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找成为富人的理由:穷人到底缺什么-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46节:选择决定未来(2)

老杰克每次都准确地预见了未来的市场变化,为了抓住一闪而过的机会,他早早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财富之神果然也一次没有让他失望。
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只求抓住机遇还是不够的,还应当学会创造机遇。能够主动创造机遇的人,是这个世界的强者。能够主动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的人,往往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测能力。
先明之见,是很多富人的共同特征,甘布士也不例外。
甘布士在令人担忧的经济萧条时期,似乎胸有成竹。他把自己全部的积蓄用来收购一个个倒闭的工厂和抛售的低价货物,并租了一个很大的货仓用来贮货。
人们见到他这股邪劲,都嘲笑他是个大笨蛋,就连他的妻子也劝他,如果此举血本无归,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对于妻子的忧心忡忡,甘布士笑着安慰她:“3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靠这些廉价货物和厂子发大财了。”
甘布士的话似乎根本无法兑现,因为经济形势已经越来越糟。当贱价抛售也找不到买主时,很多存货厂便把所有存货用车运走烧掉。他妻子见状不由得焦急万分,抱怨起甘布士来。对于妻子的抱怨,他一言不发。
终于美国政府采取了紧急行动,稳定了物价。由于大量的抛弃烧毁,货物开始短缺,物价直线上升。在甘布士决定抛售货物时,妻子劝他再等一等,他却平静地说:“是抛售的时候了,再拖延一段时间,就会后悔莫及。”
果然,甘布士的存货刚刚售完,物价便跌了下来。妻子对他的远见钦佩不已。后来,甘布士用这笔赚来的钱,开设了5家百货商店。最终,经过自己不懈的艰辛努力,他成了全美举足轻重的商业巨子。
从上面两个财富的经典佳话,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及时准确地把握机会,你必须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你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即超前思维,不要鼠目寸光;其二,你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假如你都具备这两个要素,看准时机并把握它,紧接着付诸行动,那么终有一天它将变成现实的财富,你将成为百万富翁。
谋财之道更像一场马拉松赛跑而不是百米冲刺,前100米领先者不一定就能成为全程的冠军,甚至都不可能跑完全程。在这遥远的征途上,你的准备和积累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你自觉先天不足而又已然踏上征程,那就更要格外注意随时给自己补充营养。牢牢记住,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准备好到达终点之前的一切。
不要放弃万分之一的机会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这是著名企业家甘布士的经验之谈。
有不少聪明人对此是不屑一顾的,其理由是:第一,希望微小的机会,实现的可能性不大;第二,如果去追求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倒不如买一张奖券碰碰运气;第三,根据以上两点,只有傻瓜才会相信万分之一的机会。
可是,就是这样的“傻瓜”受到机遇的青睐,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都贴上了他的“标签”。
有一次,甘布士要搭火车去外地,但事先没有买好车票。正值圣诞前夕,到外地去度假的人很多,因此火车票很难买到。
打电话到车站,得知全部车票已经卖完。不过,售票员还告知可以到车站碰碰运气,看是否有人临时退票,当然,这种机会或许只有万分之一。
甘布士欣然提了行李赶到车站,可是等了好久,一直没人退票,他仍然耐心等待。就在火车还有5分钟就要开时,一个女人因为家里有急事匆忙来退票。于是甘布士如愿以偿,搭上了火车。
到了目的地,甘布士给妻子打了一个长途电话:“我抓住了那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不怕吃亏的笨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甘布士正是靠着不放弃万分之一机会的执著,终于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从一家织造厂的小技师,成为拥有5家百货商店的老板,然后又成为企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第47节:选择决定未来(3)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处处都有可能被错过的良机。如果我们像甘布士那样,不怕吃亏,善于把握机会,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也不放弃,并且努力去奋斗,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财富目标。
不可忽略的小事
如果你现在不是一个创业者,或许会觉得上面的故事离你很遥远。那么,下面的两个故事可能更加贴近你的现实。其实,不论今天的你处在什么位置,今天的你扮演什么角色,都需要一个时刻准备的大脑,寻找或创造属于自己的机遇。
第一个故事:
有一天早晨,在贝泰钢铁工厂的停车场上,当钢铁大亨史威伯从他的私人汽车上下来时,一名年轻的速记员就立刻迎上前去。他之所以立刻赶上前来,只是希望如果史威伯先生有任何信件或电报要写的话,他能够立即提供服务。没有任何人吩咐这位小伙子一定要在场,但他这样做对自己的前途并没有任何坏处。从那一天起,这位小伙子就开始踏上成功之路了。
史威伯先生之所以独独看中这个年轻人,是因为他做了贝泰公司其余十几名速记员可以去做但一直没做的事。今天,这位敢做的速记员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一家药品公司的总裁。
第二个故事:
阿穆耳肥料工厂的厂长马克道厄尔之所以从一个速记者爬升上来,是因为他能做非他分内所应做的工作。最初,他是在一个懒惰的上司底下做事,上司总是把事推到手下职员的身上。马克道厄尔看起来像是一个可以任意驱使的人,加上上司的懒惰,他拥有了许多做事的机会。有一次,上司叫他编一本阿穆耳先生去往欧洲时用的密码电报书。
马克道厄尔不像一般人编电码一样,随意简单地编几张纸,而是编成一本小小的书,用打字机很清楚地打出来,然后好好地用胶装订。做好之后,上司便交给阿穆耳先生。
“这大概不是你做的。”阿穆耳先生问。
“不……是……”
“你叫做这事的人到我这里来。”
马克道厄尔到办公室来了,阿穆耳问:“小伙子,你怎么把我的电报做成这样子的呢?”
“我想这样你用起来方便些。”
没过多久,马克道厄尔便代替了自己上司的职位。
许多人的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
因此,我们不应该每天渴求一个大的机会摆在你的面前,这样的概率太小;概率较大的反而是为我们所忽略的无数小机会。机会不论大小,都是为有备而来的人们准备着,如果你不用心积极地把握,到头来还是一无所有。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时刻提醒自己:今天,我准备与别人竞争;今天,我准备与自己竞争;今天,我准备多做一些工作;今天,我准备打破昨天的纪录。
等待机会,还是制造机会?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变化,无数的机遇就蕴含在其中。你随时都能遇到许多类似的赚钱机会,就看你能不能去认识它、把握它了。
许多人在他们攀登顶峰的路途上往往错过很重要的一步,因为他们没有把握住难得的机会——虽然机会就在他眼前。你应该掌握机会。俗语说得好,机会是不会第二次敲门的。
卡耐基有这样一段关于机会的话:
“不要以为机会像是一个到家来的客人,她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不可捉摸的,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她有时潜伏在你的工作中,有时徘徊在无人的角落里,你如果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创造,也许永远得不到她。”
机遇带有很大的隐蔽性与时效性。人人都能预见到的不称其为“机遇”,错过时间也不是“机遇”了。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成功的百万富翁说:“看到机会并不会自动地转化为钞票——其中还必须有其他因素。简单地说,你必须能够看到它,然后你必须相信你能抓住它。”

第48节:选择决定未来(4)

大的机遇不可能天天遇上,但小的机遇却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些机遇既没有太大的风险,又能为展示你的才能提供机会,千万不要错过这些看似小的机遇。因为一个人尽管很有才能、各方面都很棒,也还需要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是金子总要发光”,这话固然不错,但是,如果你不去主动寻找“发光”的机遇,可能就要错过出人头地的时机,或许一生都将被埋没。上帝恩赐我们的机遇都是平等的,谁抓住了机遇,谁就有希望获得成功。
机遇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少。它总是同向或逆向与我们擦肩而过,偶尔会在一瞬间闪烁一下。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已经拥有了最大的机遇。你自己就是你最好的机遇。只要点亮自己的灯,不管外面是不是有可以借助的灯光,我们都可以把自己照亮。
如果你认为自己现在还很穷,甚至努力了也不能脱颖而出,那么,你还是自查一下,看一看自己是否总是屡屡错过机遇。
机会需要耐心坚持
机会是一种稍纵即逝的东西,而且机会的产生也并非易事,因此不可能每个人什么时候都有机会可抓。机会还没有来临时,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等待、再等待。在等待中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耐心等待机会,你就能在意想不到中获得成功。
传说,有两个人偶然与酒仙邂逅,一起获得了神仙传授的酿酒之法:米要端阳那天饱满起来的,水要冰雪初融时的高山流泉,把二者调和了,注入深幽无人处千年紫砂土铸成的陶瓮,再用初夏第一张看见朝阳的新荷覆紧,密闭七七四十九天,直到鸡叫三遍后方可启封。
就像每一个传说里的英雄一样,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找齐了所有的材料,把梦想一起调和密封,然后潜心等待那个时刻。这是多么漫长的等待啊!
第四十九天到了,两人整夜都不能寐,等着鸡鸣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了第一声鸡鸣,过了很久,依稀响起了第二声。然而,该死的第三遍鸡鸣迟迟没有来。其中一个再也忍不住了,他打开了他的陶瓮,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就惊呆了:天哪!像醋一样酸。大错已经铸成不可挽回,他失望地把它洒在了地上。
而另外一个,虽然也是按捺不住想要伸手,却还是咬着牙,坚持到了第三遍响亮的鸡鸣。舀出来一抿,大叫一声:多么甘甜清醇的酒啊!
只差那么一刻,“醋水”没有变成佳酿。许多富人,他们与穷人的区别,往往不是机遇或是更聪明的头脑,只在于前者多坚持了一刻——有时是一年,有时是一天,有时,仅仅只是几分钟。
主动创造你的机会
机会是现成的吗?就像河塘里的鱼只等着你去捕捞?不,很多时候,你是看不到机会的,这里需要的是你的主动性,你要自己动手,创造机会,哪怕这种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等待好机遇才做事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一位经济学专家站在讲台上,给自己的学生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人员讲演。每次开讲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让它可以立着,然后用颜色很鲜艳的笔大大地写上自己的名字,再放在桌前。于是,讲演者需要听者回答问题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当时不解,便问旁边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吃惊时,很有可能就暗示着他会给你提供很多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事实也如此,我的确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最终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
确实,在人才辈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机会一般不会自动找到你,只有敢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主动为自己创造机会,幸运之神才有可能寻找到你。
举世著名的国际巨星席维斯·史泰龙,在尚未成名前是一个贫困潦倒的穷小子,当时他身上只有100美元,惟一的财产是一部老旧的金龟车,那是他睡觉的地方。

第49节:选择决定未来(5)

史泰龙心目中有个梦想,想要成为电影明星。好莱坞总共有500多家电影公司,史泰龙逐一拜访,却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面对500多次冷酷的拒绝,他毫不灰心,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自我推荐。第二次拜访,500多家电影公司当中,总共有多少家拒绝他呢?答案是500多家,仍然没有人肯录用他。
史泰龙坚持自己的信念,将一千次以上的拒绝当作是绝佳的经验,鼓舞自己又从第一家电影公司开始,这次他不仅只争取自己的演出机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