使教室不在校门口边。 
  (艾伦·芭克莉) 
  
我是个老师 

 
 教师可算是幸运的行业,医生只能在某一神奇时刻引领新生命来到这世界,但我却能看着学生天天有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人际关系,进而感受生命再生的喜悦。 

 我是个老师。 
 我主要的职责是为学生解惑。 
 我曾扮演许多其他角色。 
 如同苏格拉底鼓励学生尽量发问,以激发新的想法。 
 如同安·苏利文透过指尖,将世界的奥妙讯息传达到海伦·凯勒手里。 
 如同伊索和安徒生,借由无数的故事来向学生阐述真理。 
 如同玛瓦柯林斯,我坚决主张每个孩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如同黑人教育家贝休恩女士,我也有一股创办学校、教育少数民族的热忱,即使是用水果箱当课桌。 
 历史上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也都是教育家……布克·华盛顿、佛陀、孔子、爱默生、里奥·巴斯卡里亚、摩西和耶稣。 
 也许有些学生无法想起我的长相和姓名,但我相信在他们记忆中会有一位在讲台上比划手脚、努力讲课的老师。 
 我曾多次受邀参加以前学生的婚礼,望着他们娶得娇妻,或是觅得如意郎君,我常喜极而泣。他们若喜获麟儿,喝满月酒也少不了我一份。然而我也曾参加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场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