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风云[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石油风云[美]-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40年12月,希特勒发出代号为“巴巴罗沙行动”的第二十一号指令,命令开始进行入侵苏联的准备工作。德国人小心谨慎,不露出他们对其俄国朋友感到不高兴的公开迹象,而且事实上他们还从事于精心策划一幕以假乱真的哑剧,诱使斯大林不相信德国可能正在策划一次突然袭击。来自多方面。——美国、英国和其他国家的政府,以及苏联本身的间谍——的消息都发出有关德国入侵的警告,但斯大林执迷不悟。仅在人侵前几小时,一名献身于共产党的德国人从德国的陆军部队中潜逃出来,向苏联人报告即将发生的事。斯大林怀疑那是个骗局,下令枪毙了那个人。   
    1941年6 月22日凌晨,俄国向德国运送石油和其他原料的货运列车正沿着苏联境内的铁道线缓缓西行。清晨3 时刚过,配备着六十万辆机动车和六十二万五千匹战马的三百万德国军队沿漫长的战线发动攻击。德军的袭击使苏联措手不及,斯大林一连几天陷于神经崩溃状态。德国人认为这次进攻将是在波兰、低地国家、法国、南斯拉夫以及新近在希腊进行的所向披靡的“闪电战”的一次重演。它将在六周至八周或者至多在十周内全部结束。   
    在战争开始的几周内,希特勒对俄国战役夸耀的所谓“我们破门而入,房屋就将倒坍”似乎充分得到证实。最初,德国人的推进速度甚至超出他们的预料,苏军被击退,溃不成军。胜利似乎唾手可得,只要肃清残敌。但是,德国人不久却显示出本身有些力不从心的初步迹象。他们对包括燃料在内的给养严重失算。在俄国崎岖的公路和困难的地形上行驶,车辆消耗的燃料比预期的要多,有时多至两倍。大型车辆在未铺设路面的公路上无法移动,不得不用马拉的俄国小车来代替。但是,在初期胜利的沾沾自喜中,有关燃料缺乏的种种警告却被忽视了。   
    8 月,德国的将军们请求希特勒准许他们把莫斯科作为主要目标,希特勒予以拒绝。他在8 月21日的指令中说:“在冬季来临前要达到的最重要目标,不在于占领莫斯科,而是要夺取克里米亚和顿涅茨盆地的工业和产煤区,并切断俄国来自高加索地区的石油供应。”德军必须抵达巴库。至于克里米亚,希特勒称之为“苏联进攻罗马尼亚油田的航空母舰”。针对他的将军们的种种论点,他用一句后来为他所津津乐道的口头禅答复说:“我的将军们对战争的经济方面一窍不通。”希特勒被征服所陶醉,他已在大胆梦想建造一条从挪威的特隆赫姆至克里米亚的宽阔高速公路,那时克里米亚将成为德国的里维埃拉。而且他还说:“伏尔加河将成为我们的密西西比河。”   
    后来,希特勒改变了主意,重新将莫斯科列为他的首要目标。但是时机已经流逝。结果,德军迟迟不进,一直到1941年秋末才设法抵达距离克里姆林宫仅二十英里的莫斯科近郊。在那里,他们陷于泥沼和骤然下降的冬季大雪之中。石油和其他必需给养的匿乏最终使他们陷入困境。陆军军需部长在11月27日说:“我们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已至极限。”后来,在12月5 日和6 日,朱可夫将军成功地发起苏联的首次反攻,从而制止了德军的进一步推进,使德军在冬季无法动弹。   
    德军再也无法抵达高加索了。原定的六周、八周至十周已延长为数月。德国人因冬季来临而陷入僵局。他们大大低估了他们的供应线必须延伸的距离;他们也同样低估了苏联的人力储备——苏联的士兵和公民所共有的刻苦耐劳能力。他们的人数之多令人难以理解;在战争的第一年中,有六百万至八百万苏联士兵战死或被俘,但仍有新的兵员投人战斗。此外,日本决定袭击珍珠港和人侵东南亚而不进攻苏联,也使斯大林能将其精锐的西伯利亚师团向西调到与德军作战的前线。   
    布劳行动1942年的前几个月,柏林正在策划对俄国发动另一次大进攻,即“布劳行动”。高加索的石油是作战的主要目标,从那里通往伊朗和伊拉克的油田,然后到达印度。希特勒的经济专家们曾经告诉他,德国如果得不到俄国的石油,就不可能继续进行战争;希特勒完全同意。同时。他想要攻击的是俄国战争经济的心脏地区。如果夺走俄国军队和农业所需的燃料,它就无法把战争坚持下去。希特勒深信,苏联将会竭尽其最后的人力后备力量去保卫油田,而那时胜利就将属于他的了。德国有很大的信心,召集了一支石油技术队伍,其人数最后有一万五千人之多,负责恢复和管理俄国的石油工业。问题是现在必须首先占领那些油田。   
    到1942年7 月末,德国军队似乎正在顺利地接近这一目标,他们攻克了罗斯托夫城,切断了来自高加索的石油管道线。8 月9 日,他们抵达高加索石油中心最西端的道科普,但它不过是一个小镇,产油量在正常情况下只占巴库产油量的1 /10,况且,俄国人从迈科普撤退前,已经彻底毁坏了那里的油田、供应和设备,连车间里的小工具也不留下,以致直到1943年正月,德国人在那里每天也只能生产不超过七十桶的石油。   
    德国人还在继续前进,现在,他们离本土和补给中心已有数千英里。8 月中旬,德国高山部队把纳粹党旗插上高加索和欧洲的最高点厄尔布鲁斯山的峰巅。但是德国的战争机器在达到它的目标以前,就被迫停转了。德军在那些可以防守的山路之间受到阻挡,延误战机,并且由于那时储备的燃料短缺,进一步受到阻碍。为了与俄国作战,德军需要大量的石油供应,但他们远离补给线,失去了速度和奇袭方面的优势。“布劳行动”的可笑之处在于,德军就在夺取石油的过程中缺少了石油。   
    德国人按照他们过去处理法国物资给养的方式,攫取了俄国的油料补给。但这一次却无济于事,因为俄国的坦克靠柴油发动机行驶,这对于使用汽油的德国装甲部队毫无用处。装甲师有时在高加索接连几天停滞不前,等待新的燃料补给。装运石油的卡车不能及时赶到,因为它们也缺少燃料。最终,德国人在绝望中用骆驼背运石油。1942年11月,德军最后一次力图通过山路向格罗尼兹和巴库突围,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位于高加索西北的斯大林格勒市是主要战役的一个分支,是德军的次要目标。但是,这个城市的名称对双方都有象征意义,这就决定了它的命运。在1942—1943年的冬季,斯大林格勒成为一次规模宏大的决定性战斗的战场。德国陆军不断受到给养匮乏的困扰,其中尤以燃料短缺为最大的困难。富有传奇色彩的装甲部队指挥官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在那年冬天从斯大林格勒发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冰雪严寒,掩避所缺乏,衣服不足,人员和装备严重损失,我们的燃料供应情况恶劣。所有这一切都使一名指挥官的职责成为一场苦难。”   
    经过十八个月以上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并在人力和物力方面付出了异乎寻常的代价,战争的势头开始转变,德国人最终在俄国采取守势。在半夜里的一个电话中,陆军元帅埃里克。冯。曼施坦因恳求希特勒将驻在高加索的德国部队划归他指挥,以便增援在斯大林格勒被困的第六军。   
    希特勒拒绝了。这位独裁者说:“元帅,这是一个占领巴库的问题。除非我们得到巴库的石油,否则战争就会失败。”希特勒接着发表了一通有关石油一直在战争中占有中心地位的训话。他反来复去地谈论着,无法停止他的长篇大论。一架飞机需要多少燃料,一辆坦克需要多少燃料。希特勒口若悬河。“如果我从此不能供给你们作战所需的燃料,元帅,你就会一事无成。”   
    曼施坦因力图停止进攻,与希特勒争辩紧迫的战略问题——第六军的生死存亡。希特勒充耳不闻。相反,他描述德军将会如何在中东会师。“那时,我们将集结各路大军,进攻印度;我们将在那里取得对英作战的最后胜利。晚安,元帅!”   
    “是,我的元首!”曼施坦因只能这样讲,别无他话可说。   
    尽管希特勒作出狂妄的谈论,他在1943年1 月还是向高加索的德军下达了撤退命令。但对于挽救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军为时已晚。该军陷于苏联部队的围困之中,无法冒险突围。坦克的燃料只够行驶二十英里,但若要突围而逃,那些坦克就必须跨越三十英里的突破口。这简直是无法做到的。因此,在1943年1 月底和2 月初,被困在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只得坐以待毙,受冻挨饿,而作为其机动性基本要素的燃料也已耗尽,最终投降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国在欧洲的第一次重大失败,它使希特勒怒不可遏。德国军人理应宁死不屈。但德军不再处于攻势。“闪电战”阶段已告结束。从此以后,决定性因素不再是闪电式的攻击,而是军用的人力和经济资源——包括石油在内。在东部战线,虽然有些反复,苏军将会毫不放松地推进,把德国人从所有被占领的俄国领土上赶出去,而且毫不容情地沿着朝柏林这一最终目标的道路进军。   
    隆美尔与军需官对他的报复在1942年末和1943年初,形势不单是在斯大林格勒变得对德军不利。另一个重大的逆转发生在利比亚和埃及边界附近满是砂土、褐石和秃岩的非洲沙漠地带。   
    用隆美尔将军的话来说,北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几乎完全按照新的“全机动化原则”进行战争的战场。由隆美尔创建的德国北非装甲部队及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非洲集团军——提供了这种机动化力量。隆美尔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富有创见和想象力的坦克战和运动战的能手,而且是一位在战略和战术上老谋深算的冒险家。隆美尔身材短小,沉着冷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树立了他作为一名战地指挥官的声望。希特勒对其所著有关步兵战术的一本书印象很深,虽然他不是纳粹党党员,却在1938年委派他指挥负责元首人身安全的部队。1940年,他率领一个坦克师以惊人的速度穿越法国。在他看来,那次扫荡不过是一次游戏,而不是战争。他在写给他妻子的信中说:“我们从未想象到西线的战事竟会如此。”他漫不经心地补充说,那次战役已“成为一次闪电式的法国旅行”。   
    1941年2 月,隆美尔被派往北非,去增援濒临被英军击败的一个意大利军团。在那个战场上作战,又将给予隆美尔一次旅游北非的机会;因为这次的战线宽度虽然只有七十英里,但其长度却绵延一千英里,从利比亚的的黎波里至埃及的阿拉曼。在那次战役中,尽管军队运动迅速,却还称不上如同闪电。   
    隆美尔信奉的是运动战和果敢的行动。他曾严厉训斥一名因力图说服军需官而贻误胜利进军的指挥官。他写道:“诉说各种困难已成为军需官们的一种习惯。相反,他们却不设法完成任务和行使其当机立断的权力。因而他们确实常常一事无成。在一次把敌军击溃的重大胜利之后,若遵从军需官的意见而放弃追击,历史几乎必然要证明这种决定是错误的,并且因此而丧失无数机会。”隆美尔决不想受到这样的束缚。   
    最初,隆美尔在北非常以很少的资源和战利品赢得对英军作战的惊人胜利。一度,他那85%的运输力量是由缴获的英国和美国车辆提供的。他颇有随机应变的才干,不仅仅从战术方面来看是如此。在战役初期,隆美尔在的黎波里的工厂里定制了许多“模型坦克”,随后把它们装在大众牌卡车上,用以吓唬英国人,使他们认为他的装甲师远不止实际上的那种规模。但有一件事连他也是难以伪饰的。运动战完全有赖于充足的燃料供应——这种供应必须与迅速推进的部队同步前进,沿漫长的补给线及时运到。而石油显然是隆美尔最棘手的问题;他说,有时它是他的最大的问题。早在1941年6 月,他就写道:“不幸的是,我们的汽油储备所剩无几,令人不免担忧的是,我们估计英军即将发动进攻。我们知道,我们的行动将会更多地取决于汽油容量,而不是战术上的各种要求。”   
    可是,由于他的部队在1941年底和1942年上半年成功地获得了燃料补给,隆美尔又恢复攻势,并在1942年5 月底向英军发起一次大进攻。进攻很顺利——确实十分顺利。英军败退,他的军队则在一周之内推进了三百英里。隆美尔没有按照原定计划,或根据其补给线的特点以及军需官可能会提出的忠告,在利比亚和埃及的边境地区停止前进。相反,他越过边境继续推进,直到6 月底终于在一个叫做阿拉曼的铁路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